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要「營造」什麼?─師大社區生活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01,2014社區要「營造」什麼?
社區營造,首先要產生「社區意識」,但在一個人口流動相對較大的都會社區,社區意識如何產生、如何凝聚?我們以為,在舊有文史調查這條路徑之外,發展社區關懷應該是都會社區營造的主要方向。
台灣的社區營造工作有學者倡議、有公部門補助,但或許出於過去倡導學者知識背景的因素,又或許出於公部門提供補助的思考邏輯關係,我們的社區營造工作,不論偏鄉或都會,都是從文史調查開始,進而發展社區導覽、在地產業等等,企圖藉此建立社區居民的認同。
但在都會區中,新舊住民雜處,即使用相對寬鬆的10年居住時間作為「長住」的計算標準,都會區中能有多少長住者?對佔有很高比例的短期居住者及租屋居住者來說,他們會在意多少社區文史?目前台北許多地方社區發展協會重複操作的文史紀錄或是複製的導覽解說,這些年來又凝聚社區多少居民的認同或參與?前不久,大安區的一個已經成立十年的發展協會辦了場活動,在座社區居民不到10位,其餘都是市議員助理、贊助的公部門代表,或是其他的不相關的團體,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輔仁大學羅秀華老師從2007年開始帶領一群社工系學生,以類似英國「湯恩比館」(Toynbee Hall)的睦鄰組織精神,在萬華新安里進行草根的服務學習與推廣,她們幾年下來的實踐,以社區扎根為主體方式進行社會工作,提供的服務包含兒少課後關懷與照顧服務、下午茶、蚊子電影院、兒童繪本團體等,除了希望豐富社區的元素,並將服務散佈到社區更多的點與家庭當中,與居民建立關係,建立弱勢兒童及少年之社區網絡,並提供家庭支持性、補充性的服務,支持家庭照顧能量,分擔壓力。這是我們主張的路徑,以社區關懷代替文史調查,並以支作為建立「社區意識」的主要手段。
關於「湯恩比館」,學者黃彥宜在〈溫柔的權威:十九世紀湯恩比館的發展〉一文中介紹說:「19世紀的英國勞工運動迭起,但當時社區工作呈現的是濃厚的中產階級色彩,以維繫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價值觀,是在修補資本主義體制。」「湯恩比館常被視為是睦鄰運動的先鋒,其理念是「讓不同階級產生互動;讓他們彼此瞭解和相互學習;讓接受幫助者也可以付出」。
論者或懷疑,位在台北市「文教區」的師大三里,也需要社區關懷的工作嗎? 根據師大三里社區發展協會的了解,或許師大三里社區居民普遍所得相對較高,但是由於經濟因素,婚姻因素,社區裡仍有許多父母因為忙於生計,小孩放學後不是到安親班就是留校輔導,甚至有所謂「獨居小孩」的情況發生。協會目前藉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社區空間,舉辦兒童陪讀的活動,希望招募的學童中,需要受到關懷的小孩能居總數一半,每天活動規劃先是陪伴兒童完成學校作業,尊重小朋友的成長權,展開非學校形態的生活和學習,例如和鄰居兒童玩桌遊,未來期望能發展出和社區長輩下棋、探索社區各行各業的世界等。
我們希望從學童關懷開始,開展社區關懷工作,並以此逐漸凝聚出一種屬於本社區的「人助己助、人溺己溺」精神,然後才能有所謂「共同意識」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