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科幻科學報
報主:科幻科學
創刊日期:2000-01-2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7,38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科幻科學報報
科幻科學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幻科學報
發報時間: 2014-10-14 16:00:00 / 報主:科幻科學
本期目錄
科科書介 ■ 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科學小視窗 ■ 火箭即將升空 3D列印的
編輯的話


天氣越來越涼了,開始要把冬衣拿出來準備了~

Vulcan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科科連結
[公益聯播]580愛心廚房關懷站設置計畫
科科書介 ■ 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文/王紫讓

最近我在看《海底兩萬里》,現在全書只剩下八分之一沒看完。雖然出版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四十年,但是這本古典科幻名作比《群》、《北方大道》等暢銷書都好看。遙想那個時期的法國正是泱泱大國,在拿破崙三世統御下國力鼎盛,本書如同昭示時代變革,在1870年出版,當年旋即爆發普法戰爭。接著就是一連串政局混亂:巴黎公社抗爭,這也是印象派崛起的時期,在公社被殘酷鎮壓之後,法國終於迎來了第三共和。

世界在科學上的發現突飛猛進,無論是學術的成果,或是大眾對於科學的興趣,馬克士威在1873年發表了不朽的的方程組;1875年,貝爾發明電話;法布爾的博物學大作《昆蟲記》第一集在1879年出現;三年之後,科霍發現結核桿菌,從此世界邁入細菌學。那個什麼都可能的年代,甚至幻想過用大砲把人轟上月球......

誠然,科幻小說比起同期主流文學,文學手法與人物性格營造顯得貧乏,但是比起現代的暢銷科幻小說又來得相當富有層次。主角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 Pierre Aronnax,隨行的有一位慢郎中的優秀僕人Conseil,還有英裔加拿大人捕鯨手Ned Land,既是急驚風又貪吃,名字也很簡單,非常鮮明地透露出法國人對於英國人的偏見。而潛水艇鸚鵡螺號的尼莫船長(Captain Nemo),其性格大概是當時歐洲人對於完人的想像吧,只是尼莫對於陸地的憎恨不同於常人,他的知識涵養也多到令人悚懼,彷彿就是海洋本身,沉靜又爆烈。

那時候,法國文壇上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就是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了。這位所有詩作都在二十歲之前的青少年期完成,震動文學界的浪漫詩人,有名詩作例如〈陽光與肉體〉(Soleil et chair,1870)、〈醉舟〉(Le Bateau ivre,1871),都是音聲韻律與情思狂想的上乘之作。但是二十歲之後的韓波卻沉默了,從未再作一首詩,而放逐自己到世界各地,過瘋狂的生活。此種浪蕩不羈的性格也從文壇傳到社會各界,因此科幻小說都感染了浪漫進取色彩,那稱為「現代性(modernity)」的巨大黑暗尚未出現。

法式文筆如中國大賦,充滿堆砌與賣弄。我曾經讀過全譯本《悲慘世界》(1862),裡面幾乎有三分之一都是雨果賣弄自己的文筆和知識,甚至還有一大段落敘述與共和黨人起義完全無關的拿破崙時代,讓我覺得莫名其妙。而不能免俗的,《海底兩萬里》也有堆砌的特點:凡爾納假借書中主角或尼莫船長而連珠炮似說出一大串生物學名、歷史事件、風景奇觀,雖然還算看得過去,但是太頻繁出現真的讓人很討厭。

在本書第二卷中,鸚鵡螺號前往南極探測,並成功到達南緯90度南極點,主角和尼莫船長還登上了極點所在的小島,之後的發現當然完全否定了這樣的可能,但是讓我驚訝的是,原來人類在1870年代,還無法確定南極到底是海洋,或是有大塊的陸地;或是地底是否空心。科學的進展速度令人驚詫不已:1960年代,對數表與對數尺仍是學生計算大數目的工具。

凡爾納的想像很多都滿真實的,讓我在半信半疑之間除了幻想之外,還融入了許多科學常識,非常值得現今的科幻創作者效法。最後來說說一則小故事:我某天在公館某二手書店亂晃的時候發現了1975年版本的法文《海底兩萬里》,上下兩冊只要兩百元,當場不動聲色買下,雖然我看不懂,但是很開心,還拍了很多照以留念。

(作者為臺大星艦學院科幻社社長)

科學小視窗 ■ 火箭即將升空 3D列印的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英國業餘太空迷宣布,將要發射全世界第1個由3D列印技術所製作的火箭。這項名為LOHAN(Low Orbit Helium Assisted Navigator)的計畫,是由科學雜誌《The Register》讀者提議,並找企業贊助。

根據法新社報導,這個火箭是由30人團隊花4年時間打造,重量3公斤,造價只要6000元英鎊。

報導指出,這個火箭將會由氦氣球運送到海拔2萬公尺高處,再點火發射到2萬5千公尺處高空,並用自動駕駛模式一路下滑至地面,全程都將錄影紀錄。

 

推薦訂閱
水稻出穗,蝙蝠出沒!@【蝙蝠報報】
科幻科學報
轉寄『【科幻科學報 No.751】凡爾納《海底兩萬里》』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