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創刊日期:2013-11-21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22
官網:
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報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電子報
2015-01-07 11:00:00/ 報主: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本期目錄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在地觀察】社區動員力-巷子內工作坊
【在地觀察】社造人情味-社區營造資源共享的想像
【關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在地觀察】社區互助修理站-議題帶動社區的實踐歷程
【在地觀察】啟動社區互助-「一個人開始做社區營造」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社造專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回顧與想像
社區資源互助平台

臺北市社區營造資料庫

公告: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105年度社區營造補助彙整表(共筆更新中)

公告: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書籍資料庫

公告: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公益聯播]105-1休閒體適能班隊開始招生囉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攝影郁良溎2014。

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文/華光社區

 「天使想停下來喚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補完整。可是從天堂吹來了一陣風暴,它猛烈地吹擊著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無法把它們收攏。這場風暴無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對著的未來,而他面前的殘垣斷壁卻越堆越高直逼天際。這場風暴就是我們所謂的進步。」(班雅明,1950,〈歷史哲學論綱〉) 

        華光社區在哪?在中正紀念堂東南側,如果你看到一大片空地,且四周圍起鐵皮,那就是了。

        大部分的人第一次聽到華光,是在她被拆的時刻,而開始認識華光,大概也是在她被拆之後。甚至,就連「華光」這名字,也是在政府決定要拆掉這個社區之後取的。

         華光舊名「監獄口」。日本殖民時期,殖民者在此興建了台北刑務所,並在監獄大門外蓋了一批宿舍,這些宿舍在戰後成了法務部宿舍,土地也歸國有,隨國軍渡海來台的大批外省公務員因為配不到宿舍,便在長官允諾下,於監獄外空地上搭蓋棲身之所。而後,從中南部北上打拼的城鄉移民,也在欠缺可負擔住屋的情況下,陸續搬進華光,逐漸形成監獄口外的非正式聚落。不過,2000年之後,政府打出再開發的口號,想要將這塊住了幾千戶人家的公有地重新開發成「台北華爾街」,幾年後又改口說要打造「台北六本木」。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製作黃舒楣20130508。華光今昔對照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攝影臺北刑務所群落護育聯盟。

華光一隅,樹群與宿舍、自建房舍群落相依

       於是在這個「台北___」(空格請任意置換為任何城市或地標,而且得是外國的)的發展政策下,「監獄口」成了「華光」,移民成了難民,家變成廢墟,而社區成為荒地鐵皮。

     這個狀態下的華光,要怎麼作社區營造?大概很難想像,一個不存在特定地理空間的社區還能是「社區」?如果我們把這個特定的地理空間拿開,會發現重要的是「網絡」,這個網絡包藏了各式各樣的關係與情感,人與人相互依賴(當然也時有衝突)。在華光也可以發現,即使特定的地理空間消失,但四散的居民仍然維持往日聯繫,不時回到華光想看看老家、見見老鄰居,也分享著關於華光的種種,但也看到許多行動不便的居民,卻未能像過去一樣與大家維持聯繫,只能待在陌生的新家,想著被迫遷的遭遇。

       從社區還在到社區拆完,我們這群學生和居民看著這些變化,覺得必須讓華光的網絡維持,所以在所有居民都被迫搬家後一個月,開始討論要來辦一份社區報,因此有了「華光抗報」,這份報紙定期傳遞老鄰居的近況、關於華光的消息,也報導相關社會議題。此外,我們參與推動民間版規劃方案,以及建立非正式聚落居住權論述,尋求讓華光居民的需求跟處境被看見的機會。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攝影蔡敏真。老人家仍不時回到社區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攝影華光社區訪調小組。居民一起寫「華光抗報」刊頭

 

【在地觀察】華光社區-不存在的社區的社區營造

圖/攝影華光社區訪調小組。居民定期聚會,一起讀報

          隨著台灣越來越仰賴土地資本投機創造利得,以「發展」、「進步」之名,都更、迫遷四處可見,這不僅是非正式聚落所面對的威脅。我們在辦報與從事前述工作的同時,也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必須從更大的角度思考社區營造,除了扎根於既有的社區網絡,也得同時扎根於更大的網絡──台灣社會當中。華光的迫遷與文資、樹群浩劫,讓我們直面文化認同(被殖民的歷史)、迫遷與居住權(人權落實)、都市發展與公有土地利用(使用價值vs.交換價值)、公民參與(民主深化)等台灣社會當前的重要議題。

        如何在不存在的社區進行社區營造?或者,在不存在於地表的社區進行社區營造有何意義?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許我們得重新定位社區、網絡以及我們所在的社會,並批判地思考我們的處境與認同的價值。

 延伸閱讀:

楊宜靜〈口字形宿舍的微賤/違建生活〉http://www.pots.com.tw/node/11887

華光社區:金磚上的遺民https://www.facebook.com/HuaKuang.our.home

【在地觀察】社區動員力-巷子內工作坊

【在地觀察】社區動員力-巷子內工作坊

 

圖/攝影巷子內工作坊。

社區動員力-巷子內工作坊

文/巷子內工作坊。

    巷子內工作坊成立於103年3月1日,主要透過公部門計畫案補助,挖掘具潛力側巷、建置觀光以及導入文創產業、社區服務之場所之提供,工作坊透過各社群間之媒合,促進大稻埕地區資源整合,積極媒合大稻埕不同社群為大稻埕提出新的生活想像與願景。

    巷子內在整體運作上相較於臺北市都市再生基地(URS)較為彈性也較為友善開放,其主因乃為平時工作坊大多時間都交由居民打理,讓志工隊適時參與及協辦相關活動,使得居民對社區保存更有認同感。

    然而在這將近快一年的日子中,巷子內工作坊大部分的空間都是提供給社區居民使用,我們卻發現在這歷史街區中,缺乏一個旅人可以獲得資訊的空間,因此巷子內工作坊決定於南京西路與迪化街主街入口處成立-「大稻埕旅遊資訊站」,提供大稻埕地區景點查詢、遊客翻譯以及不一樣大稻埕的故事。

    大稻埕旅遊資訊站已於今年的11月15日開張,目前主要以觀光資源、大稻埕限定商品、社會企業合作為主要經營項目,在觀光資源方面提供景點查詢、翻譯、導覽;大稻埕限定商品則結合當地匠師、藝術家或者對大稻埕相關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共同開發屬於大稻埕限定商品;社會企業合作現階段以生態綠為主,於資訊站中提供咖啡、茶飲,讓旅人於此可以歇息一下並查詢旅遊資訊。對於大稻埕旅遊資訊站來說,我們秉持著做好事就會變成好生意的經營理念,將永續及守護著大稻埕這個地方。

【在地觀察】社區動員力-巷子內工作坊

圖/攝影巷子內工作坊。

【在地觀察】社造人情味-社區營造資源共享的想像

【在地觀察】社造人情味-社區營造資源共享的想像

 圖/攝影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社造人情味-社區營造資源共享的想像

文/吳思儒。景澤創意有限公司、貳拾號公民會所

    當社區必須尋求方法以克服社區營造所遇到資源匱乏的困境時,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政府補助、私人企業資助,甚至是現在蔚為風潮的社會企業模式。然而,在等待資源的過渡時期,或是希望以社會支持概念進行時,「社區資源整合與共享」將可視為一個解決資源不足的途徑。

    所謂的「社區資源整合與共享」,目的應是在解決既有問題過程中,以互利的方式,找出既有或是新創的社區資源與需求。「貳拾號公民會所」在大同區的運作概念性計畫大同。共好,即為透過資源共享平台的資訊分享與滾動下,與不同的社區團體進行對話,透過不斷地討論以找出潛在需求與資源供給,透過資訊與資源共享的核心價值,逐步釐清社區現有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看似美好得論述,仍必須透過實做過程,找尋可能實現的機會。

    以北大同區目前執行中的實驗計畫為例:將東吳大學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課程結合社區空間資源,進行「北大同青少年據點」行動,除提供了社工系學生實踐與服務的新場域,並增加了一個非官方的青少年活動空間。同時,整合不同社區工作專業團隊,在社區觀察人事物的資料庫,發掘出可以做為青少年學習的在地產業;即刻回應社區「在地產業職人的技藝傳承需求」,透過與在地學校對話,引發未來可將在地產業導入「適性課程」想像,促成職人與「學校工藝類教室與社區共享」的可能性。在這樣資源整合過程,我們從「社區」與「青少年」的相互學習做為起點,透過不同單位的對談,逐漸導入「產業傳承」的概念,重新面對與解決了青少年多元學習、傳統產業、校園空間使用效率等多層面的問題。 

    透過多元對話與建構的資源整合平臺,雖可創造出許多效益,但在操作的本質上並非零成本,仍需透過群體投入尋求共識的參與式途徑,由參與者共同負擔責任與社會共享的概念。長期推展將有助於社會公共性的延伸,使得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更清晰。 

   事實上,這樣看似創新的資源整合手法,其精神或許可以與老社區的人情味相呼應,此概念即為一種綿密的社會網絡當社區中的居民都能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與精神去關心生活周遭的他人,增加人我關係的緊密度,將有機會建構起可以共同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網絡。

【關於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電話: (02)2557-5679 
傳真: (02)2550-5251 
地址: 103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開館時間: 每周二-周日 上午9:00-中午12:00,下午2:00-5:00 
(國定假日休館) 
網址:http://www.community-taipei.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ty.taipei 
 
服務項目: 
1.社區營造諮詢與顧問 
2.社區營造教育與推廣 
3.社區營造資源分享 
4.社區營造資源引介 
5.社區營造書籍借閱 
6.社區營造會議空間/展覽空間 租借申請
 
指導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主辦單位: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執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在地觀察】社區互助修理站-議題帶動社區的實踐歷程

【在地觀察】社區互助修理站-議題帶動社區的實踐歷程圖/攝影綠點點點點。

社區互助修理站-議題帶動社區的實踐歷程

文/綠點點點點。

       綠點點點點團隊從102年度的雲和小客廳專案中,開始各種綠色生活的實驗。我們認為關注生活環境的現況以及想像未來生活的面貌,作為與社區居民建立關係是可行的。在社區中操作各項議題的過程中,嘗試從棄物再生、綠化等方向思考,運用手邊現有的資源進行各種工作坊,例如廚餘堆肥、回收油手工皂等等。綠生活也應該加入藝術、美學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讓環保這件事情變得優雅輕鬆,因此透過每次的推廣,了解不同區域、年齡的民眾對於這些活動的想法,累積這些資訊作為日後活動的方向,這些實驗的歷程與經驗不僅提供我們在技術方面的改進,也會成為我們與民眾之間建立關係的話題。

        在專案結束之後,我們與古風里孔里長合作,使用目前由里長代為管理的國防部閒置房舍—古風小白屋,作為社區推廣的基地,並且於103年初以工具分享的主題,持續與社區居民保持關係,以固定的時段舉辦活動,讓民眾產生印象,雖然每次活動參與人數不多,但是增加了許多與人對話的機會。過去的手作DIY工作坊活動,參與的大多是社區中的女性,而在工具共享、修理技術交流的活動中,增加了許多社區中高齡男性的民眾參加,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有趣的發現。除此之外,在台北市其他社區也開始以工具、修理、物資共享的議題,與我們產生連結,包括捐贈工具或者是修理咖啡館等,這也增加了我們對於這個主題的不同想像,再加上今年社區規劃師的實習計畫,社規師的活動操作與實際訪查資訊,持續擴散議題的討論。

        在社區營造方面,我們的經驗還不夠多,因此我們希望以持續與人溝通以及開放的心態,找尋更多與我們志同道合的夥伴,除了與當地社區的居民建立關係,另一方面也在網路平台上建立社群網絡,或者是與目前正在推廣類似理念的夥伴合作,包括台北市社區規劃師、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等,以綠生活(綠化、棄物再生等主題)作為串連,目的是希望能夠將這些理念擴散至其他社區,方式可以很多元,也許是提供閒置空間,成為我們另一個社區推廣實驗室,或是我們能夠在目前的古風小白屋的空間裡,以帶狀的主題式活動,培養在地社區種子志工等。目前我們在古風小白屋以固定時段的主題活動作為推廣方向,正持續的邀請其他社群或者居民認養時段,藉此活化社區閒置空間,也能以共同維護的方式,讓社區公共空間提供社區居民一起動起來,開始關心並思考自己的居住環境。

【在地觀察】社區互助修理站-議題帶動社區的實踐歷程

 圖/攝影綠點點點點。

【在地觀察】啟動社區互助-「一個人開始做社區營造」

【在地觀察】啟動社區互助-「一個人開始做社區營造」 

圖/攝影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啟動社區互助-「一個人開始做社區營造」

文/陳沅蓀。台北市儲備社區規劃師

   既然「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是公民意識的主流,那麼「自己的社區自己造」肯定就是社區營造的基礎囉!!

   接到這邀稿時,真的有點小小開心,當初(102)參加「台北市儲備社區規劃師」為期長達半年的培訓,就是為了想要能夠改變社區冷漠的氣氛。經過一年,我確實開始了這個計畫

   想開始改變自己住的地方,單純只是希望能夠增加鄰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因為在我住了超過三十年的地方,看著鄰居長輩們從雄壯威武到步履蹣跚;從一家大小吵吵鬧鬧到只剩下長輩獨居,期望能有多一些的交流,讓鄰居之間彼此熟悉進而能夠互相照應。尤其是在白天的時候,當青壯年都外出工作,在社區裡只剩下老人與還沒有上學的小孩,及少數的年經主婦,加上增加中的外傭,大都關在自己的家裡各自看電視或是偶爾到附近走走、運動。我常在想,這些在家幫忙帶孫子的長輩為了自己帶小孩的主婦及提前退休的青壯族們,如果可以搭配有系統的組合,會是一個多麼棒的社區互助系統呢?

   感謝社造中心給了不知如何起步的我莫大的支持與鼓勵,提供許多的諮詢與資源,讓我開始創造鄰居長輩們的互相認識與多元互動。看來順利的起步,還面臨很多的挑戰需要我慢慢學習與努力。

   一個人做社區營造看起來是孤單,一旦開始,引起共鳴就有機會成群結隊了… 

【在地觀察】啟動社區互助-「一個人開始做社區營造」

圖/攝影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文/黃思靜。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師

    找到小而美的轉角驚喜 

近年來,臺北市的地景正在悄悄地改變。有些荒置空地轉眼變成充滿香氛植物的香草園;有些巷弄中的畸零空間出現了一些熱血的年輕團體加入創意改造的行列;原本老舊房舍拆除後的空間,在政府尚未有利用計畫以前提供給社區居民參與認養種菜的行列;甚至,不只是公有土地,也有許多民間單位嚮應社區營造,無償開放民眾來做環境綠美化。

Open Green Taipei:社群協力社區空間改造的參與模式

OpenGreen的計畫是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近年來與社區、社群及專業團體共同累積出來的實驗方案。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實踐「綠生活」的社區參與式規劃途徑。透過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地方工作坊來凝聚社區意識,整備盤點地方資源,舉辦不同的活動來串起更多元的協力網絡。許多原本歧異、分散的意見,因此能建立對話基礎,更進一步,促進中長期合作計畫,以建立綠生活社區的願景。

今(103)年度OpenGreen計畫在內政部營建署「城鎮風貌型塑整體計畫」補助之下,「臺北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Green空間媒合計畫」媒合了十組社區空間改造的案例,包含大安區的油杉社區公有地、國防部小白屋及混公社的台北好傘、大同區國順里提供長者及孩童休憩的空間-聚寶盆及童樂劇場、文山區忠順社區的笑順食堂及明興社區的轉角綠地空間、中山區的晴光社區、中正區紹興社區的台北好好看綠地以及施洛德文學花園。這些社區空間的改造,都是透過在地社區和社群的合作,找到環境課題,透過打開多元「綠」想像策略,深化、落實相關各計畫後續空間之改善。其中,社區規劃師的駐地輔導概念,都是讓社區空間更為開放、更為多元,打造社區成為一個交流互動的場域。社區營造工作中,里長某種程度扮演起關鍵的角色,因為作為一個基層的草根民選的民意代表,握有相對較多的權利與可串聯資源,也因此決定了推動社區活化的工作。OpenGreen計畫就是在推廣社區參與的過程,讓臺北市民能在自己的社區內,轉角處處是驚喜。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圖/攝影施佩吟。

Plan B團隊結合臺灣夢想城鄉協會的街友工班力量, 啟動「臺北好傘」的空間改造計畫

   空間改造後的實質成果是明顯可見的,即便許多平時不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路過民眾都能對其發表意見。但是畫面背後的努力與無形的改變過程卻更為重要。空間總體營造的意涵便是營造空間也營造人,因此社群網絡關係的串連、梳理與空間體現是相互影響的。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圖/攝影施佩吟。

明興社區盤點出了轉角閒置空地,協調無償提供公眾使用的土地同意,讓生態社區的理念逐漸一點一滴被落實

 

社區頭人的YES   

   於今年的操作中,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擔任中介輔導的角色,協助空間認養、媒合社群設計改造、啟發在地綠生活新想像等,指出了除了社區空間樣貌的願景外,對於里長所扮演的政治角色與態度也應有所觀察與從旁協助引導,以避免社區頭人對自己所能掌握的民意有過度的自信與把握,或是以一種勢在必行的態度經手操作過程,出現了之前未能預想到的狀況;意見過於強勢者,無法配合專業及協力團隊給予的建議,導致成果未能理想達到開放的效果,讓社區頭人主觀的YES,否定社區空間能夠有的更OPEN的樣子。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圖/攝影黃思靜。

忠順社區希望社福據點老人共餐的空間,可以結合社區園圃讓戶外野餐的夢想被落實

   未來的「民眾參與」應將精英/頭人式的參與對象,透過門檻更低的方式,鼓勵一般民眾、創意工作者進入社區營造的工作。讓既有的社區權力結構得到與外界鍊結、擴大參與的目標。另方面,「社群協力」應細分為不同的專長、類型與特質,避免單純以是否為社區規劃師等標準作為單一參考。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圖/攝影中正社大。

河堤里辦公處鄒士根里長認養下社區閒置荒地,由中正社區大學協力共同打造文學花園

    而里長亦需學習成為社區營造的專業者,能敏感社區居民的態度變化,且願意提供共同討論與決策修正之空間並適時給予鼓勵動力等,有關社區營造軟硬體建設亦需熟稔,成為一個帶領大家共同決策公共事務的領導者。

【在地觀察】社區頭人的YES與空間改造的樣子

 圖/攝影黃思靜。

師大校園旁的一條小巷子,在短短四個月中,由社群參與改造開創新的「雨傘公園」(Umbrella Park)

【社造專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回顧與想像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回顧與想像

文/洪德仁。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談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政府為了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由主責的業務單位「都市更新處」,利用仁安醫院的館舍,成立「臺北市社造中心」,三年來,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社區營造中心工作及館舍的經營。

目前推動的工作內容概要為:推動社區營造工作、建構社造網絡資源平臺、制度檢討、館舍營運。同時,也積極尋找有意願、熱忱的社區組織、個人工作室,並鼓勵儲備規劃師,共同參與「社造點」,經由:

一、   社造點遴選:找出民間動能及趨勢。

二、   社造創意實驗沙龍:找出具體推動的社區創意,以議題討論方式,整合各方觀點,找出政策上可調適方向

三、   幹事會:邀請幹事參與社區討論,以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找出可調適方向。

四、   社造委員會:提供各局處議題發想,整合資源,創意引導,減少工作重疊,發揮最大效能

   社區營造培力特色

         在營造點的培力方面,依照地緣關係邀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等四個民間組織,作為分區駐點團隊,就近給予營造點協助。2013年共有14 個社造點參與,社造中心媒合了市政府其他局處小額的補助,提供給社造點推動社區營造的資源,年度工作重點在於培養社區營造的能力及社區的動力、讓社區之間形成社區營造學習支援和支持網絡。到了2014 年,運用都市更新處本身資源及媒合文化局補助款,形成更大的媒合基金,提供給26 個社造點資源補助,引導社區瞭解及靈活運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及資產,產生社區力量。每一個社造點的推展經驗,都可以開展成一種模式,成為其他社區參考的對象。

         社造中心從2012 年的摸索階段,漸漸的找出運用媒合基金概念,提供給社區資源和培力機制,並擴大公私部門形成夥伴關係。我認為,在執行過程中,產生出幾種社區營造的特色:

一、        地緣社區與議題社群的相互擾動:初期的社區營造大都著重於地緣關係,最近議題社群的形成由跨地緣的民眾、年輕人及網友對關心議題共同投入行動,而後又回歸到地緣關係的落實,這是很有趣的發展趨勢。像華光社區,社區長者集體美術創作活動的「飛舞的線條」、在地青年的活力挖掘等,都是社區與議題社群相互擾動,相互加成的結果。

二、        弱勢關懷:傳統所謂的弱勢族群包括婦女、老人、身心障礙者、兒童、新住民等,社區營造點持續投入關懷和服務。更有意義的是,過往被忽視的弱勢族群,像街友、公娼等議題,持續有營造點投入關懷,像「我們都是社區一份子」攝影工作坊、街友攝影展覽及「漂泊工仔自立工班」等活動的推動,讓市民有機會認識街友,也讓街友有機會呈現專長和生活樣式,甚至於街友以清潔工班的方式,協助老舊公寓公共區域清潔整理,都有可能形成持續的服務,促成朝向社會企業發展的可能性。

三、        在地青年活力挖掘:「大稻埕在地行動一日營」、「100個微笑店家的故事」及「貴陽街日光計劃」由年輕人帶領社區以外的居民對老舊社區深入了解,甚至由導覽做起步,喚起共同參與老舊街區定期的清潔打掃工作,為社區帶來新的活水和力量。

四、        居民生活問題的解決:面對台北市都會區的高齡化及居民對食品安全的關切,營造點推動的議題及社區創意實驗沙龍,均扣合生活需求,找出創意行動,整合及協調跨局處資源及調適政策推展。

  1. 樂齡健康議題:運用社區及學校資源,提供給高齡者健康促進活動,鼓勵融入社會及志願服務
  2. 都會農業:運用屋頂及街角空間,從生活中接觸農耕,透過分享共食改變生活方式,一方面為環境永續,另一方面也是改變城市樣貌、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新契機。
  3. 創意生活:運用社區的特色,針對獨立書店及溫羅汀等,創造出都會街角巷弄的文化和小確幸。
  4. 文化及傳統技藝傳承及創新:天母白屋、羅友倫故居保存及北投木炭窯修復,從傳統文史及技藝的保存及傳承,衍伸街區的活化和創新設計的介入,展現
    轉寄『社造發生‧發聲』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