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7-09 11: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本期目錄
重拾調查報導精神/簡永達
記者 在泥沼中奮進的身影/簡永達
(2013年)卓越新聞獎相關訊息  NEW
重拾調查報導精神/簡永達

1970年代美國的「水門案」,是最著名的「調查報導」之一。當年《華盛頓郵報》 記者鮑布.伍華德(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持續一年的深入報導,把尼克森拉下總統寶座,也奠定了「調查報導」的崇高地位。此後,全球記者無不追逐他二人的身影,希望也能在自己國家也寫個「水門案第二」。

調查報導揭起社會良心
  調查報導是困難的,因而顯得可貴。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講師呂秉權舉中國的一項調查,調查記者名列十大高危職業第三名,僅次於礦工和警察。中國記者因調查涉及敏感議題,觸碰到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經,遭到報復的案例經常聽到。中國知名調查記者王克勤,就曾因報導蘭州股市黑幕,被黑道恐嚇以500萬買他人頭,威脅取他性命。
  香港記者到中國採訪,也經常受到威脅。呂秉權分享自己到四川採訪豆腐渣工程的案例。他看到有個學校倒塌、幾乎粉碎,當時,他和同事在附近勘查,「我們在地上找瓦礫,發現那些瓦礫像威化餅一樣,一捏就碎。」他覺得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找到了校舍工程承包商要問個清楚,才剛見面,沒想到對方拿了把菜刀要砍他。他邊躲邊向對方怒叱「這些人死的太冤了」,對方終於良心不安,願意接受採訪。
  就算在香港採訪,情況也比過去困難。《明報》資深記者覃純建先前分享過香港警方為了封鎖記者監聽,把警備用無線電全換成數位式。覃純建回憶當時,他跟香港警方談判時說:「你把我們突發新聞消滅了,調查新聞會起來。」香港記者說到做到,把所有政府官員全部搜查一遍,不僅踢爆前香港特首貪汙風雲,也在去年香港特首大選時,曝光當時聲望最盛的候選人唐英年,違法興建地豪華「地下皇宮」。曝光後,吸引無數中外媒體每天出動吊臂包圍他的豪華別墅,令他在短短2周內丟掉了特首寶座。

中國記者 擦邊球式調查報導
  至於中國的調查環境,《新世紀》週刊的高級記者宮靖用興奮跟壓抑來形容。中國正面臨轉型期,到處都是大新聞,讓人興奮,但一些新聞不能做,或者不能放開手腳做,又讓人壓抑。「在中國,一個調查記者不愁沒有好題材。」宮靖說,在政經領域從鐵道部劉志軍下台,到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遭雙開;環境議題,有此起彼落的鄰避運動、高速經濟帶來的環境破壞,以及全民關注的土地問題等等。在中國,甚至「有很多真實新聞事件,比小說、電影還精采」宮靖說。
  在中國,做調查還是比較困難。宮靖覺得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客觀的新聞管制,中國各級政府都有宣傳部,他們的工作任務是確定本地要報導什麼新聞,以及不報導、少報導或怎樣報導新聞。政府部門,多數時候都不會配合記者採訪,一律是無可奉告。第二是採訪對象說真話的成本太高,本來告訴記者一件沒什麼的事,但報導出來以後,受訪者可能會受到影響,「在中國說真話是有殺傷力的」恭敬補充道。第三是記者本身自我設限,中國的媒體多,記者也多,但能做深度調查的記者跟媒體卻不多,宮靖認為是部分記者「理性態度不足」。
  雖然,客觀新聞的禁令仍存在,但宮靖覺得還是有辦法突圍。他分析禁令出現,大多數都是在一個重大報導之後,通常只是其他媒體不能跟進報導,所以調查記者必須搶得先機。而且,「禁令發佈一段時間後,就會被遺忘了,」他認為《南都週刊》的〈起底王立軍〉就是成功突圍的調查報導,即使之前很多禁止討論王立軍的禁令,但南都還是把報導做出來了。
  同樣來自中國,《南方都市報》時事新聞中心首席記者王星有同樣感觸,他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反向操作」,讓報導更容易刊出。第一,不能選第一新聞點,反而有時站在政府立場,要有光明面的報導;第二,不能第一時間發刊,王星也拿《起底王立軍》當例子,他說「當時南都很早就拿到稿子了,都不敢發。」媒體必須觀察政治氣氛,要等待適當時間點再發刊;第三,不能說真名,王星很同意宮靖的說法,在中國說話的成本太高,他說:「說真話的官員實在太少,某些程度上要保護他們。」

新加坡華文報難題 觀眾中文能力低落
  「過去總說是『星馬一家』,但後來整的發展都很不一樣。」《聯合早報》高級記者謝燕燕說。在新加坡華人佔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華人社群是社會的主要力量,在新加坡建國前華文報業十分蓬勃,但建國以後,政府有意識地邊緣化華語與華社,目前的華文報不再由華人經營,他們被迫只能當個小股東。
  邊緣化華語的政策,推行三十年來,新一代新加坡華人中英語能力落差很大,尤其中文閱讀能力已經很差,《新傳媒》中文時事組總監黃惠鈴發現,面對中文能力低落的觀眾,節目的用字遣詞必須簡單易懂,選材也得考慮年輕華人觀眾的需求。


  
  
台灣資料易得 資料難解
  聽完中國及香港調查記者的困境,台灣記者直呼「比起來台灣的情況好多了,」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同意台灣政府對記者比較友善,多數都會提供資料,甚至還會打電話來問資料齊不齊。但朱淑娟也認為,因為資料容易取得,資料背後的解讀能力,才是台灣調查記者真正的考驗。
  台灣《今周刊》資深撰述燕珍宜說,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情況,跟台灣解嚴前很像,「是一種有形的限制,你知道紅線在哪裡」,但台灣現在的記者心態,卻是一種「無形的限制,媒體有資源可以做一些事,但是畫地自限」。她舉歐債危機為例,台灣的媒體在報導時,不約而同地引用歐美偏資本方的媒體觀點,認為歐債危機的元兇是社會主義造成的,「背後沒有政治的手影響你怎麼寫,但記者還是陷入既定的框架」。
  雖然少了政治的黑手干預,但台灣的問題也不少。「媒體本身就是商品,辦的起媒體的就是財閥,」《自由時報》生活中心副組長劉力仁點出台灣媒體商業化的問題,商人辦媒體就是要賺錢,賺錢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增加廣告營收,另一個就是縮減人力。他舉《自由時報》為例,十多年前他剛進報社時,台北縣的地方記者有16位,到現在台北縣升格成五都,地方記者卻裁掉一半,剩8位,「這是一個縮影,台灣這十年來關掉的報社不計其數」劉力仁補充。
  《蘋果日報》進來之後,對台灣媒體很深。報導內容變得輕薄短小,多出來的空間就配個圖片,而過去獨尊政治新聞,現在也被消費、生活、娛樂新聞取代了。劉力仁舉例《自由時報》的週末版,「專門報導吃喝玩樂的新聞,原本只是實驗性質的推出,現在也成了報社內的編制。」更重要的,劉力仁認為新聞簡單化了,喜歡寫特稿的記者以前會花一兩個星期研究一份政府的研究報告,現在報社更喜歡記者就讀者投訴渲染而成的報導,「久而久之,記者會懶惰,也會影響台灣的調查報導」劉力仁憂心點出問題所在。
  現況很差,但還不致於灰心。他也看到近年來公民記者興起,反而更激勵自己,「總覺得別人都這麼努力了,自己要更努力才行」。社會裡,總有一群記者更容易記錄歷史,這次華文媒體圈的記者們,就是這種人。就像我問王星未來中國調查新聞業的前景時,他說「路,從來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作為記者,只能帶著心中火光,認真地做好每一篇報導。

  

記者 在泥沼中奮進的身影/簡永達

「這是卓新基金會第一次的嘗試」,論壇一開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上台致詞這麼說。雖是第一次,卻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嘗試,華人新聞業的命運就像在同條鐵軌上,滿載國家歷史的列車疾駛而過,輾過我們的傷痕是他們正經歷的苦痛,卻又共同面對不知名的未來。
  第一場論壇,就先由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及台灣的新聞工作者,分享各自面臨的新聞困境。

馬來西亞新聞圈瀰漫著「飯碗論」
  馬來西亞的傳統媒體仍受政治管制,出版印刷媒體及經營電台電視台皆需要申請準證,且賦予行政長官核發或撤銷的「絕對裁量權」,另頒佈多項法令壓制言論,包括《煽動法令》、《官方機密法令》、《國家安全罪行法令》,記者但求自保,不敢越界。另外,因實施「准證制」,主流媒體的市場高度壟斷,政黨投資占大多數,非政黨的媒體主也皆靠政商勾結獲取好處,個人的商業利益高於新聞自由。主流媒體內的記者,也受到這股氣氛影響,長期以「飯碗論」自我審查,放棄調查掉報導並自行過濾敏感言論。
  種種因素,導致馬來西亞主流媒體言論保守。陳慧思提到2010年一項民調數據顯示,有58%民眾不信任主流媒體,只有30%願意相信。2008年的3月大選,雖然執政黨「國民陣線」掌握主流媒體,但在野黨這次大選中仍贏得佳績,陳慧思認為,是因為中文網路媒體崛起,開始主導輿論。她的觀察可信,因為連國陣政府事後檢討選戰亦承認,忽略網路媒體的影響力是敗因之一。

新加坡面臨讀者老齡化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地理位置相近,人口結構相似,但面臨的問題卻截然不同。新加坡只有三份華文報紙《聯合早報》、《聯合晚報》和《新明日報》,全由新加坡報業集團(Singapore Press Holdings)出版,三者中以《聯合早報》為最重要的旗艦報。《聯合早報》高級執行記者謝燕燕說出華文媒體市場小又高度競爭的現況,「雖同屬一家報業集團,但讀者群重疊,彼此又處於競爭狀態。」
  新加坡是多元種族的社會,官方語言為英語。雖然,華族在新加坡人口佔七成,但新加坡1970年代實行一連串將華文邊緣化的政策,直到最後一間華校南洋大學停辦為止。謝燕燕回顧這段歷史,她說「當初就有很多人預測華文報之死」,但《聯合早報》活下來了。現在,他們面臨另一個更大危機是,聯合早報的讀者平均年齡是53歲,高出平均年齡10歲。讀者群老化嚴重,而年輕族群對華文閱讀能力下降。面對極其不利的外在環境,《聯合早報》不敢掉以輕心,撥出一部分資源辦了三份學生報,以中小學生為目標讀者群,希望從小培養他們華文閱讀能力,因為「這是危及存亡的事情」,謝燕燕說。
  語言人才斷層的問題,同樣來自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時事組監製黃惠玲最清楚。新傳媒是新加坡唯一的電視台,所以沒有市場競爭的問題,它屬下的8頻道和U頻道是多元綜合性的華語頻道。華語電視新聞和時事節目已經連續撥出十多、二十年,培養十分穩定的收視群,即使在新加坡整體電視收視率下調的趨勢中,華語新聞節目能夠保持收視穩定。
  「我們比起報紙情況好一些,但是,並非沒有碰到困難。」黃惠玲說。英語是主要的工作和學習語言,尤其在黃惠玲的華語新聞中心,記者必須用英文採訪後再以中文寫稿,但新加坡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的中英文能力落差很大,而大學中文系和傳媒系的畢業生也不一定有興趣加入新聞業。黃惠玲說出她最大的擔憂,是人才斷層的問題,「華文媒體如何跟其他部門搶人才,當官薪水更高、當老師升職更快」。

香港記者面對越來越強硬的中國政府
  香港最近幾年的情況,更差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講師呂秉權,之前是香港TVB的知名主播及記者,2008年先以「四川大地震之豆腐渣工程」獲得諸多獎項;2012年4月再以中國核試軍人專題紀錄片「核試遺害」奪得第十六屆人權新聞獎電視大獎。論壇上,他分享去北川採訪的經驗,他找到豆腐渣工程的承包商,見面時對方拿了把菜刀要砍他,他真誠地跟對方說:「這些人死的太冤了」,對方終於良心不安接受訪問,卻得到更驚人的事實「那棟教學樓沒有用一根鋼筋,即使沒有發生天災,建築物也是不安全的。」以前,他憑著對新聞專業的堅持,還能做中國的輿論監督,現在很難了。他分享最近在香港要做六四的報導,「長官就叫我們不用派人去中國採訪了,在香港找幾個中學生訪問就好。」
  在香港《明報》工作的資深記者覃純健,對新聞氣氛更敏感。他說,原本香港警方用舊式無線電通訊,新聞媒體只要購買無線電設備,就可以監聽警方通訊,香港媒體投資百量突發採訪車在城市各角落,稍有動靜,直撲現場。但現在,警察更換為數位通訊系統,採訪室的無線電台一片寂靜,香港前線社會的資訊權掌握在警方手上。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香港政商掛鉤的問題,覃純健說:「香港媒體爆炸性成長,媒體老闆除了是商人之外,同時也是政協委員。」因而,很多敏感的選題會被撤下。除了政治力干預,商業力的影響也頗大,覃純健分享香港獨有的「地產霸權」問題,香港富豪八成都是地產商,有媒體報導李嘉誠碼頭工運的事件,廣告就被抽走了。這些因素,讓記者禁言,開始自我審查。

中國新聞管制讓說真話 高成本
  在中國,說真話的成本就更高了。「中國存在新聞管制,是客觀事實,連黨都是這麼說的,」《新世紀》週刊高級記者宮靖對我們說。中國沒有純粹私營的媒體,媒體必須託管在主管、主辦機構之下才可以,這些主管、主辦單位通常是官方或半官方的。媒體需要刊號、網站需要許可證,這就是中國新聞業的現實。
  《南方都市報》時事新聞中心首席記者王星說的更直接,他覺得過去10年間,中國媒體面臨新聞管控呈現越來越嚴的態勢,原本還是有明確的紅線,只要不碰觸就沒事了,但這幾年的變化,讓紅線越來越模糊了。「現在的線模糊了,我們很擔心做的很多事情會被過度解讀」王星說,所以我們更謹慎,在六四前夕,我們連報導內六跟四都不敢出現。
  但是,在這樣的現狀下,中國仍湧現不少優秀的調查記者,在他們能夠活動的空間裡,最大限度地突破新聞封鎖,製作高質量的調查報導。宮靖用「興奮」形容中國的新聞題材,確實,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在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都面臨轉型期,這是一個巨變的時代,有太多好的事情,也有太多困惑,都在發生。「這會讓每一個有新聞追求的記者熱血沸騰吧?」宮靖說。

(2013年)卓越新聞獎相關訊息  NEW

2013年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正式出爐,本屆共將頒發十五個獎項,除「2013社會公器獎」外,尚包括卓越新聞獎十四個獎項,獎項名稱如下:

 



平面類
 

 

 

 

 

 

 

 

 

即時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

 

 

 

 

 

新聞評論獎

 

 

 

 

 

新聞攝影獎(單張)

 

 

 

 

 

新聞攝影獎(系列)

 

 

 

 

 

 



廣播類 

 

 

   

 

即時新聞暨新聞節目獎

專題新聞獎



電視類

 

 

   

 

即時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

每日新聞節目獎

  

 

 

 

新聞聯絡人:臧蓉蓉

聯絡電話:02-3322-5551、3322-5552

傳真號碼:02-3322-5553

E-Mail:feja@ms75.hinet.net

網 址:www.feja.org.tw

 

 

 

 在卓越新聞獎部分,本屆重大變革為原廣播類即時新聞獎調整為「即時新聞暨新聞節目獎」,除 即時新聞報導作品可參賽外,本屆擴大為作品內容包含即時新聞採訪、播報之新聞節目亦可參賽。以即時新聞報導參賽者,送件作品總長度不超過兩個小時;以整節 新聞節目參賽者,送件時請檢送同一製作人製播之同一節目的兩集完整作品參賽。本獎得獎作品若為即時新聞報導,則參賽記者即為得獎人;若由新聞節目得獎,則 得獎者為該節目之新聞團隊,並由製作人代表。

  本屆報名交件日期自八月一日至八月十二日止,請參賽人提出符合各獎項收件範圍之作品,並至本會官網(www.feja.org.tw)下載報名表及主題說明表,屆時以親繳、快遞或掛號郵寄至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郵寄報名一律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其餘報獎所需注意事項請參考本屆各項獎勵辦法及Q&A說明。

  另外,本屆頒獎典禮已訂於十一月二十二(五)假誠品書店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舉行,卓越新聞獎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典禮現場公佈,「2013社會公器獎」則預訂於十月底對外公佈。

推薦訂閱
認識農產品產銷履歷網路活動進入最後階段@【聲農活琥報】
<臺灣世界青年志工協會>2013年5月電子報@【台灣世界青年志工協會電子報】
轉寄『華文新聞獎與記者的調查報導』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