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南方電子報
報主:南方電子報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14,25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南方電子報報
南方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轉寄『【南方】水庫VS安全 是工程迷思還是技術神話(溫仲良)』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

南方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09-12-23 16:00:00 / 報主:南方電子報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南方電子報
今日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水庫VS安全 是工程迷思還是技術神話

——回應聯合報(12/17)福爾摩沙危機論

作者:溫仲良(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台灣的確是「美麗寶島」—如果我們不過份迷信工程神話的話!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早就對很多險惡環境的寓知。若非工程的迷思誤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我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對於險惡環境的挑釁,包括如何從教育裡認知到水文環境的險惡。

如果工程學者有反省能力,就該檢討缺乏提供民眾完整資訊的缺失。大多數人不瞭解台灣水文環境的險惡,以為天上的降雨可以透過科學精準預測,然後在地面上以工程的手段便可以加以掌握。一直到了最近兩、三年,幾次風不大卻雨勢強的颱風過境,都在意料之外的地區造成災難以後,我們才能看到官方坦承降雨的預測很難精準,並且承認工程的手段無法解決環境的難題。

台灣降雨量由北向南遞減,而且南部雨量豐枯季之比是九比一。這不僅是實證資料,還是農村的常識:南部農民不會在雨季的時候種植葉菜類作物,更不會在冬季的時候種植水稻。歲時節令在農民曆裡都將何時濕旱季,該種植何種作物或魚穫說的清清楚楚。所謂「自主的糧食生產」是與天時地利人和生態平衡的生產模式,與水庫一點關係沒有。反而有了水庫以後,農民的生產開始受到政府的控制:在計畫經濟的年代,有利於國家政策剝削的策略;在自由市場時期,則是工業用水緊迫的時候,成為第一個被犧牲與放棄的對象。

就水資源開發與國土空間的發展而言,將耗水量大的工業區放在南台灣;以及水患整治將主要河流以束水築堤開發河埔新生地、甚至引進移民到洪患區開墾,這些作為從來都不是從既有的國土空間限制條件,或糧食、生態維護等觀點所做的決策。在工程的迷思與技術神話的建構之間,貶抑傳統在地知識對於地理空間的認識,才是造成現代人在學術的引導下,誤以為工程技術的後盾便可以進入險惡環境進行開發行為,挑戰「高風險存在高利潤」的愛拼才會贏的資本開發邏輯!

若說美濃水庫的興建動機是為了糧食生產或民生用水,這是放著明擺在書架上的規劃報告書的蒙昧良心之言;再說美濃水庫是為了將水存放在山上,這更是吃生態專業與國土計畫的豆腐。請調出美濃水庫、人工湖、越域引水等官方規劃報告書看清楚:幾個計畫之間的規劃動機與供水標的都不同,政策研擬的時機也沒有因果關係,何來「替代方案」之說?這種牛頭對馬嘴的官方惡意媒宣,為避免陷入官方設下誘導區域矛盾的陷阱,美濃人已經承受這種莫須有的悶虧十多年,受到高雄市、台南縣民多少難以言明的責難,甚至被扣上「擁水自重」的大帽。鴕鳥的官方不願正視台灣國土水資源的整體供需管控問題,學者身份的知識份子又何苦在這種口水混戰裡為政治人物背書做嫁!

莫拉克颱風災後一片官員的檢討聲中,終於有人開始討論台灣的水利工程應該重視「非工程」手段了。但是話鋒一轉,有人問到檢討越域引水可能影響南部供水問題時,從官方與學界,仍然很自然的脫口就說出「美濃水庫興建的可能性」。這不僅是邏輯的錯亂,更是凸顯工程神話的迷思已經成為專業界的「直覺反射」。莫拉克颱風前,全台莫不因缺水危機而苦望颱風雨水,如今事隔四個月,大家還在水患中驚魂未定的時候,才剛大量洩洪的水庫又傳出蓄水不足的危機,這是水庫不夠還是水庫蓄水模式在台灣就是問題?在還未檢討興建水庫對於蓄水功效以前,筆鋒一轉又開始討論要蓋新的水庫!這是哪門子的科學邏輯?

美濃水庫規劃為離槽水庫是因為地形限制,而且台灣水庫淤積多來自本身地層的特性,上游夾帶大量土石流只是淤積的因素之一。台灣是年輕的沈積地層,土石淤積量大是興建水庫最大的致命傷,與歐美等大陸國家在古老而穩定的地層上興建水庫不能等同而論。當官方到學界不斷宣傳歐美等地水庫的壽命與蓄水功效的時候,請大家查察多年前才因淤積而幾近廢壩的石門水庫,興建到現在才幾年?曾文水庫更是不要說了,越域引水計畫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嘲諷,試想,如果當初曾文水庫規劃案符合科學的準確精神,今日何來多餘的庫容越域引水?歷史的殷鑑就在腳下,而不在仰望歐美國家!

請別說「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這種政治遁詞。如果大家承認氣候變遷是當初科學無法預測的「變數」;那麼,同樣的邏輯,我們如何能相信現今的任何工程規劃,在未來不會發生科學無法預測的變數?不只是水庫,核電呢?!

十多年前美濃反水庫的時候,許多人便以「生存與安全」視之;如今另外有人想呼籲重提水庫興建的時候,仍然以「生存與安全」稱之;甚至當初強調國土復育存水於山的訴求,如今卻被置換成興建水庫存水於山。在「生存」與「安全」等字詞符號給予神話建構的政治論述當中,是「誰」在講話?用何種「立場」在講話?我們只看到「科學」被當成幌子,「知識」卻被當成了銀子;至於水資源供需不足的專業神話,則是成了政治操作的影子。


 [瀏覽 / 轉寄]

◆延伸閱讀:

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高家俊)

破除不斷建水庫的迷思(鍾秀梅)

千山無林水無庫(張榮攀)

投稿文章摘要

「牆外」,哪會安呢

作者:林世煜

好幾年前,才開始醞釀向國防部索取景美園區,做為人權紀念場所的時候,我們就曾多次到現場探查。每次都會拐過去看看關汪希苓的別墅特區。探查是為了日後園區的規劃,記憶中,每次大家進入特區,都很好奇的東張西望,但是很少人說什麼。特區當然應當保留,而且應該開放展示。至於如何呈現,大家不太表示意見。

那一棟「別墅」在園區裡的確十分突兀,它和軍法處與看守所呈現的意象扞格不入,是個藏在角落的變體。但園區的整體規劃已經夠複雜了,誰也沒有精神去煩惱那一棟破敗的房子。原先開園之後的展示,只在屋裡的牆面上掛幾幅海報照片和解說牌,簡介江南案的經緯,描述汪希苓和胡儀敏兩人的特別處遇,像是家屬可以來作陪過夜等等。此外並不多說什麼。

至於參觀者,在園區裡走一圈,目睹仁愛樓裡的暗無天日的牢房,心神大受震撼之後,對於這一棟別墅,我猜想除了搖頭歎息,咕噥幾句像是「哪會差那麼多」之外,已經沒有力氣深入推敲別墅和牢籠之間,對比鮮明強烈的荒謬感。至少我個人是這樣。以前的確不曾多想,直到它成為上了媒體的事件。
 

[瀏覽 / 轉寄]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第78期】我們共同走過生命的藍光,卻獨自抵達死亡的幽谷。@【黑潮電子報】
主題文章摘要:

面對日益超載的政府暴力,身為藝術文化工作者,應面向生存與創作所立足的人民與社會,我們無法再繼續沉默。9月29日我們願意站出來,參與關廠工人發起的「包圍馬英九行動」,一同聲討馬英九總統與國民黨籍各縣市首長、高層官員;我們的聲援與加入,是身為公民的我們,阻擋馬總統主政五年來不斷擴張的政策暴力,善盡應盡的本分。9月29日,請穿著黑衣、帶一雙破鞋,與我們一起行動!(本文責任編輯:白佳琳)

 

 

 

活動訊息:

  

 

929包圍馬英九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

 

 

     

 

關於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目前為多個在1996-98年遭到惡性倒閉的自救會所組成的,包括聯福製衣、福昌紡織電子、耀元電子、興利紙業、東菱電子、太中工業等自救會。

 

簡介

1996年全國各地爆發惡性關廠風潮,後來各自救會組成「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包括聯福製衣、福昌紡織電子、東菱電子、太中工業、東洋針織、路明電子等自救會,發動激烈抗爭,例如軟禁老闆、臥軌、絕食等,要求監督退休金失職的勞委會「代位求償」,先將資遣費、退休金發給工人,再由國家向老闆追討。勞委會為了安撫抗議群眾,於1997年7月推出「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貸款」,以貸款形式發給了「代位求償」的金額。16年後,勞委會卻到法院告工人,要求工人償還「貸款」。

 

於是各自救會重新運作,加入了1998年擋大專聯考考生抗議的耀元電子自救會,以及苗栗地區的興利紙業自救會。串連抗議勞委會的惡劣討債行動。

 

活動

 

9月29日(日)國民黨開19屆全代會地點在國父紀念館,黨主席馬英九將在上午進行黨主席就任,所有重要政治人物都會聚集。可謂天賜良機!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邀請大家,藉由這個機會站出來展現人民力量。

 

9/29(日)下午兩點,請身穿黑衣在捷運國父紀念館四號出口會合!

 

 

 

 

      

         

         詳情請見

 

 

 

 

【講座】

NEW學生運動/者為什麼(不)重要——從《自由之夏》談起(9/25)

 

NEW【環境倫理與生命教育全台巡迴講座第6場】講者:駱以軍  講題:狗臉的歲月(10/5)

 

 

【活動】

NEW【2013華山藝術生活節】藝同作伴(10/10-11/3)

2013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研討會年會「重返民間:從規範性論述到在地歷史解釋」(10/5-6)

影響‧新劇場【游‧戲計畫Ⅱ─藝起Play

 

 

【徵件/徵人】

NEW我愛原住民志工計畫

 

【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第二波書寫邀集

 

 

南方電子報

歡迎加入南方電子報粉絲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13/09/24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日
執編周馥儀 白佳琳
顧問張育章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
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
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
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