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環報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1-12-27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96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環報報
環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環報
發報時間: 2012-11-01 16:00:00 /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本期目錄
環品觀點:環境基本法十年有成?
環品札記:台灣綠帶,肯亞之旅紀實
環品活動
環品報導
環境新聞
環品小精靈






 
環品之音

聯絡訊息


Tel :(02)2321-1155
Fax:(02)2327-8280
info.eqpf@msa.hinet.net
官網: 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志願服務教育訓練
環品觀點:環境基本法十年有成?

環境基本法自民國911210日立法通過並施行以來,業已經過十年。環境基本法之立法目的乃是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期能在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之間達成平衡。

然而,十年過去,媒體上仍充斥著各類型開發爭議,經濟與環境間的角力仍持續,兩者激烈對立,最後不得交由法律來處理。兩方於法律上的爭訟互有得失,然後不斷地上演著上訴再上訴的情境。曠日廢時,虛耗國力,但我們的環境是否因此更好?

環境基本法在台灣環境治理演變中,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對台灣的永續發展與環境治理到底帶來哪些實質上的轉變?

窺其原貌,環境基本法雛型乃肇始於模仿日本公害對策之形式,先曾於民國60年由臺灣省衛生處所擬之《公害防治基本法》草案,後亦有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於民國70年所擬同名之草案,推動背景係對應當時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類公害衍生之防治問題。但這兩次立法,均因當時政府尚未體認到環境保護之重要性,且法案多為宣示意義不具實用價值而被擱置。

到了民國70年代,草案轉由專責環保事務之機構台灣省環境保護局擬定,草案並要求政府須建立一套環境影響評估法制,為當時環境保護之創舉。

民國76年,本會前任董事長,時任立法委員的趙少康先生提出《環境保護基本法草案》,期能整合環境保護相關之指導原則,完備我國環境保護法規。有別於先前立法思維限縮於公害防治的概念,此部草案進一步地囊括自然保育觀念。於當時經濟開發仍是台灣主流意見的氛圍下,提出「環境保護優先性」此一先進想法,但最後仍無功而返。

民國89年政黨輪替,民進黨主要政見之一的《環境基本法》,終有機會制定實施。911119,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完成立法,同年1210日總統公布實施。

環境基本法主要內容包含了關於環境治理的幾項基本重要原則。例如:永續發展原則(第二條)、環境保護優先原則(第三、八條)、資訊公開、加強民眾參與原則(第十二、十五條)、世代正義及污染者付費原則(第四、二十八條)與非核家園的建立(第二十三條)。其中,最受注目的乃是「非核家園」概念首次被制定於法律當中。

本會認為,環境基本法部分文字及條文涵意不清,甚至錯誤。如第二十一條:「各級政府應積極採二氧化碳排放抑制措施,並訂定相關計畫,防止溫室效應」,實為防止地球暖化,非溫室效應,因為溫室效應乃是自然現象,有助營造適合人居環境;第二十八條:「環境資源為全體國民世代所有,…」亦語意不清若本條文乃著眼於世代正義原則來制定,則應該改為全體國民及其後代子孫。而環境保護優先立意固佳,但與憲法增修條文精神是否相容,亦有疑義。如能在憲法條文呈現更為妥適。或許就是因為環境基本法的上述問題,造成一般環境訴訟實務,少見法官或當事人引為論述基礎之主要原因,導致環境基本法失去其指導思想得作用,誠屬可惜

《環境基本法》雖有文字上之缺陷,但本會認為其所揭示的原則精神仍應妥善應用。行政機關在制訂政策或執行法令時,必須根據這些原則作為考量的一部分甚至是作為整體決策的基礎,才能力求環境保護與其他相關政策間的平衡,在施政上才有其正當性及合法性。

除了對行政機關政策執行考量外,更可惜的是法官或當事人在環境訴訟當中,罕有以《環境基本法》所提及之各原則,進行整體法律觀點上的論述。本會以為司法理論與實務若能援引《環境基本法》之相關規定,深化其內涵,將更可使裁判的論證理由,擺脫傳統法學方法上之拘束,使判決更具說服力。

《環境基本法》制定後十年,環境與經濟仍處於天秤的兩端。或許兩者本質,就是一種對立性質。但透過《環境基本法》所蘊含的原則(最終目標實為追求永續發展),有助於溝通並彌平兩者的差距。永續發展,其實是最有彈性的緩衝劑,讓大家願意坐下來,共同思考我們的未來以及應有的解決之道。

環品札記:台灣綠帶,肯亞之旅紀實

黃立維

受到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賽伊女士(Wangari Maathai)的感召,「台灣綠帶」運動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希望結合植樹、生計與環境教育,響應馬賽伊女士的精神,本於人道援助,與肯亞當地組織合作植樹造林。

9月下旬,經過20小時的飛行、轉機與等候,環品會台灣綠帶「先遣隊」終於落腳非洲大陸,踏上肯亞首都奈洛比,展開為期一週的探訪之旅,尋求一處實踐綠帶精神的土地。

肯亞為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一員,總人口約41百萬,隸屬於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此一區域性經濟組織。與其他東非國家相比,政治、經濟相對穩定,時常擔任東非、甚至全非洲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樞紐之角色。

肯亞,等待恢復的森林資源

相較於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肯亞環境狀況卻不盡理想。如同大部分經濟發展模式一般,早期肯亞透過大量破壞、拋售自然資源,以換取經濟成長,其中森林資源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根據2009年肯亞政府之調查,其封閉式森林覆蓋率(closed forest canopy,不含林地、草原、竹林與濱海紅樹林)不到1.4%[1],遠低於非洲國家平均值9.3%與世界平均值31%[2]。如此低的森林覆蓋率不足以涵養水源及提供良好生態環境,為此,2010年肯亞政府新修訂之憲法第69條明文規定:國家應努力實現並保持森林覆蓋至少達10%的國土面積,足可見問題之嚴重性。

前進肯亞,尋找綠帶精神

為了考察肯亞當地植樹團體的實績與成效,瞭解肯亞國內森林現況與政策,環品會此行一共拜會當地7個非政府組織,學習肯亞經驗、實地參觀植林成果並交換臺灣作法。以下介紹各團體植林行動與交流心得:

1. 肯亞森林工作小組(Kenya Forest Working Group, KFWG)

肯亞森林工作小組是東非野生學會(East African Wild Life Society)的從屬機構,成立於1995年,主要工作內容為執行參與型森林管理、政策與立法倡議,以及提供森林資源訊息。其中參與型森林管理是指不光支持社區團體的造林活動外,還從旁監測造林計畫並提出改善建議。是個具備植林技術交流、資訊的全國性團體。

2008年為響應聯合國「種10億棵樹保護地球活動(Plant for the Planet) 」,肯亞森林工作小組與半官方性質的肯亞森林服務(Kenya Forest Service),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等組織,共同發起「Tupande Pamoja」活動(肯亞語,英文意即Let’s sow together,一起來播種)。透過向肯亞國內企業與個人募捐,至今已種下50萬棵樹。但由於缺乏企業的長期承諾與支持,植樹活動通常只有短期,缺少後續支持與樹苗撫育維護,是較為不足之處。

除了植林外,肯亞森林工作小組計劃協調人David Kuria認為,水資源使用與管理,對於造林活動也相當重要,因為造林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涵養,有著肯亞水塔的西部山區集水區(water catchment)水源,因此確認流域周邊水資源管理是另一個努力的方向。而輔導農民育苗,鼓勵植樹團體向他們購苗,讓他們有收入,是目前在肯亞對環境最好的方式。


(左)謝董事長與David在為紀念馬薩伊女士而種的梅魯橡樹前合影
(右)東非野生學會計畫辦理範圍涵蓋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等3

2. 拯救肯亞山森林滅絕團體(Save Mount Kenya Forest from Extinction Group)

拯救肯亞山森林滅絕團體成立於2005年,是實際於肯亞山地區植樹的團體,目前有200名積極參與活動的會員。

拯救肯亞山森林滅絕團體過去曾與美國Trees for the Future合作執行肯亞全國性的植樹計畫,也有與政府合作於公有地植林。公有地造林通常會與政府簽下5-10年的契約,從種下6個月大的小樹苗開始耐心撫育。拜訪途中,創辦人Paulino Damiano,還很興奮的與環品會分享6月份剛取得的全國性非營利組織的認證證書,對於恢復肯亞環境充滿熱誠,鼓舞我們推動台灣綠帶的決心。

3. 肯亞山信託(Mount Kenya Trust)

肯亞山信託成立於1999年,除了造林,還有反盜獵、騎警巡邏、大象保育等項目活動。透過肯亞山信託的計畫協調人Maurice和現地經理Humphrey帶領,我們實地拜訪肯亞山周邊東部省Embu District山區肯亞山信託的造林計畫基地。

這是一個結合當地婦女團體生計的計畫,自2004年至今已執行8年。婦女們主要從事種茶、咖啡等農事活動,目前也同時培育6種原生樹苗並買賣。該計畫鼓勵當地婦女利用這些收入去做其他生計活動,他們買下苗圃附近土地,擴大育苗並種植其他作物,也使用能源效率爐具,減少70%的柴薪使用,也降低健康風險。

上山途中,我們還看到肯亞另一種結合生計的方式,稱為農林間作(agroforestry)。例如說在山頂種樹以留住水源,下方緩坡種植經濟作物,農地周邊植樹作為綠籬,這樣的方式讓居民除可達到復育森林的目的外,還同時兼顧收入,這樣的模式在肯亞造林計畫裡相當普遍,值得參考。

(左上) Humphrey為本會人員翻譯當地婦女解說圖中的能源效率爐具
(左下) Wamiti Women Group成員與其執行造林之現地
(右上) 與肯亞山信託執行造林計畫的當地婦女團體合影
(右下) 當地婦女以採茶為主要收入,育苗與植樹為附加活動

4. 肯亞基督教青年會(YMCA Kenya)

20126月,巴西里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環品會除了成功舉辦「森林、生計與綠色經濟」官方周邊會議外,也藉此結識了許多關心森林議題的好友。肯亞基督教青年會的協調人George Kiritu便是其中之一。George非常關心肯亞與永續發展,本次肯亞行再次與他會面請教。

肯亞基督教青年會與造林最有名的活動便是,協調多個團體共同辦理的Green-Trek(綠色健行)Green-Trek從奈洛比出發,前往300公里外以種植玫瑰出名的Naivasha湖區,讓參與者親身體會當地因為過度發展花卉農業,所造成的環境衝擊。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歐洲花市的玫瑰有7成以上來自肯亞,而肯亞有近75的玫瑰花農聚集在Naivasha湖區,位在湖畔的大型玫瑰花田毫無節制地引用湖水灌溉,擴張的農地更導致森林面積縮小,更不利涵養水資源。

為了讓當地人正視此問題,除前往湖區外,肯亞基督教青年會並規劃與當地社區團體合作租用土地,於途中種下15千棵樹,進行為期5年的植苗運動。植苗運動並結合生計,允許當地人買賣樹苗給更多需要植林的團體。透過類似的倡議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環境問題。

化理念為行動,開展國際合作

奈洛比是聯合國位於非洲的總部,也是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與環境規劃署(UNEP)的全球總部。對於關心國際環境議題的人來說,奈洛比可謂國際環境治理的權力中心,亦為關注非洲環境運動的窗口。

2009年環品會首次於印尼進行城市社區衛生改善國際合作計畫,成效良好,至今仍與合作夥伴密切交流;2012年,進一步提出台灣綠帶運動,嘗試實踐蘊含更多意義的環境運動模式。選擇肯亞作為台灣綠帶運動第一站,除了響應馬賽伊女士,也希望透過此計畫,推動長期環境國際合作。

下期環報,我們將介紹更多肯亞植林團體與趣事,敬請繼續收看。 


[1] GoK (2009). Report of the Government’s Task Force o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Mau Forest Complex.

[2] FAO (2010).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0: Main Report. FAO Forestry Paper 163. Rome.

環品活動

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 ! 活動捐款募集中



肯亞人民希望種樹、也願意種樹。

有了樹,他們的生活就有了著落,就可以自給自足,心中充滿快樂。

台灣綠帶活動顧問KennedKennedy G. Ondieki  肯林

肯亞有肯亞山,是非洲第二高峰,但因天災人禍,肯亞目前的森林覆蓋率甚至不到國土面積的6% ,導致當地生物棲息地的破壞及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環品會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為肯亞種下希望的樹苗,為兩國人民搭起環境友善、永續山林的橋樑。

本活動勸募字號為內授中社字第1015058666號函,捐款請至本活動網址,或至雅虎奇摩公益平台捐款

活動時間︰即日起~20135月底
聯絡電話︰02-2321-1155 # 11 (劉曉玉)
活動網址︰http://www.envi.org.tw/green_ribbon_tw/index.htm

11/24~25
「阿里山種樹去」志工體驗營,開始報名


台灣由於地理與地質因素,山高坡陡、地震及颱風發生頻繁。八八風災之後,阿里山也有許多山林崩塌嚴重的地區,為了避免在下一場豪大雨來臨時,造成更大的傷害,我們應及早進行造林的工作,讓森林儘快恢復原貌。環品會特別舉辦「阿里山種樹去
!」志工體驗營活動,期透過民眾參與造林,更了解森林的重要及大自然之美,並能身體力行地綠化地球,共同為台灣森林復育盡一份心力,也為減緩全球暖化實際作出貢獻。有興趣參加的朋友們要趕快報名喔!

活動時間:11/24~25 (六、日)
集合地點︰11/24(),下午1:00
集合時間:嘉義火車站前廣場
聯絡電話︰02-2321-1155 # 17 (彭孝維)
活動網址︰http://www.envi.org.tw/news.aspx?NwsMsgDBID=435

818
品城市苗圃綠美化,一起來為台北市添增綠意


您是否已經厭倦了每天看到的都市叢林與柏油路
? 每個人都有機會盡自己微薄的力量,透過種植苗木、移除外來種,一起為環品城市苗圃付出一份心力,讓這個灰色的城市內永遠保有一塊綠色的清淨園地。

活動時間:11/17()下午3-430
活動地點︰環品城市苗圃 (北市羅斯福路五段15號旁/台師大公館分部對面)
聯絡電話︰02-2321-1155 # 11 (劉曉玉)
活動網址︰http://www.envi.org.tw/Nursery Garden.htm

環品學堂
 in 

轉寄『環報11月號:環境基本法十年有成?』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