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1-10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愛心認養~花博公園、建國花市
本期目錄
什麼叫做原民台「獨立」營運?/林福岳
何不廢掉全國服務的原視?/Marang Saway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
農地復耕迎戰糧食危機 水梯田種出農業希望
什麼叫做原民台「獨立」營運?/林福岳

這個過去3年來被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原住民眾有沒有深究過?還是只因為有了「獨立」兩個字,就無條件地舉雙手支持?

因為立法院所通過「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裡面的規範,公共電視必須要承接原住民族電視台的「頻道營運」工作。公視有沒有基於原住民族的主體性、認真辦理,這是可以接受公評的事情。

然而原文會在2009年創設之後,便積極提出自我營運的要求,認為基於原文會的設置條例,該會的主要任務是「原住民族廣播、電視專屬頻道之規劃及普及服務」;同時認為公視在承接原視營運期間,並不具有原住民的主體性,也不夠尊重原住民族、不了解族群文化,所以希望可以拿回來「獨立營運」。

此言一出,無人敢攖其鋒。原住民族電視台不需要再寄人籬下,可以自主獨立經營,誰曰不宜?族人團體自行經營電視媒體,當然就是所謂的「獨立」。

但是媒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所指涉的不單單是所有權和主導權的概念;其更為深刻的意涵,應該是媒體在社會上的具有的核心價值之一,包括報導真相、挖掘事實、監督政府、反映民意、建構公共領域等功能。為了能夠充分實踐這些功能,自主獨立於任何政府和企業之外,是必要的條件和態勢。過去台灣社會所推動的「黨政軍退出媒體」,其意義也就是希望媒體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勢力的干預和操弄。

然而這個概念,卻沒有成為這一波原住民媒體獨立營運過程中的重要原則。上一任原文會的董事會在爭取自主營運的過程中,不斷地倚賴部分立法委員的力量進行政策遊說和資源爭取,便已自失立場。

而一個最弔詭卻無法解決的困境,就是寄居在公視底下,還有一部「公視法」可以略微抵擋偶爾襲來的政治干預;然而一旦由原文會來經營,那麼便完全沒有任何法律基礎可以做為政治干預的防火牆。擁有了所謂的營運自主權,但卻面臨政治勢力進入的獨立性危機,這其中的利弊得失要如何計較?

這一任的原文會開始實際執行獨立營運的工作,明年1月1日新的原民台即將開播,刻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籌備工作。然而11月初,因為部分現有員工不滿未被新原民台聘任,便找來原民籍立委召開協調會,要求現有的員工「全數移撥」到未來的原民台。而原文會居然在一天內便接受這樣的結果,連個基本的表態和聲明都沒有。3天之後,原民台數名新聞工作者召開記者會,指稱立委藉由審查預算的時機,干預原民台人事進用,要求政治力不該介入原民台運作。沒有了防火牆,基層員工們必須親自上火線,站在第一線維護奄奄一息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對於媒體「獨立性」的實踐,可能永遠是一種期待和想像吧!政治勢力企圖染指媒體,舉世皆然。經過這次事件,我們已然看到,政治勢力入侵媒體居然如入無人之境,我不知道未來的原文會和原民台,要如何面對可能接踵而至的種種介入和干預。

唉,說好的「獨立」呢?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立報

何不廢掉全國服務的原視?/Marang Saway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

12月15日,一場由台大新聞所舉辦的「全球化下的原住民媒體國際研討會」,林明德──過往辦了「原報」、「南島時報」、「原聲報」等報的原住民媒體前輩──在會議中拋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何不廢掉原視?

相似的是,今年(2013)2月,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舉辦的「我們要一個怎麼樣的新原民台」論壇上,長期耕耘原住民傳播研究的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林福岳則說,「不如砍掉重練!不要現在這個原民台,創造一個體制健全的原民台。」(關於此場論壇,可見《立報》之〈原民台要健全 學者:砍掉重練〉一文)。

原視「廢,或,不廢」,這真的是問題。若是問起我對這問題的選擇,我想我應該會選擇答案比較短的那個選項,雖然一旦解釋起來,會需要相當多的篇幅。不過,倒是有個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

原視年度經費大約三億多台幣,大約占了明年度的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基金會年度預算的3/4,而同時,原文會還需要協助發展其他類型的媒體 (如廣播節目、紀錄片等),與各類文化事業。某方面來看,政府每年投入於原住民事務的綿薄預算裡,原視的固定營運經費似乎壓縮了其他媒體或文化事業可能的經費挹注。因此,大家想破頭、 ( 政治人物)擠破頭想要解決纏繞著原視的叢結問題,於是,大家似乎只見著原視,原視似乎是唯一。

在會議裡,來自澳洲的Michael Meadows教授與大家分享澳洲當前的原住民族媒體現況,以及他多年的研究經驗。透過他的演講,在場的人知道了澳洲有著豐富的原住民族地方媒體,包含廣播或是電視台 ,透過衛星、網路的連結,讓即使身在偏遠沙漠的原住民社區可以接收到這些節目。2002年開始營運的「社區電視」(Indigenous Community Television, ICTV)便是一個電視網絡,由幾個地方電視台共同提供節目讓族人收看。一方面,這減輕了地方電視台的製作壓力,透過交流與分享,個別電台不需要獨自負擔龐大的節目量。另一方面,這些節目內容皆是由臨近的原住民地方媒體所製作,因此內容都是貼近社區的議題與人物,甚至是透過社區成員參與及互動下所製作成的節目。對於部落族人來說,這些節目滿足的社區資訊傳遞、情感交流、文化傳承與教育、及娛樂等等需求。

2007年,在.澳洲政府強力引導下,澳洲原住民族電視台(National Indigenoues Television, NITV)取代了ICTV原本的頻道。面對這樣的情況,社區族人與媒體人不是歡欣迎接NITV的節目,卻是積極的另拓管道讓這些社區節目能夠繼續提供給社區族人。這促成了「InidgiTube」的設置,一個類似youtube的構想,透過網路讓地區電台、社區族人的影視作品有分享與播放的平台。而自2013年初開始,ICTV逐漸轉型成為數位頻道(channel 601),社區族人只要透過架設衛星接收碟(小耳朵)與機上盒,便可以收看ICTV的節目。而在社區族人慶祝ICTV的回歸時,NITV則是在政府政策的變換下,組織改組成為澳洲特殊廣電服務台(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的內部部門。

澳洲的例子可以提醒臺灣,當大夥不斷將焦點關注在原視這樣的全國性服務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那些存在各地方的原住民族媒體,像是蘭嶼電台、花蓮蓮友、台東東民等廣播電台?

或是,換個角度想想,這樣的地方媒體會不會是更貼近部落需求的媒體形式,而不是全國性的廣電服務?以及,讓我們想像一下,若是有個平台或是網絡,可以讓地方媒體彼此交流節目與資源,逐漸形成一種全國性的廣電服務,甚至,成為全國性的廣電媒體,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比起當前的原視,這樣的模式對於部落來說會形成什麼不一樣樣影響?

當然,這些意見不代表我們真的支持廢掉原視 ( 前面提到的兩位教授想必也不是真的要廢掉原視)。不過,當思考原住民族媒體相關議題時,倒是支持可以先廢掉簡單的「全國性」思維,而是能夠多點想像:想想什麼樣的媒體類型、規模與策略,能夠貼近部落或是地區的族人需求,尤其是,讓族人能夠參與進這些媒體的運作,使得媒體成為部落或社區事務的一環。大家覺得如何?

農地復耕迎戰糧食危機 水梯田種出農業希望

新聞報導
3月春耕時分,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裡,阿美族人正在梯田插秧播種,海風吹來,稻農彼此提醒:「不能用藥喔,這是有打契約的!」因為大型農機具在梯田容易「翻跟斗」,他們親手翻耕、插秧與收割,田間的蛙鳴此起彼落,彷彿人間桃花源。很難想像,3年前這裡曾經是荒蕪的農地,如今這片全世界罕見的臨海水梯田開始復耕,也長出了希望。

港口部落的水梯田,是全台復耕農地的縮影。近年來,在糧食危機的風暴下,台灣農業出現復甦的跡象。原本荒廢的農業慢慢培養生機,各地的休耕地逐漸復耕,其中水梯田的復育,不僅讓土地重新耕作,也找到了當地農業的力量,農村多了活力。

過去農政單位推動休耕政策,2004年時,休耕面積高達23萬9863公頃,一度超越當年稻作種植面積,近年來,休耕面積慢慢復甦,不僅恢復耕作稻米,農民也轉作其他農作物,包括飼料玉米等。農委會糧食產業組長蘇宗振說,全台農民復耕或轉作以花蓮農民最為積極,大多重新種植最熟悉的水稻,至於西部的台南、嘉義、桃園等休耕大縣,也有不少面積復耕或轉作,以轉作飼料玉米、牧草、青稞玉米最大宗。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也觀察說,隨著糧食安全與環境意識抬頭,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消費者愈來愈重視安全的農產品,台灣農田有復耕趨勢,復耕方式注重生產與生態價值,尤其復耕水梯田也有友善環境的效果。

時代的變遷,農業的沒落,各地的水耕梯田逐漸廢耕,出現陸化現象,破壞濕地生態,同時衝擊山地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育與梯田文化等。2000年,水耕梯田的復耕出現了曙光。在生態工法基金會帶動下,新北市八煙聚落的居民重新引水,恢復水梯田生機。隔年,農委會林務局啟動「水梯田計畫」,補助經費恢復水梯田景觀與聚落文化,協助當地開發特色產業。

復耕水梯田的計畫,慢慢延伸到花蓮港口部落、新北市貢寮與三芝等地。

港口部落族人舒米‧如妮是復育水梯田的靈魂人物,在林務局的協助下,舒米成功說服當地68戶居民與部落耆老,復耕土地。阿美族人同心合力挖掘1條長達4公里的溝圳,引水入田。有了水,也有了米, 港口部落的「海稻米」打響了名號。

望著綿延六公頃的金黃稻浪隨風起舞,舒米說:「這一刻,我們足足等了30年。」為了見證這段找回水梯田的故事,舒米的兒子王亞梵放下都市的工作,返鄉拍攝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引起網路的迴響,也帶來了觀光人潮。

鏡頭拉到新北市貢寮的「田寮洋」梯田,一群七、八十歲老農彎腰耕作,用盡心力復耕1.6公頃的農地,感動了當地的一家知名餅店,願意以高於政府收購價格的兩倍購買稻米,製成「和禾米香」,一舉入選新北市特色伴手禮,創造百萬元的產值。

目前全台水梯田復耕面積多達12公頃,超過50戶農戶耕作,不僅找回水梯田的原貌,復育生態環境,也喚回人們對鄉土的記憶,連日本農夫都專程組團來台參訪。

復耕農地的力量在各地開展,也成了迎戰糧食危機的生力軍。只是,這股力量還很微弱,需要社會的共同支持。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實施超過27年的休耕制度,花費100億在休耕補助,結果是造成國內糧食自給率下滑至30%左右,處於過低的狀態。從農業生產的角度,長期休耕不僅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休耕土地孳生害蟲也會影響臨近田地的農作生產質量,負面影響巨大。

過去台灣的糧食可以仰賴進口,讓糧食自給率不足的情況不成問題。然而根據科學家預估,全球氣候變遷不僅影響全球氣候,極端氣候更將造成糧食生產出現短缺,預料未來不免發生各國搶糧情況,這將造成如台灣這樣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面臨嚴重的糧食安全危機。因此近年來農委會開始積極推動復耕政策。2012年農委會正式宣布實施「活化休耕農地計畫」,將休耕補助由原來的一年兩期降為一年一期,鼓勵農民種植作物,以及提供離農獎勵金,讓無力耕種的農民能將土地出租給佃農進行耕作,希望藉此活化休耕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

農地復耕首先將面臨水資源缺乏問題,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過去台灣用水政策是工業優先,復耕梯水田僅占12公頃,對於水資源分配影響不大。但未來政策計畫若要復耕20萬公頃農田,將需要大量的農業用水。如何避免農工爭水問題,勢必是復耕政策推行首先會遭遇的挑戰。(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延伸學習:
陳俊言、蘇宗振、李明席、游添榮、羅正宗、吳水吉、林富雄、鄧耀宗、莊岳峰(民100),休耕田復耕之規劃,中正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
鄭偉德、黃蔘(民100),盱衡全球糧食安全問題,與時俱進探討臺灣農地利用,農業推廣文彙,56,305-316。
糧食安全 先保有足夠灌溉用水
活化休耕農地 農委會釋出多項獎勵措施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450.htm)

推薦訂閱
【苗栗生命線電子報第32期】招募愛心 寒冬送暖@【苗栗縣生命線】
消費者任意取消國外旅遊契約 可能遭致損害賠償@【台灣消費者協會《消保專欄》】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