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2-03-27 11: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節慶活動
本期目錄
媒體刻板印象與偏見淺談/謝若蘭(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新聞的倫理與傲慢╱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BBC多了中老年女性播報新聞/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媒體刻板印象與偏見淺談/謝若蘭(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媒體刻板印象與偏見淺談/謝若蘭(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媒體對特定族群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幾乎處處可見,尤其從廣告、娛樂節目、新聞報導中,更是無所不在。這些媒介因為其存在目的,必須讓閱聽者在瞬間獲得所要餵養的資料,因此常常會用誇大手法加深這些刻板印象,而在惡性循環之下讓這些刻板印象成為某種不符合真實情況的族群代碼與標準形象。

  這些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問題包括:讓少數、弱勢族群內外的差異,被簡化、成為單一化的樣貌。也就是說,媒體強化社會以刻板的印象來看待實際上有許多不同差異的少數族群,單一化的印象實際上就是一種假象。但因為媒體的影響力,會讓這種單一印象的假象,轉換成令人誤以為真的樣貌。事實上,媒體就是細膩的權力分配機制,因為媒體繼續以刻板印象強化了社會的偏見以及實際上的不平等對待。在這些媒體所造成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問題中,最嚴重的是,被刻板印象化的弱勢族群常是被消音的,他們無力抵抗由資本主義挾持、為主流權勢者發聲的媒體霸權。

  以原住民為例來說,加拿大Ojibway原住民劇作家 Drew Hayden Taylor曾指出在電影工業中很少有真正的原住民的現身,原住民的角色常是由其他族裔代表,任何人只要膚色夠黑,輪廓夠深,可以節省大量化妝品打暗底色的演員即可扮演。事實上,在不少影視印象研究中,呈現了即使影視工業中選用原住民現身,原住民被描寫與呈現也常常是粗獷、野蠻、搞笑的。這種形象,可以說完全充滿族群優勢者想像下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造成的是讓原住民「他者化」的效果。對擁有優勢地位的社群而言,他者化少數族群是一種施展權力的方法,能持續維持原住民非主流、弱勢的現況。當多數人是沒有機會與原住民親身接觸的經歷時,這些經由刻板印象所產生的原住民形象便能夠成為一種標幟,再透過互為轉化過程,從刻板印象呈現變成錯誤呈現 (misrepresentation)。

  自1990年代起的一股認同政治與政治正確之風潮,台灣原住民族被媒體呈現的機會也比較多元。不過,即使是本著「多元」與「善意」論述原住民族的議題,卻還是因為教育不足或過於狹隘的觀點,甚至基於資本經濟立場考量下,呈現原住民族,也造成了一些帶有偏差的原住民刻板印象。底下是從一些簡單的觀察中,大致上歸納出ㄧ些偏見下的刻板印象呈現問題:

1.浪漫化原住民:不管是否符合各族群特殊的親屬或社會規範,媒體總是會有「公主」或者「勇士」或「頭目」的幻想。以公主形象來舉例,在西方世界有迪士尼的「風中奇緣」,其中的 Pocahontas (寶嘉公主)。而在台灣過去常有各族群「公主」的稱號,近期我們可以發現因應推展觀光產生的各種俊男美女式選拔,便十分符合這種媒體的刻板印象(例如:花蓮縣的原住民甜心選拔或走秀)。同時,這種原住民公主的刻板印象,進一步會跟當代主流社會流行的走秀模特兒審美觀結合,讓大家誤以為公主就是要跟模特兒或漫畫中的美女形象一樣。這種公主與勇士現象,過度浪漫化原住民的真實樣貌,也似乎將時空錯置,甚至標本化或物化了原住民族呈現;

2.歷史描述的失真:電影、電視、紀錄片、報章、雜誌、小說、論文等各傳媒各有其功能與應遵守之倫理規範,但也因為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對於閱聽者而言,究竟每個人有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去瞭解不同傳媒所傳播的何者為真?哪些部分是改編?為何而改編?誰有詮釋權?當影視媒介本身與資本主義相互配搭下,歷史描述失真狀況又沒有被檢視或說明,則會造成誤導閱聽者的族群知識與印象,因而延伸出種種問題;

3.族群性格的簡化:不管是在北美洲或台灣,媒體對於族群性格的描寫常常流於單一化,將族群差異性簡化,甚至以便宜行事、草草了事或是刻意迎合閱聽者獵奇的口味來處理。因此,對於只以媒體來接觸不同族群的人來說,他們會以此為「基準範本」,誤以為不同的原住民族群或者同一族群的不同人的形象,都如同電視所呈現的那樣單一簡化。例如在台灣,媒體總將原住民談話口音變調,或是膚色都是暗黑色的,或是一貫的呈現喝醉酒及豐年祭等「基準形象」。

  針對媒體偏見與刻板印象,問題常常出在「人為」。對於關心媒體如何呈現與型塑特定族群的人而言,應該有最基本的敏感度:總不免要去理解,到底是誰選擇或是創造出這些族群印象或是故事?誰的聲音被聽到?誰的聲音沒有被聽到?原因是為什麼?被呈現的樣貌是否符合原住民實際的多元樣貌?所呈現的是否尊敬部落傳統文化差異性?媒體是否不妄加批判或是提供無知的旁白?影像中的人是否呈現真實的常態表達方式?

  在當代傳媒教育中,普遍人應該可以同意,批判媒體與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一種扭轉媒體正義的方式。閱聽者與傳媒工作者對於族群媒體印象的呈現有足夠的反思力,維持對被呈現者判斷的敏感度、時時採取批判的思維,這些都是當代公民的基本素養,我們應該即早認清、即早充實才是。

新聞的倫理與傲慢╱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東北,一個叫 Framingham 的小城有一家人,男主人約四十多歲,有一天早晨打開訂閱的MetroWest日報,大為吃驚,只見他自己的放大照片登在第一版,標題寫著「一個強暴十二歲兒童的年輕人被檢方起訴」。再仔細一看,原來這個強暴犯跟他同名同姓,都叫 Angel Ortiz,也都是西班牙裔,這個姓名在西裔族群很普通,同名同姓的不稀奇,所以一定是報社弄錯了。報社有他的照片,是因為十一個月前他因家暴案被控,上過法庭,最後法官讓他去上情緒管理課,案子就撤銷了,但當時被記者拍下的照片仍在報社存檔。

 

新聞的倫理與傲慢╱那福忠(資深媒體人)


  為了澄清報紙的誤刊,受冤屈的一方委託律師與報社交涉,律師寫信給報社編輯要求在報紙頭版澄清,編輯回答說會做處理,而且會立刻把網站的照片抽掉。第二天網站的照片是拿掉了,但報紙卻不在頭版,而是在第二版的最底下,用小字寫一則「更正啟事」,沒有道歉、也沒有照片,律師打電話給報社表示不滿,報社僅說可以找他們的律師理論。而苦主本人始終沒接到過報社一封道歉的信、一通報社打來的電話。

  他的律師向當地法院提出告訴,控告 MetroWest 日報的公開暴行,直接傷害委託人的身心情緒、名譽、與經濟損失,而報社在明知自己失誤,卻不做任何有意義或法律上的補償,甚至不做任何回應。

  這位四十歲的 Angel Ortiz 是一名勞力工人,家有妻兒負擔,原不富裕,照片刊出之後,雇主立即把他解聘,生活頓時陷入困境。他住的 Framingham 是個僅有七萬人的小城,經報紙這麼刊登,後果可想而知,他外出找工作到處碰壁,走在路上深怕被人認出來羞辱,去年聖誕節也不敢參加兒子學校的聚會,現在每天委屈的躲在家裡,沒想到一張照片毀了他的家。

  他的律師已經申請開陪審庭,但法律程序緩慢,估計可能要等九個月到一年才能開庭。開庭之後即使勝訴,能否恢復以前的生活,都恐怕是問題。律師提告的是民事訴訟,依麻薩諸塞州的法律,民事訴訟不能有金錢的賠償。

  這是一家區域小報與一個小人物的事件,僅由少數專業報導媒體的網站披露,但也引發許多人的關注與評論,除了同情那位因一張照片受到重創的當事人之外,分別對編輯部如何發生那樣的錯誤,以及報社的反應態度,紛紛發表不同意見。

  編輯部的忙碌與緊張,大家都知道,可是從寫稿、取照片,到圖文合併、到最後校對,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二十歲的人不應該有照片上那麼老,是太趕時間,是作業鬆懈,甚至對重要的頭版也不多看一眼,大家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事。甚至有人懷疑是否有種族歧視的成份,西班牙裔很多是勞動底層的弱勢族群,所以找到一張同名的照片,沒做進一步核對就交差,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就犯了大忌。但也有人說這無關種族歧視,僅是無心的錯誤。

  對 MetroWest 日報的反應與態度,意見紛歧,有人認為報社刊出「更正啟事」,或許版面位置不夠顯著,至少已經盡責,如果大事報導、再刊出當事人照片,對當事人是另一次傷害,除了更正錯誤報導,報社還能做什麼?另外的意見說,在報紙頭版用大字刊登道歉,是報社最起碼能做的事,到目前為止,連一封道歉的信都沒寫,充分顯出這家報社的傲慢。資深媒體人Paul Gillin在他的網誌上憤怒的說,這家報社傲慢到極點了。

  最基本的「新聞倫理」有這麼說的:追逐新聞不是一張可以傲慢的執照。 (Pursuit of the news is not a license for arrogance.)。

--------------------------------------------------------------------------------
請 eMail:
frank.na@gmail.com 給我您對本文的看法。
原文刊載於
2012/02/20 ePublishing 電子出版簡訊

BBC多了中老年女性播報新聞/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這一年來看BBC電視新聞,尤其是週末的時段,發現明顯多了由年紀較大的女性主持播報,而近期其中一名年約60歲主播,更刻意青春打扮,一把時下最流行的留海髮型,髮絮貼近雙眼掩掩映映,播報時也用心用力,但始終或許年紀大了,節奏慢些,而在與現場記者對話或即場訪問時,總是反應慢些,普通一節20多分鐘的新聞時段報導下來,看她有時便顯得稍為吃力似的。

  說上述這些,不是挑剔批評她個人,而是看到BBC因為曾被法院裁定犯上年齡歧視後,逐漸編排更多中老年女播報員所帶來的這一情況。

  BBC是公營廣播機構,國內部經費全部來自國民所繳納的電視牌費,事事須向公眾交代的問責性也自然較大。相比之下,英國各商營電視台在用人方面就少了這種壓力。

年齡歧視案帶來改變
  這一老大機構多年來確實人才輩出,但也同時受到批評存在男女人才起用不均的問題。一位BBC退休高管曾坦言BBC普遍存在的一種意識是,男主播上了年紀會被視為更為權威穩重,而女主播上了年紀就成了問題了。無可置疑,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許亦是社會上一種普遍觀感。英國社會關於這方面的議論近一兩年也因為一宗年齡歧視訴訟案而進入了高潮。

  該宗訴訟事緣BBC一台一個晚間節目「鄉村風情”(Countryfile)」 進行節目重組,實行大換角,4個年在40幾至50多歲的女主持全被替換,改由年輕女士上陣。被撤換其中一人52歲的米蘭‧奧萊利 (Miriam O'Reilly) 心感不忿,帶頭控告BBC年齡歧視,在2011年1月,法庭裁定她勝訴,轟動一時。BBC當時也接受法庭判決,承認錯誤,聲言作出改善。

  米蘭‧奧萊利勝訴後,BBC與她續約三年,但她並無重返該節目,而改任另一撲滅罪行節目主持,一年後她感到意興闌珊,自行提早解約離開。她最近與律師成立了一個爭取婦女平等組織,繼續為爭取平權而奮鬥。

  根據數據顯示,BBC老年員工的男女比例是72%對28%;當然,這與英國社會這一方面的比例絕不一致,英國的中老年女性是多於中老年男性的。

中老年女主播人才不足
  BBC執行長馬克‧湯姆森 (Mark Thompson) 上月承認BBC幕前的中老年女性,一向不成比例,他說,這問題也出在女性這一方面一直人才不足。他表示,該歧視案對BBC是一個重大的警惕,自此已努力加以改善。

  近期這一問題因為續有一些名人發表意見,又再惹起注意。其中憑《戇豆先生》(Mr Bean)這位紅遍全球的著名諧星路雲‧艾堅遜 (Rowan Atkinson) 公開表示,幕前工作分派不該涉及什麼年齡歧視問題,也根本不宜牽扯上反歧視的法例。

  他說:「這是演藝工作嘛! 就如說007電影男主角皮雅斯‧布士南 (Pierce Brosnan) 不會因為自己年紀大被換角而跑去投訴受到年齡歧視的吧。…電影也好,電視也好,決定換角,或起用誰人演出或主持,就該由製作人定奪。這完全是創意自由的範疇,與年齡歧視問題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的。」

  對於這位諧星的評論,歧視案當事人米蘭‧奧萊利已馬上提出反駁。她說:「電視在塑造社會及人際觀感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電視應該公道地反映社會現實情況,斷不能以演藝創意理由就亂來的。我迫不得已才控告BBC,對於他們更加公平地任用女性及起用中老年女性擔任幕前工作上,現在不就起了作用嗎?」

  BBC在新聞主播的編排上,不說年齡層面,單說族裔分佈方面,相信也確曾下了一番功夫。主持陣容正反映出英國的多種族人口成份,當然主要為英國白人、但也有黑人、南亞裔、阿拉伯裔,或混血兒。在英國的華裔人口至今約60萬以下,不到全英人口的1%,未見起用華裔新聞主播,看來也是正常的。

  年齡歧視案結果影響深遠,在BBC這一年來已見作出相應安排的同時,英國國會也將這類問題正式提上議程,在上月,下議院便曾討論電視廣播界的幕前男女性比例平衡的議題。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 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Rowan Atkinson:BBC should have been allowed to drop Miriam O'Reilly | Media | guardian.co.uk

 

推薦訂閱
【崔媽媽】害房東租金收入曝光了,是我的錯嗎? 20130905@【崔媽媽網路通訊】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