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泰晤士報》報系網站月費訂戶突破10萬/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泰晤士報》報系網站(Times Online)收費牆制度實行剛滿一年,月費網上訂戶也剛突破10萬。《泰晤士報》報系自言成績滿意。
收費牆制度是讀者上其網站,不訂閱則不可進入,連各類線上搜尋器Google或Yahoo等都被擋之門外。
《泰晤士報》報系現為媒體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旗下刊物,向被視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大報之一。該報系稱,在2011年2月時,交月費的網上訂戶為79,000,至6月底,已增至101,036戶,其中每日都有用iPad下載的約35,000戶。收費牆制度帶來的訂閱收入,已多於還是免費時的網上廣告收入。
在推行收費之前,其網站的每月總瀏覽人數曾聲稱高達2千萬人。由數字已可看出,原有網上讀者已絕大部份流失,只不過,留下的都願意付費而已。
該報系網站自去年6月改版實行讀報收費以來,在內容及版面設計上也力求以質取勝,並在近期英國同業的「線上媒體大獎」(Online Media Awards)中囊括6個獎項,成績驕人。
證明優質新聞有價
新聞集團行政總裁Rebekah Brooks女士表示:「收費牆制度推行一年來已證明人們樂意付費收看優質新聞報導。我們相信網上訂戶今後還會繼續增長。
「很多人也曾懷疑我們的網上收費制度會否成功,現在事實證明我們走對了方向。我們比以前有更多忠實讀者,他們各以最合適的方式來閱看我們的新聞報導。」
目前,《泰晤士報》及姊妹報《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月費訂戶總數,包括訂閱印刷版兼網上版,以及單獨只訂網上版,共逾25萬戶。
梅鐸在2009年8月曾宣佈他旗下在英國的所有報章未來都會推行網上讀報收費制度,但目前似乎已事與願違。旗下各報推行與否,顯然因報而異。
《太陽報》仍不設收費牆
目前已收費的為《泰晤士報》報系及星期日出版的《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 (2010年10月開始收費),但反而旗下小報《太陽報》(The Sun)則一直按兵不動,並不實行收費。《太陽報》風格有別於《泰晤士報》,專走大眾化路線,是目前英國最暢銷小報,日銷三百萬份。
新聞集團市務主管Kate Vanneck-Smith女士最近答得很妙。她說:「新聞集團認為,市場呈現多元混合格局,存在各種不同品牌,是最好不過的了。這也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最好形式,使 我們這個國家的新聞業,未來將繼續充滿生機,朝氣蓬勃。」
如此這般,她就推了《太陽報》何時也跟上該集團旗下各報實行網上收費。她乾脆說,目前沒有計劃,也沒有日期。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Times boasts more than 100,000 digital subscribers - Press Gazette
Sun set to remain outside News International paywall - Press Gazette
不再只看主頻收視率---丹麥公視如何民調/周傳久(資深媒體人)
推文至
在公共媒體發展歷史較久的國家,不僅重視節目內容以及瞬間收視率數字,還希望透過更多樣方式確保公共電視的各項發展都有更高的民意基礎。這一方面是因為公共電視的經費來自徵稅,不論電視執照稅還是一般稅收,所以經營必須回應民眾的期待。另一方面則因為公共電視是公共媒體,既是公共媒體就應看重民眾參與,成為實質對話的公共空間,這對話並非只發生在狹隘的討論節目,由少數來賓進行,一般觀眾只能當觀眾或打電話表示一點意見而已。
丹麥公共電視(DR)為了上述原因又考量網路時代產生更多對話可能,於是選定三萬個民眾為樣本,以固定問卷形式讓這些觀眾定期對特定節目表示意見。問卷有十五到二十個題目。問題可包括喜歡這個節目嗎?還有對燈光佈景主持人表現等比較細部的問題。當民眾答應丹麥公視邀請後,也可表示他們經常收看哪些節目。在現代化的資料探索系統,這種三萬個樣本的數據可以變化出很多電視台需要的資料。
除了固定對節目表示意見之外,丹麥公視還有抱怨申訴客服系統。可以透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很多方式,其中電話部份是二十四小時開放。通常來電目的包括為了某種理由想要節目拷貝或者希望重播等。從頻率來看有時一小時五百到一千通電話而有時很少。每天這些電話記錄會整理呈報丹麥公視主管。
此外,丹麥公視有時也定期直接主動接觸一些社團組織如各種政黨和工會,以了解他們對公視的期待與意見。地點有點類似台灣的NCC。丹麥公視也必須確認所選擇的這些接觸對象是很有區域代表性的。這和「有起來做就好」或者「臨時趕快找某地方有空接受訪談但搞不好根本很少看電視的人快快填問卷交差」當然很不一樣。
以上收集民意管道可以彌補僅用收視調查公司取得的瞬間收視率數字。因為在社會生活型態與使用媒體習性變化後,主頻道瞬間收視數字越來越不能完全代表究竟誰看過節目以及觀眾需不需要這樣的節目。更多觀眾透過網路點選與轉寄,假如公視將一些節目上網(事實上為了服務觀眾,芬蘭甚至連購買外片還將主頻播出後可以上網一個月納入版權談判來服務觀眾。)
丹麥公視選定大量固定觀眾為樣本的作法,也許對台灣觀眾乍聽之下覺得特別。但是以丹麥社會的公民素養水平和整體重視公民參與的歷史傳統來看,不難想像理解。這裡再舉兩個例子,丹麥公視的健康促進節目也採取邀請民眾為固定樣本不時徵求來賓的作法,從不同區域找民眾參加健康促進計畫節目。筆者在製作現場曾親自訪問製作人和民眾,感覺到他們真的很把這種互動當一回事,因為雙方同時擁有一樣的價值觀,就是公視是我們一起努力經營,而不是別人的責任或者「我沒辦法」。另一個例子是在一些文章中其公共服務地位被丹麥人視為與公視一樣重要的公共圖書館,設有快速有效的民眾接洽系統,以便圖書館從蓋館要開放時間乃至辦活動都不斷考量民眾意見而調整。筆者身為遙遠東方的民眾也經常得到他們豐富熱誠快速的回信足見服務品質和平等待人一點不假。感動得筆者常把他們的回信收集起來激勵自己要這樣對待別人。
在公民素養比較成熟的社會,觀眾與公視的互動機制是確保公視代表性與存在價值的重要基礎。在這種互動過程中,觀眾也可以有很多收穫,也就是最佳媒體素養教育之一。這比只是與不在電視台工作的學者們討論「電視刻版印象研究」是不同的學習經驗,並參與了「我們的」公視的發展歷程。
在新的收視行為環境,只看有多少觀眾在主頻瞬間收看已經不足以支持公視製播經營政策,還需要更多創意和資源投注,以促進更實質多元公民參與。丹麥老是被列為最適合人居住的國家,通常大家想到的是治安和富裕,但其實該國公民對公共媒體參與之積極和公共媒體對民眾在意態度與設計機制也很值得品味,這使公視節目除了收視數字,還有更多民意為基礎致力促進新知、通俗易懂、豐富文化、運用媒體促進社會彼此理解。
以往我們看到北歐各國公共電視頻頻創造很人味很溫馨的新節目展現公共價值,這些媒體的工作人員固然有貢獻,但一套搜集民意以設計節目的機制也功不可沒。
不再能白看網路新聞了/胡宗駒(前中央社美國特派)
《紐約時報》從今年3月起著手設計收取網路新聞訂閱費,若干報界與學界人士認為,在報業面對營運財務艱困的情形下,這是一件值得一試的事,假如《紐約時報》試辦成功,預計有更多報紙加入這項新的經營方式,到今年底,估計將會有一百多家報紙開始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這意味著網路新聞收費時代來臨了。
對於一向享受免費點閱網路新聞的眾多讀者而言,這固然是一項新的挑戰,對報紙發行人、報業主管和新聞編採人員也將是一項考驗,成敗取決於是否能以更快速、翔實、正確與有深度的新聞,讓讀者覺得物有所值,心甘情願付費閱讀。
在報業經營中,有很大一筆成本是新聞編採的支出,別說《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國際性報紙了,有一陣子,像《聯合報》、《中國時報》都擁有數百位編採人員,每晚燈火通明的編輯部和採訪部辦公室裡忙碌的景象極為壯觀,同時為了加強新聞報導,各報不但會派遣文字和攝影記者遠赴全球各地採訪重大新聞,也會要求資深記者花費數週,乃至數月去作一則調查性報導,可以想見報紙的經營成本負擔多麼沉重。
然而經濟發展導致環境改變,一向仰賴廣告收益經營的報業近年面臨了收入銳減的困境,全世界的平面印刷媒體都在掙扎,力求生存,於是產生了收取網路點閱費的構想。
加拿大的報紙最先試行實現這個構想,到了1996年,《華爾街日報》、紐約州《Schenectady 日報》、猶他州聖喬治《Spectrum 報》、德州《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等報跟進試行建立付費牆 (paywall),希望從網路新聞中找到一些錢,但事實上,阿肯色州小岩城《民主人報》(Arkansas Democrat-Gazette) 才真正於2001年率先矗立了付費牆,開始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
《紐約時報》其實從去年就曾表示要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但它採行的是計量方式(metered system),經由網路,讀者每月仍能免費點閱20則新聞,但若欲閱讀深度報導或一些專欄文章,就必須以信用卡付費。
各報對於網路新聞計費的方法略有不同,像費城媒體網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旗下《費城詢問報》和《費城每日新聞》所建立的 philly.com 網站,原本讓讀者自由進入,免費閱讀新聞,但從今年起,該媒體網開始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無論用手提電腦 、智慧型手機或 iPad 點閱網路新聞,每週須付費2.99元,如果願意以每週6.99元訂閱報紙,就可以免費點閱網路新聞。
有的報紙只針對地方新聞收取網路點閱費,而賓州 Lancaster 的 《Intelligeneer Journal-Lancaster New Era 報》卻要求付費點閱該報電子版的訃聞,該報讀者,特別是一些退休人員、銀行辦理信託業務人員、證券交易操作人員或財務諮詢人員等非讀訃聞不可的人,必須每月付費1.99元或一年19.99 元,才可以上網點閱訃聞。
Allbritton Communications 旗下的 TBD 和 Politico 兩個網站今年也提供有關能源、科技、健保等專業深度報導,要求讀者付費點閱。《達拉斯晨報》宣布從今年起,讀者若以每月33.95元訂閱每週七天送到家的報紙,就可免費點閱該報網路資訊,如果要以智慧型手機 或 iPad 點閱該報電子新聞,每月得付費 9.99元。
拜科技快速發展之賜,讓報紙更有機會從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中找到財源作為永續經營之挹注;Apple去年賣了1300萬台iPad,估計 2011年會再增加銷售 5000萬台,加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會有更多讀者從數位化的電子新聞中找他們需要的資訊,使得各報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的計畫更容易成功。今年2月起,Google和Apple都積極加入各報章雜誌建構的訂閱系統,足以說明網路新聞收費的美景可期。
前《中國時報》社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黃肇松曾開玩笑說,電視無法取代報紙是因為許多人喜歡一面蹲馬桶一面讀報,但不可能抱著一台電視蹲馬桶,而《達拉斯晨報》發行人莫隆尼三世( James Moroney III) 則表示,半靠在沙發上,用 iPad 點閱新聞要比捧著報紙輕鬆愉快。
目前各報發行人、編採主管人員對網路新聞收費的看法大致可分三類,其一是確認可以針對用智慧型手機、iPad 等點閱網路新聞的讀者收取合理費用,其次是一些考慮跟進的人,第三類仍在觀望,看看前面那兩類人是否能成功。
但無論持積極看法或消極看法的報界與學界人士都同意,艱苦經營中的報紙必須找出一條繼續經營的路子,在報紙網路廣告收益尚不足以彌補平面印刷廣告流失的情形下,收取網路新聞點閱費不失為值得一試的路子。
可是他們也認為,要讓看慣了免費網路新聞的讀者心悅誠服地掏錢看網路新聞,報紙的首要之務就是提供更多更好、更快速更完整的新聞去滿足個別讀者的資訊需求,但問題是越來越多在慘澹經營中的報紙已大量裁減了編採人員,削減了平面印刷或網路新聞的數量,要如何說服讀者付費點閱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