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4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1-12-29 05: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社造頭條】ASCOM台日社區營造交流研討會
【專題企劃】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二)----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隙
【活動訊息平台】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網站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
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社造頭條】ASCOM台日社區營造交流研討會
ASCOM台日社區營造交流研討會
ASCOM Taiwan-Japan Community Empowerment Seminar
 

ASCOM是由日本首都大學副教授饗庭伸所創辦的台日韓社造交流組織,他希望透過ASCOM建構社區營造的國際網路,協助東北亞各國間社造知識、資訊、活動、推動經驗分享。自2010年1月起,ASCOM也不定期以英文、日文、韓文、中文四種語言發行電子報,彙整各國的都市規劃與社區營造活動與訊息。

此次,藉著三位ASCOM日本成員來台灣採集資料之際,社區營造學會規劃了一場小型的研討會,分別就台北的社區總盤點暨政策規劃新竹社區營造與社區觀光,以及日本的311海嘯災難社區公共空間的運用,進行跨國交流與對話,也期盼為在地的社區工作者開拓多元的觀點與想法。

時間:101年1月5日 13:30- 17:00
地點:文建會一樓空間(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之1號)交通地圖如後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時間
議程
備註
13:30- 13:35
開場
 
13:35- 13:45
文建會長官致詞
 
13:45- 14:25
台灣案例分享1:台北市社區總盤點暨政策規劃/李永展博士(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Taiwan’s case #1: An Inventory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Projects and Policy Planning for Taipei City/ Dr. Lee, Yung-Jaan
 
14:25- 15:05
台灣案例分享2:社區觀光-以新竹內灣、北埔社區營造為例/張馨文博士(中華大學觀光學院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Taiwan’s case #2: Community Tourism: Case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Nei-Wan and Bei-Pu, Hsinchu/ Dr. Chang, Hsin-wen
 
15:05- 15:20
午茶時間
 
15:20- 16:40
日本案例分享1:社區的共同空間的重要性-海嘯災難的教訓/藥袋奈美子博士(日本女子大學家政學部住居學科講師)
Japan’s case #1: 大切にしたいコミュニティスペース:東日本大震災津波被災地からの教訓
Importance of Common Space for Community: Lesson from Tsunami Disaster in Tohoku, Japan/ Dr. Namiko MINAI
現場有日文翻譯
16:00- 16:40
日本案例分享2:運用私有住宅的公共空間:以日本世谷田區居民活動與支持系統為例/後藤智香子博士(東京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客員研究員)
Japan’s case #2: 住宅を活かしたコミュニティスペース―世田谷区における住民活動と支援システムを事例として
Community Space Using Private House
-Case of Resident Activity and Support System in Setagaya-Ward, Japan/ Dr. Chikako GOTO
現場有日文翻譯
16:40- 17:00
討論與互動時間
現場有日文翻譯
17:00
賦歸
 
 

◎關於ASCOM的線上交流

http://ascom-magazine.cocolog-nifty.com/blog/

 

◎關於台北市社區總盤點暨政策規劃:

多年來,社區營造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協助社區居民「由下而上」地提出社區營造計畫,期望提升社區生活及自治品質,藉著民眾參與的社區營造方式,帶動更多社區民眾的參與,凝聚社區的情感,激起對於家園的關懷,進而參與公共事務,落實社區營造不只是硬體空間的改善,更是軟體文化的深層建構。

臺北市長期以來一直是社區營造政策制定與執行的領頭羊,從1996年地區環境改造案至今,已累積不少的經驗與成果,但發現相關的社造計畫存在著許多缺失與問題,仍待所有關心臺北市社區營造發展的專家學者與社區居民,持續努力、共同解決,並為臺北市後續社區營造的未來發展策略、執行機制、方向與定位,讓許多社區營造計畫的價值與意義,需要被重新認識、重新解讀與界定,並依此持續地努力與前進。

更多關於座標臺北的未來 http://www.cesociety.org.tw/index.php

活動聯絡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蘇小姐
連絡電話:02-2393-0629*218
連絡信箱:cesroc@seed.net.tw

-------------------------------

§ 交通指南:

【社造頭條】ASCOM台日社區營造交流研討會


【社造頭條】ASCOM台日社區營造交流研討會


 

【專題企劃】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二)----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隙

編按/當社區營造強調透過公共議題的推動營造新的社區關係,有另一種較為隱微的社群經營模式,採取成長團體、群體共學的方法,支持孤單、弱勢的個人在現代生活的壓力中尋覓出路。這種模式受到社區營造以及社區大學發展的影響,近年的發展更注重團體內部成員成長與公共化之間的關係,由對於個人處境深沉的觀照,發展出集體對於社會結構的反省與行動。在由「私」到「公」的反覆探索和對話歷程中,迸發了極強韌感人的生命力道與豐富深刻的公民智慧。

吳瑪悧老師於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畢業,1985年回到台灣。當時台灣社會結構正逐漸在改變,她透過藝術家敏銳之觀察,重新思考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她對於社會有關之作品甚感興趣,亦製作許多關於重新詮釋歷史的裝置和物件。繼上期電子報專載報導對吳瑪悧老師的文章後,本期文章介紹吳瑪悧老師專文「以藝術粘合生活的縫隙」,同時學會並感謝瑪悧老師的同意刊載此文以饗讀者。


文/吳瑪悧

 

跨領域藝術的趨力

 
      「跨領域」我們常指的是跨媒介(如視覺結合聽覺),或跨學門(如藝術結合科學)。這種談法基本上比較是材料、技術取向,但是關於「跨領域」很重要的一條理路是來自西方浪漫主義的傳統,想從理性、專業分工的世界,回到全人,具整體觀的視野。透過跨界域合作,試圖把多元的生活世界納進藝術實踐裡,甚至把生活本身視為一種藝術實踐。這條路徑我們通常以「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 - Total Art,或譯「整體藝術」)稱之。

         總體藝術含括生活不同面向的實踐,從私空間到公領域,從有形到無形。在藝術家提出「生活=藝術」後,由於它的操作越過了我們一般討論藝術的框架,尤其更無法把它搬到主流的,以展示、販售為目的的藝術系統裡,因此總是曇花一現般的被論及,鮮少受到持續性的關注。然而這一條路線在當代實踐裡,尤其在藝術與公共領域關係的探索上,已拓展出豐富與多元的面向。「總體藝術」這個詞語意涵已不單指形式上結合不同媒材的表現,而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真實烏托邦的具現。所謂「作品」,直指生活的行動與實踐本身;所謂「作者」,更不是單一的個人,而是集體對於社會理想追求的時代精神的呈現。

 
總體藝術的歷史︰藝術與生活邊界的糢糊

        
         當華格納(Richard Wagner)提出「總體藝術」一詞,其意義所涉及的不只是跨媒材統合,以創造一個幻覺、暫時性的現實,而是每個小我被平等對待,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完成大我。這個理念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包浩斯及構成主義延續。然而這時的藝術家面對工業化世界,思索如何運用新的生產工具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不過,當生產工具和技術為少數階級所壟斷,加上到了後資本主義社會,品牌等象徵性商品的操弄,這新的工業美學品味逐漸又成為階級特定的價值觀。尤其它其實也在強化一種消費世界裡人與人、與物的異化關係——「我消費所以我存在」,而且這種異化根本就具現在藝術運作的系統裡,因此,如何走出商品化、消費世界的操弄,成為1960年代後許多以偶發、表演、行動、地景等為表現的藝術家,尋求總體經驗的創新手法。史澤曼因此在1969年提出名為「當態度變成形式」的展覽,把向來以生產物件為導向的視覺藝術,導引至無物甚至無形的態度展現,確立了「藝術=態度」的觀念藝術發展面向。到了波依斯(Joseph Beuys)把表演轉為政治、社會的批判行動(action)後,藝術與社會運動,或者說,藝術與生活的邊界就更為糢糊了。

 

觀者變成作者︰從參與創造的個體,到互為主體的理念


         然而不只華格納的「大我」指的是作品的作者,在過去討論「總體藝術」時,也一直是以藝術家為中心。不過當藝術以表演、行動為形式時,與觀眾、與環境、與公共領域的互動關係就成為作品的要素。但是在前衛的論述裡,公眾/公共被設計進作品,甚至不知不覺中變成共同創作者,到底公眾的主體位置在哪?藝術家常把公眾/公共當成批判對象,但他真的可以自外於他所批評的世界嗎?藝術家的消極、疏離感有否可能轉換成積極的改變社會的能量?這些都成為藝術家、評論家思索的方向。

         雖然「公共/公眾」一詞的提出與市民社會出現有關,但今天由於公共藝術和城市行銷等政策操作,藝術頻繁的出現在公共空間裡,因此實踐上已不得不重新看待藝術與公眾/公共的關聯。到底藝術如何處理它與公眾之間的關係?在藝術離開畫廊或美術館,進到公共空間之後,它如何與場所對話?如何回應公共生活?它與真實的生活世界關係是什麼?這正是雷西(Suzanne Lacy)主編的《量繪形貌》一書試圖回應的問題。(註2)

         在此書中,蓋伯利克(Suzi Gablik)提出了以關懷為出發的「連結性美學」、「夥伴關係形態創作」等概念。在這裡,藝術家與觀眾與環境不再是主客關係,而是互為主體的關係。菲力浦絲(Patricia C. Phillips)則問道:「為什麼當越來越多人跨越領域,彼此對話著都市環境、市民生活,與文化社會變遷的時候,沒有想到公共藝術?」然而要如何才能讓藝術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裡佔據重要的位置?菲力浦絲提出:以公共藝術做為帶動公共生活的媒介,「透過行動、想法、介入,鼓勵看似不存在的觀眾進來參與……發掘藝術生產與民主參與之間的關係。」在這裡,藝術也從做為純粹觀想、反思的場域,轉為積極的力量。於是,社區參與成為藝術創作的新素材,透過藝術改變世界成為總體精神實踐之下的社群藝術(community based art projects),共同奮鬥的目標。

        這幾年常被台灣引薦、討論的葉蕾蕾,十多年來在美國賓州透過藝術進行社區改造工作,就是社群藝術的一個重要座標。她長期耕耘,不只改變了一個黑人貧窮社區的空間環境,也提升了他們的自我認同。像這樣透過長時間經營,發展策略,以引導居民參與改變的藝術計畫,成為聯結人與土地的跨領域創作。在這裡,人某種程度的從消費世界的異化關係解開,重新找到自我,並且看到那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在這類以社群為主體的藝術計畫裡,我們因此好像看到了,藝術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潛力,正好可以變成黏合生活縫隙最好的媒介。

 

藝術做為公民教育的創意媒介


         然而社群藝術既以合作為前提,如何尋找議題,結合不同領域人士通力合作?如何找到有效方式解決公共生活困境?如何經營互為主體的關係?如何保有獨立的判斷與思考能力,便成為跨領域藝術實踐所要學習的內容。就此我們可以看到,既有學院那套以材料美學為依歸的藝術家養成教育,以及一般通識以藝術家為中心的教學內容,都需要基進的調整,才能呼應這新思維的需求。

         菲力浦絲引述教育家吉魯(Henry A. Giroux)的觀點說:「基進教育並不是理論建構,而是一種實踐。」(註3)偶發藝術家卡布羅(Allan Kaprow)也以他的另類教育經驗提出:「實驗的藝術與實驗的教育是否可以在追求共同美好的前提下一起合作呢?」(註4)到底在這樣結合教育的藝術計畫裡,藝術是什麼?又創造了什麼?從我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合作的《從妳的皮膚裡甦醒》(2001-2005)經驗裡可以看到,藝術在這裡既是創造對話空間的介質,也是一種在體驗中學習,在創作中自我實踐的工具。

         藝術史學者凱斯特(Grant Kester)前年出版《對話性創作》(註5),便專門探討在主流脈絡之外,一些具運動形態的社群藝術計畫,如奧地利「閉關週」(Wochenklausur)、英國「潮間帶」(Littoral)等這些他稱之為踐履式的(performative,註6)的藝術方案。它們都在公共層面,透過長久經營,以創造性方式,邀請公眾參與、互動。凱斯特說,這些計畫透過藝術創造了一個公共對話的空間,並且協助解決公眾問題。它們從前衛的思維脈絡發展而來,但前衛以挑釁、驚悚、干擾的姿態站在觀眾的對立面,做消極的批判,並且由藝術家個人收割成果,社群藝術卻是與公眾創造夥伴關係,並且共創成果的。

 
藝術家——跨界的整合者


         然而在這類藝術計畫的創作中,不僅作品的框架改變了;如卡布羅說的,所謂的作品是「一個意義形成的互動過程」(註7);藝術家的角色因此也不一樣了。他不再是如傳統認知中所謂作品的直接製作者,而變成組織者、服務者、催化者、導引者、陪伴者、教育者等等。

        去年凱斯特策劃了一個展覽叫「基礎工作——當代藝術中的環境合作計畫」(Groundworks),主要呈現後藤玲子(Reiko Goto)和提姆.柯林斯(Tim Collins)所發動的「三條河第二自然」(3 Rivers2nd Nature)的計畫成果。這個計畫以卡內基大學的藝術家駐校計畫「創造思考工作室」為核心,再開放邀請其他藝術家來,針對在匹茲堡匯合的三條遭工業污染的河流進行河岸空間的再生計畫。於是藝術家們進入社區,與居民互動,共同打造理想河岸的想像。

       「基礎工作」展覽是這些想像的成果展現,也是把計畫推展出去,形塑公民繼續對話的重要媒介。一旦這些計畫有機會落實,就會成為一個具開創性,改變都市環境生態的地景藝術計畫。從這個展覽我們看到藝術家們利用各種創意,召喚社區居民一起思考、參與環境改造的基礎工作,雖然具體成果仍待時間來證明,但在這個擾動的過程中,公共生活的問題因為藝術家的介入,受到注意而有被解決的契機。

         從上看來,由於藝術家角色的改變,以及我們對於作品理解的擴大,這結合總體經驗的藝術介入公共領域作法,類似社區營造工作。然而它有時以更具創意的方式介入有形的公共空間,形塑無形的溝通場域、改變教育模式、協助產業再造,或影響政策。也許從這樣的觀視角度回頭來檢視台灣這些年來許多藝術介入社區的案例,如美濃交工樂隊、台北三腳渡、埔里桃米生態社區、高雄縣橋仔頭藝術村、台北寶藏巖共生聚落、台南海安路及屏東內埔的藝術造街、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台南縣後壁鄉土溝農村文化改造,以及各地的社區劇場,介入運動的紀錄片工作等,應該可以詮釋出不同的意義來。


----------------------------------- 

註1:相關資料可參見Monte Verita展覽畫冊,或吳瑪悧,〈多乳房的真理之山〉,《藝術家》,297期(2000.02),頁120。
註2:Suzanne Lacy編、吳瑪悧等譯,《量繪形貌》,台北:遠流,2004。
註3:同註2,頁76。
註4:同註2,頁196。
註5:Grant Kester吳瑪悧等譯,《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裡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2006。
註6:「performative」也有譯為「表演性」,但我認為它不是一種以展現給他人看為目的的表演,而是一種長期的實踐行動,故我譯為「踐履式」。
註7:同註2,頁198。

本文發表於典藏今藝術2007年1月號

 


 
【活動訊息平台】

社區托育照顧人員培力工作坊

 

北歐是世界咸認托育、照顧福利極佳,並且成功實現性別平等的地區,其托育工作的內涵在於,必須和跟家庭相連,且跟父母密切合作,並注重團體活動對於兒童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回觀台灣的托育照顧政策,仍以自由市場營利機制所提供的托育服務為主軸,充斥商品化的托育服務模式,昂貴的托育費用,非但不利幼童發展,陷托育照顧工作者於不利的勞動條件中,同時也造成家庭沉重的托育照顧負擔。

照顧,不只是個別家庭的責任,提供社區化、平價、優質、多元形式的托育照顧服務,才是未來國家提供托育公共化政策的新方向;而在推動托育公共化照顧的過程,為了提升育兒者及托育人員相關知能,促進「全社區協力育兒」的理念,我們將擴大培力托育照顧人才,邀請對社區托育照顧有熱忱的你/妳,加入社區托育照顧培力的行列,成為新時代社區托育的尖兵。

 

一、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幼青少年館、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二、協辦單位:全國教保產業工會、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

三、招生對象:不限性別
   (
)對社區托育照顧議題有興趣,專科以上具幼保、護理、性別、社會福利相關科系畢業之工作者40名。
   (
)社區組織工作者及一般人士20名。

四、課程費用:

1.本課程係為公共托育照顧推廣與培力計畫,課程完全免費,惟參與者須繳納保證金2000元整,完成報名手續需繳保證金才予以保留名額。
2.
全程參與者課程者,保證金將於最末一堂課全數退還,請假或缺課超過10/1以上者保證金不予退還。

四、上課地點: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幼青少年館301(高雄市鳳山區光復路二段120號)


五、上課時間:10124日至226日止,共計30小時,詳細課程如下。

 

六、課程內容:

日期

時間

課程內容

授課老師

2/4

()

6H

830-900

900-1200

【公共化啟航起業式】

打造一個社會福利國:從社區開始人民基本需求不應被商品化,以社區為基的社區福利服務網

劉毓秀老師

(台大外文系教授、台灣社區照顧協會理事長)

1300-1600

普及照顧社區落實~

建構社區托育照顧網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9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