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2-21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愛心募集】動保志工 熱情召募~
本期目錄
在台灣,飢渴國際新聞/楊艾俐
為何台灣不重視國際新聞?/柯幸宜
氣候變遷恐助長流感大流行
在台灣,飢渴國際新聞/楊艾俐

經常來往於美國,大陸,台灣之間,每一次在桃園下了飛機後,就覺得被台灣新聞,尤其是負面新聞包圍得密密麻麻,透不過氣來。世界上發生大事件,卻比不上一則車禍新聞重要。去年暑假,台灣新聞界似乎就為洪仲丘事件而存在,不管美國政府是否因為國會杯葛預算上限而關門,可能引起經濟危機;敘利亞平民婦孺死傷無數;北韓發射導彈,這些事件雖然遙遠,在全球化的今天,都可能對你我有重大影響。

最近有些電視台開始播國際國際新聞,但是節目安排在晚間11點以後,相信看的人不多,有的在黃金時間播出一些國際新聞,都是選取最刺激,微小,惡質新聞,以博眼球。國際新聞就是台灣新聞的延伸。

長久不重國際新聞,最直接的影響是坐井觀天,缺乏國際視野,因此公共輿論只重什麼對台灣不清楚國際間錯綜複雜情勢,在貿易談判中,只重對台灣是否有利,而忽略,也缺乏大格局,例如台灣的設計,甚至台灣電影很難打進世界市場,也不可能成為國際產業。

其次,我覺得缺乏國際視野,更嚴重是對很多事物缺乏系統性思考。例如要了解國際問題,必須了解世界文化,宗教,經濟及邏輯,例如要懂中東與西方衝突,阿拉伯之春就要懂猶太教,回教,基督教長久以來的愛恨情仇,也要懂當時英美法殖民時期的作為及歷史影響,更要懂回教裡各派遜尼派,什葉派,各有其主,也各自敵視。

同樣地,東南亞與我國貿易日益精進,要了解泰國的暴亂,緬甸對民主的躊躇,都是有其歷史,宗教緣由。

而這種系統性知識及思考在現今碎片化時代最重要,小至就業,就學,考試,大至行銷,管理,領導都需要總體,宏觀,策略,而這些知識都必須從了解世界,了解嚴肅政治經濟問題所訓練出來的。

再來,我覺得不看國際新聞,就因為沒有比較,尋找不到台灣在世界幸福光譜上的定位,人們焦燥不安,其實以國際各種指數來看,台灣各種情況不錯,物價低,住家購物都方便,無數的文化活動,音樂會,畫展,如莫內,達文西展,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國民購買力指數比日本還高,更沒有戰亂,暴動,人民溫文有禮,不是媒體每天放大鏡報導犯罪,芝麻小事,台灣人民應更具幸福感,很多大陸人士視台灣為東方北歐或東方瑞士,終生以來台灣一遊為夙願。其他外籍人士則喜歡台灣的自由自在及濃郁的人情味而流連忘返。

至於國際新聞,我2009年開始到中國教書,反而發現中國在這方面資訊,知識及管道豐富得多。每天晚上七點我可看鳳凰台華聞大直播,兩岸三地加上美國的重要消息都可知道,接著鳳凰台九點的時事直通車也有如中東,俄羅斯,歐洲消息,錯過此,中央電視台十點也有世界新聞,如果那天都沒空,可以上網看新浪網、鳳凰網或騰訊網。

我在台灣的朋友會挑戰地問:「這些都是經過過濾,合乎他們角度的才會登。」但 是,知識體系有四個層次:1.資料,2.資訊,3.知識 4.洞見。是必須一層層累積,在台灣連國際新聞資料,資訊都沒有,何來談知識及洞見呢?

而且經年累月看國際新聞的人,很容易發現新聞裡哪些部分有偏見,不可能「被統戰」,你可以萃取新聞裡的可信部分,摒棄有偏見的地方,仍然能了解全局。

因為屬意於中國廣大市場,近年來國外媒體紛紛在中國設立據點,並廣設網站,時時更新,與世界同步。除了已經創辦多年的FT中文網和華爾街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版,Time和經濟學人,財星也早有中文版,可說世界大媒體全都到齊了,大部分都可訂電子報,例如每天FT中文網和華爾街中文網,紐時中文網都會把電子報送到我信箱,有時間,有興趣的題目就打開來看,看這三家報紙的評論會讓你養成觀點,進而產生洞見。

由於台灣媒體生態不容易一下改變,我覺得讀者不妨把這三個網站列為每天必讀網站,看看除了台灣外,世界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也太有趣了。(曾任天下雜誌總主筆,現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部分內容轉載自中國時報)

為何台灣不重視國際新聞?/柯幸宜

台灣的媒體圈近來還身處轉型與適應的交界點上,卻頻頻遭受質疑與攻擊,不少人撻伐新聞內容素質的低落,亦或在文本的選擇上太過膚淺,往往「腥羶色搭配重口味標題,就是票房保證」,不然就是「缺乏國際觀的國際新聞」,使得閱聽大眾越來越不願花時間看新聞。

  根據國際政經風險顧問公司於2004年7月6日發表的「亞洲媒體審查」評比報告批評臺灣媒體欠缺國際觀:雖然相隔十年之久,不過相較香港或新加坡,臺灣媒體報導的焦點往往太過侷限在臺灣島內事務,犧牲區域及國際新聞的品質,也阻礙了臺灣在區域經濟中的發展。

  所謂的國際新聞,應是從當日發生的國際重大事件中,遴選出對台灣影響最大的播出,以便讓台灣人對自己所處身的世界如何變化,有所警覺及準備因應。清大的榮譽教授彭明輝就曾在其部落格中指出「非洲的一輛火車撞死一隻雞」,那不應成為台灣的「國際新聞」;介紹國外的遊樂設施、景點等,那充其量也只算是趣聞,偶而在國際新聞中播報當調劑,無傷大雅,但當一個新聞節目都以這一類趣聞為主的時候,就稱不上是「國際新聞報導」了。

  綜觀台灣的電視台,其實有很多標榜屬「國際新聞」的專題節目,但是一則好的國際新聞,不應該只是為沒有能力主動查看國外新聞資訊的人服務,也應該為有能力主動搜尋、吸收國外新聞資訊的人傳遞具有「台灣觀點」的國際情勢。

  台灣的媒體競爭激烈、經費緊縮,一直以來在國際新聞與駐外記者的配置上,多只是依賴外電的編譯處理,並且多以泛美國的觀點與立場,而看不到較客觀、中立的報導或是對於文化、歷史、社會的因素,做更深入的介紹,使得媒體的實際表現與閱聽人對於新聞報導的期待間存有很大的落差。

  但也並非媒體不想花時間經營國際新聞版面,現在新聞系教會學生何謂新聞專業,但是到了業界才發現,不管電視、報紙、廣播還是網路,都需要金錢才能養活大家,而金錢來源最迅速就是靠廣告,和如何留住觀眾的眼球。新聞系沒教的是,進了業界,即便是專業新聞工作者,也要每天看收視率、點擊率、瀏覽量等數據,並不像新聞系教的公正客觀如此簡單。

  台灣並沒有像BBC那樣的規模,能夠用人民的納稅來創立一個影響力廣大的公共媒體,或是像美國CNN那樣每日能產生一定量國際新聞的媒體。唯一類似這兩家媒體營運方式的公共電視,在台灣觀眾也少得可憐,甚至還常因籌措經費、董監事難產等上新聞版面。
 
  電影《泡沫人生》裡面的一句台詞說:改變的是環境,不是人。台灣新聞媒體近幾年所受到的衝擊和挑戰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不僅閱聽人口味難滿足,財團和媒體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值得深思。

  其實,台灣不重視國際議題的背後因素錯綜複雜,不單只是媒體的錯,而是整體社會氛圍、歷史背景、經濟環境等造就今天的媒體生態,但請媒體也不要放棄對國際新聞的再思考,如何提供國人對於國際局勢背後問題的面向與啟發,才能有效提升整體國民的國際觀。

氣候變遷恐助長流感大流行

譚偉恩 | 政治大學外交系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2013年元月,美國爆發一波嚴重流感疫情,新聞報導提到「蔓延47州,致死108人。」

即便在醫學與公衛水準如此先進的美國,流感平均每年仍能造成22,000人喪生,住院就診人數高達300萬,保守估計經濟損失逾100億美金!這些數字也正透露出一些訊息,值得臺灣關心。

目前科學研究,雖然很難明確估計暖化對於地球的衝擊究竟有多少,但暖化帶來的氣候環境變化,已被認為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大變數。

Thomas等人2004年1月於(Nature)發表的研究論文就清楚指出,暖化對於物種滅絕具有相當程度的風險,也就是說兩者間確實存在著關聯。這幾年,在地球年均溫節節上升的同時,流感病毒的繁衍和疫情的全球擴散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因此,科學家也開始關心:暖化在衝擊生態環境之外,是否也同時加速流感病毒在人類社會的傳播?陸續一些關於氣候變遷與流感的關聯性之研究發表。

由於暖化現象的時間尺度(time scale)很長,在觀測暖化對地球影響的某段時間區塊中,必然可預見溫度以外的中介變項參入。因此科學家在研究暖化與流感間的互動關係時,需要更細膩的研究設計與分析。例如,排除因疫苗注射等醫療措施或公衛政策介入的影響,或是進一步探索暖化與流感病毒毒性強弱之間的關係。基本上,只要中介變項不是全然阻斷暖化與流感間的關係,那麼此兩者間的互動必然相關,觀察的重點因此落在暖化與流感間互動程度的強弱。其次,如果暖化導致的流感擴散現象與病毒本身相關,那麼相較於其它可能性,病毒對於全球均溫的變化應具有明顯的反應。

早在1981年英國流行病學家艾格.霍普-辛普森(Hope-Simpson)就指出,低溫的月份即是流感盛行的季節,後續不斷有科學家研究證實霍普-辛普森的研究論點。2010年有兩位中國學者的研究論文證實,氣候對於A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演化具有影響。由於流感病毒比較容易在低溫的狀態下繁衍,因此當暖化削弱大氣及洋流調節溫度的功能時,極熱與極冷的現象會頻繁出現。快速更迭的季節變化、氣溫偏低的季節頻現,可能會助長流感病毒流行。

國內流行病金傳春等學者,曾經模擬氣候變遷對於流行性感冒發生的因素分析,發現氣候變化明顯影響流感就醫人數,其中又以台北地區受到溫度影響最大。從臨床醫學與公衛學者的角度來看,乾冷的天氣容易導致呼吸道水分缺乏,因此人類咳嗽與打噴嚏的機率提高,這又使得流感病毒透過飛沫傳染的可能性大增。如果大家因為害怕傳染而減少外出,則在室內相對密閉空間下交互傳染的可能性也同樣會提高。

臺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過去經歷SARS與禽流感疫情,已在邊境管制、境內監控和風險溝通(包括疫苗接種的宣導)等工作上構築有系統的任務流程。然而,基礎的疫情防治工作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特別是避免流感爆發時,大型醫院或急診室被龐大的流感患者所佔據,以致無法提供其它重要或日常的醫療服務,例如慢性病的診療,間接造成流感期間社會成本的升高。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在氣候變遷與流感關聯性研究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ENSO,這個專有名詞的中譯還沒有一致化,主要是指涉聖嬰現象(El Nino)與南方振盪(Southern Oscillation)的加總。

進一步說,ENSO是大氣科學家針對太平洋地區受到洋流與大氣影響的氣候型態所做之觀察。ENSO效應雖然主要發生在赤道太平洋,卻會對全球各地區氣候產生連動的影響,ENSO出現頻率並不規則,經統計約2到7 年出現一次;ENSO發生時可影響區域的降雨量與氣溫,因此合理的推論是,ENSO對於太平洋地區流感病毒的傳播、感染力、還有週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1957年的亞洲流感(中國貴州)、1968年的香港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的爆發之前,都出現過ENSO現象。(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審校: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延伸學習:
Thomas, C. etal. (2004) Extinction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 Nature, 427, 145-148.
Yan S and G. Wu (2010). Trends in global warming and evolution of nucleoproteins from influenza A viruses since 1918.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57(6), 404-413.
金傳春、吳俊霖、王玉純、陳培詩(民96)。流行病學特徵評估氣候變遷在傳染病流行之重要高危險區、流行趨向及其策略規劃(成果完整報告),環保署/國科會空污防制科研合作計畫,台北。
聖嬰現象(ENSO)


原文首刊於國科會科技大觀園(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Feature/C/0/13/10/1/693.htm)


推薦訂閱
目擊者電子報-NO.57(黎智英出售壹電視)@【目擊者電子報】
第六期 要健康來這裡 銀髮族ㄟ好厝邊(101年8月份)@【北投好好】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