【科幻科學報 No.697】夢的科學─科幻科學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01,2017科科書介 ■ 夢的科學
▌文/貓頭鷹提供
睡覺時,大腦從未停擺,還不時出現五花八門的夢境。這些不合邏輯的夢究竟如何在大腦形成?作夢到底有什麼意義與用途?知道自己正在作夢的「清醒夢」是怎麼回事?如同電影《全面啟動》中,在夢中創造一個全新世界真的有可能嗎?
《夢的科學:解析睡眠中的大腦》這本書將告訴你,看似古怪又無關緊要的一場夢,很可能是人類生存的關鍵因素。大腦趁著作夢時,重新複習新學到的技藝,以便儲存起來供日後使用。夢也是治療心理創傷的醫師,能夠調節心境,協助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一覺醒來,心情往往會比入睡前好很多就是這個道理。夢還能幫助大腦在一堆混沌中找出秩序,是人類藝術和科學的幕後推手,保羅.麥卡尼的名曲《昨日》主旋律就是夢的作品;數學家紐曼在夢中向他的同事、也是《美麗境界》的主角納許請教一個解不開的數學難題,結果一覺醒來,答案就出現了。
作者從佛洛伊德《夢的解析》理論切入,回溯從1950年代以來有關作夢的各種研究,以生動的筆觸清楚交代支持和反對佛洛伊德兩大派的實驗發現。隨著醫學技術和儀器的進步,科學家不再滿足理論層次的爭論,而是真正深入腦部檢測作夢時的各種反應,進一步解釋睡眠中的大腦藉由夢境達到哪些目的。想深入比迷宮還複雜的腦部,一探它做為人類心智中樞的祕密,這本書是最好的指引。
書名/《夢的科學:解析睡眠中的大腦》
作者/蘿柯(Andrea Rock)
譯者/吳妍儀
出版/貓頭鷹
科學小視窗 ■ 時鐘轉得比地球快 該不該「閏秒」?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由於地球自轉會因為太陽和月球引力因素而變慢,40年前科學家開始實施「閏秒」制度,視情況不定期讓時鐘「多出1秒」來解決此問題,40年來曾實施了24次,通常選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午夜進行。但反對者認為閏秒會對高科技和網路世界造成困擾,正反兩派專家再度針對「閏秒」存廢進行爭論,仍無結論。
各國技術專家近日在日內瓦召開會議,討論是否要繼續實施「閏秒」。如果不實施「閏秒」來調節時間,每100年就會出現15秒的秒差;但閏秒必須手動調整電腦系統,提高各種通訊和交易風險。
各國組成的國際電信聯盟希望在2015年能夠解決這項爭議,決定這制度是否繼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