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終結環島公路的迷思:阿塱壹古道的展望(洪輝祥)─南方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7,2014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終結環島公路的迷思:阿塱壹古道的展望
——「緩島」的起點:一項公民開創生態運動的邀約
作者:洪輝祥(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
上個世紀的七零年代,交通部有了『環島公路』網的計畫,並逐步完成。而台灣環海綿長1172公里的海岸線,硬是被環島公路包覆著,成為快速切割的生態殺手與生冷的消波塊、擋土牆等水泥建築的『堡島』,讓台灣濱海的生態系統,與孕育生命的海洋斷裂。連最後環島公路網1/100的天然海岸線也不放過。
本世紀初(2002年),政府宣佈撤除軍管的山區、海岸檢查哨,環島公路網的最後一段(旭海-南田段),也正式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天然海岸線面臨一去不復返的命運。
雖經環保團體不斷質疑、抗爭,也只在路線上避開所謂道路兩旁的生態敏感區,並在爭議聲中,2010年12月1日通過差異分析案,以山線替代海線的施工方式(內縮200公尺)。交通部公路總局的大勝利,卻也是台灣環境生態的大挫敗。
道路,帶來便利與希望。便利人貨的交流。帶給路旁土地開發與增值的希望。所以,開路已是台灣過去快速累積資本的不二法門。也是政治人物與工程單位的最愛。說開路是鍊金術也不為過了。
但是,我們過去爭取『快速』、『開發』的舊思維,所付出的代價是:山林崩解、生態浩劫。每逢雨季或颱風季節,各地災情四起,就是一項『環境成本』的展示。
而墾丁國家公園,自1983年成立到2005年的記錄,在17種大型哺乳類動物中,消失的水獺、穿山甲、石虎、長鬃山羊、白面鼯鼠、大赤鼯鼠、食蟹蒙、山羌、黃鼠狼、麝香貓的消失,更是一項無言的警示。而附加的利息是:生命的威脅與幸福感的流失。
這些自然界的符碼,可曾啟發台灣人?尤其是,脆弱的地體結構,在過去台灣人幾十年的開發榨取下,原本已酥睡的巨靈(在百萬年復雜的板塊造山運動中歇息),受到過度開發的超限利用,正失去平衡,展開新的動態調整過程。可怕的是,一旦地質年代啓動,大自然重新調整,恐怕不是人類生命年代可以理解的。何時才能重新恢復到地體穩定平衡的年代?短則50-100年,慢則是以千年為單位。換言之,我們正是以犧牲後代人的幸福,換取為這一代人的『銀行存款』。
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自私,更野蠻的行為了!
如果,千年文化古道、萬年生態廊道都不保,台灣還有甚麼理由說『永續』!
如果記錄中,道路沿線有15種稀有植物,25種特有植物,18種特有動物,36種特有亞種動物,包含4種一級保育類、26種二級保育類、19種三級保育類。台灣人都無法珍惜,留給生態系統一個喘息的空間,那也代表台灣人將受自然系統的阻絕,自外於大地的庇佑!
再如果,有個地方在短短60公里內,將世界四大氣候區(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的生態系統全部涵蓋,這種世界級的生態廊道就在阿塱壹,而台灣人卻將之毀去,變賣成土地增值與房產的利益,那我可就感到以台灣人為恥了!
目前,台灣人還未能反轉『快速』、『開發』的舊思維。或許是因為我們付出的代價還不夠。貪癡愚的開發決策還是主流。
台灣人要從『環島』公路所代表的利益榨取模式,演變成『緩』島的永續倫理,不單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還是台灣人良知的試金石。
我曾看到曙光,尤其是一股對環境生態的守護力量,陪我們經過六年的抗爭。讓阿塱壹古道受到國人的注意,延緩她消逝的速度。但是,黎明還未曾來到。尤其是公路總局信誓旦旦的要完成『環島公路』,甚至是『環島高速公路』的壯舉?
台灣的環境災難要止息。需要更大的反思,讓阿塱壹成為那道連接曙光的起點,我們只有半年的時間。朋友們,這半年,你要如何渡過,可否一起來,搭起台灣通往『緩島』的路廊!
———
緩島的起點
各位好朋友:
給自己放個假吧!來南部救救火!
宛如璞玉般的海岸線,著名南田石礫石灘、美麗沙丘、椰子蟹、特殊海岸珊瑚礁植被及海岸林,這裡就是聞名的阿塱壹古道。
遠在16世紀外來民族尚未進入台灣之前,即為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及阿美族活動其間。而因過去長期軍管仍保留古道殘基及原始風貌,成為全國唯一僅存未開海岸公路的路段,並有著未開發過的寧靜與原始。
數年前,在環保團體努力下,不斷阻止交通單位開發。今年初被屏縣府公告為自然地景保留區,可以有六個月的緩衝期。但是,由於政治力介入,緩衝期一過就面臨面臨開發,台灣最後一塊最美處女地將不保。
在這六個月我們希望有更多人來一親芳澤,希望她的魅力可以讓許多公民朋友願意為她發聲行動。
* 未來六個月希望有1000人來,然後以1當100,變成10萬人連署。
* 這1000人也是當地最好的消費者,示範低密度的生態旅遊模式給當地居民消費在當地的民宿、餐館、雜貨店等。
* 1000*2000元等於200萬給當地的生態旅遊收入,一年30萬人*2000等於6億元耶。
* 這樣相當於交通部規劃一年495萬人*120元(估計路過遊客的消費金額)等於5.94億元的消費。
換句話說,不必快來快去的公路,帶來495萬人的運量切割道路的過客消費。只要目前的道路系統,一年服務30萬人的生態旅遊模式,經濟效益就一樣,還可以讓生態環境免於浩劫,這都需要各位夥伴的支持。
屏東環保聯盟 洪輝祥 敬託 2011年2月
※「阿塱壹的呼喚!」部落格 http://alangyi.blogspot.com
[瀏覽 / 轉寄]
◆延伸閱讀:
‧為阿朗壹海岸請命!(齊士崢、陳永森)
‧阿塱壹古道不要變核廢公路(洪輝祥)
‧阿朗壹古道的提示(劉克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