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溫室新聞缺切身性 節能減碳無成效/蕭裕民
今天減碳了嗎?目前全球的節能減碳、抗暖化行動,台灣的民眾雖普遍已意識到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但日常生活中實際進行節能減碳的人卻屈指可數,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上週於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舉辦的傳播科技研討會中,與會傳播學者於「解構科技傳播:從地球暖化議題探討科技新聞」的議程中指出,台灣媒體在進行全球暖化報導之時,並未考慮到與民眾日常生活的切身相關性,使民眾感受不到全球暖化的危機感,以致台灣在推展節能減碳的行動上,未有明顯成效出現。
台灣媒體在報導全球暖化的議題之時,雖然做到了讓民眾了解溫室效應的嚴重性,也讓民眾知道絕大部分原因,是來自於人類過度排放溫室氣體。但是新聞媒體在報導的訊息結構上,是否會促使民眾進一步產生節能減碳的行動,是當今媒體最需要努力的部分。
媒體一般將地球暖化的新聞,歸類為科學新聞層次,但台灣媒體針對全球暖化的相關報導卻多半枯燥無趣,甚至出現許多錯誤的訊息。除此之外更出現了讓民眾感到過度恐懼的訊息,反而使民眾逃避閱讀相關新聞,根本無法在減碳行動上產生說服力。
由此顯示記者在報導全球暖化的議題上,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除了要適切地運用恐懼元素,來向民眾傳遞正確的全球暖化知識外,記者與政府在合力向民眾宣導之際,更應該要深入民間,了解民眾如何解讀訊息,並研究出如何使民眾產生減碳、抗暖化行動的訊息設計,是當今媒體與政府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與我無關!暖化新聞與民眾有距離
政大新聞所教授徐美苓表示,台灣當今的暖化新聞不外乎告訴民眾,北極的冰層即將融化,南極的企鵝即將消失,這些訊息距離台灣人實在太遙遠,無法立即感受地球暖化的急迫性,甚至認為「全球暖化對國外影響最大」。
既然全球有共識,認為暖化是一項危機,那麼媒體勢必就要在世界風險中扮演溝通的角色。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黃鈴媚表示,媒體報導南北極的生物將因全球暖化,而瀕臨絕種的立意雖良善,但由台灣的報導,而實際產生的民眾抗暖化行動並不彰顯,民眾似乎認為全球暖化對自己太過於遙遠。由此可見,訊息設計的切身性,是當今媒體記者應努力的方向。
恐懼過了頭 恐成反效果
針對全球暖化的報導,媒體習慣採用恐懼訴求威脅民眾。但過度使用恐懼訴求,容易導致反效果,若不告訴民眾進行了減碳措施後,會對自己有甚麼幫助,過度恐懼的訊息設計,反容易造成民眾不自覺忽略、逃避暖化新聞的狀況,更不用談民眾會進一步採取減碳的行動。
黃鈴媚指出,國內的新聞在「自覺威脅」的部分,普遍可以做到讓民眾感覺地球暖化對人類的嚴重性;相對於在「自我效能」的部分相當薄弱,亦即民眾無法對自我的抗暖化行動有信心,普遍對自己能否為地球貢獻一己之力,充滿存疑。
黃鈴媚舉例,如新聞經常在報導騎腳踏車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卻未告訴民眾應該要騎多少里程、騎多少天的腳踏車,就可以達到降低碳排放量的標準。民眾在看完訊息後,會自我去評估行動後的效益,如果媒體並沒有提供相當的資訊,協助民眾思考其後續效能,民眾容易認為地球暖化不關我的事,也不是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改變,民眾就傾向去轉台或忽視這條新聞。
她也進一步解釋,就學理來說,過度的恐懼容易導致民眾產生了心理控制恐懼效應,使得訊息的說服效果大打折扣。交大傳播所教授李秀珠更指出,民眾腦內的「先備知識」以及對訊息本身的「認知需求」程度,都是決定訊息是否影響人類行為的關鍵。
錯誤資訊一籮筐 民眾如何抗暖化
在以全球暖化議題吸引民眾之時,亦同時須注意到訊息的真確性,才能傳遞正確的暖化知識,協助民眾行動的判斷依據。李秀珠表示,當今媒體的科學新聞,有很多是有錯誤的訊息在誤導讀者。但往往一般民眾在了解科學與科技新知時,卻大量仰賴大眾媒體的報導,如果民眾一味接受媒體錯誤的資訊,容易對相關科學知識有錯誤的認知,造成民眾生命安全的威脅。
例如,節能減碳的行動中常鼓勵民眾吃素,但素食類食物當中有許多豆類產品是屬於高普林類食物,對於痛風患者而言是不宜過度攝取;所以抗暖化行動的新聞,不能只傳遞吃素對環境的幫助,也要幫助民眾了解家中有哪些成員,是不能過度攝取高普林豆類食物。
但是像地球暖化這一類的科學專業知識,在經由媒體傳遞的過程中,媒體組織與記者在兼顧訊息的正確性外,也同時遇到了兩難,究竟是要把科學新聞做得簡單?還是專業?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林照真表示,要專業性就難兼顧簡易性,相對地,要將科學新聞做到淺顯易懂,科學的精確性就必然會受到影響。
儘管科學界對於「科普」的立場兩極,支持科普的科學家認為,若能引起民眾的興趣是最為重要;但反對科普的科學家則認為,科普本身是難以達成的目標,因為科學本身具有知識上的門檻限制,若過度包裝或忽略科學的精確性,科學就不再是科學。但李秀珠認為,記者既然身為科學知識的傳播者,至少要先做到訊息傳遞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才能再去思考說如何將科學新聞活潑化、趣味化,因此記者與編譯在科學新聞的訊息設計上仍須多做努力,方能有效率地將正確訊息傳遞給民眾,並產生相關的環境保護行動。
深入民間 訊息行動才落實
至於民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執行節能減碳的行動情況為何,媒體與政府似乎無法精確掌握。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王淑美表示,全球暖化的議題不應該只是科學層次的議題,它更應該是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現象,若我們不知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節能減碳行動的文化特色,是無法設計出順應民情的節能減碳行動計畫與訊息策略的。
王淑美補充,在進行節能減碳的新聞報導時,記者與相關施政單位都應當去了解公眾是如何了解訊息,不同的民眾對於訊息有不同的詮釋與理解方式,我們應當去思考如何運用不同的訊息,來說服不同的群眾需要犧牲日常生活的便利性,進一步達成節能減碳的行動目標。
王淑美在田野調查研究個案中顯示,知識份子普遍知道環保議題的重要性,但個案大部分會因為工作忙碌,而無法進行相關環境保護的行動。此外,一般民眾皆有刻板印象,認為知識份子最懂得節能減碳,而鄉下人普遍教育程度低,對於減碳行動的知識較為不足。
但實地觀察後發現,真正會落實節能減碳行動的人,往往正是這一群所謂的鄉下民眾,雖然老一輩的鄉村居民不知道自己正在進行減碳行為,但他們懂得用最天然、最簡樸的生活方式來落實節能的行動;反觀於都市知識份子居民,他們是最懂得何謂地球暖化、何謂節能減碳行動的,但諷刺的是,男性知識份子普遍落實程度低,大部分只會交代家中的太太進行環保行動。
然而一般的全球暖化的相關宣導活動,普遍僅針對鄉村地區進行,反而對不落實行動的知識份子投以過多的信心,這是當今宣導活動設計與新聞報導時須察覺的重點。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教授王嵩音更於會中結論,相關減緩地球暖化行動最終仍須回歸政策面的執行,而政府多數的施政靈感是來自於媒體的報導,因此新聞在設計訊息時,應當將未來政府可以實施的方向,列入報導之中,除了更貼近民間生活外,還要能夠導引政府實施更有效率
網路「好新聞」 新頭殼、醒報的媒體新實驗/黃嬿
當噗浪、臉書等各種微網誌,以及google earth等各種網路工具發展的令人目不暇給,使得大家開始看衰傳統媒體而寄望於網路之際,不僅反映在節節攀升的網路廣告投注量,對於許多新聞人來說,是他們終於能透過網路,告訴這個社會甚麼叫做「好新聞」。
去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原本就已經很慘澹的媒體產業,更是苦不堪言,而資深媒體人林意玲,卻在那個時刻創辦了台灣第一個五媒合一的新聞原生報─《台灣醒報》,確實引發社會關注,不過看壞的總是比看好的多。
一年了,即便《台灣醒報》沒有可觀的獲利,但卻打開了知名度,靠的是做主流媒體忽略的獨家新聞,大量的在yahoo、pc home、新浪、MSN等重要入口網站露出,以及「醒報現場」的獨家採訪,在主流媒體上曝光。
做內容輸出,才是新聞業該走的路。
回想當初,林意玲說之所以會創辦《醒報》,是為了「對社會還債」、為了讓學術理想與實務工作接軌。「當大家都在罵新聞的時候,為何不做新聞?」,醒報自詡是現代人的「善存」,關注與大眾生活切身相關的事。加上長年做新聞培養出來的觀察力,發現網路不僅是各種新興傳播工具的載體,它的低進入成本,是做新媒體實驗的最適場域。
醒報進行「最適競爭規模」的實驗
《醒報》要做的是小而美,不期待大,但要「一人多工」,團隊工作,用最小人力發揮最大效果,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就是他們產出的獨家,是網路的即時性、《醒報》的理念,讓該事件能夠先傳統媒體一步成為新聞。
然而,理想能夠鼓舞人心,經費永遠是最現實的問題,她也不諱言表示,總常在最後一刻才發出薪水,而發薪水這件事就是一種成就,畢竟在這個嚴峻的媒體環境下,她提供了就業機會。
林意玲在《新媒體傳奇─台灣醒報這一條週年路》書中提到,當初的企業友人捐款、賣房子盈餘,幾個月就用罄,現在他們是「看天吃飯」,目前廣告收入還少,只好倚靠即時的捐款,即時的人才,以及慢慢發展出的業外收入,包括網頁設計、攝影棚租借、新聞影音製作等專案的執行。這些都是在員工行有餘力之下的額外工作,因此該報的員工必須「不求名利、不求金錢、只求影響力」。
除了信仰,林意玲說在校園得到的回饋,也是一種支撐的力量。譬如政大廣告心理學的一門課,老師就要求學生以《醒報》為研究個案,撰寫公關計畫報告,以及她在台大通識課程每學期一次的演講,都是一種精神上的回饋。
未來呢?林意玲不多想,《醒報》已一週年,就可以證明一切,她說《新媒體傳奇─台灣醒報這一條週年路》一書是對自己、對台灣社會的交代,當初沒有刻意去想經營模式,只想做媒體之清流、做榜樣,這一年卻也摸索出一條路,無論將來如何,這條路都是許多有心人的一個借鏡。
新頭殼加入 顛覆新聞舊定義
有了醒報的打頭陣,今年91記者節,台灣社會誕生了另一個新聞網路原生報─《新頭殼》(New Talk),是由多位資深媒體人蘇正平、胡元輝、莊豐嘉等人創辦。可以說是另一群媒體人嚐試藉由網路,顛覆主流媒體對新聞的界定。
《新頭殼》跟《醒報》一樣,都是綜合性新聞網站,但不同的是,《新頭殼》不強調即時,著重在議題深度的經營,「議題是網站的核心」,主流媒體談甚麼,新頭殼團隊就以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觀點,提供社會大眾一個思索問題的路徑。
現在主流媒體對公共政策常都是藍綠觀點,閱聽人確實需要一個新的媒體頭殼,一個新的發言位置來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
應用網路 發揮最大效益
所謂新的發言位置,《新頭殼》的做法是,順應網路的開放性、公共性與即時性,在網站上設置「開放編輯室」、「線上辯論」等網民參與機制。編輯會議不是閉門造車,總編輯莊豐嘉指出,為了要讓網民能夠了解議題,編輯會議上會以網民聽得懂的方式,讓議題能夠深入淺出。
《新頭殼》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公民記者佈線很廣,莊豐嘉說《新頭殼》的國際新聞,就是由在國外的公民記者來發稿的,另外過去被報社裁員的地方記者,也被《新頭殼》網羅為在地新聞供稿,省去人員訓練時間與成本,又能確保新聞品質,將來還要擴展兩岸新聞,邀請大陸線上記者來撰稿。莊豐嘉說,稿源除了公民記者、還有地方的文史工作者、社運工作者,他們都是網站的「骨幹」。
骨幹架構好之後,《新頭殼》要做的就是新聞最重要的部分,查證的工作。除此之外,他們也落實新聞媒體自律,設置新聞公評人,讓客觀的一方去檢視新聞內容品質並接受公眾投訴。
新頭殼的國際新聞,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希望縮短民眾和國際事務的距離。莊豐嘉指出,他們在國際新聞的做法上,除了國外公民記者撰稿之外,國內的編輯人員會上影音網站,如you tube,搜尋國際新聞事件的影片,透過翻譯以中文呈現在國際新聞頁面上,影像加翻譯稿,就可做出差異化。
華人世界缺乏優質具權威性的新聞媒體,譬如《經濟學人》。莊豐嘉認為,好的新聞不見得都是採訪來的,應增加新聞研究員,深化新聞的議題面向。他期許《新頭殼》成為華文世界優質新聞的入口網站,將來還要有英文版,讓國際社會取得與主流相異的台灣觀點。
新聞事業當社會企業經營 新頭殼立標竿
《新頭殼》的做法很「務實」,感覺像是由外圍指向核心,不僅充分擷取網路資源,且可縮減網站編制人員的規模。談到《新頭殼》的獲利模式,莊豐嘉提出幾個構想,除了一般網路廣告收入,還包括「共好會員」制度、電子商務、「未來活動簿」等,「共好會員」制度背後的涵義,是欲使企業股權分散,讓《新頭殼》由社會力量來支撐。
莊豐嘉表示,《新頭殼》是一個NGO加上企業的組合,以企業模式經營社會事業,因此取名為先驅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扮演的是一個資訊交流平台。
既然是企業,就需要建立品牌信任度。然而,如何提升網站知名度與能見度?莊豐嘉認為話題就是賣點。讓兩個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會面,建立趣味、具有異質性的對話,就可吸引主流媒體和網路族群的注意。此外,透過人物對談,以及獨家新聞的觀點,建立品牌權威感,也能提升網站能見度。
當初是甚麼動機驅使新頭殼的誕生,莊豐嘉說自己是個網路重度使用者,常常在網上看到好資訊就會轉寄出去,出自於分享的動機,就想到「為何沒有平台」,再加上傳統媒體的缺點愈來愈明顯,兩個原因就促成了《新頭殼》的創立。
網路事業是需要「冒險、實驗與開路」,莊豐嘉表示,《新頭殼》原本計畫以周報方式呈現,但基於成本考量,加上網站做為資訊平台的各種優勢,最後仍選擇從網路出發,待網站發展成熟後,未來還是希望能出版紙本媒體。
莫拉克效應 災難傳播要善用資源/顧佳欣
八八風災對台灣造成重大傷害,傳媒在此次風災角色舉足輕重,成為民眾主要的災情通報中心,更有「政府看電視新聞救災」一說。「災難傳播」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針對災難事件中媒體的角色,與新傳播科技的關係,以及對新聞工作者的影響,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日前也邀請政府、傳媒代表等人士,於「電子媒介新世代」研討會中舉行專題論壇。
對災後檢討陸續出爐,輿論紛將矛頭指向政府,認為政府救災不力,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資訊組委員李雪津指出,首先在統計數字上掌握不易,資訊來源也是由網路與電視獲得;此外,本次偏遠地區災情重大,需要依靠民眾利用各種新科技管道提供,「政府最害怕的是不正確的資訊」,李雪津表示,政府在進入災區時,必須確認其所需物資與人員情況等,所以動作上變得緩慢。
那傳媒如何協助政府?李雪津認為,媒體協助災情通報,但最終應回歸政府體制,避免資訊混亂;不干擾救災、避免偏頗報導重複重大災害畫面,使民心浮動。進而,以學者專家意見為主,避免政治力介入,淪為口水戰。未來媒體與政府必須建立溝通機制,東森電視記者羅友志認為,「政府應該超越媒體」,但這次救災中兩造顛倒,指出政府「透過媒體溝通」,資源也未善用,消防局有十二輛SNG車,但都未使用。
達德經驗 結合公共廣電救災
達德基金會新聞與創傷中心(Dart centre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澳亞洲中心主任Cait McMahon女士,則提供政府與傳媒合作的一種方式,澳洲今年二月的森林大火,促使澳洲政府與其公共廣電ABC(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合作簽署備忘錄,責成ABC為災害主要報導中心。McMahon指出,澳洲網際網路建置尚未發達,民眾還是仰賴廣播與電視獲得資訊。災難發生時,媒體必須以簡單的方式,直接、即時、準確地重複報導各類資訊,並且沒有「競爭」的餘地,並強調「社區報導」的重要性。
政大廣電系主任郭力昕則指出,這次風災報導問題,也是傳媒結構的問題。商營媒體競爭新聞時段,因此各家傳媒傾盡資源報導災難,如羅友志所指出的,雖然新聞報導比例失衡,但是他認為卻有其必要性,然而,當災難時間點一過去,新聞報導則減少迅速。李雪津認為,傳媒造就了「明星災區」,有畫面才有資源。公共電視新聞部經理何國華補充,災難目前仍然嚴重,只是媒體沒有去,除了電視台本身投入,更強調如何與公民媒體合作,培力公民記者,使議題能夠持續,資源能夠平均。
何國華說,傳統媒體時間有限,並且在鋪陳上需要有戲劇效果,議題往往無法深入。公視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讓公民記者透過網路平台,說自己的故事,雖然樸素,卻有持續紀錄的能力。並且,何國華強調此次風災不同於九二一之處,在於災害是「分散」的,因而更需要在地的公民記者加入,除了深入各地,更重要的是由在地人的觀點,而非「台北」看天下,並做到「探討問題,在地陪伴;持續關注,協助重建」。
公民媒體崛起 網路發聲救災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進步,在傳統媒體成本昂貴、時間有限的情形下,加強個人近用媒體的權利,經營時評部落格「龜趣來嘻」的鄭國威說:「災難一向是媒體的補藥」,自美國九一一事件,部落客已透過網路紀錄並傳遞,從此以降的全球重大災難,都有部落客以自己的觀點傳遞訊息。而當主流媒體對於持續關注議題的心力消逝之際,公民媒體是重要的力量;在某些刻意封鎖言論的國家,也能透過網路發聲。
然而,網際網路本身,在此次風災已扮演資訊傳達、資源募集調配的重要角色,但「不僅於此」,鄭國威首先指出,所謂的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達到降低風險,協助瞭解災害與預警的效果,目前有一種為了災害傳播專門建置,名為「SAHNA」的免費災害管理系統,由災害之資訊彙整、發佈到資源、人力調配,運用電腦科技的優勢,作一統整。他認為,台灣其實也有自己的系統,只不過「是人的問題」。如何以資訊傳播科技,使資訊暢通,是災害發生時的關鍵。
McMahon也指出,災害的「創傷」,指向許多層面,除了新聞工作者本身,首先採訪前如缺乏安全訓練、安全採訪設備等,而採訪後感到罪惡、憂傷、壓力,如何以適當的心理輔導,使記者自我照料外,回應創傷;也指避免對新聞事件主角----災害生還者等造成二度傷害,謹慎對待受害者,也有助於記者本身的新聞產製;並有強調尊重與精確的「創傷性報導」編寫,災害期間,新聞可以增加社區與大眾的知識與責任感。
在台灣的傳媒,如羅友志指出,沒有所謂的「心理輔導課」,但許多記者在此次風災後,的確出現「災後症候群」。如何輔導與保護新聞工作者,也必須是傳媒在未來於重大災害發生後,應當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