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1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1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1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避開神化韓國的歧路 |
台灣媒體、產官高層對於韓國(南韓)的興趣很高,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拿韓國與台灣做對比。近幾年,這種頻率逐漸升高,眾人都把它描述成「韓流」,似乎是另類顯學,完全不輸給中國熱。 不過,談來談去,我們討論韓國議題的範圍,大概也就是科技、創意、文化等幾類產業。這當然是偏狹,因為本地實在沒有累積大規模的韓國研究,之所以關注這些領域,其實是源自於產業界的焦慮。簡單的說,近年的「韓流」熱潮,甚把韓國的發展予以神化,其實是反映了產業界的視野、需求。 本地產業界的焦慮,是來自於體察到國際環境的變動。20年前,韓國是作為西方業者抗衡日本的棋子,三星電子的崛起,在策略上是作為對抗日本新力(索尼)等廠商的灘頭堡,近10年內,韓國則是西方國家進入中國的跳板。 這種態勢,完全迥異於本地產官界對於台灣地位的描述。大約10年前,本地業者對於自身的國際定位,就是西方、日本進入中國的中介者。當時的自我感覺頗為良好,認為台灣在代工時代所累積工廠管理經驗,是「頂港有名聲、下港很出名」,再加上台灣與中國在語言溝通上的優勢,以及1970年代之後所累積的技術基礎,應該可以開啟另一波的國際合作熱潮。 但是,本地所打的如意算盤卻全然落空。三星電子、LG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像吹氣球一般的成長,日本電子業的合作對象,逐漸轉向韓國,即使是最有危機感的日本車廠,不是獨自與中國業者締結合作關係,就是自行到中國設廠。西方、日本在近10餘年內的產業轉型、前進中國,實際上是把台灣的策略位置降低了。原因之一,當然是對於台灣業者的策略想像有疑慮,他們不希望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台灣─中國」的籃子裡;原因之二,則是策略調整,日美的電子業者在1990年代爭霸所進行的結盟策略,讓台灣與韓國業者快速崛起,這種「飼老鼠咬布袋」的事情,應該給了日美等國業者,不少的啟示。 更重要的是,西方國家大談韓國,其實有制衡中國的意涵。本地總以為西方對於中國經濟、民主的未來想像,是以台灣為藍本。其實,韓國比台灣更適合擔當西方的代言人角色。中國當前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與1960年代的韓國有相近之處:以大型企業帶動經濟,然後以國家的強力介入來制衡資本家的脫軌。這種發展模式,曾被西方稱為「財閥」,這與同時間的台灣所採行的國家主導政策、中小型業者發展的模式,明顯不同。鄧小平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時所說的「讓一小部分人富起來」,或許還有一點台灣式的經濟模式影子,但是到了江澤民、朱鎔基之後,大型企業已經躍上檯面成為發展的火車頭。 這是「巷子內」人士的焦慮來源。西方國家只有在制衡韓國的考量下,才會暫時將關愛眼神轉到台灣,近幾週,美國資訊電子業者,擔心三星坐大難以制衡,而引發台灣業者強力爭取合作機會,就是明證。 只不過,整個事情的前半段沒有人提,反而只是繞著已經發生的事實打轉。業界的暗喻(潛台詞)很清楚:希望政府比照韓國,能對本地產業有更多協助,台灣需要有一個像三星那樣的業者。然而,政府介入這種話,放在「自由經濟、政府不要管太多」的脈絡下,實在突兀。業者一下子要政府不要管,一下子又要政府協助,會讓自己變成「被寵壞的小孩」。公部門大概也瞭解這種狀況,但是「產業的國際局勢」一說出來就是令人無奈,而且很容易被上綱成為「台灣的國際政治位置」,有苦難言之下,只能顧左右而言他,猛強調台灣也有發展不錯之處。 不承認韓國發展有其國際背景的結果,就是怪異的神化韓國,在我們眼前展開。 |
(回目錄) |
左右看:基本工資調漲之爭 |
左看:權利與權力
勞委會日前宣布,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7月21日上午召開,主委王如玄並表示今年將調升至少3%以上的幅度。勞工團團體以基本工資應為生活工資,應能支付勞工個人及扶養親屬之生活所需為基礎,提出應調漲至2萬2千餘元,王主委則表示此幅度太高,無法一步到位。而另有學者表示,今年景氣確實回升,調漲幅度應不會低於去年。種種議論,再次顯示出各方對於基本工資的不同認知。 其實,基本工資按其最原初的立法原意本就是生活工資,而非僅供其餓不死的最低工資。而且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相關國際公約皆承認,基本工資是一種「基本權利」,不是讓資方官方可以討價還價、東苛西扣的,更不需要以景氣復甦為調漲前提。需要喊價協商的,應該是更高的層次的,例如全體勞工的加薪幅度,而不是基本工資;拿基本工資來喊價,乃水準以下的表現。 當然,誰都知道這種權利不從天上來,而是靠勞工的團結鬥爭得來;正是在此方面,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思考受基本工資影響以外的勞工的加薪策略,使之與基本工資的訴求聯繫在一起。 由於7月底即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一些勞工團體再次老調重彈,要求將基本工資作為「生活工資」解釋,認為應該能夠維持勞工個人生活所需之外,還能扶養1.25個親屬,故計算其數額應提高至2萬2千餘元,以符合景氣好轉、資方獲利增加的事實。事實上,每個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此種調漲幅度現實上絕無實現的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此論調一來邏輯不通,二來也對底層勞工有害。 首先,目前全球化市場競爭激烈,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實際上是苦撐經營,景氣好轉的利潤絕大部分都流向那些大型知名企業,市場結構趨於兩極。而大企業的勞工薪資普遍高於基本工資,要求調漲至2萬2千元根本無法讓大企業將利潤分給勞工,反而只會影響到那些無法付出高薪吸引優質勞工的中小企業,成為壓垮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來,原本賺取基本工資的即是那些在傳統產業中的底層勞工,他們由於自身能力條件不足而只能在這些較弱勢的企業中低薪謀職,如今若人為地提高工資水平至超出其生產貢獻,必然減少廠商的雇用意願,反倒造成這些人的失業。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德售豹式坦克給沙國引發爭議 |
節譯■葉興台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指出,德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交易,凸顯出德國出口導向外交政策的矛盾。儘管德國並未支持軍事介入利比亞,以防止格達費部隊在班加西進行大屠殺的行動,卻樂於提供沙烏地阿拉伯武器。今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還派遣軍隊至巴林,協助該國當局鎮壓支援民主的抗議行動。看起來這似乎是德國對阿拉伯之春的最大「貢獻」! 此舉已引發反對黨不滿。德國綠黨主席羅特(Claudia Roth)表示:「對我而言,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武器,是德國外交政策的一次喪失公信力的特大災難。」 德國社會民主黨秘書長納勒斯(Andrea Nahles)也批評:「沙烏地阿拉伯置身於火藥桶之中,對這種地方不可再運送火柴。」左翼黨(Left party)主席恩斯特(Klaus Ernst)憤怒地說:「沙烏地阿拉伯是該地區踐踏人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德國聯邦政府的行為準則很可能是,不妨給最殘酷的統治者送去殺傷力大的坦克。」 德國一向被視為「文明強權」(civilian power),即不像傳統超級強權倚賴軍事力量,而是選擇透過多邊機制和經濟合作,達成外交目標,協助國際關係更加「文明」。在東西德統一後,最近10年德國隊使用軍事力量的態度似乎正在改變。 尤其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當時的德國總理施若德所領導的紅綠聯合政府(社民黨與綠黨),同意派遣龍捲風(Tornados)戰鬥機隊,協同北約軍事介入科索沃,宛似德國已與英國和法國已在同一陣線。但在最近10年,尤其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期間,反對使用軍事力量似乎在德國又佔上風。對很多德國人而言,除了出於自我防衛,絕對沒有正義戰爭這回事。 德國在伊拉克和利比亞的戰爭與和平議題上所站的道德高度,使該國顯然樂於出售大量戰爭機器、坦克和潛水艇給世界其他國家的作法引人矚目,這是德國作為文明強權身分的盲點。2000年德國對武器銷售發布新指導方針,但該國並未停止隨著出口業欣欣向榮的武器銷售。過去10年出口佔德國GDP高達3分之2。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SIPRI)的資料,德國目前是全球第三大重要傳統武器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過去5年德國佔全球傳統武器市場的比重達11%,法國為7%,英國為4%。因此,儘管德國國防經費佔GDP比重不及法國和英國,較少參與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在阿富汗的行動,銷售的武器卻比法國和英國多。 此外,德國所銷售的武器逐漸跨大至北約會員國以外。由於歐洲各國府削減國防支出,像克勞斯-瑪菲‧威格曼等武器製造商,漸漸仰賴新興市場來維持業績成長,這意味了除了巴西和印度等正在崛起中的強權,將逐年擴大軍事支出,沙烏地阿拉伯等非民主國家亦是如此。 藉由拒絕使用武力,德國認為自己已與過去一刀兩斷。「絕對不再發動戰爭」(Never again war),原本是德國左派的真言,如今已成為德國外交政策的一項原則。但就德國武器製造業而言,他們卻持續發動戰爭。儘管派遣軍隊須獲得德國國會批准,但武器交易只須經濟部私下同意,像賣坦克給沙烏地阿拉伯這種爭議較大的交易,則只要國安會同意即可。 德國如今是個地緣經濟強權,雖然拒絕使用軍事力量,卻追逐自己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德國的外交政策逐漸被出口業的需求所主導,該國出售武器給世界其他國家,包括不民主的沙烏地阿拉伯,使該國聲稱的支持和平,聽起來有點諷刺。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