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九七期─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30,2012編輯室報告
由北市「孔廟歷史城區觀光再生計畫」看台灣文創及觀光產業
【責任編輯:洪嘉寧】
台北市政府「孔廟歷史城區觀光再生計畫」獲選交通部十大魅力景點,原本
看來是美事一樁,日前卻遭立委抨擊、民眾不解亦不滿計畫推動內容,一切爭議
還得話說從頭。
源頭可上溯至總統馬英九尚為候選人時,在文化政策方面提出的政見,包括
一年內成立文化觀光部、設立三百億元觀光發展基金和五十億元外交文化基金
等,以協助地方發展文化景觀特色,達到文化與觀光結合。
為落實馬政府政見,交通部預計自民國98年至104年,募集三百億元觀光
發展基金,擬定三項發展策略:未來觀光發展計畫擬以拔尖產業提升、築底計畫
及提升附加價值,「十大魅力景點」即為拔尖產業提升分項。「孔廟歷史城區觀
光再生計畫」以孔廟、保安宮為首,創造儒道特色文化觀光景點等計畫內容獲基
金補助,由中央撥三億元、市府自籌六億餘元,準備著手進行相關動作,包括先
成立「台北市儒道文化基金會」,以六千多萬元開辦「虛擬實境劇院」、「孔廟
情境劇」等活動,並以四億餘元興建大龍國小地下停車場、兩億餘元用以圓山捷
運站空間改善工程等等。
立委質疑市政府以成立基金會方式,規避議會監督,將中央補助經費納入市
府私房錢,大批北市府搞封建,以九億多元「復興中華文化」,未傾聽民眾聲音;
同被納入觀光計畫內的保安宮方面,財團法人台北保安會董事長廖武治則表示,
市政府以保安宮多年來的文化發展和基礎為優勢獲得補助,卻僅撥兩千多萬元於
舉辦多年、極富文化代表性的保生文化祭,而花費幾億元在興建地下停車場和捷
運站改善工程,基金會和計畫內容不符,另認為市政府利用保安宮達成目的後即
丟棄,因此董事會決議退出計畫。
此計畫引發之爭議或許無須上綱到「封建」程度,但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的文
化創意產業和觀光,在這次事件上反映出的問題則確實需被重視及改善。自2000
年民進黨執政後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角逐2008年總統大選時,候選人馬英
九競選政見也強調發展台灣觀光和文化,二次政黨輪替後,相關計畫仍持續進
行,從中央到地方,整個社會皆如火如荼的投入這項產業,小至市面上出現許多
談創意、文化的書,大至政府制定政策和推動計畫等等。
以大龍峒區域來看,保安宮為早期台灣移民建立、歷史悠久,古蹟保存和建
築藝術價值不用多說,由財團法人經營至今,除了年度性的保生文化祭(遶境踩
街、家姓戲、藝文比賽等)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人潮參與盛會,常設的文教事業
(圖書館、文化講座等)對於附近居民更是有地緣和文化上的意義,兼備社區軟
硬體設施的功能,價值不僅止於觀光和文化的保存推廣。
而在附近的大龍國小,因為三年多前校舍改建,意外發現地下埋有四千多年
前的遺址-訊塘埔文化,早於圓山和芝山岩遺址,挖出許多史前石器、陶器,以
及清朝瓷器,考古和歷史價值非凡,和「孔廟歷史城區觀光再生計畫」亦有地理
上的接近性,卻未涵蓋於內。
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回應蓋大龍國小地下停車場,以及圓山捷運站改善工程,
是為因應將來觀光客增加時的交通和停車問題,並非和計畫完全不相關。整體看
來,建設硬體設施的動機雖不能說毫無道理,但市府在運用這筆龐大經費時,是
否應多考慮各項需要的優先順序?
台灣在東亞國家及華人世界中,因過去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歷史脈絡,文化有
許多相似處,鑑別度不似韓國及日本清楚。而就此計畫來說,保安宮的多年延續
下來的儒道文化、歌仔戲、藝陣表演等傳統藝術和作醮儀式,以及大龍國小地下
發現的史前遺址,則確為台灣獨有特色及歷史痕跡,若說要發展觀光與推廣文
化,難道不該將優先性和重點擺在這些軟體上?
由政府推動的文創產業政策和實際所為,似可看見對於創意及想像的匱乏,
雖說要發展創意、觀光,但卻大多以花錢建造硬體設施為途徑,因為此作法是最
直接、最快速可看到「成果」的方式,硬體建成後是否有內容來充實、抑或其實
內在空虛,似乎向來都不是被擺在優先且認真考慮的問題。
九億元的花費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下,的確十分容易刺激到社會對於相
關議題的敏感神經。在這樣的氛圍下,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更是需要謹慎規
劃、對社會有確切助益,若難得的經費、補助效益止於硬體建設和「孔廟再生」,
豈不十分可惜且不該?我們的文創、觀光政策需要更多扭轉性、關鍵性的思考與
改變。
Our question:
1. 您對近來政府大力推動的文創、觀光產業的想像是什麼?
2. 您心中有無認為會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的台灣獨特文化?應如何保存和推
廣它?
新聞來源:
林恕暉〈孔廟再生砸9億 議員批搞封建〉2009.10.8 《自由時報》
黃如萍〈拒當搖錢樹 魅力景點保安宮不玩了〉2009.10.4 《中國時報》媒大事
以必載修法之痛換取產業健全久安
【責任編輯:陳美靜】
十月初,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拋出修法方向,擬將早年為了承擔公共責任而施行的必載規範取消。必載立法緣由乃因有線電視線纜普及,而無線電視傳輸塔台卻不足以覆蓋高樓林立區域,於是為讓民眾近用公共頻譜上的節目內容,便規範有線電視頻道須無償搭載。
本次修法的引線,在於今年初中華電信MOD因缺乏必載條件,無法播出部分基本無線頻道節目,NCC基於不同傳播技術不得為差別管理之理念,提議維持無線公廣集團頻道必載,但商業無線電視台交由兩造自行協商,回歸市場,促進產業發展。
NCC消息一出,不少民眾認為收視權利將受損,並提出即使協商成功,系統台額外支付的版權費可能再度轉嫁,無線電視台也未必願意將營利所得回饋給全國人民的看法。
然此憂心之餘,民眾可能早已忘記長年對於有線電視裡充斥重播、成本低廉談話性節目的不滿,這些不滿的背後除了節目資金匱乏外,其實優質節目也往往不易在上下游早已壟斷的強勢有線電視平台中上架。
於是若在本次修法中調整,讓無線電視台自行選擇必載與否,優質節目回歸內容提供者的角色擁有談判籌碼,不願談判的其餘無線主頻道可平等地必載於所有平台,讓民眾近用公共資源,並屆此迫使無線電視台認真經營目前旗下近二十個頻道的收視平台,有效地與有線電視、MOD等競爭,如此不僅投資節目內容的意願增加,民眾也才可以真的拒絕有線電視的綁架。
眾人忽視下 NCC逐步失落的一角
【責任編輯:陳美靜】
負責監理台灣通訊傳媒的NCC,近期接連發生幾起看似無關卻又彼此糾纏的新聞事件:先是主委彭芸在基地台廣告內為電磁波背書,立委要求其道歉下台;爾後中華電信因對NCC處份資費調整事項不服,於日前提出行政訴訟,最高法院近日裁定抗告駁回,並指出NCC的公告就是法規命令;最後,則是家族企業為彰化地區系統業者的國民黨團副書記長鄭汝芬等二十五位立法委員聯手提案修法,擬新增NCC委員退場機制,條列若NCC委員有違法、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行政院長得予以免職之相關條文。
NCC乃是台灣在2006年歷經民主化及通訊傳播媒體發展下所產生的獨立監理機關,獨立的地位在避免政治力不當干預,而其統合通訊、傳播、媒體的監理則利於通訊匯流時代下有專責單位領航。
然而因著通訊媒體的強大影響力,長久以來台灣黨、政、及經濟力便不曾停止過相關拉扯:基地台監理廣告或許值得商榷,但要求主委下台似乎超過了些;中華電信或其他曾受NCC開鍘的公司行號,更是早對受罰判決不滿,希望透過轉向行政院訴願爭得NCC隸屬於行政院的可能,拔掉所謂獨立的尚方寶劍;最後看國民黨此次修法要求,不難令人懷疑其背後有多大的經濟利益,才會讓這些立委放著風災水災重建預算不管,執意將修法條文推進議程。
NCC的定位與作法不是不能討論,台灣通訊傳媒的監理不是沒有機會做好,只是需要更多理性討論、以及大家的關注。
綠林好漢媒來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gmail.com)。此外,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scstw2003@gmail.com
狡兔三窟發報不辣閣: http://blog.roodo.com/scstw
跟上時代來噗浪:http://www.plurk.com/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