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再生綠建材_讓老建物美麗轉世
劉力仁 | 自由時報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2013台灣燈會於2月24日至3月10日在新竹縣舉行,這場盛會中,台達電子公司與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合作打造「台達永續之環」, 270度環形曲面造型的燈體,高10米、幅寬70米,依環保理念製作,輔以高階投影,帶給觀眾視覺震撼。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刻意不用水泥,以鋼材為主的「台達永續之環」,將於活動結束之後100%回收再利用。鋼材送至那瑪夏民權國小作為再生能源設備的基座;竹牆做為台東樸門永續設計教育中心建築材料;投影布幕將回收再製成精美的環保袋。藉此傳遞全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的概念。
林憲德強調,台達永續之環希望讓民眾思考,建築業如何多使用再生綠建材,更為環保。
何謂全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一書中說明:「全產品生命周期考慮如何使用循環式設計的建材與結構工法,當建築物有一天要離開人世時,可以因為當初設計規劃之初已經做好相關考慮,而能美麗轉世。」
如果具體應用,綠建材中的回收再生建材(Recycled Content Materials)、再利用二手建材(Reused Materials),是能彰顯全產品生命周期的觀念。
台灣於2004年7月開始推動綠建材標章。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中定義,「綠建材:指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符合生態性、再生性、環保性、健康性及高性能之建材。」
「再生綠建材」係指「利用回收材料,經過再製程序,所製造之建材產品,並符合廢棄物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及再循環(recycle)等原則製成之建材。」譬如回收的玻璃製成洗手台,含高比例回收再生營建廢棄物矽酸鈣板,含回收木料的木板材等等。
至於「再利用二手建材」指舊房子拆除時,將可利用的材料轉賣給二手建材商,譬如木材、五金與磚頭等,由於價格便宜,加上這些二手建材已經使用一段時間,有毒揮發性氣體差不多逸散,對人體健康比較不會有影響,在國外有一定的市場,但台灣也越來越多人使用。
內政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辦理「綠建材標章審查」,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核發綠建材標章,自2005年起至2013年1月31日共通過778個標章(611個健康、2個生態、60個再生與105個高性能),共5,966種產品,有逐年增加趨勢。
除了內政部推動綠建材標章,環保署也於2002年開放混凝土類、石膏類、矽酸鈣類及石材類等相關產品可申請「資源回收再利用建材」環保標章。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吳天基表示,環保署的綠建材環保標章跟內政部的綠建材標章,精神是一致的,希望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隨著國人環保意識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再生綠建材被使用,背後象徵的是,許多老建物被拆掉之後並未消失,而是美麗轉世。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依照環保署定義,再生綠建材,就是依照3R原則,也就是廢棄物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等,利用各種廢棄材料經由再製處理後進行二次使用者。
依照質地區分:台灣再生綠建材可分為木質、石質和混合材質3種。木質的再生綠建材就是利用原本建築物內部用來裝潢、隔間板、門和木質家具等廢棄木材作為再生材料進行綠建材製造;石質則利用建築物外牆、隔間牆、地磚等廢棄混凝土材料,或無機廢材如廢陶瓷、廢玻璃,或無機石質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石質建材或骨材粒料,例如石材廢餘料藉油壓沖板設備,就可以壓出環保美化磚或波浪石透水磚,可使用在人行道、停車場等。
混合材質是回收各種產業或民生無害性廢棄物,如廢塑膠、廢玻璃、礦渣、無機汙泥等,加入木質或石質建築廢棄物中,製成特定功能的建材,如仿木建材、輕質骨材、輕質隔間磚等。國內常用的混和材質再生綠建材包括,利用燃煤火力發電廠產生的飛灰,適當配比以取代部分水泥,增加混凝土塑性;運用廢液晶玻璃壓成玻璃砂,混入混凝土中,可填充孔隙,提供耐酸、耐鹽、耐鹼等耐久性質。(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曾耀寰 |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電訊研究所
來源:記者劉力仁採訪報導
延伸學習:
王和源、曾學雄、黃文亮、朱彥瑋、林玉憲(民99),台灣南部再生綠建材應用之研究,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7(2),215-22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再生綠建材資訊服務網
周志承、黃元一(民99),石材再利用產品應用於綠建材鋪面工程之研究,鋪面工程,8(4),43-50。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220.htm)
報導新聞還是小說創作:新聞正確性總體驗/許宜湘
由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副教授王維菁執行的「新聞正確性教室」計畫,11月21日晚間七時整在台大後門咖啡分享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另外兩位與談者則是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共事務長林福岳,以及國立中正大學傳系教授胡元輝。
新聞重視真實
林福岳首先引出新聞與文學的不同之處。新聞重視真實;文學則是提供一個想像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相對。
現今新聞的出錯率日益攀升,根據壹傳媒倫理委員會2012年第一季所受理之申訴案件統計,申訴新聞資訊錯誤佔所有案件類型之冠,比率高達24%。王維菁教授在分享研究成果之前,請在場與會來賓思考新聞與正確性之間的重要性何在?為何閱聽人不能接收具娛樂效果的軟性新聞?而新聞媒體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呢?
依據新聞學定義新聞本質,加上眾多傳播學者的共識,新聞本身需符合公共利益原則,新聞工作者製播符合比例原則的新聞。在新聞媒體所使用的媒介、傳播的行為、傳播的影響力,以及傳播媒體的社會責任皆是可探討的面向與問題的研究。
近年來,媒體在追求即時性與採納網路素材之趨勢下,新聞錯誤率越發提高;新聞報導若是不正確,不僅會影響該媒體的公信力,與傳遞資訊、監督、整合社會之功能,也可能誤導閱聽人對環境之認知,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定。
藉由「新聞正確性教室」的共同監督,在國內四大報的平面新聞中,每月輪流抽取兩則新聞,一則為當月重大事件,另一則為隨機抽樣抽取之新聞報導。並針對所抽樣之新聞深度訪談報導之消息來源,涵蓋問題包括採訪內容是否確實受訪、呈現出來的內容是否正確、新聞報導的主客觀錯誤等。同時也邀請專家(新聞實務界與學術界)針對抽樣新聞報導進行評估,並剖析抽樣新聞報導之正確性。
關於新聞正確性的取向,通常有消息來源、觀察者/目擊者、閱聽人/訊息接收者三種。但以上三取向各有其限制,多以消息來源取向應用較為普遍,為增添消息來源取向完整性,將會提供報導記者發表意見之機會,形成第四種取向─消息來源與記者對正確性認知差異取向。
不思改正 錯誤恐溶入職業文化
關於消息來源查證及主客觀錯誤,胡元輝教授進一步分享台灣早期報紙新聞因受政治力量影響,報紙限張發行,媒體經營家數不多,錯誤也不多。如謹慎檢視,即便有錯也多屬於主觀。正因如此,記者對於新聞查證工夫講究,胡教授舉出兩則過去他在報社服務期間,印象深刻的新聞事件,其中一則新聞是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蔣孝勇將其文件拿走的事件,採訪過程如同美國當年水門案件的比照辦理,得到政治界具權威性人物的「默認」,才將此消息登報。另外,主客觀錯誤與記者本身採訪的過程有關連,以採訪「警民衝突」為例,當報社記者採訪後進行編輯會議,有的記者看到的是民眾憤恨不平向警察丟石頭;也有些記者則是擷取警察鎮壓暴民的影像。由此可知,新聞事件所反映的真實度有多少呢?胡元輝教授提醒記者長期在報社工作容易被組織內的價值框架所內化,他擔憂影響新聞報導的公正性與客觀性。
胡元輝教授提出,現今新聞主客觀錯誤更加劇的結果,與閱聽人閱報習慣、政治力量鬆綁、經濟環境惡劣有關係,因新科技日益進步,閱聽人不再每天閱報,媒體使用行為也有改變,報社經營者僅能裁員減薪維持每日出刊,以往外派記者從十多位降至現今兩三位,但是出稿量並無減少,每位記者產出文字因此提升,在產量不變、生產力減少的情況下,新聞品質備受挑戰。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分享
(照片 台灣師範大學大傳所教授王維菁分享「新聞正確性」教室第一階段研究成果)
在「新聞正確性教室」的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分享中,從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四大報共64則新聞報導的新聞量中,王維菁教授舉出八項新聞件值得閱聽人反思:第一,《民生:房地產/房價新聞》「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第二,《社會:兇殺新聞》「八里雙屍案」。第三,《社會:偏差行為新聞報導》「高雄捷運活春宮」。第四,《民生:消費安全新聞》「名牌服飾有毒」。第五,《重大公共議題新聞》「核四公投」。第六,《民生:社會危機警示新聞》「勞保基金財務危機」。第七,《文教新聞:學測》「學測放榜」。第八,《醫藥:醫療政策新聞》「慢性病藥收費」。
在以上八類新聞中,涉獵許多公共議題,如房地產高低影響民眾判別買房時機,新聞報導應公正平衡,適當引用消息來源如官方、業者、公眾(或代表公眾利益之學者專家)三方均衡,勿淪入廣告主利益考量的立場;消費安全類的新聞最近如同滾雪球,造成民眾食不心安,部分新聞報導針對毒性與致癌物的描述模糊不清,對於專業術語的解釋不夠貼近民眾需求,建議報導層面應以消費者關照消費者的需求面來進行新聞加值。
最後,王維菁教授針對新聞品質提出實務性的建議,增加事前準備工作,平時致力提升所跑路線之專業知識;應盡量追蹤源頭資訊進行查證,必要時應多條路線查證;避免報老闆以及立場選擇導致刻意扭曲事實;不為求閱讀率而誇大問題
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不搶發無證據的訊息;報社對外界針對新聞錯誤的申訴抱怨應嚴謹處理,進而養成記者的慎重態度。
編註
更多新聞案件分析及討論可上「新聞正確性教室(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新聞正確性教室/294000944034372
)」粉絲團,參與討論還有機會得到誠品禮券500元好禮!
公民記者與獨立媒體集結里程碑/林靖堂
2013年是台灣獨立媒體與公民新聞邁入新里程碑的一年。由多位獨立媒體工作者共同組成的「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與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籌畫的「We公民新聞網」同時於12月1日這天,宣布成立與開播。
更多公民力量投入影音新聞
「We公民新聞網」策劃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指出,「We公民新聞網」將依著「不留連主流,而是關懷邊緣;不只面對爭議,且要看到希望」的原則提供多元、關懷,並兼顧在地與國際的公民新聞報導。
而「We公民新聞網」的公民新聞素材,首要取自符合創用CC授權的公民新聞影音作品,其次則由特約公民記者供稿,並與各大專院校傳播科系合作。同時,「We公民新聞網」更希望透過媒體露出,鼓勵更多公民記者加入,讓公民新聞更為蓬勃發展。
「We公民新聞網」開播用意,在於透過非營利模式,讓分散於網路四處的公民新聞內容取得一個新的露出平台與管道,讓公民新聞更為社會所發現、公民新聞所報導的公共議題更具影響力。
團結獨立媒體工作者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的成立,則是希望透過成立協會組織的方式,以培育獨立媒體人才、提昇獨立媒體專業水準、維護獨立媒體工作者權益、促進資訊平權和社會正義為宗旨,期望能夠在主流媒體之外,開闢更多獨立媒體的管道,讓更多社會公共議題為人所見,增進民主社會的發展。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未來的工作,除了定期開班授課培育更多獨立媒體人外,也希望透過協會團體的方式,讓獨立媒體工作者能有最基本的勞動權保障,同時,也希望能夠透過集結的力量,協助新創獨立媒體的規劃運營,讓有意投入新設獨立媒體的創業者與獨立媒體工作者,能夠彼此交流,給予發展與營運的建議。
「We公民新聞網」與「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標識著台灣的獨立媒體與公民新聞發展,已經到了需要有組織與多元管道,用以集結四散各地的公民與獨立記者的力量之時。「We公民新聞網」提供公民記者更多作品露出與經費擷取的管道,「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則讓公民與獨立記者有組織的支援,讓原本單打獨鬥的獨立工作者有資源互享與保障,更能支持獨立媒體工作者持續扒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