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2-01-14 05: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社造頭條】社區心視野-綠意‧創意‧新樂園Better community, Better life
【專題企劃】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三)----與天與地與人
【活動訊息平台】
100年7-11月捐款明細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網站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
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社造頭條】社區心視野-綠意‧創意‧新樂園Better community, Better life

社造總盤點與空間發展策略研討會暨成果展

【社造頭條】社區心視野-綠意‧創意‧新樂園Better community, Better life


都會型社造最重要的特色是以「人」為主角,以「社區空間」為背景交織相錯而成為城市場景,經由課題分析後發現,早期社造著力點是以空間改造為跳板,以改善社區環境、鋪面修整、增修步道、綠美化等為主,但社造的動能卻往往不足以延續,因此,面對全球化的城市競爭越演越激烈,臺北市的未來五年社造策略更應從人的角度去發想,視創意人才與永續環境做為城市的基底,實現臺北市社造發展的未來願景。


時間:中華民國101年1月17日(二) 09:00-16:30 pm 
地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議程: 

09:20—09:30 報到 
09:30—09:40 【開幕致詞】 
09:40—10:20 『計畫說明-介紹臺北市社區發展策略及相關遴選原則與辦法』
10:20—10:30 休息 
10:30—12:00 『社區心視野-從城市看社區』  邀請各局處長官對談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創意永續新思維–從社區看城市發展』邀請各社區對談 
15:00—15:20 中場休息 
15:20—16:30 【綜合討論】  
16:30—16:40 散會

歡迎踴躍報名!當天備有精緻茶點與午餐,務必從網路報名或EMAIL報名寄到morebetter88@cier.edu.tw,有任何疑問,請電洽02-27356006分機6331吳小姐,傳真為02-27390615 (報名截止日:101年1月15日下午5點前。) 

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7sgh569
 
祝 平安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TEL:02-2393-0629#227   FAX:02-23216487

【專題企劃】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三)----與天與地與人

編按/當社區營造強調透過公共議題的推動營造新的社區關係,有另一種較為隱微的社群經營模式,採取成長團體、群體共學的方法,支持孤單、弱勢的個人在現代生活的壓力中尋覓出路。這種模式受到社區營造以及社區大學發展的影響,近年的發展更注重團體內部成員成長與公共化之間的關係,由對於個人處境深沉的觀照,發展出集體對於社會結構的反省與行動。在由「私」到「公」的反覆探索和對話歷程中,迸發了極強韌感人的生命力道與豐富深刻的公民智慧。

吳瑪悧老師於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畢業,1985年回到台灣。當時台灣社會結構正逐漸在改變,她透過藝術家敏銳之觀察,重新思考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她對於社會有關之作品甚感興趣,亦製作許多關於重新詮釋歷史的裝置和物件。繼上兩期電子報專載報導對吳瑪悧老師的文章後,最後本期文章介紹吳瑪悧老師專文「與天與地與人」,同時社造學會並感謝瑪悧老師的同意刊載此文以饗讀者。


文/吳瑪悧

 

與天與地與人



藝術家來駐村,使我們村子裡的人,人生都變彩色的。
(塗溝村長呂銘珍)

 

「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在七月底到十月中舉行,共邀請了十八位藝術家進駐十個社區。「讓藝術家變成居民,讓居民變成藝術家」是此次行動的口號。我們想像,社區和藝術家良性互動,必然能夠擦出火花,而不預設其成果。

然而這個計畫很奇妙的,從八月十日於大林鎮三角社區,在據說已有四百多歲的茄苳樹下舉行記者會開始,村民、藝術家、官員,各個都以欣喜之情,迎接即將到來的冒險行動。

現在活動暫告段落了,兩個多月來藝術家在嘉義與社區互動所累積和引爆的能量,完全超乎想像,給人許多意想不到的震撼。它深深的觸動了過程中的參與者,也讓旁觀者感受到一種人神同歡的驚豔。做為參與其中的一員,我也好奇,為何它可以帶來如此意外豐碩的成果?於是在執行接近尾聲時,我與參與者進行訪談與對話。

 

們這個偏遠小地方,因為藝術家來了後,大官、教授也來關心、指導我們,使我們內心得到很大的鼓舞,環境因此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村子路上本來到處都是垃圾、狗屎、泥巴,現在大家自動會去掃,環境衛生和人文素質都提升了。藝術家與我們村民打成一片,讓我們覺得人間很溫馨,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和興村郭豐三 )

 

來來來~~來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  

去年當我首次受曾文邦邀請,到嘉義縣策劃活動,便開始出沒在北回歸線。我在想,藝術活動通常在都會裡,而嘉義縣這個一般認知裡的文化邊陲,居民務農,人口老化,藝術到底如何展開對話?而嘉南平原盡管在過去歷史裡是台灣的米倉所在,但卻因為產業政策而發展停滯。年輕人到外面求學、工作,這裡因此安安靜靜的,許多地方像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生長於水泥叢林的都市人來說,踏入遼闊的嘉南平原彷彿才看到所謂生養我們的母親大地,見到維繫生存的糧食供應大後方。而嘉義還有高山,有大海,產業上包括農、林、漁業,族群含括鄒族、客家和福佬。她的多元與豐富,讓人感覺好像看到整個台灣的縮影。

行走在嘉義,去到許多第一次去的地方,我才知道,原來我不認識台灣。行走著、感受著、觀想著,那種人與土地與環境的聯結感油然而生。因此我想著,如何通過藝術,讓人看到這片許多人不曾踏過的土地,看見許多人沒有見過的嘉義,以及在這裡生活的人。尤其當製造業外移,台灣面對產業轉型的巨大挑戰,這裡因為缺乏建設與開發,反而意外成為現在我們可以喘息並思索未來的生機所在。因此,我把嘉義視為重新反省人與環境倫理的場域。於是,在《2005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眾多活動中,展開《北回歸線環境藝術工作站》構想,以《來北回歸線種樹》為題,邀請藝術家發展種樹的理由,與民眾一起來種樹。

藝術從種樹開始,其實是想邀請藝術家透過種樹來聯結與人與土地與環境,而不是把既定的自我與想像帶來。而工作站的概念,則想有別於一般消費性的藝術節慶做法,把它轉化為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有機架構。

 

藝術做為一種環境

因為來北回歸線,認識了許多住在嘉義的朋友。在台北藝術界闖蕩多年,現在返鄉參與駐村計劃的黃文淵,介紹我們認識常年推動環境美學的藝術家--盧銘世。每次來嘉義,盧銘世就安排,帶我去認識境內許多生態復育的秘密基地,加上專業美療師—黃小敏陪伴,我的嘉義行每每有如故鄉魅力的身心靈之旅。透過他們,又認識了竹崎的陶藝家/嘉義荒野協會分會理事長--蔡江隆和吳淑惠夫婦;他們所生活的陶花源,成為許多人理想家園的典範。不遠處,又有經營山門咖啡的翁朝勇。走在這些在地藝術家們所經營出來的生活世界,我感覺,盡管嘉義沒有著名的美術館、畫廊,但是他們的世界正是總體藝術烏托邦的具現。於是我想到「以藝術做為環境」,邀請藝術家到社區,協助打造理想家園的工作。

 

我們是全國社造第一名的社區,但是這次藝術家進駐,對社區居民的影響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藝術家一來說,紫雲聽不到聲音,太純樸了。還好紫雲有雲,雲會講話,會造音樂。於是他們教我們製作陶鈴。當風吹來,鈴噹響起,那就是紫雲的聲音…。他們把我們帶到更高的意境層次。(紫雲社區總幹事潘崑山)

 

把節慶轉型為公共服務

在文化局協助下,我們工作團隊在計劃初期一一拜訪希望藝術家進駐的社區,了解地方需求,再安排適當的藝術家進入。除了考量多種不同的創作類型,我們也關注社區不同年齡、性別與族群的需求,選擇善於傾聽的藝術家,尤其希望他們能夠成為長期陪伴、經營社區的夥伴。

十個參與的社區,從阿里山上的來吉、豐山與十字,山腳下的和興、三角與紫雲,以及平原上的大崙、春珠、塗溝,和位居海邊的布袋,基本上都面對著產業、社區自我認同及人口老化、流失等問題。我們依據社區特色和互動方式可能,安排藝術家長時間進駐或操作短期性工作坊,同時也協助藝術家初步了解地方的課題。藝術家在進入一段時間後,便摸索出可能與社區互動的方向。有的協助社區整理環境,有的整理村史,有的引導利用既有素材創作,有的與社區交心,導引自我覺察。

不諱言的,環境藝術行動不僅希望透過藝術,讓參與者/社區人可以自我發現與共同分享,它本身也是一個藝術介入社會的行動。這樣的想法背後其實也在把藝術節慶轉變成一種公共服務,目的不是為了行銷城市,而是協助社區居民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自己的生活世界。

 

村子裡有小朋友學提琴,有媽媽合唱團,有拉胡琴、唱卡拉OK的長輩,這些稀鬆平常的東西,沒有人會注意。但駐村的外國音樂家卻去錄音、錄影,連街邊的喪葬音樂都不放過。透過他,我們了解到,原來這些就是我們的文化藝術。(大崙村長李中民)

 

        然而藝術家進駐社區,不只是來服務村民,藝術家本身也在學習;學習如何主客互動,如何透過藝術對話,如何與人與環境聯結,如何穿梭在複雜的人際網絡,如何找到焦點議題,如何發展有效形式,同時看見自己在整體中的意義等,這些和藝術家過往訓練非常不一樣的東西。環境藝術行動藉此也在回應台灣一直欠缺的,關於藝術與公共性的思考,以及如何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

 

我去豐山,他們叫我老師或藝術家,我說我不喜歡,叫我阿勇就好。因為我們台灣人都把藝術看得太高,其實很多人很厲害,但覺得要進入藝術家的門檻好像很高。其實他們生活的態度就是一種藝術。因為我們把藝術與常民百姓分開,一般人因此也不知道怎麼欣賞村子裡的美好東西,而只當它是垃圾…。(駐豐山藝術家翁朝勇)

 

夥伴關係的創造  

在這樣的藝術行動過程中,不只居民的習常認知被挑戰,藝術家的工作和思考方式得改變,政府的角色也跟著在調整。從傳統那種封閉式的自主性創作,在這裡,作者與觀眾的界分不再;所謂的作品也化為無形的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土地「關係」的營造;所謂展覽,更是溶解在村落路徑、村民歡喜的歌聲中;你與我,都在這不斷交織、對話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共溶體;而所有行動的參與者,都是這個無形社會雕塑的共同創作者。

 

在繪製綠活圖時,我特別去找社區的老樹,意外發現一棵龍眼樹,沒有葉子,雖然老了,死了,還毅立在那裡。柑宅一位阿伯看到圖後整夜睡不著,他很感動的說,竟然連他家這棵沒有葉子的樹也記錄到了…。(駐紫雲藝術家吳淑惠)

 

因為藝術家進駐,居民的自我價值感提升,藝術家和社區發展出朋友關係,成為社造諮詢夥伴,甚至有如家人。盡管行動暫告段落,多位藝術家卻說,他們與社區的美好關係才要開始呢。

 

從這次藝術家進入社區可以看到,社造經營較好的社區,成果也比較豐碩。(頂塗溝 呂炎坤)

 

這次行動,策劃人、社區、藝術家、文化局,四個元素之間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態互動,使我開始可以跳脫一般文化行政的眼光,拉高用生態視野來看。因此我覺得,政府的施作目的是要讓活動去政府化。文化行政官員除了要有藝術的敏感度,還要有此自知之明。 (文化局長鍾永豐)

 

生態的本意在召喚遊子回家

 

我在迷路喔~~。我不知道我做的是不是藝術,完全不知道我在幹嘛,但覺得它有意義。本來駐村我想做個藝術形式的東西,但模糊中我想,就再幫忙弄個淹水會議吧。那個會議的影像記錄強度我無法忘記,它不剪就很強,和民眾那麼貼近。那時我深刻體會到,形式已不那麼重要…。(駐和興藝術家 梁莉苓)

 

美國著名藝評家--利帕(Lucy Lippard)說︰「『生態』在希臘文中代表『家』。現在很難找到像『家』的地方,因為世界上許多人都沒有『在家』的感覺。我們能夠採用以互動性、過程性為主的藝術,將人們帶領回家嗎?」(註1)

回家,使得黃文淵在茄苳腳種了三百多棵樹。回家,更具現在嘉義縣阿里山上鄒族長老--高德生的實踐裡。九月中旬,我們特別安排兩天的《出走~特富野》行動,造訪高德生親手打造的木屋,認識他以生命經營的族人生活世界,進入那條引領他回家的古道,聆聽童年故事,並且一起從單一到逐趨豐富的林相,回望歷史,看向未來。透過高德生,那個與天與地與人形成夥伴關係的感覺,滿溢在這個失去時間感的山林中,帶著大家一起回到「家」。

 

就一個在地的子弟來說,對這個環境藝術行動有一種’感謝’。因為有那麼多人一起進來,做我們本來就一直想做的事情。(駐三角藝術家 盧銘世)

 

無路的巫路之歌

感謝再感謝,是這個行動過程許多參與者的共同心聲。透過參與,每個人都成為那個種樹和乘涼的人。

 

我們過去對藝術家不理解,以為他們比較孤癖跟封閉,但從這次經驗卻發現,他們其實更能與社區互動,居民的藝術能量好像被引爆出來了。(文化局副局長陳國章)

 

當我參與塗溝的廟會踩街,看著社區長者歡喜的舉著與藝術家溫曉梅共創的傀儡,隊伍穿過聚落,行過田野,迎向沿路虔誠膜拜的村民,這時我感覺到大地的震動,看到傳統/現代,民俗/藝術,藝術家/村民,人/神界線的消失,再次經驗到那與天地合而為一的感動,而想起「巫路之歌」︰我們走的是一條沒有路的路,這是巫者之路…。(註2)

 

在嘉義縣環境藝術行動裡,可以感受到,人與神都很快樂。 (台大城鄉基金會 黃千秀)

 

感謝投入駐村行動的社區居民和藝術家。

感謝辛苦奔波的工作團隊夥伴。

感謝一路支持的文化局和縣府團隊。

感謝陪伴、提攜、一起對話的朋友。

感謝天.地.之間。

感謝祂召喚了所有的善念,加入這場行動。

 ---------------------------------------------------

 

註:

1.   Lucy Lippard︰四下看看,見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p. 140,遠流出版社,2004

2.   許麗玲著,《巫路之歌》 p. 223,自然風文化,2003

※本文載於《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畫冊,嘉義縣政府出版,2006

 

【活動訊息平台】

1/18 守護阿朗壹,我們不缺席!


阿朗壹的命運即將決定!

101118(星期三)上午10時將在屏東政府即召開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審議委員會,通過審議才能成為正式的自然保留區,如此,阿朗壹天然海岸帶可免於開發破壞;若未通過審議,公路局台26線道路工程隨時可能動工。這是阿朗壹保護的最後一役,我們祈求天佑阿朗壹,同時在大家的聲援下,保住這段令我們引以為傲的自然資產。


審議會時間:
1/18()上午9-12
關鍵時刻!請到屏東縣政府一同關心!

 


網站連結


§交通路線圖




---------------------------------------------------------------------------------------------------------------------

 ◎「全球能源創新」講座(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 Woodrow Clark 博士 主講)

 
針對近期各國的減碳政策上,Clark 博士於福島核災發生前,即明確反對以核電作為減碳手段;且他認為市場依照「供給與需求」原則自由運行,是種錯誤的公共政策。
 他倡議應該直接以課稅的方式,移除石化燃料的補貼,反應其外部成本,方能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

 

詳細資訊、線上報名請點選入內

 






投入能源與氣候變遷領域多年的Woodrow Clark博士,因其參與IPCC第三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之撰寫,於2007年與千名科學家共同分享IPCC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耀,並曾於2000年至2003年間,擔任加州州長的再生能源的特別顧問。

Clark 博士參與多本與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相關專書之編著,包括爬梳加州2000年左右的限電危機背後的能源政策意涵的<>、引介多國永續社區實例的<> 、歸納永續社區建構原則的<<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Design Handbook: Green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等專書。其最新著作<>,則側重於探討建構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綠色工業革命」(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之重要性,並回顧目前歐洲與東亞各國的進展以及落實綠色工業革命所需的典範轉型,如其既指出下一波的經濟模型,應該植基於社會價 值,而非個人利益。

針對近期各國的減碳政策上,Clark 博士於福島核災發生前,即明確反對以核電作為減碳手段。且認為以往的能源危 機,已顯示若將能源、水等環境公共財單單交付由市場依照「供給與需求」原則自由運行,是種錯誤的公共政策。因此對於形同金融去管制化的碳交易制度,其抱持 存疑態度。並倡議應該直接以課稅的方式,移除石化燃料的補貼,反應其外部成本,方能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 


--------------------------------

【演講議程】

14:00 ~ 14:05 主持人開場,介紹講者和共同主辦單位
14:05 ~ 15:35 克拉克博士演講(現場即席翻譯)
15:35 ~ 16:30 與談人帶領聽眾提問和交流(若討論熱烈將延長至17:00結束)


【主辦單位】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中心、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1011/15()荒野自然谷 揭牌儀式


自然谷從環境信託之後,經過民國10012月的試營運,終於要在民國101115日正式對外開張。這也代表了荒野歷經16年的經驗累積,往我們的宗旨更邁進一步。接下來的監護與管理將是更深的挑戰,也是為台灣環境與生態保育做出更多作為的契機。期待您在民國101115日參加荒野自然谷的揭牌儀式,認識自然谷的環境,支持荒野環境信託的經營運作。
 

荒野環境信託自然谷即將在這個週日舉辦揭牌儀式,歡迎大家一起來 
當天(1/15)早上9:00~9:30,在新竹高鐵站有安排接駁車,請大家上網報名,並且註明需要接駁

 

自然谷揭牌報名

 

 

 

 

100年7-11月捐款明細

*原應在100年9月、12月刊出的捐款明細,因故延遲至今,在此要對社區營造學會、台灣農村陣線、以及推動烏山頭水庫水利系統登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支持者們說聲不好意思,往後編輯群對於捐款明細會更謹慎處理,也感謝您的捐款,這是實際支持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烏山頭水庫捐款明細】

台北市西門扶輪社5,000、曾旭正6,000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捐款明細】

社團法人臺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2,500、蘇文瑜800、林玲如1,000、李宜欣1,000、陳板2,000、洪惠冠1,000、謝國清2,000、廖嘉展4,800、王貞儒1,600、曾旭正10,000、馮天蔚1,500、林將財500
 
【台灣農村陣線捐款】

吳春富5,000、葉上斌5,000、劉秀櫻1,000、洪炳耀500、鄭麗婉1,000、邱乾順2,000、陳怡璇1,000、潘忠政1,000、吳通益6,000、徐偉群2,000、李欣窈1,000、鄭玉明1,000 、林文凱4,000、劉敬隆600、林育生1,000、黃福記10,000、大埔自救會20,000、王勇智500、主婦聯盟12,200、邱顯輝1,000、張勝雄1,000、謝先生1,000、林文德1,000、王力平1,000、張正一2,000、洪鼎堯2,000、李瑞玲1,000、吳英珍500、曹瑞德1,000、何春蕤1,000、桃園縣地鐵促進會10,000、闕河嘉2,000、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5,600、陳碧郎6,500、魏德棟5,00、陳少貞10,000、林淑英10,000、林慶祝10,000、陳坤明2,000、璞玉自救會10,000、陳文仁1,000、石莉麗3,000、施國勳6,000、鍾榮茂1,000、廖本全4,000、陳岳900、林生祥3,000、凃佳杏6,000、鍾永豐3,000、賴榮孝5,000、桃園機場A7捷運站自救會10,000、陳慧如2,000、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100,000、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新竹教會110,230、竹東二重里三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10,000、歐漢平1,650、楊鵑如1,000、蘇清海 2,000、莊志堅2,000、廖溫立2,000、廖麗真2,000、財團法人地球公民基金會5,000、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5,000、鄧昭芳10,000、林美芳7,500、李育欣2,500、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5,000、土城市生態保育協會15,000、主婦聯盟22,000、胡素真10,000、台南鹽水無名氏1,000、劉育仁1,280、陳國鐘600、林月英15,000、林淑英12,000、直接跟農夫買1,500、台灣小留學生家長2,000、蔡明朗2,000、林正雄1,000、陳美圓1,000、林志聿1,000、李永源1,000、李明典1,000、鍾景琳1,000、鍾英照1,000、鍾英介1,000、鍾逸人1,000、李再得1,000、陳基盛1,000、周重光1,000、李季儒700、李廖容600、鍾逸松500、蘇郁惠100、周弘毅100、有志四位無名氏1,300、有志11位無名氏1,700、高振華1,000、高涂士淑1,000、莊美萍1,000、陳忠平1,000、洪淑惠1,000、張木佑1,000、張許雪花1,000、林霓玲1,000、陳愛惠1,000、盧俊泰10,000、林琮熙3,000、張嘉芳2,000、洪芳茂2,000、周志薇2,000、林利崧2,000、林益仁2,000、李柏岳2,000、林怡萱1,800、洪光洋1,000、張馨文1,000、王麗蓉1,000、石婉庭200、陳惠珍1,000、蕭永興1,000、李文珍1,000、頌恩者1,000、潘約源1,000、吳雲龍1,000、林淑萍600、黃雅音500、黃秀雲500、劉秀琴300、鄭嘉瑢200、吳正傑200、孫惴廷1,000、劉時聞1,000、郭經鴻1,000、鍾許閃500、古亭教會40,000、孫敏軒1,000、李宜澤1,000、黃仁志3,200、吳崑生1,000、王威竣2,000、吳崑生1,000、古亭教會6,800、謝志誠10,000、李丁讚10,000、曾旭正10,000
推薦訂閱
e他命報報【第259期】不被命運擊垮的曉萍@【智邦公益館電子報】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9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