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老牌公視新科技-BBC新整合型的節目問世/柯幸宜
英國廣播公司(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這家老牌公共媒體,自10月1日起,宣布即將會有新節目推出由羅斯‧艾金斯(Ros Atkins暫譯)主持的「Outside Source」節目,這將是一個整合廣播、電視新聞及網路的國際性節目,透過新科技連結在世界各地的BBC記者群,以及所有閱聽大眾。
Broadcast Live是第一個BBC在倫敦總部(Broadcasting House)播出的廣播節目,自此,BBC進一步規劃要推出一個新平台,可以整合網路,及影音體驗,於是「Outside Source」的出現,主要就是開啟新的嘗試,讓閱聽眾可以主動發現身邊的故事,並且透過早上十一點到晚間十二點間,每天一小時在世界廣播電台(World service radio)播送。
「Outside Source」結合社群網路平台,鼓勵閱聽眾可以分享自身經驗,回應當天的節目內容,並且從2014年開始,更將推出每天半小時的精華節目,從BBC傍晚電視新聞時段中播出。
結合新科技工具,就意謂著主持人羅斯將不用固守錄音室Live播出,主要的新聞將會由BBC駐世界各地的記者群負責,畢竟BBC是以多達27國語言、提供多樣化服務著稱的電視集團,加上這個節目將讓閱聽眾有更多機會可以發表想法、評論,無論你身在何處,多媒體的運用讓這種訊息整合成為可能。
「Outside Source」的主編馬克‧山德爾(Mark Sandell)說,這個節目就是開放式新聞(Open Journalism)的嘗試,希望新聞資料與內容透過多元的數位頻道與通路,散佈至全世界社群,同時亦廣邀各地使用者回饋意見,這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同時也讓整個媒體環境更加透明及近用,希望製造出一個和閱聽眾「同步」(in the moment)的概念。
在介紹時,主持人羅斯也說,所有人都很期待這個新節目,因為這不僅僅對公司高層來說是一個新的賭注,主要也是在考驗BBC的語言服務,還有幕後團隊的技術,最後就是結合新媒體,要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讓整個新聞製作不再是幾個人的事情,而是跟整個世界息息相關。
Outside Source於10/28星期一早上十一點,在BBC的世界廣播電台首播。
未來的紙媒?是珍貴的產物,因為將瀕臨絕種/柯幸宜 編譯整理
對澳洲新聞業來說,現在討論未來或是品質,已不再是最重要的課題,而是如何應對紙媒的衰亡。
報紙就像是汽車製造一樣,從發行商手上轉換文字和圖片到傳遞給閱聽眾手上的過程,中間經手許多人,再經過無數的零件重組、技術轉移,只是雖然款式不斷推陳出新,但最後卻還是難以避免網路媒體興起盛行後,必須面臨改變。
似乎沒有人能在這場媒體革命中倖免,10月初,澳洲媒體集團Fairfax宣布要收掉旗下的兩份雜誌雪梨雜誌(Sydney magazine)、墨爾本雜誌(Melbourne magazine),另外Glossy雜誌也將併入雪梨晨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底下,時代報(The Age)則改為每星期五出刊一次。這些變革使得澳洲新聞從業人員士氣低落,就連在被視為前景看好的澳洲財經週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或是商業評論週刊(Business review weekly),在裏頭任職的人,士氣也高不到哪裡去。
這場人事變動目前資遣了約45名員工,這樣的壞消息也不禁讓人思考,如果今天整個報紙製造業從上游至下游,可能都將成為夕陽產業,那麼將有多少人可能會丟了飯碗?
首先,是負責供應樹木、生產紙漿的林務管理員,以完成一份報紙最重要的印刷工作,再者是造紙商,要將紙漿分別在北邊、以及紐西蘭等地的大工廠,轉變成最重要的紙,接下來物流人員才會將紙捲送到Fairfax,或是其他新聞印刷的工廠,完成初步印版之後,最後才送到報紙的經銷商,配送到每位訂戶手中。當然在這些工作中間,還有一群新聞工作者的付出,包括記者、主編、攝影記者,美編……等人,以及他們仰賴收入的來源:廣告商。
先前,我和一位曾經在墨爾本先鋒報(The Herald)工作的廣告人員聊到,他就說,所有的新聞工作者都很忙,通常也很自私,只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所以當時先鋒報無預警關閉的時候,大家不會想到同時還有其他相關連的人也失業了。
近年來,大家都心知肚明,紙媒的現況其實並不太好,但通常這也是所有媒體業不想公開承認的,因為報紙本身或許還是有一些既得利益在,所以他們會用很多相似產業的報導掩蓋過去。比方說去年我就看了很多評論關於福特汽車(Ford)、澳洲本土霍頓汽車(Holden)、或是知名水果罐頭加工廠(SPC Ardoma)等同屬製造業的相關新聞,而經濟不景氣帶來的低薪潮,公司多把工廠轉至其他開發中國家,所以有很多人因此丟了飯碗,包括澳盛銀行(ANZ),或是澳洲電信(Telstra)下屬公司Sensis都在名單上。
但是,幾乎沒有看到任何關於澳洲媒體產業正逐漸衰退的相關報導,像是Fairfax最近的動作頻頻,關於副主筆可能更替、資遣更多的員工、甚至是任何關於現在產業的工作現況,比方說產業外移,改由來自馬尼拉的員工負責修圖、出版;印度籍的員工負責設計廣告等,這些都隻字未提。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目前澳洲的三大報系:隸屬梅鐸的新聞公司(News Limited)、媒體龍頭Fairfax、以及澳洲人媒體集團(Australian provincial press),他們都想要留住目前的廣告收入,以保障員工的薪資,另外也將某些產業外包,以降低生產成本。
即使如此,我在我的著作”Stop Press: The last day of newspapers”(目前暫無中譯名)裡,對於未來媒體產業的前景已不再抱持如此樂觀的態度。之前我訪問一些還在Fairfax、News Limited以及APN打拼的資深員工,雖然有一些人會告訴我說,「相信改變會帶來機會」,的確,但是我認為這應該只是少數人的看法。
諾斯柯.史考格(Norske Skog)是一個曾在澳洲擁有三家印刷廠的跨國經營者,在準備關掉其他兩家之前,他讓我參觀位在紐西蘭的印刷工廠。那時,我站在笨重的印刷機前,看著這些未成形的紙漿,我的腦海中只是浮現出一個逐漸變老的魅影,彷彿在呢喃低語著,關於時代更迭,以及機會的消逝。
時代報之前也讓我參觀他們的印刷廠,聽老師傅說,首屈一指的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即將廢掉印刷相關科系,所以未來將不會再有實習生來公司,這不僅是一項職業的消逝,而是一整個巨大供應鏈正逐漸走向末日的警訊。
未來紙媒成了一項珍貴的產物,因為它們未來很可能會瀕臨絕種,所以當你手中還握有一份的同時,或許你也正握著那些新聞記者、以及其他成千上百的人,他們那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環境科學新聞看卓新:海洋悲歌?智慧科技?環保署研擬事業廢棄物填海造島引爭議
劉力仁 | 自由時報記者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生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新聞報導
臺灣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從民國96年的42.92%一路攀升到民國100年62.27%,事業廢棄物產再利用率也達到82.4%,雖然大多數廢棄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我國每年仍有380萬至700萬立方公尺的不適燃廢棄物及營建剩餘物運送到掩埋場進行最終處理。
但土地資源畢竟有限,環保署統計民國101年全臺掩埋場剩餘容積約634萬立方公尺,到了民國105年剩餘容積將全部用完,由於申辦中的陸上廢棄物掩埋場常受到民眾抗爭無法推動,未來事業廢棄物若無處可去,極有可能被惡意丟棄。
臺灣四面臨海,於是環保署有意仿造國外作法,將這些廢棄物填入無邊無際的海洋之中。環保署認為成功的填海造島可創造新生國土及海岸線,且這個構想也非首創,高雄的南星計畫及臺北商港開發計畫,都是如此進行。
位於高雄大林蒲南星計畫,將建築廢棄物、砂土以及中鋼煉鋼產生爐石,混合後填埋至大林蒲海域造地,從民國79年實施至今,共填約2,050萬方土石及廢棄物,增加了211公頃新生地,將發展為「南星自由貿易港區」及「南星遊艇產業園區」。南星結束之後,下一波將推動高雄洲際貨櫃中心填海造地計畫,預估將填7,228萬立方公尺,規模更大。
但環保署的構想,卻引起立委及環保團體高度疑慮,認為此政策恐將淪為海洋浩劫!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2月13日邀請環保署長沈世宏進行《推動安定化無害化廢棄資源物填海造島計畫》專案報告,立委輪番發言,大多疑慮這些在海中的事業廢棄物可能會溶出重金屬等污染物,污染海洋,且臺灣常有地震,恐影響填海造島的安全性。
中華醫事大學副教授黃煥彰表示,海洋生態極為敏感,小污染就有大影響,他擔心陸上的悲劇會進入海中,未來有毒廢棄物,譬如含戴奧辛的爐渣或爐石,會夾帶在合法廢棄物進入海洋,形成海洋浩劫。
沈世宏再三強調,海水是鹼性的,重金屬在酸性環境容易溶出,鹼性則不容易溶出,填海的廢棄物會採取安定化處理,海中也會有防止滲漏設施,避免污染到海洋生態。
看守臺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臺灣西部海岸的地質以砂質為主,砂質地質比較軟,如果廢棄物不均勻分佈,不透水布容易被撐破,埋填的廢棄物若有污染或毒性,污染容易擴散,日本海域地質以黏土為主,污染不易擴散。
沈世宏表示,國外已有許多成功經驗,日本及新加坡相關海堤工程技術、隔離阻絕技術、污染防治措施、管理方式都可借鏡。環保署會妥善選址,也會經過環評審查。雙方各持己見,毫無交集。
環保署推動事業廢棄物填海造島,是讓海洋奏起污染悲歌?還是人類智慧科技的展現?目前看來難以達成共識,源頭減量、提高再利用率,短期內仍是處理事業廢棄物最實際的方法。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台灣地小人稠,填海爭地來增加土地面積,一直被納入政策考量,填海造陸最簡單作法是用水泥蓋斜坡堤和沉箱堤,把水域分隔再抽水填土。
然而從環境的角度,這樣的做法不免引發爭議,因為填海會改變原本的海洋環境及生態。《奧斯陸- 巴黎公約》(OSPAR)是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環境協作公約,旨在保護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在公約下設有一負責管理執行相關事務的OSPAR委員會,2008年,該委員會在《填海造陸環境影響評估》的報告書中就提到,海洋和海岸是動植物重要的棲地,填海造陸的結果便會使這些棲地永遠消失,因此做這項施行時必須要審視考慮。新加坡過去填海造陸,造成沉積物增加、海水混濁,便使周遭海域近六成的珊瑚礁死亡,填海造陸對環境衝擊可見一斑。
近期環保署重提垃圾填海政策,構想把不適燃廢棄物,包括爐石、爐渣、集塵灰等等,以及河川疏浚剩餘廢棄物(譬如污泥)、營建工程剩餘不能再利用的廢棄物等等,作為填海材料。這種把垃圾掩埋場伸向海洋的政策一但落實,恐造成海洋環境衝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海洋是「百年海田」,孕育了魚蝦貝類等很多海洋生物,填海造島會破壞棲地、食物鏈,甚至整個海洋生態系。東京灣40年前填海區域,發生重金屬鎘污染海洋生物,民眾出現「痛痛病」案例。荷蘭檢討發現填海雖可造陸,但和損失的海洋生態比較得不償失,十幾年前就已經停止填海計畫。高雄的南星計畫填出陸地產生突堤效應造成旗津海灘流失,都是負面案例,值得我們警惕。(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曾耀寰 |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電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