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2-18 11: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本期目錄
媒體就像是……/林佳儀 編譯
新媒體時代 教育勢必需要一場改革/林佳儀 編譯
提高糧食自給 學者提倡亞熱帶糧食生產模式
媒體就像是……/林佳儀 編譯

來自加拿大,專精於K-12階段課程發展與實踐,以及媒體教育和評估的克里斯‧沃斯納(Chris Worsnop),他認為當代文化已非由印刷媒體主宰,而需以年輕一代所生活的文化來教育他們,才能使文化昌盛。

克里斯提出媒體研究之所以重要的20個原因:

1.就像歷史,媒體具有鑒往知來的作用。
2.就像地理,媒體定義了我們在世界上的位置。
3.就像公民,媒體幫助我們理解世界的運轉,及個體在世界上的定位。
4.就像文學,媒體是當代文化與娛樂的主要來源。
5.就像文學,媒體要求我們學習並運用批判思考的能力。
6.就像企業,媒體是一種無論如何都與商業有關的大型工業。
7.就像語言,媒體讓我們知道如何與他人溝通。
8.就像科學與科技,媒體幫助我們在使用當代創新科技時,同時學習之。
9.就像家庭研究,媒體決定了餵養我們的文化及生活的肌理。
10.就像環境研究,因為媒體是日常生活環境的重要部分,如同樹、山、河、城市與海洋。
11.就像哲學,媒體闡述我們的世界,及世界的價值和想法。
12.就像心理學,媒體助我們理解自身與他人。
13.就像科學,媒體向我們解釋世事的運作。
14.就像工藝品,媒體是經過謹慎規劃、設計與建構的產品。
15.就像藝術,我們因媒體而經驗前所未見的藝術形式。
16.就像政治,媒體始終傳遞政治與意識型態訊息。
17.就像修辭學,媒體語言所使用的特殊符碼與成規,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18.就像戲劇,媒體以誇張的手法呈現我們的生活,並迫使我們作為觀眾接受。
19.就像珠穆朗瑪峰,屹立不搖地矗立著。
20.媒體也盡其所能地研究「你」!


著名的未來學家約翰‧耐斯比特(John Naisbitt)則提出進行媒體素養教育的10個好處:

1.讓學生成為明智的媒體消費者,使學生能夠以全球媒體文化下的多元媒體為工具,成為資訊管理者與有責任的媒體創作者。
2.能使學生投入。將媒體帶進課堂將使「真實生活」和學習連上線,並使媒體文化成為豐富的學習資源。
3.給予無論教師和學生都適用的批判思考途徑;而一旦批判思考經過內化,即成為生活的本能。
4.提供整合所有學科領域的機會,並且創造了所有學科都適用的通用詞彙。
5.在教學上符合州標準,同時又能用學生喜愛的當代新潮文化為內容。
6.增加學生的能力,並使學生擅於以跨媒體形式溝通及散播自己的想法。
7.媒體素養的「探問過程」(inquiry process)能轉化教學,使教師跳脫以往的角色—講台上的賢能者(sage on the stage) —成為和學生一起學習的「從旁引導者」(guide on the side)。
8.藉由聚焦於過程技能,而非內容知識,學生能習得分析任何媒體中的任何訊息的能力,並因此獲得賦權,得以在媒體飽和的文化中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9.通過複製模式(replicable model)來實踐。媒體素養應為永續的而非「一時的流行」(fad),因為學生需能建立一致性的平台——無論學校、年級、教師或班級如何轉換,皆始終如一。藉由不斷地重複和強化,學生能夠內化這些技能,並有效地和終身與己為伴的全球媒體文化協商。
10.不只對學生個體,而是對社會整體都有益處。媒體素養教育提供工具和方法,激發言論以促進彼此瞭解;並培養有助於形成公眾討論的公民技能。

新媒體時代 教育勢必需要一場改革/林佳儀 編譯

「從我的祖父母,乃至我的父親,一直到我這一代,整個世界在3個世代裡有劇烈的轉變。年幼的父親在教室裡透過課本和期刊學習,老師掌控教學資源,回家作業要用沾墨水的筆來書寫;而父親的老師,學歷也不高。到我這一代,我的同事擁有數種不同的學歷證照,在他的班上,學生從印刷媒體、影片和網路獲得資訊,課後則在網路上或手機上聊天;他們用電子科技做功課、瀏覽網站、交換照片、音樂和資料檔案;他們看電視、電影也打電玩,還經常同時做這些事情。他們任何時候都能從任何地方獲得資訊和娛樂。」

加拿大媒體素養學者尼爾‧安德森在〈新媒體與新媒體素養〉一文裡,首先跟我們分享了教育現場的世代差異,媒體科技的巨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對於教師而言感受更為深刻,從拿著筆到用手滑著螢幕,教學現場也正經歷著劇烈且沒有回頭路的改變。

教育被重新定義
尼爾‧安德森認為,這些科技所創造的環境已經讓教育被重新定義,教師與家長也需重新思考自己在孩子學習過程裡的角色,因為21世界的家庭裡有著比學校更多的新科技,也通常會讓學生的想法與教室的要求產生疏離;他們在家裡沈浸於電子環境,多種感官同時涉入多種媒體語言,然而教室課程卻往往要求深度而專注地投入在某種感官認知。例如閱讀印刷媒體時需要專注在視覺能力上,而壓抑其他包括聽覺、嗅覺與觸覺等感官,並且要求專注、線性及抽象思考;已經習慣同時接受多種訊息和語言的孩子必須重新適應,也因此,我們看到學生戴著耳機上課,他們試圖把自己偏愛的多媒體環境帶進陌生的教室裡。

「媒體」包含了容納與溝通訊息的整體環境,不僅是電視、網路或報紙,還包括購物廣場、夏令營、鄰居和教室。面對無所不在的媒體、變化不歇的科技,批判地思考所有在這環境裡溝通的行為與價值,能幫助孩子在持續演進的世界裡成功。

媒體素養就是最關鍵的技能,也就是分析與創造訊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媒體的能力。因為在資訊時代,資訊處理能力是一個人所需學習最重要的技能,而媒體素養將成為所有學習的墊腳石。

新媒體的特質
尼爾‧安德森歸納了新媒體的幾個特質,首先是「耀眼的迷惑性」,他認為科技的演變速度不會減緩,同時會不斷地迷惑我們的心智。新媒體所承載的多元訊息例如瀏覽網頁需要文字、影像、聲音、顏色尤其是動作等感官同時運作,需要相對應的認知處理,這也會使人的心智忙不過來,並降低對於眼前事物的思考能力。

另外,新科技的特性是強調軟、硬體的搭配。安德森認為科技並非只是手機或遊戲機,而是創造與使用他們的深刻思想,重要的是人類心智對於科技的使用與反應。人類的心智,是態度、價值與實踐的發展場域。

電視也許是有趣的機器,但看電視之後在行為與態度上的反應,才使電視有了社會影響力。因此,在新媒體環境裡,我們應該檢視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關係與行為,以及如何改變我們的行為及與他人的關係。

接著是新媒體帶來新的互動形式。許多新科技更具互動性且更為使用者所控制,尤以網路為最,使用者可以自己的速度自由地遊移於自己選擇的內容;然而,新媒體訊息的多層次、短暫且快速的本質,也迫使我們須在更短的時間內理解更複雜的訊息。家長和老師需藉由提供公開討論時間來幫助學生檢視這些訊息和閱聽人反應。

第四為同步性。微型、可攜帶性及速度等特質,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接近性的同步性,使我們能從多方管道取得準確的資訊;同步性與聚合性,當所有的資訊都數位化以後,用一些運算公式就能輕易地轉換數字。同步趨勢造成了深沈的影響,當經驗與反應幾乎同時發生,再也沒有明確的時間性,學生「多工」地在同一時間組織他們的想法及處理多多方而來資訊,他們就可以創造混和聲音、圖像、影片與文字的內容並將他們同一時間散佈出去。他們彼此共享,也透過網路傳給更多的受眾。

最後則為控制性。在如今的開放系統,許多新媒體提供的新資訊,都檢查制度無用武之地。電視與網路讓孩子能輕易接近多種訊息,要監測上百個頻道和百萬個網站根本不可行。即使極權制度下的政府也無法再控制資訊流。

媒體素養就是生命素養
基於上述新媒體科技的五大特質,尼爾‧安德森呼籲,幫助孩子面對新媒體環境最有效的方式,是從教育來幫助孩子瞭解並處理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及消費主義。

他認為,新媒體時代裡資訊與想法的開放流動,這將使資訊管理的責任從國家轉移到個人;媒體素養不是一種時尚運動,而是所有公民都需具備的基本能力,若想要學生對自己的接近的資訊負責,就需要提供他們認知工具與機會來發展並精進媒體素養。

因應現代科技的發展,教育勢必需要一場改革,且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投入,就如同尼爾‧安德森的主張「媒體素養就是生命素養」,「若我們期待資訊時代的孩子能成為有效的工作者與公民,同時還能快樂地生活,我們就必須提供他們機會與支持,去發掘、發展資訊處理能力。媒體素養—在多媒體環境裡的理解、欣賞與溝通能力—應成為所有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一部份。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企業、家長與教師應共同負擔這個責任。」

 

提高糧食自給 學者提倡亞熱帶糧食生產模式

王凱 | 資深媒體人
侯俐安 | 聯合報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我們必須奪回糧食主權!」2013年2月初的晴天,上千位臺灣農民和臺灣農村陣線等農運團體在凱達格蘭大道發表「臺灣糧食主權宣言」,這也是國際性的農民串連運動,包括韓國、日本、泰國與印尼等國的「農民之路」農運組織代表也聚集到臺灣聲援,分享各國捍衛糧食主權的故事。

臺灣的糧食危機浮上檯面,攸關農業的存亡。各界除了倡議積極提高耕地面積,改變消費觀念,清大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也呼籲,臺灣要採取「亞熱帶糧食生產模式」,發展「適地適種」與「就地取材」的生產原則,減少依賴進口糧食。

「提升臺灣糧食自給率,最關鍵的工作是設法開發本土的替代性飼料配方,」彭明輝分析說,目前全台每年消耗1千1百萬噸的穀物,其中75%拿來當飼料,牲畜消耗的穀物是國人的3倍,大部分還是仰賴國外進口。

彭明輝主張,每個地區的糧食生產體系,應該採取適合當地天然資源的模式,以最少投入獲得最大產出。他以養豬為例,玉米是溫帶作物,適合在美洲生長;過去臺灣的主要飼料就是番藷,比玉米更適合在臺灣生長,不僅不需要農藥化肥,也可節省人力,單位面積的產出的熱量也比玉米高。「臺灣是亞熱帶,沒有理由採用美國的溫帶生產模式,應該發展自己的糧食生產模式。」

尋找替代飼料養豬,這樣的觀念新穎先進,在臺灣農村慢慢發芽。

蜿蜒的道路通往高雄田寮山區盡頭,來自台北的年輕情侶謝昇佑與余馥君,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如雨,沿途砍下滿山蔓延的「銀合歡」,這些惱人的外來植物,原來可以拿來養豬。

「點心時間到囉!」柵欄才打開,大豬小豬們蜂擁而上,大口咀嚼銀合歡,吃了好幾口,就滿足地在泥巴裡打滾泡澡。「我們四處收集廚餘餵豬,配搭銀合歡補充葉蛋白,這是傳統農家養豬方法,如今也可以迎戰糧食危機,」七年級生的余馥君,畢業於北一女、台大,如今愛上農村,看著一群黑豬吃得很開心,不自覺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謝昇佑與余馥君,一位是博士候選人,一位是碩士,因為關心農業,透過朋友介紹,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田寮農村,與當地農戶合作養豬,成立「好食機農食整合」公司,銷售優良肉品與農產品。

田寮土質屬於石灰岩惡地,不利於農業生產,反而維持純樸農村的樣貌,保有傳統養豬型態。他們採取友善環境的飼養方法,改變工廠化、大規模養豬方式,提供較大的飼養環境,而非整天關在小小豬籠裡,並且捨棄了飼料配方,以廚餘為主食,以銀合歡取代黃豆,搭配野菜、麥片,補充攝取蛋白質。

「好食機」目前每期飼養量平均只有18頭黑豬,因為強調健康與友善飼養,售價卻是一般豬肉的3倍。謝昇佑與余馥君瞭解這是一場冒險的實驗,但一想到透過小型模式的建立,不僅可以推動農村永續發展,發展在地經濟,也能為糧食危機找到出路,卻是樂此不疲。

除了高雄之外,屏東、台南和桃園等地,也有採取廚餘養豬方式,甚至自己耕種飼料玉米,減少依賴進口玉米,但大都屬於小規模飼養型態,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農委會農試所近年也試圖研發本土的飼料玉米品種,雜糧基金會則委託嘉義農試所試種飼料番藷。雜糧基金會組長林光華表示,傳統農家養豬用番藷,1970年代以後,美國便宜的飼料玉米大舉入侵臺灣,原本種植多達五千公頃的番藷產業,幾乎都被打垮了,現在只能一步步收復失土,「如果試驗成功、配合政府補貼推廣,提供豬農多一種選擇,就有機會提升糧食自給率。」

臺灣農民面對全球化農業貿易的威脅,依舊設法尋找出路,但是政府或社會如果沒有支持與重視,不僅危及糧食主權,也是國家安全的危機,此刻將是臺灣未來的關鍵。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1960年代,臺灣糧食自給率尚能達百分之百。但是隨著人口成長、提高肉食比例與對外貿易關係的轉變,2002至2004年臺灣已轉變成為全球第9大穀物進口國。這段期間,各穀物總生產量118.06萬公噸,進口量則高達613.48萬公噸,約國內生產量的5倍。2004年以來,糧食自給率降為30.5%,出現糧食高度依賴進口的情況。

各年進口最大宗的農產品依序為玉米、大豆、小麥。其中玉米和大豆的大量進口,反應出現今臺灣畜牧業,高度依賴兩種穀類作為主要飼料。臺灣居於亞熱帶區域,為何畜牧業會大量採用溫帶區務的穀物做畜牧飼料?其實受到一段時間的政治經濟影響。

以豬隻為例,養豬業原是農家的傳統副業,主要餵養餿水與甘藷。1960年代末期,隨著美國主導國際農糧體制,同時為了解決美國境內過剩農產品問題,開始呼籲各國提高國民「動物性蛋白攝取量」、「改善國民營養」,並藉此來做為各國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也開始向臺灣輸出廉價穀物糧食,鼓勵臺灣發展畜牧業。同時在1960年,美國將玉米列為臺灣可申請美援的農產品之一,台糖也試驗玉米飼豬,認為玉米飼料優於甘藷,經濟部也開始勸導農民以玉米取代甘藷。1963年推動「綜合養豬計畫」,推動企業化養豬,打開日本外銷市場,到1996年臻於高峰。這也造就了臺灣如今在飼料穀物上,高度仰賴進口的政治經濟背景。

隨著石油危機以及節能減碳成為兩大全球環境議題,依賴糧食進口將威脅國內糧食安全,重新恢復本地飼料成為未來因應策略。科學研究指出,雖然甘藷蛋白質僅玉米的38.5%,然而只要混入大豆渣或葉蛋白質即可提升蛋白質含量。(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顧問:彭明輝|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審校: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延伸學習:
劉志偉(民98),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臺灣史研究,16(2),105-160。
黃善禾(民93),臺灣養豬業永續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明輝(民100),糧食危機關鍵報告:臺灣觀察,頁212-222,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434.htm

推薦訂閱
103年1月-台北LD(抱)報@【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電子報】
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