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網上讀報收費 英國報業舉棋未定/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英國報紙網站會否普遍推行網上讀報收費,目前仍然未見明朗。
在英國報業市場舉足輕重的報業大王梅鐸,顯然仍然舉棋未定。在今年7月,梅鐸曾揚言其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所有報紙網站,包括The Times, The Sun及News of the World等將在來年6月全面實行內容有價,網上讀報收費。一石擊起千層浪,市場為之觸目。這一舉措一旦實行勢將牽動英國整個報業市場。不過,言猶在耳,梅鐸在本月初又改變口風,使新舉措變得遙遙無期。
梅鐸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我們現正努力準備這樣做,但不能保證如期進行。…不單只我們的網站要做很多功夫,其他人一樣。」至於什麼原因會導致遙遙無期,他回說:「是因每一方面。」
事實上,英國的傳統報業,包括梅鐸的新聞集團旗下報章,近年在新進網絡傳媒沖擊下,都見業績大倒退,年年銷紙下跌,廣告減少,能夠避過結業厄運的報章多已既裁員瘦身,又同時跟隨潮流走上多媒體化。
各報印刷版同告下跌
下表列出英國發行量公信會所發表的全國性高端大報,在8月份的銷售量情況
至於近期公佈的主要業績如下:
•新聞集團旗下的The Times, The Sun及News of the World等今年第三季盈利比去年同期大跌,由1.34億美元跌至2千3百萬美元;其中廣告下跌了15%。單是The Times,一年虧損5千1百萬美元。
•擁有The Guardian 及The Observer 兩份大報的Guardian Media Group 宣佈,08/09年虧損3千7百萬英銬;比上一年的2千6百萬英鎊更嚴重。該集團正考慮將創刊已218年、全世界最長歷史的星期日報章The Observer 結束。
•Independent News & Media 旗下的The Independent 及Independent on Sunday 在10月底前過去一年盈利下跌37%;其中廣告收入下跌19%,該集團需要進行債務重整。
•擁有 Financial Times 的Pearson集團公佈過去一年營業收入下降14%。
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均收費成功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英國各大報十多年來都在奮力求變,紛紛實行多媒體化,尤其開拓同系網站,同一篇稿既放印刷版又放報紙網站,一物二用,網站成本誠然較低,但網上廣告,始終收益不大,絕大多數都抵消不了網站成本,遑論補貼印刷版在廣告及銷售量大幅減少引致的損失。
各大報紙網站中,主打財經消息的金融時報由2002年起其網站便實行收費訂閱,發展下來,一枝獨秀,亦從收費獲利。其餘報紙網站,目前全都是免費網上讀報,原則上不收費。
這情況跟美國的報業相似,新聞集團兩年前所收購的華爾街日報,其網站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都採用收費方式,目前訂戶數已突破一百萬,是最成功的收費新聞網站,年收益5千萬美元。但美國其他大眾化報紙收費網站,包括紐約時報,都是鮮有成功的。
各報網站瀏覽人次急劇上升
下表列出英國發行量公信會發表的各大報紙網站近期的瀏覽情況,可見印刷版讀者雖然下跌,各報網站瀏覽人次卻大多急劇上升。不過,只有Times Online例外,比去年同期下跌9%。
推行網上讀報收費 顧慮多多
眼見印刷版不斷走下坡,網絡版卻大受歡迎的傳媒老闆,自然紛紛心動,考慮推行網上讀報收費來開闢財源,不過最大顧忌始終是,大多數報紙網站不同於金融時報面向特定讀者群,而是以迎合大眾為主,萬一弄巧成拙,會把讀者趕走,到時瀏覽人次減少,對吸引當前本已疲弱不堪的廣告方面,更加得不償失。
所以,在一片舉棋不定的情勢下,梅鐸旗下報紙網站既有先行衝鋒陷陣之意,其他各報便多抱隔岸觀火心態,看看試驗結果再說。
英國包攬了報業、雜誌、及電視業一眾代表的線上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Online Publishers),在10月舉行週年大會時曾對各會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有大約70%會員表示正在研究網上收費。這個數字比兩年前確已上升,當時只是46%。
不過,考慮是一回事,真正實行又是另一回事。商場如戰場,同行如敵國,往往同桌吃飯,各自修行。
所以,同業組織進行調查瞭解相互競爭者彼此的未來經營大計,究竟能否反映真實態度,尚未可知。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只有5% 線上讀者願意付費讀報
當然,整個事情,最能影響結果的始終是消費者,即廣大讀者了。
英國民意調查公司Harris Poll 在9月時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只有5%受訪者會願意付錢來登入新聞網站。這比去年同期的調查更低,當時的數據是11%。
這數字可以部份解釋為,經濟衰退已對英國人的消費意欲帶來了一個直接影響。難怪一眾線上出版商協會會員在問卷調查中另一個佔最高比例的答案是,網上收費的最大威脅者是當前的經濟問題,有70%抱持這一想法。
至於其他方面的顧慮,還有是BBC 與Google之類的免費新媒體,前者公營,內容免費;後者是跨國私營,但卻非常成功地提供免費網上資訊。
不過,無論是否積極部署實行網上收費,英國報紙網站經營者行內另一個最為一致的看法就是,在當前移動帶寬的提高和便攜終端性能的提升下,報系網站致力開拓手機版的商機,肯定將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作者曾在香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多年,現居倫敦。)
愛恨情仇紀錄片 導演訪談出書尋支持/蔡崇隆(紀錄片導演、紀錄片工會理事)
《愛恨情愁紀錄片》是我2006-2007年間在南藝大帶領《紀錄片製作》課時,與學生合作紀錄片導演訪談計畫的部份成果。作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因緣際會跨足於學術領域,我深深感受到本土紀錄片研究/論述的不足。
市面上,可以看到諸如《製作紀錄片》、《紀錄與真實》…等西方紀錄片翻譯書,也可以看到針對中國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研究調查如《記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等,唯獨不見十餘年來在台灣紀錄片領域始終耕耘不懈的紀錄片導演訪談或相關研究。
這構成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紀錄者無人紀錄。
不要說專門培養紀錄片生力軍的南藝大音像紀錄所學生,對畢業學長姐的創作脈絡了解有限,即使同為紀錄片工作者的我,也未必知曉其他拍片朋友影像風格形成的背後歷程。我們往往只有機會在影展或新片座談時匆匆交流,或者透過少數學者、記者與影評人的眼光來解讀紀錄片同好的作品。近年來有些影展更強調,會邀請國外知名影展的選片人,來評選國內紀錄片作品,「市場性」與「好看性」不知不覺也成為評斷紀錄片高下的主流價值。
對我來說,逐漸成為隱憂的是,十年來台灣的紀錄片風潮,據說是八零年代新電影以來少見的文化榮景,而這樣的沃土或多或少也滋養了目前被看好的新興國片內涵。可是,我們這些活在當代的創作者,卻似乎陷入一種相互疏離的失根狀態中,只能不斷汲取境外的奶水,或迎合所謂紀錄片先進國家的標準。我們原本就不夠了解自己,現在又逐漸失去自信,這反映於本土紀錄片走過「榮景」之後,在創意與深度上的停滯不前。也預示了台灣紀錄片可能步上當年新電影後塵,在影展與市場間進退失據,終於在創作意識遠離社會真實之後,失去了廣大人民/觀眾的支持。
我們有歷來最多的紀錄片徵件或競賽,獎金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我們也有數不清的影像人才培力課程,在台灣各地進行。據說相對於香港或大陸,台灣的紀錄片推廣是兩岸三地做的最好的,這應該是台灣民主化的可喜成果之一。只是我常想,我們對紀錄片的了解,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差別到底有多大?也許紀錄片的技術門檻下降了,紀錄片的刻板印象改變了,但在紀錄片的文化視野上究竟拓展了多少?我們會不會只是從傳統教條的一端,擺盪到市場媚俗的另一端?不僅看不見兩端之間豐富多元的奇花異草,自然也無從肯定他們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所以這本書希望朝這方向跨出第一步。這批受訪導演名單並非由我決定,而是以南藝大學生眼光為準,不分知名度高低,先針對首批顯然風格殊異,同時也還在此領域工作的導演進行音像紀錄。受訪紀工朋友們和我一樣,願意拋磚引玉,提出自己的創作經驗/思惟供外界檢視。一方面這些素材可能成為本土紀錄片研究的基礎資料,另一方面也希望搭起紀工們彼此,或不同世代觀影者之間的橋樑。
這本書的成形,必須特別感謝南藝大紀錄所烏山頭不大小組成員小辛等人辛苦的採訪整理,同喜文化林睿育的用心編輯,與台北紀錄片工會的慷慨支持。也因此不循一般商業模式出版,而希望將版權留在工會。若能如願成為這個紀工團結組織第一本出版品,未來版稅收入盼能用來繼續訪談其他中生代、新生代的紀錄片工作者。
不過遺憾的是,一直到我寫序的此刻,年餘以來所能找到的經費,雖有國藝會的部份贊助,仍然不足以支應這個卑微的出版計畫。所以透過本序的書寫,我也厚顏向關心台灣紀錄片發展的各界朋友,發出求助的訊號。不論您願意樂捐多少,都將有助推動這本書的出版。這份心意紀工們將會永誌不忘。
編按:
這篇文章是紀錄片工會即將出版的第一本紀工訪談書的序文,也是一份募款聲明,希望能藉此募集到足夠的經費(約十萬元)完成出版計畫。這本書的部分內容,就是紀工報連載的「烏山頭不大之紀錄群像」。您在閱讀過此文之後,願意解囊相助的話,還煩請至http://docworker.blogspot.com/,其中有更詳細之募款資訊。
"團結在國旗週圍" 英戰爭報導很愛國/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下月又快聖誕,儘管經濟低迷,絕大部份英國人如同往常一樣,過著太平生活。不過,不論在朝在野,以至各個公私媒體,尤其在英國獨大的公營電視英國廣播公司(BBC),都在有意無意間提醒國人,不可安枕無憂,雖非國難當前,但國家確在打仗,而需要鼓動人民支援。
由十月下旬起,英國便已瀰漫一片‘國殤紀念月’的氣氛。在街上走著,你會看見一些充滿愛國熱忱的英國人在上衣扣著一朵別緻的紅色襟花,而電視上的新聞報導員、氣象報告先生小姐,更無不如此;小小襟花在制服般的深色外衣上更顯觸目。
紅色罌粟紙襟花,源起於紀念一次大戰陣亡戰士,而今已延及其他,而連串的紀念獻花活動至11月8日國殤紀念日為最高潮。
自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以來,英軍至今已先後22次介入各地衝突,包括韓戰、蘇伊士運河戰役、馬來亞戰爭、北愛動亂、福克蘭之戰,進軍伊拉克以及當前的阿富汗戰事 ,直接間接陣亡戰士將近1萬6千人。
悼念陣亡戰士報導千篇一律
這一天,戴著紅襟花的一男一女新聞報導員,又交替地以沉重語氣報導最新戰訊。…阿富汗前線有5名英軍在同一事件中遇襲死亡;隨後,訪問軍眷家屬盛讚男子漢如何愛家愛國;在國會,首相及反對黨領袖輪流發言致哀,推崇軍人偉大為國犧牲;其他政界人士、媒界評論員陸續登場評論戰情;稍後,盛載遺體軍機飛抵國門,一場軍號響起,蓋著米字旗的靈柩逐一由6名儀仗兵緩慢莊重地抬下機艙;其後,盛載靈柩的車隊除除駛經軍營外小鎮街道,大批民眾及退伍軍人早已夾道肅立致意;繼而,教堂內詩班頌唱,集體悼念…
在2001年911事件後,英美聯軍在反恐大旗下侵入伊拉克及阿富汗,在伊拉克方面大局底定後,而今重心已由伊拉克轉移至阿富汗。
美軍在兩個戰場上出兵共28萬,至今陣亡超過5270人。英軍在伊拉克損兵179人,今年4月由伊拉克撤軍後,繼續增兵阿富汗,兵力達9000人,至今陣亡者已超過230人,而傷亡情況則以近期最為慘重。至於敵方的傷亡情況,恐怕實在太多,或會在國際間帶來反響,所以,英美方面一直都不對外提供確實數字。
究竟不利戰訊頻傳,在後方可會動搖人心士氣、左右民意?這是軍政界,亦是很多傳媒學者極之關注的課題。
單以如何處理陣亡戰士魂兮歸來的同一類鏡頭,不同政府當局就有不同的處理手法。
就以國旗蓋棺而言,在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爆發後,老布殊總統一句"無人喜歡看見死人",美國國防部便規定,蓋有美國國旗的陣亡戰士靈柩用軍機運抵美國空軍基地,在由軍眷認領之前,媒界不得拍攝。這手法在當時一直被各界批評為,共和黨政府故意不想在民眾眼前突顯戰爭所帶來的人命代價。
不過,此禁令後來也不見嚴格執行,接任的民主黨克林頓總統便曾多次在國旗蓋棺運抵國門時,在場主持悼念陣亡戰士的儀式。
國旗效應鼓舞人心士氣
研究戰爭報導的一些傳媒學者指出,具體數據顯示,國旗蓋棺及戰況影像消息確有利產生所謂"團結在國旗週圍"的效應("rally round the flag" phenomenon) 。
事實證明,1982年英國為奪回福克蘭群島而與阿根廷開戰時,當戰況愈激烈,民意調查就顯示鐵娘子柴契爾首相的動武政策愈獲人民支持,其支持度由1982年4月初的44%,急升至5月底的80%。
同樣地,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當老布殊總統由猶豫轉為堅定,毅然於1991年1月開始空襲伊拉克時,美國人民不斷看見戰場訊息,而美國支持開戰的民意則見持續攀升。
不過,研究學者綜合指出,戰爭報導本質上不會改變民眾本來的立場,但卻會加強及堅定其原有的想法和態度。
英國國防部的心戰專家當然深明此道,也一向善用這種團結在國旗週圍的效應。
出兵決定,當非貿然,早經國會中的多數議員同意才可成事;但民意的支持度在戰況時鬆時緊,尤其出現膠著狀態時,則會時有變動。近期阿富汗前線雖然不斷死訊傳來,但英國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要求撤軍的呼聲反而比兩年前下跌,並維持在62% (要求立即撤軍者25%,可一兩年內撤軍者37%)。
目前美英都在營造氣氛增兵阿富汗,美國打算增兵四萬,使派往當地美軍增至10萬以上,而一直陪打的英國也宣佈將會增兵500,使進駐阿富汗的英軍總數增至9,500人。
各大黨贊同動武 口徑一致
氣氛又該怎樣營造呢?
英國媒體中報業均為民辦,有親工黨也有親保守黨,由於兩大黨基本上都贊成動武,問題不大。而網上傳媒多附屬印刷版報業,口徑大致一樣。
至於電視電台及網絡電視市場方面,更為易辦。市場上雖有播放廣告的獨立電視(ITV)及收費衛星電視 - 天空衛視( SkyTV ),但向全民收取電視牌照費兼獲外交部撥款支持的公營電視 - 英國廣播公司( BBC ),始終佔著一台獨大的壟斷性地位,尤其在新聞節目方面。
BBC 在08/09一年總收入達46億英鎊,開支綽綽有餘,還有1億英鎊盈餘。其用於各類多媒體新聞節目的近3億英鎊開支,全由外交部照起,埋單支付。
BBC的新聞部門,向來編制龐大,目前聘用2200人(其中駐外記者250人),以英語及其他語言共32種語言,對世界各地廣播。BBC新聞一向自稱客觀獨立,但既然經費來自外交部撥款,況且戰爭報導關乎民族大義,國家利益,身為英國人的編輯記者,在取材及角度上,果能全面抽離,做到敵我一視同仁,恐非易事。
可以預見,由戰爭主要消息來源的軍方及政府部門提供或安排採訪下,充滿"團結在國旗週圍"效應的新聞報導,仍將不斷在英國傳媒上尤其是電視上發酵,在英國民眾面前繼續出現。(作者曾在香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多年,現居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