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1-20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102年第四期休閒體適能班隊上課日程表
本期目錄
「媒體生病了」怎麼辦?/許宜湘
胡元輝:新聞假假,不如公民自己做新聞/許宜湘
媒體是資訊來源還是亂源?許宜湘
「媒體生病了」怎麼辦?/許宜湘

人民擁有媒體識讀能力,在台灣充斥著媒體亂象的社會中顯得十分重要。因為,新聞報導並不代表真實,甚至,現今新聞還會刻意掩蓋真相。如何提升檢測(Detect)加上能力(Capability)概念,換言之,他可以、他知道能夠這樣做,可以讓民眾知道如何避免過度依賴商業媒體。

2013年12月30日由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副教授吳浩銘主講的新書發表會《媒體生病了》,在如何提升媒體識能上有充分的分享說明。方法之一便是讓大眾學會使用各種媒體,年紀較年長的民眾,臉書使用行為上的缺乏,是否可透過不同媒體的形式使年長閱聽人具有媒體識讀能力。

此外,瞭解各種媒體報導的趨勢,哪些媒體具有藍綠色彩、哪些媒體又有立場偏差、知曉哪些媒體較為公正等。最後在提升媒體識讀能力的方法,紀錄並管理自我使用媒體的習慣。閱聽人能夠自我監督是否在某類媒體上使用頻率偏多,例如,每日閱讀《中國時報》,可藉由閱讀其它刊物獲得平衡。或者「我喜歡玩電玩」並且記錄每天沈溺於電玩的時間,最終獲得結論,玩電玩對自己生活並無幫助。類似自我監督的行為在許多已開發的國家中,教育著如何善用媒體的方式來改進自己生活機能與生活品質。

勇於抵制劣質媒體內容也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之一。如果認為該媒體內容不好,除抵制外,也要勇於發聲,台灣人習慣默不吭聲,實際上如能提出有效的建言,使得劣質媒體感受壓力進而改善。除了向媒體人反應外,也可向政府、立法委員申訴劣質媒體表現情況,未符合社會期待,部分電視節目未按照常理進行,這些都是一般民眾能夠付諸實際行動的。

另外,若民眾知道新聞事件的真實性與報導內容有出入,可參考Check.org網站經營方式,是由美國某一基金會所贊助成立的,目的在於檢視媒體報導內容是否正確,若是檢視錯誤內容,將會公諸網站上,並告知該媒體,記者因為羞愧知道內容品質不好將會對後續新聞內容報導處理更加謹慎。台灣也能效法此經驗,共同為新聞品質努力。

改善媒體環境,民眾還能夠支持相關的公益組織,特別針對監督媒體的團體,可以捐錢、捐時間、捐力量來表示支持,例如:記者協會、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媒體公民行動網等。在支持另類媒體與參與度上,所謂非主流媒體就是民眾較少看過或聽過的品牌,多涉獵及培養多元媒體的使用習慣。

公共電視及國家廣播電台,在剛開始觀看或收聽時候,或許不太吸引人。但人的品位及收視習慣可以經過時間培養出來的。久而久之,自然習慣以優質內容為主的新聞,或者,試著收看外文為主的電視新聞,藉此瞭解國外報導與國內報導有何差異,取得認知上的和諧。吳浩銘教授最後提出,一般民眾可藉由多元的媒體使用習慣、客觀接受新聞報導,進而研判新聞正確性。

最重要的是,這種由一般民眾向媒體進言,由下而上的改革力量,形成一股輿論壓力,是能夠改善媒體品質較為有效的方法。因為由上而下改革的力量,侷限於大老闆們的商業思維與考量,因此,從個人出發,由草根力量一點一滴進而改善媒體環境,共創更好的生活品質。

胡元輝:新聞假假,不如公民自己做新聞/許宜湘

台灣眾所皆知的民間信仰「三月肖媽祖」,許多人民將媽祖信仰虔誠供奉的心意十分普遍,然而,台灣媒體將此觀念商業化了。

電視台目前窮追著媽祖遶境的報導議題不放,台灣民眾也習以為常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報導的題材,專屬於台灣文化的現象。然而,起初第一個願意報導媽祖遶境新聞的電視台,卻是收了廟方的兩百萬。人民虔誠的信仰轉變為電視台假新聞的「營業收入」。

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這兩家報紙皆有出過類似事件,以及記者寫假新聞,著名的假新聞事件,《紐約時報》記者Jason Blair為該報悠久的造假歷史撰寫數十篇新聞。遭到公開批露之後,Jason在美國信用破產,即便想要出書也無人膽敢與他合作。反觀台灣,同樣是寫假新聞的記者,過兩天可以正大光明上電視轉作名嘴。

另一個有關假新聞有名的例子,1981年,《華盛頓郵報》的記者Janet Cooke以一篇《未來的世界》(Jimmy's World,1980年9月28日發表)的特稿獲得普立茲獎。其中講述一個8歲的黑人孩子Jimmy因母親男友吸毒而致使Jimmy吸毒的故事,Cooke想要透過Jimmy的故事反應出當時黑人社會生活的情境。但後來調查結果顯示,這是一篇假新聞,隨後獎勵被取消,《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向公眾道歉並開除該名記者。Cooke小姐因為該事件導致信用破產,同時無法在新聞界立足。相同情況若發生在台灣,則可以藉用「消息來源不公開」之由,順利領取其他新聞界的獎項。

藉由以上兩個例子可得知,目前台灣新聞媒體生病的程度,這中間環節出了很大的問題。「病因」及「藥方」在吳浩銘、林采昀所著作的新書《媒體生病了:臺灣新聞環境的症狀與因應》提供了詳細的說明。

「藥方」之一:獨立公民媒體的出路。這幾年台灣出現許多有心人士欲改善此現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新聞不是專屬於大財團或政治人物的專利,一般民眾也可以靠著民間力量一同做出好新聞。公民新聞在新書《媒體生病了:臺灣新聞環境的症狀與因應》中,吳浩銘也做專業的剖析與分享。

胡元輝教授提出,現今科技進步,臉書貼文行為、用智慧型手機真實記錄每日見聞,這些都是契機,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做出公民新聞。目前公民新聞已存在於主流新聞中的一環,並且影響力日益漸增。當胡元輝教授在公視服務期間,所創建Peopo公民新聞平台,截至目前為止,已有7,380位上網登錄為公民記者。在這7,000多人之中,也許有人持續性的發新聞,或者有人發過不會再發,然公民記者走過的痕跡,證實了這群人將值得報導的事物,努力傳播並感染給其他人。

一個眾所皆知的「苗栗大埔農民自救會抗爭事件」,早期新聞事件未受到主流媒體的關心,事件發生始末是當有一天苗栗縣政府請了怪手鏟平農田,引發當地農民反抗,農民即便想要自救,也無法做出完整的紀錄。2010年,公民記者大暴龍將農民自救會的影片作出剪接後,上傳至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一星期內,吸引著十萬人次點閱,分享影片出去的人次無法計算。一位公民記者所報導的新聞,改變了國家的政策,使得時任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及苗栗縣縣長劉政鴻出面道歉,說明農地不徵收。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然而,傳播出去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再次證明公民新聞的出路及力量都是改善目前新聞界病況的「藥方」。

媒體是資訊來源還是亂源?許宜湘

現今媒體新聞亂象頻傳,經常有人批評台灣社會動盪不安,除政治外,就是媒體了。一般大眾接收資訊內容主要分為電視及報紙,電視頻道將近一百家,各家媒體業者為爭收視率排行、商業營利收入,「奇招」盡出。如重複播放同一則新聞、 消費娛樂與置入性行銷新聞普遍、新聞報導戲劇化、意識形態偏頗以及缺乏國際新聞等;平面媒體整體而言較電視媒體和緩,但亦有漸趨往下之趨勢。尤其,電視上「談話性節目」由於製作經費少、收視效果好,透過每天經常性的製播,部分節目意識形態明確或「藍綠對立」,亦或是聳動、物化等之新聞標題或內容,已成為台灣媒體界一大「奇觀」。

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開始推動媒體評鑑調查,希望能夠長期累計並發展出一個系統性的指標來評析,科學性的發現新聞內容的品質、報導新聞方式是否符合公正客觀的標準。讓全民有一個了解媒體表現的基礎,未來更能讓全民發現媒體現況的種種問題。第一年研究計畫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執行,2013年12月底並完成研究成果發表。媒體觀察基金會透別在後門咖啡廳舉行成果分享會,由公共事務場林福岳教授擔任主持人,由劉昌德教授知識分享並與華視新聞部副理陳秀鳳對談,現場聚集許多關心此議題的公民,現場並有許多熱絡的討論。

新聞專家學者看台灣電視新聞媒體的表現
(照片1 劉昌德教授)
劉昌德表示,這項計劃指標共有三構面,分別為「社會責任」、「新聞自由」、以及「新聞客觀性」。調查計畫透過這三個構面進行問卷設計,以2012年全國新聞傳播相關科系新聞採寫與製作相關課程為調查對象,累計母群體為175名,最後完成問卷總回收53份。評分方式是除對電視台整體評分外,各項目取前後各兩名的極端值;報紙除整體評分外,各項目則依序排名,填答者以內容分析方式,調查報紙與電視新聞中新聞正確性、政治意識偏態、國際新聞比例、置入性行銷、與其他議題(如電視新聞重複率、網路擷取等)等各類分析。

最後調查結果,共分為基本資料、電視新聞整體評分與四大報表現。首先在基本資料分析上,樣本數多屬於在都會區、男性居多、年齡多落在35-54歲之間;電視台整體表現以100為滿級分,公視最高分、其次是TVBS、非凡新聞及民視,最低分則為中天新聞台。

劉昌德教授解釋公視為公廣集團之一,內容優質是民眾長期的印象,中天新聞台表現差強人意,推測與2012年旺中併購案有關係。至於四大報紙表現方面,《聯合報》最高分,《蘋果日報》緊追在後,再者是《自由時報》,最後是《中國時報》。

劉昌德教授指出《聯合報》與《蘋果日報》不分軒輊,《聯合報》用字遣詞、事實與意見分離表現最佳;平衡報導方面則由《蘋果日報》一支獨秀,《中國時報》則是常見政府或商業的置入性行銷報導居多,因此居於末位。

資深人自己怎麼看同業表現?

華視新聞部副理陳秀鳳以長期在新聞實務界的工作經驗,針對這份調查研究提出幾項回應。一、人才培訓困難:現今電視台線上記者資歷淺,中生代主管有感於媒體環境惡劣,紛紛出走轉行,而新進人員的養成教育則須靠自己摸索,陳秀鳳不諱言提出,每當她走進校園談產學合作時,同學(特別是女性)總認為在新聞部工作最終目標要擔任主播一職,卻不願意跑議題深入的新聞,造成資深記者斷層現象;二、頻道太多:有線台每天24小時不停歇播報新聞加上無線台固定新時段播出,台灣土地有限,媒體記者每天要產出新聞壓力之大,有時也會有「廢新聞」濫竽充數;三、新媒體勢力:由於電視台收視率成為電視台主管每天生存的法則,然而因應新媒體、網路勢力崛起,許多觀眾觀看新聞多半透過Youtube,或者社群媒體上朋友的轉載,在思考著如何抓回收視率同時,也思索著如何創建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四、視野不夠;五、收視率決定一切。
 
新聞也可比擬物流業
媒觀公共事務長林福岳指出記者之於新聞,好比物流業之於商品,若要商品叫好又叫座,物流業者也必須善盡責任,應該如何將民眾對於一個好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想像,能夠符合政府、學界、及實務界三方的期待,有賴於民眾與主流媒體的對話。

雖然收視率背後的取樣標準因不採納50歲以上的觀眾列為分析族群,且取樣樣本也不足以代表全台灣受眾人口的品味,儘管備受人質疑,現今仍是操控電視台製播新聞、節目的科學化衡量工具,具有該節目是否停播的生殺大權。此外,現場來賓也針對「研析新聞報導與新聞性節目」研究計劃提出樣本質疑,是否過於菁英化的意見,應多採納實務界的觀點,納入目前的困境作為分析依據。

此外,如何提升記者的專業素養也是改善新聞品質日益低落的重要解方,林福岳強調,該研究計劃成果僅是第一步,往後累計後的資料與報告本身意義,望能確實為目前主流媒體創造一個新的營運模式,讓民眾享有優質的新聞內容資訊。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1-2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溫馨歲末回饋]:加入老屋欣力贊助會員,送您GOODO好務日誌陪您渡過一整年@【路克米】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