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8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4-05 11:00:00 / 報主: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柯文哲現象

◎史英

 

自從柯文哲醫師參選以來,我就常常想起那個故事。

 

忘記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說有個外科醫生,做完開腦手術之後,總會在病人的頭蓋骨內側刻上自己的名字,才把它縫回。照理說,這對病人沒有什麼妨害,但總讓人覺得怪怪的,不知道為什麼。到底是哪裡怪呢?我又想起以前醫學院的同學說過,他們的「大體解剖」課上,教授常常會拿那些「大體」開玩笑,不是說哪兒太大或太小,就是說這代表他或她生前如何如何。這也許是為了舒解學生在解剖室裡的緊張或壓力,何況那些「大體」更不會受到什麼妨害,但還是讓人覺得怪怪的,也說不上來怪在哪裡。

 

想來想去,大概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總是對生命有一份莫名的敬畏,即使明知「沒有妨害」,也不敢輕易去褻玩它:重點不在實質上如何,而是在自己內心深處那份感受---是這份對其它生命感同身受的體貼與溫柔,讓我們反對暴力,同情弱小,愛好和平。不過,對於醫生而言,情況也許有所不同:每天都看到有人死去、甚至是在自己手中死去,如果不加個防護罩,日子怎麼過呢?更何況,也許從大體解剖課開始,就已經這樣被訓練很多年了。

 

但不能說醫生不疼惜生命,他們是每天廿四小時待命,努力在搶救每一條生命;只不過因為看得太多了,不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那麼大驚小怪罷了。這之所以當柯醫師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再三面不改色地說「三秒中要判人生死(用或不用葉克膜)」,我並不責怪他,反而替他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引起一般人的反感。

 

其實,以上說的那些,並不是我們台灣醫界所獨有;前述刻字的事情,就是發生在外國。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們確實有特殊的「國情」,那就是,我們的醫師,尤其是台大醫科出身的那些位,都在人生的早年,經歷過長時間(如果不是從嬰兒期就開始)的升學填鴨教育,這當然並沒有什麼特別;但能如此「樂於」填鴨教育,以致於在其中過關斬將,殺出重圍,成為千萬人中極少數的勝利者,卻絕非平常。我們不敢妄言這種非常的經歷對一個人會有什麼影響,但要說什麼影響都沒有,恐怕也沒有人敢說。

 

夠聰明,肯努力,能專心,有毅力,或者套句時髦用語,「深具學術傾向」,這都是當然的;但必須注意,這些一般好學生共有的條件,並不足以保證在升學考試中佔到最最前面的位置。在我們這種只重分數,不重思考的制度中,首先,要能說服自己反覆操練已經滾瓜爛熟的東西,以避免答題時的粗心│雖然粗心是「人之異於機器者」應該保有的特色;其次,要能把追根究底、探索新知的「學術傾向」壓制下來,以免花太多時間在不會考的議題上---這恰是正常好學生很難考到那麼高分的主因。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能把自己和外界徹底隔絕開來:風聲,雨聲,讀書聲,固然不宜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也都不可關心---如果是一位老僧,我們當然佩服他入定的工夫;但如果是一個年輕人,又不是立志修道,那我們就難免為他捏一把冷汗。

 

為什麼呢?因為凡是違反人性的事,都會要人付出一定的代價。仔細想想,在一般好學生的正常條件之外,還要有什麼特質,才能做到上述那些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在這方面沒有什麼研究;但憑常理推斷,我猜,大概不外乎兩項:要不是夠狠心,能狠得下心來斬斷心智的正常經脈;就是夠貪心,能靠專心一志於將來的報償而使自己異於常人地無動於心。要澄清的是,這兒所謂的「狠心」或「貪心」,並不是一種道德評價,而是對於某種「內心狀態」的描述的嚐試。換言之,我無意暗示那種對自己的狠心會轉移為對待別人;而「將來的報償」也絕不是特指名利而言:有什麼理由,不能把「實現理想」等正面價值也包括在內?

 

當然,我不能說他們每一位都是這樣;我只是要說,他們之中絕對不乏具有這樣特質的人,而這樣的人,以我們至今為止對醫學的理解來看,並不真的適合做醫生。做為一位顧人生死的醫者,他必須更人性一些,才能了解他所做的是對「人」的工作,而不是只考慮他自以為是的診斷或手術---許多診斷或手術,根本就是由藥商或儀器商所製定的「標準作業程序」;他的心要更敏銳一些,或更豐富一些,不止是為了體貼病人,更是為了能做出最好的判斷---現今醫學對生命的理解還非常有限,以致於醫者的判斷,在很多情況下,與其說是科學的,還不如說是藝術的,而懸樑剌骨、皓首窮經式的成長經驗,距離人性和藝術有多麼遙遠!

 

有人會說,也許你都弄錯了,也許他們就是特別聰明,完全用不著苦讀,而是一面玩一面應付學校功課,一不小心就考上台大醫科了;當然,我不敢說絕對沒有這樣的例子,但相反的例子可能更多。但這並不是事情的重點,重點是,無論是苦讀或隨便讀,為了升學所讀的那些東西都沒有太大的價值;高中課程之淺薄、無聊、沒有思想和見識、欠缺批判精神等等,固然是教育的怠惰,不能用來責怪學生,但以為考這種東西能考出一個人的能力或材具,那就是整個社會的無能和怠惰了。

 

柯醫師是個好人,人也很直爽可愛,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但他有意無意之間所顯示的精英主義,特別是對台大醫學院的近乎死忠的迷戀,卻可能加深大眾對考試成績的迷信,削弱社會對升學主義的反省。

 

柯醫師不止一次明說或暗示自己的聰明。有一次的說法是「我想,在場沒有人比我更聰明」,但看到沈富雄坐在台下,又趕快加上一句「除了台下的沈醫師之外」(這就是台醫情結)。最初的時候,大家以為他是愛開玩笑,但後來種種跡象顯示,好像又不盡然。當然,我們都了解自視為精英的大有人在,只是那些人都不敢說出來;但說不說出來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個人如果真的相信自己「最」聰明,他最好試著體會一下,這種信心的本身,正是不太聰明的明證。

 

自從柯醫師參選以來,有很多人談論「柯文哲現象」,包括他本人也常常提到;這篇文章,是要從另一個角度,提醒這個「現象」背後可能隱含的問題。當然,這也表示對柯醫師有所期許,期許他能從那種「假精英」的背景中跳脫出來,而更貼近凡夫俗子的心。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授課老師: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課程簡介:

與傳統的必修課「教材教法」不同, 這個課著重在不同科目和領域間的交會相通處, 並且要去除所有形式化與格式化的訓練, 讓老師可以真正教得好, 教得讓自己和學生都很高興。

我們於是為這個課設定了以下的目標, 要讓修課的老師, 將來在自己的課堂上都能夠:

一、啟發學習動機, 提升心智能力

教學, 並不是把某些知識教給學生, 而是「教」學生去「學」, 包括學習的樂趣, 以及學習的方法。前者是動機問題, 後者是心智能力的整體表現, 都是好的教學無所迴避, 並列為首要的關切點。

二、深化教學內容, 創新教學手法

教學, 應該是不斷追求創新手法, 以便學生付出同樣努力而可以學得更好, 更深; 相反地, 若是既不願減少考試, 也不肯改變作業, 更無能改進教學, 卻只以「減輕學生負擔」為名, 不斷將內容膚淺化, 便是跡近墮落的行為。

三、增進課堂參與, 解決個別差異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學生的個別差異正是其忠實反應; 企圖抺平差異, 乃至過濾差異 (透過人為篩選), 是跡近罪惡的行為。好的教學, 必須使程度較差的學生日有進境, 程度較佳者也能深有所獲; 而這一切, 必須透過學生普遍的課堂參與來達成。

四、突破教材限制, 發揮專業自主

教材本來只是教學的某種材料而已, 絕不能讓教師反而淪為宣講教材的工具。教師應該具有專業自主能力, 不但能運用教材, 且能批判教材, 並從不同觀點重新詮釋教材的各個方面。

至於課程進行的方式, 將視參與學員的實際需要, 做以上四項重點的交錯穿插, 並安排實際教案設計與教學演練, 以兼顧理論與實務。

  

>>>詳細報名方式等資訊
>>>線上預約報名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

授課老師:鄭谷苑/中原大學心理系系主任 &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課程簡介:

我們面臨一個有點混亂,又充滿活力的時代。

 

說混亂,例如常常在新聞事件,看到很多讓我們吃驚意外的事。說混亂,因為我們擔心中小學的孩子,就算不出門也可能面臨危險的誘惑。我們發現自己不夠瞭解孩子。

 

說充滿活力,孩子令人讚嘆的發明,令人激賞的表演,令人佩服的想法,也層出不窮。孩子有多元的機會接觸各種訊息,我們需要更瞭解孩子。

 

如果我們唯一能稱讚的「優秀」孩子,只是他們在學業或是考試成績表現好的時候;如果我們只能從孩子「不打不成器」,「進步」到「有的孩子不打不行」,我們就需要重新結識一下我們的孩子了。

 

這個課程想要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談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學習歷程。

 

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整合的學門,在過去這三十年來,大大的影響我們對人類行為的瞭解。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讓我們瞭解人類如何使用大腦,如和利用大腦來理解世界,如何成長(或停滯)。

 

這個課程有兩個主要的特色,一,我們要從神經科學的觀點來重新瞭解我們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在課業和非課業方面的學習歷程。有了瞭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二,透過對有趣但沒有單一標準答案議題的討論,讓我們更能面對多變的世代,多變的孩子。

  

課程大綱:

一。認知神經科學在做什麼?

相關討論議題:

吃腦真的可以補腦?

命運天註定?

如何長成一個聰明的孩子?

心事誰人知?神經科學無所不能?

 

二。從「古典制約」談學習的盲點。

相關討論議題:

行為主義大驚奇。

心裡的黑箱作業。

要怎麼學,先看要學什麼?

從證人證詞談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和隱藏的記憶。

 

三。所謂「學習者中心」,個別差異。

相關討論議題:

向左走,向右走。個別差異何其大。

性別差異。

族群差異。

價值觀的差異。

如何異中求同。

 

四。從神經科學談資優生,和資源班。

相關討論議題:

一個孩子學五種語言的必要性。

速讀,心算,讀經,以及多才多藝。

閱讀與心智發展。

 

五。愛的教育是空話?「管教」是什麼意思?

相關討論議題:

愛的教育不是沒有條件的配合孩子的需求。

但是沒有愛的教育,是一場浩劫。

但是愛是什麼?從神經科學來看愛的魔力。

 

 

參考書目: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2011),雅言。

學習原理:心智、經驗與學校(2004),遠流。

愛在暴力公園(2004),遠流。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4-03@【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性別教育電子報059】請鬼開藥單!性平教育藥到命除!@【性別教育電子報】
本期目錄
柯文哲現象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
課程訊息

2014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巡迴演講會(三月~六月)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四月開課)

科學高興班(歡迎插班)

 

【2014人本父母學苑春季班】

◎快樂父母班

◎青少年父母班

◎快樂父母覺察工作坊

◎愛的藝術電影讀書會課程訊息

 

台北總會課程簡章及報名表

新竹辦公室課程簡章及報名表

中部聯合辦公室課程簡章及報名表

南部聯合辦公室課程簡章及報名表


 

 

 

愛智之旅(歐洲團,日本團)

7/9~7/18,布拉格_德勒斯登
8/2~8/11,維也納_薩爾茲堡
8/18~8/24,京都_大阪

歡迎來電預約

TEL:02-23670151*688林先生

 

 

史英電子書,上線囉!

歷經長時間的反覆編校修正,由人本基金會執行長史英著作的教育論集作品《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最新版本終於誕生;與過去一年間陸續出版的另外6本作品,成為人本教育實驗與論述的最重要作品合輯。

《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一書是史英投身教改實踐後,再次秉持社會良心,以父母、師長及教育觀點,探討一系列關於孩子的學習、思考、以及心智活動;書中將場景拉回教育現場,幫助孩子自由學習,和知識談戀愛,並且首度將辯證法引入教育改革,讓孩子習慣思考,在創意中了解看待事物的方法。

http://puomo.co/1jN4XIh

為了慶祝全套數位版完成、以及推廣該會教育理念,人本基金會除了以遠低於過去紙本版價格供應之外,並設計了三種內容套組,供關注不同教育主題的讀者選購。套組介紹請參閱:

http://blog.puomo.tw/post/42490705793

 

請利用下列連結:

史說新語 I

史說新語 II

看的方法 I

實話直說集

怎麼辦?

在教育上的一些想法

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

 

人本「好話牌」熱賣中!

拿一手好牌,說幾句好話!

 

家人相聚, 可以玩牌。

一心想贏, 又怕對方受傷害;

一心想讓, 又怕他萬一看出來?

 

怎麼辦呢? 不如把心打開;

看看這副好話牌, 話該怎麼說?

都已經幫你做了最好的安排!

 

森小校長朱台翔 精心策劃

每盒定價200元

三月起【好話牌】推出優惠組合方案:

買五送二(1000元/7盒)

 

訂購請洽:02-23670151*234

人本「好話牌」熱賣中!

 

人本需要你

 

人本需要你
1) 成為人本之友下載捐款單
2) 台新銀行ATM捐款more


在人本,「作多少事」和「有沒有錢」,一直是兩回事。將近二十年,無論政黨怎樣輪替、經濟如何起落,「基金」如何不足,這群「全年無休」的「傻瓜」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


我們一面作事,一面籌錢做事,因為我們知道,進步需要養分,才能持續擴展。


親愛的朋友,成是邀請您成為「人本之友」,您每個月的資助,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養分,仰將讓教育改革的腳步,持續而堅定。

 

 

 

社運觀點
人本徵才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柯文哲現象@史英 / 2014 人本教育學院「教學方法」「重新結識我們的孩子—教育的認知科學」』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