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新聞工作就像生活…/莊適寧 編譯
…請記住,偉大的寫作是手藝和魔法的奇妙結合。
五十年前的夏天,當我為南卡羅來納州Bennettsville的《Marlboro Herald-Advocate》寫第一個故事時,總編輯是一名年輕男子叫作Bill Kinney。他的父母擁有那家報紙。
今日,他仍然在那裡擔任發行人。
最近,他和他的員工很高興地 從50年厚重的裝訂複印中 幫我找出了我的第一個署名出版的文章。
我們發現最初的一篇特別報導和一篇體育故事。
特別專欄報導,是滿可怕的。是誰說在小鎮上沒什麼事情可做的?我早就握有大家的消息,在這小鎮上 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但那篇體育故事還挺精彩的。那篇報導內容寫道「Bennettsville利用機警的合作技巧跟幾個Dillon禮拜五晚上的失誤,贏得了1963年棕櫚專業二區(Palmetto Majors District II)聯賽的最後勝。」
這幾乎是我接下來半世紀的職業生涯的重溫:一下是個可鄙之人,一會兒是個好人,有些事情使你卑躬屈膝,也有些得意的時刻,滿多挺不賴的時光。
吸取了這一切,以下是我在這50年裡的50課之最後一期。
把寫作當成是工藝跟魔法
我以這個標題寫了一本書,裡面包含了我在寫作上學到的最好的洞察跟理解。好的寫作來自手藝,熱衷於尋找思路,報導,統整,起草,修改跟編輯。但極好的寫作通常需要魔法,從不可預測的靈感和想像力中 帶來那些令人目眩的突破式跳躍性思維。
即使在截稿前夕,作家可以錦上添花地神來幾筆,從旁過濾 增添應用寫作技巧像是深度思考,磨鍊,腦力激盪,排序和策略制定等。
魔法,當然不是指真的魔法。這是一項困難且具挑戰性的事情 而且記者通常不常去利用它。
新聞工作就像生活,當大家都有參與 它會變得更好。
我來自一個南方小鎮,那個時代還存有種族隔離政策,奇怪的是,我的記憶裡存在的是接納的美德。
我們居住的社區人口不多,一年到頭都在打球,從棒球到足球到籃球都有。我們一直以來都缺乏器材或參與者。所以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跟那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他們帶頭遊戲外 他們也非常歡迎跟招募其它新的參與者,特別是如果那些人手中有一顆不是用膠帶修復的棒球的時候。
我們不懂政治,我們只是需要彼此。我們的遊戲是接納的典範,不分男孩和女孩,大人和小孩,黑人和白人都可以參與,至少我們其中有一個支柱,他是同性戀者。唯一的禁忌就是欺騙或玩法過於粗暴。
從那時起,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告訴其他任何人,他們不能一起玩。要有最好的遊戲,我們需要每一個人。
新聞部從各方面利益來看 多樣的員工生產多樣的內容給多樣的觀眾。這在經濟上是可觀的。而且它是正確的。
古騰堡的神秘夥伴。
約翰內斯‧古騰堡 (Johannes Gutenberg) 革命性的印刷技術要追朔回西元1450年代。比較少人記得他的搭檔,約翰 ‧ 福斯特 (Johann Fust)。福斯特金錢資助了古騰堡,但是兩個人很快就鬧不合。福斯特指控古騰堡將原本用於精裝版聖經的錢拿來挪用於更多有利可圖的計畫上。根據傳記作者Albert Kapr的說法是,福斯特在1455年將古騰堡一狀告上法院並贏得此訴訟,獲判古騰堡的印刷店歸福斯特所擁有。
從這兩位最早的開拓者,接著帶來新聞業最深刻跟最持久的戰役:可說這是在神聖和世俗兩角色間 相互競爭的緊張關係。
新聞企業化的最大危險
今日,我們經常架構緊張的關係在公共服務與利潤上。這現象在大型投資者擁有的媒體公司周而復始地循環。美國的非商業新聞媒體享有特殊的優勢。任職於美國《PBS NewsHour》的Gwen Ifill曾經這麼跟我說, 「我們不用為了廣告去做什麼…我們只要報導新聞。」
但企業媒體也提供了許多好處,例如深度資源、專業化的管理、利用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來捍衛好新聞。
不過,他們也可以是群官僚,吝嗇鬼,使人做起事來彆手彆腳,同質性較高。
對我來說,眼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對於「信託責任」的概念理解過於狹隘。它似乎將媒體經營者一心一意導向,讓股東的利潤最大化!
從道德、政治和專業面來講,信託責任需要良好的品德表現和營利目的,兩者須同時兼顧。在規範企業義務的法律之下 鮮少將改革後有利於社會的利益擺在平衡利潤和公共服務之前。
摘自- 《AJR美國放射期刊》 六/七月號 2013
作者介紹
1963年,Carl Sessions Stepp,在他高中一年級之後,開始為他家鄉的報紙《Marlboro Herald-Advocate》從事寫作,那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Bennettsville。當他就讀於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新聞系時,同時也在那編輯《The Gamecock》校園刊物。
大學畢業後,在他於1982年成為《今日美國》的第一位全國性編輯以前,他曾任職於《聖彼德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和《The Charlotte Observer》。
1983年,他加入了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新聞學教授全職。在往後的30年中,他也一直在《AJR美國放射期刊》擔任資深編輯和書評,寫了許多文章。他也參訪超過30個州的新聞機構 擔任寫作和編輯的輔導。
編輯與記者:一則新聞寓言故事/莊適寧編譯
我以前有協助保羅教練教孩子打棒球。某一季我們需要一個投手。他挑出一位有天分的選手 但已經很少投球了。
教練拉那位選手到一旁,告訴他,我們都指望他在球場上,保羅並教他投擲了一顆類似小聯盟用的紅線球。這位選手後來走到一旁,想像自己是一個投手。
之後他成就了全明星隊伍。
這使我把這種管理公式命名為RAT,代表尊重(Respect),專注力(Attention)跟技巧(Technique)。
作家,如同許多運動員一樣,都是自我主義的人跟脆弱的花朵。他們有具大的自尊心和極度的不安全感。編輯需要開始尊重這一切,編輯需要播出時間,不管工作多忙,去對每位作者付出熱切的關注。編輯應該分享些能幫助寫作技巧的具體技能跟工具。
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存在,主要是為了保護不承擔責任的人。
負責任感,禮貌的言論,都需要一點保護。它很少激怒到任何人。我們需要維護的是具爭議及不負承擔責任的言論。
我們允許看似離譜的言論,因為有時候 事實證明它是正確的。地球不是平的。君主不可能不犯錯。所有的人都應該被平等地對待。套用蕭伯納的說法:理性、講理的人,他們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但不講道理的人,試圖讓世界去適應他們。因此,所有的進步都有賴於那些不太合理的人。
軟體重於硬體。
從印刷技術到廣播,電視,電纜跟網路,新聞業的進步始終依賴於硬體跟技術上的突破。
但是硬體,如同它本身是必要地,像是火種那樣。但革新是透過軟體,使用硬體來散播遠見的思想。將新產生的內容,以前無法想像到的想法,應用在其上。
在許多方面,我們仍處在硬體階段的數位新聞業,仍然迷戀於各種工具。記者們在想像內容的革新上,卻已經落後於其他企業家。他們對其讀者的動力應加速,發展成令人難以置信、難以抗拒,達到直至今日都不可能辦到的資訊服務。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如果記者不這樣做,別人也會去做。
年輕的 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 教導了我們什麼?
普立茲是美國大眾報刊的標誌性人物,普立茲獎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
普立茲出生於匈牙利,十幾歲的時候被招募來美國加入聯合軍隊。他如何到達美國呢?
他靠游泳。
至少,這是傳記作家丹尼斯‧布萊恩(Denis Brian)這麼說的。年輕的普利茲從波士頓海港一路向岸上游去,所以他就能要求那300美金的入伍獎金全數歸他,而不必與他的徵兵人員分享。
我們可以說,這是普立茲的堅韌、決心或者勇氣。但這種永不放棄的特質似乎能用於定義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他們加倍努力的游 以抱持領先的競爭優勢。
我最喜歡的一則新聞寓言故事
根據 約翰‧赫西(John Hersey) 闡述,在《紐約客New Yorker》裡早期有位評論家抱怨說,單純的戲院觀眾會對著舞台哈哈一笑(drop of a ha),剛好很像英文雙關語drop of a hat,原意是,一旦帽子落地,就可以馬上行動。這句話可能是以前西方決鬥時,都是用拋出帽子作為信號,一旦落地雙方就可立即拔槍。(編按,很像是觀眾一看到一個什麼舞台訊息,就會開口一笑)。這個看起來像是文字排版錯誤,但編輯哈羅德‧羅斯(Harold Ross) 決定要讓這句話確實保存。
他在校樣上寫下”請勿更改”。並陪同這份校樣一起進入印刷程序。他甚至爬進印刷機 讀取印版上的文字確認是” drop the ha”無誤後,提醒印刷工人不要去更動它。隔天,他在新出版的雜誌上看到”hat”。
因為印刷工人在他離開工廠後換了班,然後有人校對了頁面並將其更改。
赫西說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兩種永恆的真理。作家應該要願意為了保存一個字,冒著他們的生命危險爬進印刷機,接著他們應該要有認知,無論他們做什麼,結果永遠不會是完美的。
迎戰糧食危機 未來因應對策掀起多元討論
王凱 | 資深媒體人
新聞報導
全球糧食危機憂慮再起,臺灣作為高度依賴糧食進口國家,危機意識興起,也引起因應解決之道的討論,過去農業單位開始研議海外糧倉的可行性,產、官、學界也針對植物工廠和基改作物等因應作為提出更深入和多元的討論。
全球糧價不斷上漲,許多國家拓展「海外糧倉」,國內農業界也有倡議聲浪,馬英九總統亦曾在2010年5月舉辦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閉幕典禮中,公開宣示要研議海外開闢糧倉的可行性,包括種植6大進口糧食作物,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等。
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也投書媒體建議,開闢海外糧倉,不宜由政府主導,但政府應以全球布局及開闢海外糧倉的觀點,輔導獎勵籌設民間成立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公司,種植糧食及優勢農產品。
然而,在看好「海外糧倉」的潮流中,韓國大宇物流公司2008年曾在馬達加斯加拓展農場,原本取得130萬公頃可耕地的使用權,相當於馬國可耕地總面積的一半,租期為99年,這是近年來發展海外農業中最大規模的一起,不僅引起國際矚目,最後也捲入馬達加斯加內戰,整筆交易才告吹。此事件引發國際農運人士的反彈,甚至嚴詞抨擊為「圈地種糧」、「新殖民主義」。
「境外買地或生產是錯誤的解決方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批評說,全球性糧食危機是因為農業自由貿易宰制所產生,根源是石油危機帶來的衝擊。如果油價過度上漲,不斷增加境外運輸成本,也帶動糧價上漲,就算海外生產一堆糧食,當地搶著要,恐怕也運不回來。
她更質疑此舉欠缺公平正義的精神,過去的海外農業投資已經影響許多國家的小農生存,透過國際財團的圈地,驅逐當地的農人,解決了自己國家的糧食問題,卻製造別人國家的社會問題,「我們不需要境外生產,台灣又不是無法生產糧食。」
此外,國內農業學界和企業正推動一場農業生產的變革:「植物工廠」。透過自動化控制的人工環境生產萵苣、蘭花種苗等高經濟作物,未來也希望能解決糧食問題,不僅學界積極投入研發,包括太平洋建設、鴻海、金仁寶、光寶和億光等企業集團,不約而同加入行列,被視為未來的明星綠色產業。
植物工廠的美夢,雖然可以解決極地環境生產食物的問題,但應用在台灣現況,不少學者憂心,昂貴的科技設備只有財團可以競逐,小農無法從中獲益,無法提升整體農業,最終無法解決糧食生產的困境。
農業學者王俊豪曾經參觀過日本北海道植物工廠,他說,發展植物工廠需要審慎,除了發展科學技術,必須考慮對小農的衝擊。如果植物工廠發展超過了傳統自然農業,資本家控制了糧食生產與分配管道,小農恐怕就難以生存,農地也會淪為炒作的商品,台灣農業的困境就會雪上加霜。
除了植物工廠的議題,基改作物也是當前發展農業科技的重大爭議。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增加糧食產量的基改作物,因為糧食產量是多組基因所調控,難以透過基改工程控制,頂多是減少蟲害,但提倡基改作物的論述陷入化約主義,只有宣傳單方面的好處,卻忽略對環境的重大衝擊,包括製造了超級害蟲和雜草等生態問題。
迎戰糧食危機是刻不容緩,然而,如何發展永續農業,避免破壞環境和危及小農生存,才是長久之計。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植物工廠是指「在完全人工環境下的全年無休的植物生產系統」。工廠生產要符合兩大前提:一是要能去除靠天吃飯的因素,可以不管寒暑、風雨無阻的生產;二是要能預先明確的決定好生產流程,也就是環境條件在完全人工監控下,可定時定量生產一定品質的產品。系統約可分3個架構:水耕養液系統(肥料濃度、酸鹼度、溶氧度等)、人工光源系統(光量、光周期等)與環境調控系統(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依使用光源不同可分成「太陽光利用型」、「完全控制型」和綜合型。
太陽光利用型是水耕栽培與溫室的延伸,必須用噴霧或風機濕簾法來降溫。完全型是凡對植物生長有影響的環境條件都以人工控制,根據是否進行光合作用又分兩類:依賴人工光源,栽種波菜和萵苣等葉菜類,或蝴蝶蘭等花卉;不需要光源的則栽植菇類、豆芽菜等。工廠建造成本與能源成本均高,因此需要考慮立體化栽培,單位面積、單位時間高淨利的作物,須符合(1)所占面積與高度均小;(2)需光亮小;(3)栽培期短;(4)可銷售部分占整株較大比例;(5)需要人工維護時間少;(6)可用水耕栽培;(7)高淨收益等。另外工廠與外界隔絕,所用之培養液也用紫外線殺菌,因此植物比較不受病蟲害感染,可以無農藥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基改作物則是指科學家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科技、改變原物種的基因序列,將遺傳物質轉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以此改變植物性狀。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基改技術普遍被運用來增加農作物的抗害蟲和耐除草劑的基因。
然而有研究者質疑,基改作物透過花粉傳授與野草持續接觸後,恐演化出具抗除草劑能力的超級雜草;此外,基改技術將殺蟲劑的效果直接轉移到植物本身,促使作物害蟲接觸殺蟲劑的劑量與機會大量增加,也會加快病蟲演化,假以時日恐產生超級害蟲。(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方煒(民90),自動化植物工廠,農業自動化叢書,第11輯,103-112。
鄭志玄(民100),自動化LED植物工廠,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論文。
林天送(民100),除草劑與基因改造食品,科學發展,463,72-75。
「基因改造食品」將為人類帶來是福?是禍?
方煒(2010),植物工廠(上)、(下),台灣農業資訊科技發展協會。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nsc.gov.tw/zh-tw/Feature/C/0/13/10/1/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