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創用CC電子報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創刊日期:2006-05-26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49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創用CC電子報報
創用CC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創用CC電子報
2015-01-09 05:00:00/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本期目錄
打造公領域:紐西蘭的做法
IKEA駭客的分享勝地
邀請使用者享受多元的向量圖像
輕鬆上手專業的開放網頁設計社群
CC專題:淺談「開放設計」的實踐動能
【編輯室的話】

這是由台灣創用CC計畫出版的電子報, 創用CC,是 Creative Commons的中文名稱,希望透過「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授權,讓創作得以更加流通。電子報內容從第三十三期開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創用CC網站部落格文章資訊的選輯,第二部分則為每月一則深度專文或專題報導。

本期專文由關注領域為消費者與開放網路,曾發起相關社群,同時也是懶人包師傅與 g0v 零時政府參與者的楊孝先先生所撰寫。與讀者們分享2015年下半年創用CC推廣觀察的分析心得。

這此也跟各位讀者預告,今年四月發行第 120 期之後,《創用 CC 電子報》 將停止發刊。屆時《創用 CC 電子報》 將已發刊滿十週年。四月之後將以新的形式,不定期寄送專文報導。 下一期的電子報將於二月 15 日發刊,該期以及三、四月份的電子報,將由常年關注台灣創用 CC 計畫的友人撰文回顧,敬請讀者朋友期待。您若有任何建議,煩請以電子信件聯繫 contact@creativecommons.tw

創用CC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CC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來函寄達地址請見網址: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電子報相關資訊

您因訂閱了創用CC電子報而收到這封郵件。

電子報總編輯:周文茵
 
本電子報著作權人為中央研究院,並依據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出版。授權
條款之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tw/
 
如欲進行商業目的之利用,或者有任何授權上之疑問,請直
接與台灣創用 CC 計畫聯繫:
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如果您對這份電子報的任何內容有疑問,歡迎來信洽詢:
contact@creativecommons.org.tw
 
如欲取消訂閱這份電子報,請寄一封電子郵件至
CC-Taiwan-newsletter-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此外您也可至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C-Taiwan-newsletter 翻閱電子報典藏,或將本電子報推薦給其他朋友。
 

[公益聯播]2016蝙蝠手札義賣:扣除成本後之餘額做為2016蝙蝠救援之用
打造公領域:紐西蘭的做法

周文茵 /編譯

2014對紐西蘭公領域(the commons)來說是忙碌的一年,經過一些年的緩慢成長,許多紐西蘭的公家機構開始採取開放政策。

透過NZCommons.org.nz 平台的建立,專門來探討開放紐西蘭文化與知識之近用與再利用會遇到的機會跟挑戰,聚焦在著作權、授權跟公眾領域,這網站的主軸在促成各紐西蘭開放團體間的交流,並相互激勵。

IKEA駭客的分享勝地

柯俊如 /文

IKEA傢俱具有設計感又能輕鬆帶回家自己組裝,既能節省成本又能營造出簡約風格的居家環境,成為許多人布置時的首選。

不過,當這些傢俱隨處可見時,也意味著獨特性的消失;另一方面,一旦對於這些傢俱日久生膩,當初認為再好的設計也會棄之如敝屣。這時,也就是IKEA駭客出動的時候囉!

邀請使用者享受多元的向量圖像

李佩璇 /文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需要圖像輔助表達的使用,許多人在社群網站上寫上一段文字搭配一張網路隨意下載的生動圖片,馬上成功的吸引所有朋友的目光,但是,在分享圖文並茂的消息的同時,你是否會擔心這些沒有經過作者同意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呢?

Open Graphic Desig注意到圖像在當代帶來的影響力,於2007年開始,架設網站提供向量圖像使用主要予以設計師或網站開發者,而在生活中無論是科技產品生產、好友之間的卡片祝福、標示用途,人們生活中充滿著需要圖像輔助的時刻。

輕鬆上手專業的開放網頁設計社群

羅凱勻 /文

網路資訊時代,專業人士、青年學子、家庭主夫主婦等無分貴賤和國界的各式各樣人群,都能在網際網路上經營出自己的一片園地,也有許多熱心的人們在網路上提供和分享多種免費的網頁樣版、圖標素材等開放元素,方便大家取用、改造和交流網站設計的創意。

「開放設計社群Open Designs Community」就在這種自由分享的理念下誕生了。建立於2006年12月的「開放設計網Open Designs」 是一個由網頁設計師和愛好者組成的社群平台。

CC專題:淺談「開放設計」的實踐動能

廖軍豪 /文

記得某天, 看到朋友剪輯影片, 聽到他為影片所配的音樂實在很棒, 吸引我想找這張音樂專輯, 但朋友說這配樂是下載自某位不認識的人:他自己創作音樂, 開放授權讓任何人下載運用。那時, 我第一次知道創用CC這東西。但當時還以為創用CC是只和音樂有關, 也驚訝世界上好多人願意自行創作音樂, 並且授權開放 給全世界任何人聆聽或再運用。直到近年, 才更瞭解運用創用CC的創作範疇廣泛, 不只音樂可以開放, 任何創作形式、內容, 都可以開放共享。筆者個人很喜歡創 用CC開放的概念, 而在設計相關領域「開放」更接近設計為「改善人們生活中問題」、「促使生活更加便利」的本質。

開放設計的思潮與實踐關鍵

設 計的開放發展如何呢?可從設計的定義來談。「設計」的範疇和定義廣泛, 指稱名詞時, 是指具體設計物、設計產出視覺物件;動詞使用時, 則是一種以新的思考、 新的方式, 進行規劃、安排, 探索找尋問題的解決過程。「開放」與後者有相當大的關係。雖然, 在認知中, 設計常是為滿足商業市場而進行與產出, 但若是看待設 計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設計早已經在開放。當初世界上第一位設計出筷子的人, 若是他緊抓這樣的設計不開放, 可能到現在人們都還得用手來吃飯。我們實 在需要感謝, 許許多多與人類基本生存相關的設計, 背後的設計師許多已不可考, 但因為他們不只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封閉限制, 有開放、有分享, 才不斷有人能在這 些基礎上, 在不斷的貢獻創新, 使人類生活更進步便利。

現今設計師長期在「為商業而設計」這樣的既定框架下設計, 面對近年興起所謂 「開放設計」、「社會設計」等概念的推動, 使不少設計師開始省思, 是否能不為商業而設計, 並藉由開放、分享的觀念, 使設計有更多創新的可能。在這樣的設計 思潮中, 許多設計者持續設計出開放的設計, 並且受到更廣的關注。再加上近年所謂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 鼓勵人們再回歸工業量產前, 人人都能動手創造設計的價值, 多數的Maker非常樂於分享經驗, 以各種方式詳細分享他們的設計藍圖、製 作方法(如常用3D列印機的Maker社群, 建立並分享3D檔案供大家下載自行列印), 從貢獻中獲得成就感。人們對於設計師無私分享都相當讚許, 但卻少見 人們實際去執行這些開放的設計。 或許是因為多數人認為這樣開放授權的設計, 只是類似實驗性的創作行為, 是設計師為了引起設計領域更多的省思, 但對一般人來 說並不會有強大的動力去執行製作。

願意開放設計的設計師, 面對開放設計的概念, 正如同一場運動, 持續不斷地在發生。但到底為什麼, 分享設計卻少被實際實踐?筆者認為關鍵在於設計是否容易到人人皆可執行, 而促使人們願意動手去做。就如台灣家家戶戶, 都會拿廣告紙或月曆紙摺成用來裝菜渣 的紙盒, 然而為什麼家家戶戶、那麼多人願意主動摺這紙盒呢?是因為這紙盒設計不難, 容易製作, 並且具有實用性, 幾乎成為用餐必備餐具, 不斷被人們製作。其 實, 我們生活中早已經有許多開放的設計, 甚至開放到一個程度, 只是多數已經無法知道原創作者是誰?何時創作的?只知道好多人都學會這樣做。初步歸納這些不 可考的開放設計, 為何能有如此廣大的執行程度?筆者認為, 不外乎:開放實用、易被學習、執行材料易被取得、不需精準製作, 仍然能發揮完整功能的設計。

從授權角度思考開放設計

試 想如果當初摺出這紙盒的設計者不開放摺法、步驟圖面, 我們就無法自由地在家製作和使用。所以, 如創用CC授權這類的開放授權, 在開放設計中, 亦是重要的一 環。它不只協助創作者宣示其開放授權的程度, 其實, 也有助於有意願重製或改造人家開放設計的人, 能清楚知道這些開放設計創作者對外授權的程度, 避免後續爭 議。按照授權者的要求, 利用作品, 也是對原創作者的尊重。但世界上實際存在很多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產品設計, 其實採用創用CC授權標示好像不那麼多。許 多以分享和開放為理念的設計, 未必見到在這些創作者作品相關圖面、描述上有標註創用CC授權。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是在於產品設計領域, 開放設計被實做出來, 比標上標章更為實際。

推薦訂閱
@【劉大潭希望工程關懷協會】
@【綠冰箱新鮮報】
轉寄『第105期 2015.01.09 淺談「開放設計」的實踐動能』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