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2-04-19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本期目錄
好新聞,大家踹共/胡元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讓一位優秀記者無憾的新聞,就是好新聞!!!╱張錦華(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
臉書顯露性格傾向—越自戀臉書好友越多/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好新聞,大家踹共/胡元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好新聞,大家踹共/胡元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新聞,在台灣是一個既奇妙又詭異的東西。

  一個3萬6千平方米的地方,卻有7個整天播放的新聞頻道,又有這麼多吱吱喳喳的新聞時事節目,能說台灣的新聞不奇妙嗎?但是,看起來魅力無窮的新聞,竟然可信度曾低到1%,社會上批評新聞的聲音更是無日無之,能說台灣的新聞不詭異嗎?
  無論新聞是奇妙,還是詭異?台灣社會需要新聞,亦盼望提升新聞品質,乃不爭之事實。過去一段時間,為了提升新聞品質,
許多團體及人士用盡力氣來批評壞新聞,希望將壞新聞悉數掃除。這些批評雖然愛深責切,但是講久了,卻又像是東風過耳,效果有限,以致不僅一些批評者自己洩了氣,甚至被批評的新聞工作者也感到麻痺。

  除了對壞新聞與壞媒體提出批評、施加壓力以外,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提升新聞品質?譬如以正面方式來鼓吹、提倡好新聞。一旦大家都對好新聞感到興趣,亦對好新聞有所體悟,進而形成一種以好新聞為榮的氛圍,是不是也會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可能?批評壞新聞,對壞新聞形成壓力,當然還是推動媒體改造的重要方法,但標舉好新聞,讓好新聞出頭,似乎也是提升媒體品質不可或缺的行動。

  但甚麼樣的新聞才是好新聞呢?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政府是好新聞最重要的決定者,這個時代當然已經過去了;除此之外,社會上也長期存在一種觀念,認為好新聞是由新聞專業組織或新聞工作者來界定,可是在今天這個公民參與新聞產製的新時代,此種想法不僅不符當前新聞運作的實景,甚至也被批評是一種專業的傲慢或自我利益的維護。顯然,好新聞是甚麼,已經不是一個人或任何方面說了就算,它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更需要公眾的關懷。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推動「好新聞,大家踹共」的活動,就是希望大家一起來討論好新聞、定義好新聞,進而支持好新聞、提倡好新聞,讓好新聞紮紮實實的成為我們共同的新聞願景。我們也相信簡潔是種力量,單純方能恒久,140字已足以勾勒我們對好新聞的期待。只要大家都能說出心目中的好新聞,而且廣為分享,廣為交流,這140個字就可以產生千軍萬馬的力量。

  Twitter的創辦人認為:一個人可以用140個字改變世界;我們同樣相信:任何人只要願意用140個字說出自己對好新聞的看法,台灣就會因此而多一分提升新聞品質的力量,多一分改變新聞生態的機會!新聞其實就像維護我們生命的空氣、陽光與水,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我們會追求好的空氣、陽光與水,為什麼我們就不會對攸關自己公共生活品質的好新聞,賦予足夠的關懷呢?

  好新聞,大家來踹共!

讓一位優秀記者無憾的新聞,就是好新聞!!!╱張錦華(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
讓一位優秀記者無憾的新聞,就是好新聞!!!╱張錦華(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前任董事長陳世敏教授的名言:「新聞太重要,不能只留給少數人去關心!」


  本屆新任胡元輝董事長,媒體經驗豐富和學術素養俱佳,特別在新聞獎之外,舉辦「好新聞」徵選活動,希望大家一起關心新聞,鼓勵好新聞,支持好記者!很有意義,值得共襄盛舉!

  尤其是,現在媒體市場競爭激烈,面臨數位匯流新時代,新媒體搶食收視率和廣告,新聞炒作愈趨嚴重,甚至已威脅新聞專業和倫理,去年卓越新聞獎的電視即時新聞,就出現「從缺」現象,評審意見語重心長,認為新聞過度商業化、瑣碎化、八卦化、炒作化、甚至當成商品出賣,結果,失去了專業,失去了倫理,失去了價值!變成圾垃新聞!


  但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新聞,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真實的資訊,需要評估和解釋,需要監督政府,維護人權,需要在民主自由社會中,享有尊嚴和幸福的生活!

好新聞﹣﹣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就像好山,好水, 好空氣,一樣重要!
  什麼是好新聞?新聞學有很多討論和定義:真實、平衡、多元、完整、客觀、不循私利、公共利益等,當然都很重要,都遵守這些規範了、甚至得獎了,當然就是好新聞!

  不過,得獎每年只有一次,記者工作每天都在寫新聞,好新聞絕對不僅止於得獎的新聞,因此,我想要說:讓好記者覺得無憾的新聞,就是好新聞!

  去年卓越新聞獎的獨立記者李惠仁追縱八年禽流感,自費百萬,甚至冒著被威脅的風險,終於戳破台灣禽流感的秘密, 我看到2篇來自主流媒體的反省文章,其中一篇的記者寫道:「包括本報在內等擁有豐沛採訪資源的主流媒體也該自省:真的善盡為民喉舌、守護正義的媒體天職了嗎?」

  主流媒體記者感到汗顏並坦誠自我檢討,其實讓我也非常感動,因為這表示,好記者對於好新聞仍有共識,仍有追求,仍有盼望,也有未能做到的失落!
  因此,我們可以期待未來仍有希望!仍會追求讓自已無憾的新聞!所以,我想說,讓一位優秀記者無憾的新聞,就是好新聞!!!
  今年臺大研究所口試,有一位資訊科系專長的應考者,告訴我為什麼來報考,她近年得到一種罕見疾病,本來已十分無望,心情和身體都陷於谷底。但是,竟在偶然中讀到一篇報導該疾病的專題內容,讓她找到醫療線索和希望,終於重拾了健康和年輕的人生,因此,決定報考新聞所,希望將來也寫出這樣的新聞,來幫助需要的人!

  這篇報導應該沒有得獎,但是它永遠活在某個/某些無名的讀者的生命和一生的記憶裡!

  也許,寫這篇新聞的記者並不知道它已真實的影響了一個人的人生,但更重要的是,這位記者寫作這個冷僻的議題,只是出於一份社會關懷,只是出於一份記者的天職和責任感。他雖不見得知道它的影響是什麼,但他真正把讀者的需要放在心裡!他/她一定覺得已經盡過力,而因此無憾!

  我們需要更多更多這樣無憾的好新聞!在專業上無憾!在倫理上無憾!

臉書顯露性格傾向—越自戀臉書好友越多/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臉書已成為很多人重要的社交聯繫及表達意見的工具。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如何使用臉書原來也反映出用戶本人的性格傾向。

  關於臉書的使用情況過往已有很多科學性的研究,而今次研究最觸目之處則是首次證明臉書上連結朋友的數量可以直接反映用戶本人的自戀狂程度。一項關於「自戀性格清查」(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問卷調查發現,得分高的人都是在臉書上有更多朋友,更頻密打標注和更頻繁更新動態資訊;同時,有自戀傾向的人在資訊牆上遇到負面批評時反應會更加激烈,而更換個人資料頁面照片也比其他人更為頻密。

  這一研究最近由美國西伊利諾伊大學(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進行,研究結果在心理學期刊《性格與個體差異》(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最新一期刊出。報告表示,研究的背景是鑒於當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青年人普遍日趨自戀,過於重視自我形象及流於表面的友誼關係。該項研究的對象是294名學生(由18至65歲),透過瞭解他們使用臉書情況,以測量有多少人是所謂在社群中不安(socially disruptive)的自戀狂份子。

  自戀性格分為兩大類,一為顯性自戀,有超強表現慾(grandiose exhibitionism (GE)) ,另一為隱性自戀,自命不凡/有壓榨慾(entitlement/exploitativeness (EE))。

  顯性自戀有自我欣賞、虛榮、傲慢和炫耀的傾向,經常希望成為眾人注意焦點,總是語出驚人,既不能忍受被人冷落,也絕不放過任何自吹自擂的機會;隱性自戀則表現於認為自己值得受人尊敬,願意主宰操控,也愛佔人便宜。

  研究結果顯示,顯性自戀方面得分越高的人,在臉書上好友數量越多,有些多達800人以上。在顯性自戀及隱性自戀兩方面都同時得分越高的人,在臉書上更易於接受陌生人的交友請求,也更可能在臉書上求助,但卻越不樂於助人。

臉書成為宣洩平台
  對於該項研究結果,英國一個名為「自信和幸福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fidence and Well-being)的社會學家卡羅爾.克萊格
(Carol Craig)表示苟同。他並指出,英國青少年也正變得越來越自戀,而臉書恰好為他們提供了宣洩這類心理失調的平台。

  他說:「現在的教育讓孩子們越來越重視自尊,越來越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種教育方法是從美國引進的,本質上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臉書恰好給這些人提供了自我推介的平台,他們通過不斷更新個人資料頁面的照片以及炫耀擁有幾百個臉書好友來展示自我。我就認識一些臉書使用者,他們擁有的好友都在1000個以上。」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一名社會心理學高級講師維夫.威格諾爾斯(Viv Vignoles)指出,美國大學生正在變得越來越自戀,但目前無法知道這種趨勢是美國文化特有的,抑或是全球普遍的現象。

  他說,從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現時仍難以確定,究竟是個人自戀程度不同而導致產生某種臉書行為,抑或是某種臉書行為而導致了個人自戀上的差異。

  主持這項研究的克里斯多夫.卡賓特(Christopher Carpenter)說:「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臉書的‘陰暗面’才能夠更加理解這社交網站對社會的利弊。如果說,人們希望透過臉書來修補他們已遭損害的自我形象,並爭取眾人支持的話,那麼他們同樣地也該知道,臉書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溝通後果,以及他們可能遇上那一些人聽他們傾訴。理想而言,人們使用臉書,利於社會,而非變成一味我寫我書(me-booking),反於社會。」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
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
Facebook's 'dark side': study finds link to socially aggressive narcissism | Technology | guardian.co.uk

推薦訂閱
【瓢蟲天空電子報第一期】台灣「結節硬化症」的新進展!@【瓢蟲天空】
2013.09.18 - 中秋輯@【權促會PRAA電子報】
轉寄『傳播與教育』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