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9-24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鸚鵡螺小房子 社區參與工作坊
本期目錄
數位原生代跨國研究計畫:官網介紹與計畫倡議/呂宜華編譯
為社會發聲 虛擬結合實際行動力量會更大-專訪輔大陳順孝副教授/林巧悅(本報特約記者)
瞭解數位原生代:法國研究顯示數位原生代的立場與特質/張春炎編譯
數位原生代跨國研究計畫:官網介紹與計畫倡議/呂宜華編譯

 

數位原生代跨國研究計畫:官網介紹與計畫倡議/呂宜華編譯

  數位原生代計畫為一跨學科合作計畫,緣起於哈佛大學柏克曼網路與社會中心及瑞士聖加侖大學法律資訊研究中心。計畫目標在於增加對生長在數位時代的年輕族群之瞭解,並多方調查年輕族群使用科技之主題範圍。該計畫之成果範圍包含學術刊物、實際操作層面的法律、教育與科技介入等。

  在數位原生代官方網站的說明中,區分為六個主要部分介紹,未方便讀者瞭解網站涵蓋的重要概念和計畫內容,以下作一個架構上的重新調整,方便進行介紹。

關於數位原生代計畫

  數位原生代計畫,主要目的在於研究年輕人的數位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與教育及法律之交集。研究成員包含律師、民族誌學者、社會學者、媒體學者、教育學者及人機互動心理學者,期能培養並保護年輕族群在數位世界中互動之創意、教育和創新的可能性,同時處理隨之而來的網路生活問題。

數位原生代跨國研究計畫:官網介紹與計畫倡議/呂宜華編譯   數位原生世代是指於成長過程中廣泛使用數位科技,生活全然與數位設備融為一體的人。藉由瞭解年輕族群與數位媒體(如:網路、手機與電玩)之互動情形,能有助於處理年輕族群使用量提高的問題,並學習控制因熟習數位科技所獲之機會,整體而言是一種促進公共利益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形塑數位時代的相關管理與教育的架構。

  經由與教育學者共同進行質化研究與法規分析,該計畫研究數位原生代文化過去如何影響世界,而未來又會產生何種影響。在此,數位原生代文化為一種全球公民文化,具有互聯、公開、共享、回饋、持續存在等特質。這項計畫關注於數位原生代對教育機構和政府的影響,同時也企圖瞭解其對企業、關係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此研究計畫的使命,就是為了能提供教師及立法者改革的建議,希望能充份利用年輕人駕馭數位科技之能力所帶來的可能性,並且在他們解決困難問題的過程中能給給予支持,最後能用強化社會制度的方式介入科技。

所謂的數位原生代

  雖然數位原生代的範圍已經被限縮在,生長於數位時代的年輕族群。但是並不是所有年輕族群都能算是數位原生代的成員。所謂的數位原生代,他們共享著一種全球文化,他們並不能用年齡來定義,而是由族群的特定屬性和經驗來定義。這些屬性和經驗是由年輕族群受到數位科技影響之經驗,以及他們如何使用資訊科技、資訊,來和他人或組織互動(進而產生可能的衝擊)所決定的。即使是非生長於數位時代的人們,也會與此有關聯。這份研究的部分挑戰,就是在於,瞭解什麼是決定「誰是」、「誰不是」數位原生代的關鍵,以及其代表何種意義。
第一代的「數位原生代」──生長於數位時代的孩童──已經長大成人,這世界將會重塑於他們的手中。我們的經濟、文化生活,甚至家庭生活的型態將被永遠改變。

  奠基於原始研究與新理論的基礎,《數位世代》探討之議題層面廣泛,從哲學到實用兩個極端皆有:對擁有一大堆網路分身的年輕人而言,身份意味著什麼?我們是否應該擔心隱私的議題?或者對數位原生代而言,隱私甚至是一種相關的價值?安全的概念如何轉化到漸趨虛擬的世界當中?「陌生人危險」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嗎?

  跟數位原生代相關的著作,可參考《讓「數位原生代」喘口氣》(Keeping ”digital natives” from getting restless):約翰帕夫雷於《新英格蘭科技期刊》評論新近出版的《數位世代》;《你與我的空間:數位世代》(My Space-and Yours:Born Digital):約翰帕夫雷與《哈佛雜誌》談論即將出版的《數位世代》。

數位原生代跨國研究計畫:官網介紹與計畫倡議/呂宜華編譯

研究領域與個人計畫簡介

  數位原生代計畫研究領域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身份、隱私與安全」,關注數位生活中之檔案、公開資訊所牽涉之議題;「創意、盜版與智慧財產權」探索分享文化的應用,以及法律與教育的新式創意;而「資訊品質與學習」則聚焦於探究變遷中的學習資訊環境,與瞭解教育應該如何轉變以備未來數位原生代之需。

  至於個人計畫,則包括數位原生代研究、數位世代、維基百科教師指南、eLangdell:法律教學資源交流平台、創意權與道德電玩等。

  更詳細內容,可以進入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計畫官網(http://www.digitalnative.org/#about

為社會發聲 虛擬結合實際行動力量會更大-專訪輔大陳順孝副教授/林巧悅(本報特約記者)

傳播科技改變社會參與

  科技的演進不僅為人們帶來更多方便,也創造出更多可能,而網際網路的發達甚至顛覆了原有的社會結構與行動。

  日前法官輕判性侵女童案的新聞在網路上傳開,網友紛紛痛罵法官「太瞎了」,並在facebook上發動連署行動要求罷免該法官,短短一周就累積十五萬人參加連署。年輕世代以網路做為對社會議題發聲的管道,進而聚集行動的事件,近日來在facebook上到處可見,天天都有新議題被發起。其實早在數年前,以網路為平台的運作方式就已開始。兩年前的野草莓學運,正是透過知名的bbs網站PTT集結網友、發起學運的動員,之後才正式成立組織並加以完備。

  輔大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長期觀察研究網路傳播議題及公民網路動員行動,他表示:「過去擁有相同訴求的人,要成立組織並動員是相當不容易的。現今網路的進步將過去難以聚集且分散的群眾相互連結,只要在facebook簡單點個『讚』或出席,就可以聚集發聲,這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結構。」  

為社會發聲 虛擬結合實際行動力量會更大-專訪輔大陳順孝副教授/林巧悅(本報特約記者)
  確實,因為網路媒體的發達,過去空間是很大的隔閡,但現在空間不再是問題,這影響了民眾的社會參與方式,就此產生了不一樣的格局。陳順孝舉例說明,「過去政黨或環保聯盟等單位欲表達其訴求,就需要以特定管道進行動員;而網路的進步使個人的參與成本降低,也讓發起單位的組織動員時間及成本大幅降低,且降低的成本是相當驚人的程度。過去一定要有資源才能發動行動的基礎已經被顛覆了,現今個人就可以發起行動,這種方式將會改變未來很多社會運動,乃至於政治。」

Facebook網友不只是匿名聲援

  談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網友在facebook平台上進行的連署行動。陳順孝認為,網路連署及行動的發源地,從bbs、部落格、噗浪到facebook,都僅是一種工具使用上的變遷,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facebook與先前平台最主要的差異在於,facebook是將真實世界的關係帶進了網路虛擬世界。在facebook上,有高度比例的使用者是以真實姓名作為使用名稱,與過去習慣的網路匿名性有很大的差別。且facebook的人際網絡特性使得參與連署者之間,以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方式進行串連。過去連署時匿名的爭議及動員的困境,透過facebook的特性有了轉變。

  然而陳順孝也特別提到,網路只是一個工具,行動或議題本身能否持續及達成效果,在於議題本身的特性及後續的組織行動。網路連署的好處是,使過去動員所需的打電話、辦說明會、租遊覽車等成本減少,但這裡所降低的主要是活動初期的成本。例如現在的大埔反圈地運動,或是野草莓學運的行動,以網路的方式發起、討論搭配行動,就和過去不同。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行動的效力在於議題本身,如果只是快閃族的行動是無法持續的。以網路為平台管道,討論並搭配行動是可行的,而行動後能否有完整組織,才是有效與持續的關鍵所在。

網路連署應只是社會參與的開端

  針對近來年輕人透過網路對社會議題發聲,進而改變社會的行動,陳順孝認為,年輕人除了在網路上看一些風花雪月的事情外,關心社會、關注社會議題是值得鼓勵的。然而要注意,關心社會不只是在facebook上按了一個鍵就完成行動這麼簡單。陳順孝建議:「要把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結合,才能產生比較大的力量,網路世界的發起連署只是一個行動的啟蒙。」

  當越來越多議題或事件邀請,出現在大家的facebook介面上,一般大眾該如何看待此現象?
  陳順孝建議,「我們可以去關心、瞭解議題後,再判斷要不要支持。」陳順孝進一步提到,網路帶來很大的方便,例如過去若是反對六輕,一定得要到現場支持發聲,而要上班或有其他事無法前往的民眾往往沒辦法表達意見;但現在就算不出門,也可以傳達意見與支持,這種創新與變革,帶來更多方便與新的可能。最後,陳順孝再次強調,「如果可以的話,當然還是實體行動最好。但藉由網路多了解多關心,並表達自己的聲音也是很好的。」
  

瞭解數位原生代:法國研究顯示數位原生代的立場與特質/張春炎編譯

  數位原生代(digital natives)他們把生活看成一場遊戲。他們享受更加聰明的生活方式,並且不相信政治人物、媒體或者品牌。企業被他們視為是沒有效率的。他們必定屬於一個或好幾個(網路)社群,並且相信也依賴這些社群。  

  數位原生代是指那一群一出生就生活在數位(傳播)的世界,他們可以同時操作運用不同的媒體,電視、音樂、facebook、MSN、還同時會瀏覽各類網站;他們具有非常快速的資訊搜尋和獲取的能力;他們喜歡圖(影)片更勝於文字;他們也偏好隨機的連結上網接收媒體訊息;藉由數位媒體與其他社群朋友互動、結交新朋友。這是這群新世代的新(傳播)的技能。 瞭解數位原生代:法國研究顯示數位原生代的立場與特質/張春炎編譯

瞭解數位原生代:法國研究顯示數位原生代的立場與特質/張春炎編譯   相對的,原本出生在印刷、類比媒體環境的那一代人,後來進入到數位媒體勃發的環境,則被稱之為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tion)。他們的媒體使用習慣是,資訊接收緩慢、一步接著一步、一次只做一件事、個人化的媒體使用等等。所以當他們進入數位媒體環境時,像是一個新移民一樣。

他們是數位原生代
  
  近期,法國民調機構BVA出版一篇具啟發性的調查—《世代基因工程和資訊與傳播的科技》(GENE-TIC for Generation and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企圖瞭解目前18至24歲這一代人(所謂的數位原生代),他們跟著滑鼠、鍵盤一起出生,現在更普遍地跟智慧手機緊密相依。這份長達500頁的研究,調查了上百位青少年,為的是瞭解他們的數位(使用)習慣,其中有幾個關鍵的發現:

1.玩不停的遊戲者:
  數位原生代看待自己身處的環境的方式,深受電腦影響。啟動這項調查的負責人Edouard Le Marechal說:「當他忙碌於某些事時,發現最好的協議是重要的過程。數位原生代樂於使用所有可得的工具,以智取勝於商人系統並且去發現最好的方法。他不相信(商業)品牌。像是在一場遊戲中,商業品牌是需要抵抗的敵人。」

  根據這項研究,商業品牌面臨來自數位原生代嚴重的挑戰。他們不只是企圖打倒商業品牌,數位原生代也不會受到行銷術的欺瞞。更麻煩的是,他們將會變成專家,會比企圖魅惑他們的商人更有(傳播)知識。而這是遊戲的一部份。

  這份報告說明了,商業品牌(企業)和他們的廣告,被數位原生代透過各種管道圍攻。商人們看到了自己持續跟目標消費者分離。但廣告如果被降低了它的功利面向:如果一則廣告訊息不帶有明確的推銷(意涵),它很可能會導致一個好的傳播互動。

2.他們信任的社群:

瞭解數位原生代:法國研究顯示數位原生代的立場與特質/張春炎編譯   數位原生代不依賴單一的社群,而是好幾個。對不同社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信任。他們的社群有三個同心圓:親近的朋友和家人做為核心,20至30個他們信任的好友以及大致200個facebook朋友。除了這些社群,那些難以捉摸、懂得用花招進行吸引閱聽眾的人,將會更多。

3.他們怎麼獲取新聞?
  不論為什麼某些社群會成為數位原生代重要的資訊來源。首先,對數位原生代而言,最快的資訊就是最好的資訊。他們認為,冗長的(專業)新聞可以不用去理會。快速的電視新聞廣播、免費報、像子彈一樣快速的廣播短新聞是再好不過的資訊來源。而他們的社群,除了接收資訊,還會作其他事:這些社群會組織重要的新聞元素,重新設定自己的新聞產製-使用循環的步驟。

  更令人恐懼的是:社群相信在他們能力範圍內,可決定什麼是可信的什麼不是的新聞、資訊。真相(至少是可接受的真相)似乎來自於明顯的社群投票,什麼是真的事實,對數位原生代來說,完全可以不理會。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社群相信一件事,那這件事就是真的了。當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如果它變成是一個毫無根據的謠言,這個新聞就不會持續太久(這點對於謠言的受害者似乎具有一點小小安慰);

  而新聞(產製)的循環被如此壓縮之下,那些舊時代流行的想法,像是可靠性或者值得信賴就變成是次要的。總之,因為他們(新聞資訊)被系統性的操弄,所以數位原生代不相信媒體(當他們自己不是操弄者的時候)。對數位原生代來說,所有的數位資訊只會來自,跟社群有關的或者透過集體生產(的新聞)。

  最好的例子是維基百科(Wikipedia),因為它是群眾出力並且展現出中立的形象,維基百科被擁戴成為值得信賴的(消息來源)。此外,維基百科是可近用的,它直接並且有好的架構。結果,許多數位原生代轉而在維基百科上頭確認事實,或者去消化訊息。

從這份調查報告可進一步提出太多的結論或許是太冒昧,但是以下有些想法:

1.新工作文化的出現:
  當數位原生代的思考是,不信任既有、主流的媒體環境,則企業的組織模式必須要被重新考慮。個人的酬賞和賦權(的方式),必須再重新設計。由上而下、「用我的方式否則就另請高明」的這種武斷的方式需要被重新調整。有趣的是,法國這份調查報告顯示了,有四分之三的數位原生代想要成為企業家,是為了獲得科層組織的信任(雖然他們不尊敬這種組織)。

2.瞭解社群成為重要的事:
  因為社群成為新社會系統的核心,所以社會應更瞭解這些網路社群。就現在而言,還沒有社群和其他社會組織形成敵視而分離的跡象。但只要政治的、企業的、媒體的菁英對於這些網路社群感到失望,那麼舊世代/新世代、主流菁英/網路大眾彼此分離的情況,就會慢慢浮現。今天,似乎沒有一個統治菁英瞭解社群的晦澀結構和規則。這部分也應該受到(主流社會)更進一步的認識。

3.膚淺、快速的資訊贏得地位:
  信任將難以被保持。因此,社群作為數位原生代主要的資訊、消息來源,應該被更進一步瞭解。但最可能發生的戲碼是,新聞閱聽眾的分裂。數位原生代將樂於接收膚淺、快速易消化的資訊流。另一方面,深度、平衡的資訊將會菁英的特權。這樣的(新聞/資訊)分裂是沒問題的,只要我們能夠確認,網民誤傳和持續的(資訊)分享不會變成民主體制的威脅就行了。


節譯自
Frederic Filloux(2010)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Natives
Marc Prensky(2001)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Horizon, 9(5): 1-6.

推薦訂閱
102年5~8月服務點滴@【我在大安愛老人】
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102年4月電子報@【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電子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