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創傷新聞 記者與受訪者的共同課題/吳雅樂
「我哪有什麼受創?」這不僅是記者在受研究團隊訪問時的自我疑問,也是多數人對記者的疑問。正當國外已經有相關的創傷研究中心時,「創傷新聞」在台灣卻還停留在推廣的階段。
什麼是「創傷新聞」?政大廣電系副教授許瓊文解釋,創傷新聞大部分是以天災人禍為報導題材。除了災民,從事救災的人員和記者也因處於災難現場,而可能心靈受創。為了研究創傷新聞的製播過程與再現,避免對閱聽人、記者與受害者造成負面影響,許瓊文在2009年8月創設了「創傷新聞網」(TRAUMA NEWS WATCH)。除了探討災難新聞的處理,也希望幫助創傷事件中的相關人員走出陰霾。
缺乏在職訓練 記者知道自己受創嗎?
採訪過1998年發生的大園空難的一位記者,惡夢連綿。長年採訪社會新聞的記者可能持續心情低落,或產生以前不曾有的暴力舉動,「這已經是受創了」,曾任電視台記者的許瓊文發現,有些人可以透過一些儀式性的作法,以及找人傾訴排解痛苦。因此她建議受創者不要把創傷留在心裡,而要適度抒發。
「挺進八八風災記者自身的乾糧和衣物準備不夠,採訪後為災民哭泣不止」,這些是許瓊文在隨行採訪中發現的現象。立即穩定情緒,然後進行採訪是記者的工作,但她也強調,每個記者擅長處理的新聞不同,創傷新聞不必然是每個記者的專長。「承認自己也會脆弱並不是有錯的」,如果有適度的傾訴或有資深前輩提醒會比較好。
許瓊文提到,澳洲ABC電視台就有較完善的新聞室訓練,不但提供記者有關創傷新聞的資訊,也教育記者如何面對創傷新聞;美國還設有創傷新聞獎項。而大部份台灣記者對創傷新聞的概念不熟悉,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受創經驗,或是受到影響。因此,台灣媒體應加強記者的在職訓練,教導他們在處理創傷新聞時,除了要避免造成受災者的二度傷害,還要懂得調適創傷經驗。
《悲劇與記者》是目前許瓊文的創傷新聞研究團隊翻譯的第一份創傷自學手冊,教導記者如何採訪創傷新聞中的受害者、描寫受害者、以及學習保護自我等。這是哥倫比亞大學達德中心(The 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邀請心理學家、學者和記者討論後,共同制訂出來的。許瓊文指出,創傷新聞的研究中,國外線上記者提供的資料很有幫助,可以進一步了解創傷新聞的心理學問題。
拒絕媒體二次傷害 受害者得學習自保
除了記者以外,創傷新聞中的受害者自我保護,是許瓊文結合研究所創立的創傷新聞網著重心力的另一個面向。
電影《不能沒有你》取材自六年前台灣一起真實的社會事件。現實生活中的父女兩人近來失和,引起社會局介入。而媒體以聳動的方式報導,導演戴立忍對於受害人再次受創,感到「痛心、憤怒、慚愧」。當記者採訪時,新聞事件的當事人該怎麼拒絕受訪,如何說不?
「不要等到不當報導發生在自己身上、傷害已經造成,那時才抗議就為時已晚」,「如果碰到事情你都只能自認倒楣,那事情就會一再發生」,只要覺得報導不當,「就打電話、寫信罵媒體」。許瓊文以自己家人生活受媒體不當報導而遭到二度傷害為例,說明媒體為了搶獨家新聞,可能以侵入式報導,或不當公開受害者資訊等方式,騷擾受害者家屬。她建議民眾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從平時做起,看到不正當的新聞報導,就立即向媒體單位投訴。讓記者知到的自己報導中所犯的錯誤。
「每個人做一點點,讓新聞導向一個有他律的規範裡面」,許瓊文舉例,類似清大洪曉慧事件,「衛星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協調不要在她出獄後還繼續受媒體監控,「儘管晚了一點,但就是他律的重要性」。
許瓊文認為,「只要他(記者)下次在報導同樣的事情上能想起這個經驗,那怕只是想起來也算是有進步,有一點點進步都是進步」。
推廣創傷素養 協助受害者走出陰影
創傷新聞的相關工作相當多,除了媒體和民眾之外。目前還到警察機關演講的許瓊文,提醒警察在提供訊息給媒體之餘,需要顧及受害者的隱私和心理受創因素。如果建立一個標準作業流程(SOP)來照顧受害者,讓警察透漏訊息給記者前能被提醒,就能避免造成受害者二度受創。
另外,災難發生後,教導那些率先趕達現場的救難人員、宗教團體或義工,如何安撫受難者以及告訴他們,如何直接或間接面對媒體,也是可以推廣的方向。許瓊文指出,台中娃娃車事件(編按:2005年台中縣發生幼童悶死在娃娃車上的不幸事件)中一位失去小孩的母親,就透過書寫聲明稿、委託親人向媒體發言。「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可以做這件事情」,所以,許瓊文認為,接下來的創傷新聞網就是在提供記者資訊之外,也希望能推廣到社工師、義工等身上。
另外,也該讓民眾了解自己有拒絕向媒體發言的權力,以及使用媒體表達自己需求的能力。許瓊文補充日本經驗,早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就教導民眾如何面對媒體,甚至透過媒體表達災後的需求。
「了解創傷的情況,也是更了解自己」,這就是「創傷素養」(trauma literacy),也是媒體識讀,許瓊文表示,未來創傷新聞網還會陸續介紹什麼是「創傷壓力症候群」、「急性壓力症候群」,並了解人在面對大急難時會有什麼精神反應等。陸續將在網上放置更多手冊,讓其他人也能透過這些準則幫助別人。
衝進災難最前線----報導倫理與心理創傷/李奇偉
今年夏天,莫拉克颱風為全台各地帶來嚴重災情,尤其南部許多鄉鎮受創甚深,受災民眾面對著失去親人、家園與財產的痛苦。在此同時,災區第一線的媒體記者,也親身感受當地的災情與悲痛。他們在採訪的過程或多或少會面臨工作績效與道德的抉擇,以及目睹災情後的心理傷害。
世新大學新聞系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於12月9日主辦校園巡迴座談,以「衝進災難第一線:談災難報導倫理與心理創傷」為題,邀請的與談人包括台視駐桃園記者林注強、公視新聞部攝影記者陳立峰、消防署公關室主任暨國會組組長梁玉竺、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執行委員周富美。讓學生在進入職場前,認識災難新聞的採訪過程,與記者可能受到的心理創傷。
記者職場壓力大 易忽略身心健康問題
「全美壓力最大的八個行業:第三是攝影記者、第七是文字記者。顯示記者在工作職場上,所面臨的壓力,並不輸於第一線上救災人員。」消防署公關室主任暨國會組組長梁玉竺引用美國就業網站的資料,一語道出記者處於第一現場,在工作時效與自身感受的交戰之下,所帶來的強大壓力。
尤其是地方記者,開車、拍照、錄影、寫稿等幾乎都得自己完成,梁玉竺就強調地方記者結合了攝影加文字記者,壓力「超級大」。災難往往又在未知的狀況下發生,即時取得消息並抵達現場,成為記者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台視駐桃園記者林注強表示,和當地組織如葬儀社業者、民間救難協會等必須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他們是第一時間知曉災害地點的人,對於地方記者是重要的訊息管道,「只要你掌握訊息來源,剩下都好辦」。
即使掌握了當下的訊息,能否及時趕至現場而不「獨漏」新聞,與災害現場帶來的恐懼,或許才是記者主要的壓力來源。「當你在採訪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可不可怕的問題,只怕會不會比人家慢。」林注強道出多數記者都曾體會的經驗。為了新聞要求的即時性,記者必須冒險犯難進入事發第一現場,工作壓力往往讓他們忽略了自己的安全,包括生理與心理層面。
災難現場 記者也承受同等悲痛
特別在颱風季節的新聞報導,記者往往是在颱風的「進行式」深入各地災區,此時面對的環境將更為險惡。「採訪災難新聞,已經是一種冒險!」公共電視新聞部攝影記者陳立峰在會中說明採訪災難新聞時該如何自保。
陳立峰強調,記者平時就應培養運動習慣,蓄積體能,以應付採訪災難新聞所消耗的大量體力。「記者有時候要會觀天象,通歷史與地理。」隨著經驗的累積,應培養應變能力與相關災害的專業能力,以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除了基本的生命安全需要保障,災難發生以後,生還者或是第一線工作人員可能受到打擊,而在心理遭受傷害,也就是「災難後的創傷症後群」。患者會不斷想起災難當時的景象,或是做惡夢、失眠,進而產生頭昏、易怒等症狀。從此開始變得草木皆兵,如地震的症後群一遇到稍微的搖晃,就會覺得地震要來了。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表示,患者會從此開始避免接觸和災難有關的訊息,如媒體的報導,或是坐會搖晃的遊樂設施。
但是記者得不斷面對災難現場,對於已有心理創傷的記者無非是一大折磨。鄭泰安認為,處於災難第一線的工作者,都應進行心理疾病的篩檢,讓所謂的高風險群,即已(曾)有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之患者避免接觸此環境。
「像88水災前去救災的國軍弟兄,他們回來以後有沒有對精神狀態做個了解?我相信裡面一定有人,因為去救災而產生災難症後群。」開始關心災難報導的新聞從業人員,或是救災人員的心理建設,是社會的進步。同時要進一步思考如何防範與治療,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進行精神篩檢與評估。
將心比心 尊重受害者
記者在災難現場保護自己之餘,與心理、生理皆已受創的民眾互動,將是完成新聞的必經之路。這個過程極為敏感,也是新聞倫理往往受到爭議之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執行委員周富美分享了自身的採訪經驗,同時提醒未來的記者必須不斷反思自己對受訪者應盡的責任。
當記者面對傷者、罹難者的家屬時,容易提出造成二度傷害的問題,周富美談及自己也不例外。但她問出不得體的問題之後,學習做自我反省,「如果我是當事人,我會怎麼做?」
她會陪著急診室外的家屬,一起靜靜等待,而不是問他們「如果她死了之後怎麼辦」;當以前的同學是空難罹難者之一,在其未婚夫憑弔的時候,選擇不去打擾,不問他「失去女朋友之後你有什麼感覺」。避免家屬情緒過度的擺盪,造成二度傷害。
「每天要對你的行為負責、對你的受訪者負責、對你想要追求的記者靈魂負責」
周富美認為現在的媒體不重視新聞倫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要成為什麼樣的記者,自己要去衡量。「沒有一條新聞值得你用生命來換,保護自己、保護你的受訪者,同時也保護你記者的羽毛。」
團隊協力,小題也能大作----廣播類即時新聞獎警察廣播電台採訪組長傅裕傑/周富美
2009年7月22日,天文界出現一場五百年來最長的日全食,讓警察廣播電台的採訪小組陷入一陣熱烈的討論,雖然在台灣只能看到日偏食,但是這次難得一見的日全食天文現象,到底該不該在新聞時段中當作焦點新聞播報?讓支持與贊成的雙方展開一場激烈的意見表述。
「與電視台與報紙比較起來,廣播是相對弱勢的媒體,無法達到電視台SNG轉播車的即時性報導,也贏不過平面媒體的深度,但是在風災或即時新聞的報導上,廣播就可以發揮立即效應。」以「台灣日偏食特別報導」榮獲廣播類即時新聞獎的警廣電台採訪組長傅裕傑表示,當時電台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但後來證明,只要透過事前規劃與團隊合作的協力,小題照樣可以「大作」。
傅裕傑說,在此次的台灣日偏食特別報導中,警廣出動了十三位記者,在台北天文館、花蓮海上觀日族、屏東三地門、高雄港和國小、台中科學博物館進行連線,甚至連在中國上海蘇州的旅行社領隊,也加入了現場連線的行列,讓台灣的聽眾立刻知道,在長江沿岸追日的廣大觀日族們,無法如願看見日時,只能望著滂沱大雨興嘆。
日食是一個偏向「視覺」的題目,該如何在廣播中呈現出現場的感覺?著實讓採訪團隊思考了好一陣子。「各位聽眾大家好,在台北有許多民眾,把自家公寓陽台當作天文台,觀賞著這場難得一見的日偏食。」聽著警廣記者的現場連線的播報內容,讓傅裕傑感覺很驚喜,記者進行現場連線時當場發揮巧思,把公寓陽台比喻成「天文台」,感覺既生動又活潑,也顯見記者平日採訪時累積了足夠的功力。
除了台北民眾將自家陽台變成觀日天文台之外,警廣的採訪團隊,也將聽眾帶到高雄的港和國小,聽聽看南台灣的小學生們,是如何自己動手做觀日眼鏡,同時也連線到屏東山地門鄉文化園區的阿美族原住民,如何以傳統的放竹砲方式,驅趕傳說中不吉祥的日食現象,甚至有記者跟著觀日族搭著賞鯨豚的船出海,體驗在海洋上觀測日偏食天文奇景的獨特方式。
「請問你們怎麼會這樣處理這則日食的新聞?」讓傅裕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日偏食特別報導系列播出之後,連媒體同業都會打電話進來交流,請教警廣日如何分工採訪這則日偏食的新聞,可見只要用心規劃詳盡報導,觀眾與同業的回饋,就是非常立即且實際的鼓勵,今年之所以勝出獲獎,傅裕傑謙虛地說,這要歸功於報導記者人數多、連線地點也多的優勢,也是發揮團體作戰成果的亮眼表現。
傅裕傑指出,目前媒體報導的焦點,大多是政治議題或是負面的社會新聞案件,在這次參賽的過程中,讓他深刻感覺到,新聞沒有大或小、好與壞之分,「只要用心,就算是生活新聞或是正向報導,也可以做出好新聞。」
「在這一次處理日食報導新聞的過程當中,我也聽到大家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更學習到不要先去否定他人的看法,實在是受益良多。」傅裕傑強調,透過充分的溝通討論,才能夠讓一則看似平凡的新聞報導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