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太陽花學運期間新聞媒體臉書專頁觀察/張約翰
2014年3月18日由佔領立法院行動開啟的太陽花學運,延燒三週後在4月10日落幕。這段期間社群網站成為各媒體的新聞戰場,留下許多可供研究思考的題材。台灣傳播學門各種學術刊物、研討會,近期陸續將焦點放在社群網站/新媒體新聞產製、甚至直接以太陽花學運為主題。
我從2013年11月起持續觀察並紀錄台灣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粉絲數成長情形,每月底將粉絲數1萬以上的綜合類新聞媒體粉絲總數、排行、粉絲增加數字,發布在臉書上。2014年3月的觀察紀錄,受到最多關注與分享,包括主流大報的負責人都轉貼──當然是因為該媒體及其合作伙伴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成長亮眼的緣故。
當月的觀察紀錄只有一個焦點:太陽花學運報導與粉絲數高成長。
總體來看,3月份粉絲數普遍成長,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家數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各月。3月列入統計的37家媒體,54%(20家)媒體的粉絲數成長超過1成。這個數字是我進行紀錄以來最高的,其他各月最高不過4成。
個別來看,太陽花學運期間成長亮眼的媒體有以下幾家。
首先就是一戰成名的台大新聞E論壇。我在2014年1月曾統計各大學官方學生媒體臉書專頁粉絲數,當時台大新聞E論壇的數字是850,在建有專頁的6校中排第4,最後兩名是幾乎沒有活動的淡江時報(154)與銘報(105)。到了3月30日,台大新聞E論壇的粉絲數達105,604,是兩個月前的124倍。
與台灣主流四大報相較,台大新聞E論壇的粉絲數仍落後於四大報,3月底與四大報墊底的自由時報相距3.1萬,但到4月底,太陽花學運的餘溫,讓它與新取得墊底地位的udn.com只差1.1萬。
至於與另類媒體比較,於2011年11月即建立臉書專頁、粉絲總數最高、曾得過卓越新聞獎的上下游News&Market,3月粉絲數近9萬,已落後台大新聞E論壇超過1萬,到4月底差距更拉大到2.8萬。
台大新聞E論壇雖然是台大新聞所的實習媒體,但太陽花期間取得的成果實為各校傳播科系師生共同投入。往後它能否延續成果、該怎麼走,值得對新聞媒體社群經營有興趣者思考研究。
個別的另類媒體、獨立媒體也有亮眼表現。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在3月太陽花學運期間粉絲數倍增,由2月底的2.1萬到3月底一舉衝到4.3萬,4月再衝到5.9萬;獨立評論在天下、風傳媒的粉絲數分別在1月、2月才破萬,3月底兩家分別成長了52%、38%。
主流四大報蘋果、自由、中時、聯合的粉絲數成長也值得特別關注。在我的觀察紀錄期間,直到太陽花學運前,中時、自由都已處於大力拓展社群粉絲數的起飛階段;聯合報在社群媒體這方面是一灘死水,粉絲成長數連小眾的另類媒體都不如,蘋果則是早在粉絲總數上遙遙領先,其他三大報粉絲數總和乘以2也比不過蘋果。3月太陽花學運後,四大報粉絲數在3月底都明顯躍升,但聯合報到4月又回軟。各報在4月底的粉絲總數分別是蘋果115.6萬、自由20.1萬、中時19.9萬、聯合14.1萬。
四大報的粉絲數動態有兩個特徵。首先,太陽花學運的效應,讓四大報粉絲成長都比過去亮眼,但又可分為兩組:立場傾向支持學運的蘋果與自由,粉絲數成長遠優於傾向反對學運的中時與聯合。如果排除本已長於社群經營的蘋果和幾乎任專頁自生自滅的聯合來看,學運立場與粉絲數成長關聯性就很明顯了:中時招兵買馬社群編輯、自由起步最晚但也成立即時新聞與社群專責部門,兩者同樣在大力衝刺社群領域,支持學運的自由時報粉絲數成長明卻顯高於反對學運的中時。
第二個特徵,是愈老的招牌對社群經營愈不敏感。最年輕的蘋果成就最高;雖用舊招牌但所有權與經營團隊已轉移的旺旺中時,以及2013下半年才警覺落後並投入戰場的自由,都有明顯的動作與成效。唯獨聯合不動如山,若不是太陽花學運,每月粉絲成長數只有1千上下。
在描述完的觀察紀錄之後,我有些意見要說。首先,太陽花學運後,台灣對社群媒體影響新聞產製的批評,多半集中在新聞情緒化、破碎化。這一點沒錯,由傳播理論來看,社群媒體的確會在重大爭議事件發生時引發從眾效應、意見極化等等現象,但當在這個不可逆的行動通訊時代,閱聽人已將社群媒體當成重要新聞來源,與其只批評新傳播科技的缺點、甚至因為議題立場而仇視社群媒體,不如正面思考要如何運用新工具的特性進行新聞競爭,並重新思考過往以傳統產製方式(如印刷)為重心的新聞產製流程,改為以網路為重心、或至少兩者並重而不是以網路為順便附帶的發布管道,以免造成將編採工作全部累加到原本只為傳統方式產製而組織的人力上,影響新聞品質。
其次,學生靈活運用傳播科技的效應,已經展現在社群媒體,並進一步造成政府重新思考、重視社群媒體這個傳播管道。新聞媒體產業環境的變化,整體而言也是朝向網路化、行動化、社群化發展。然而各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門是否已在課程上重視這個趨勢?我目前是世新的學生以及兼任講師,不能不指出:以傳播系所聞名的各大學中,唯獨世新沒有學生新聞媒體的官方臉書專頁;太陽花學運期間,各校參與台大新聞E論壇的名單中,也沒看到世新學生。不論老師同學們抱持什麼立場,在台灣媒體史的重要一頁中缺席,對傳播名校世新來說,實在十分可惜。
食安報導 媒體該注意的事/許宜湘
台灣近來食品安全頻頻亮起紅燈,毒物權威林杰樑醫師遺孀,同時也是護理師並推動《食管法》修法的譚敦慈女士在一場演講中,特別呼籲食品業者要有良心,同時也分享林杰樑醫師在世時的經驗。每當他在新聞畫面上指出台灣哪些黑心食品的毒性問題,以及如何解毒,他所承受的壓力往往是無法好好吃完一頓飯、或者受到不明電話威脅所換來的成果,她十分感謝台灣民眾將林醫師視為台灣俠醫。
譚女士要大家看待食品可以不必緊張,先要學會保護自己,在看待食品安全時候要多反求諸己,多選擇「食物」、勿選擇加工後的「食品」。若情非得已需要選擇食品,請多看清楚添加物標示成分,是否與自己的過敏體質相關。在《食管法》上,譚女士提到部分加工食品添加物已合法,但卻未提到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添加物混合使用是否有法可依,進而送到有關當局檢驗,仍是現今法律還要加強的部分。
汪文豪:拒絕放火花式的表象陳述
「上下游新聞市集」資深記者汪文豪在2013年所做出新聞調查報導「米粉沒有米」、「洗衣精含有殺蟲劑是否造成人體殘留,影響土地及環境」兩種議題讓社會大眾印象深刻。在米粉之前,2012年做出「校園午餐安全系列」報導提出,日前政府調查學校校長收賄弊案與校園午餐業者之間有關連。每當處理食安問題時,汪文豪期盼自我要求嚴格,不像現今媒體如「放火花式」的表象陳述,而是透過深入追蹤找出其背後所隱藏的結構問題。舉例來說,每年總有新聞報導,衛生署到學校抽測午餐是否具有農藥殘留、瘦肉精等成分,電視新聞不停上演、報紙新聞也將重點放在業者與校方如何行賄、收賄的過程細節陳述。然核心疑慮應是,為何校園午餐收賄的問題不停重複發生,究竟在哪一環節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
汪文豪進一步提出,目前政府採購法出現了問題,因為校園午餐是透過政府採購法進行招標,得標情況一般分為兩種,一為最低價標,二為最有利標。前者以價格最低取勝,後者是業者與校方談條件,是否可以贊助校方修繕器材、摸彩等費用來取標。事出必有因,導致廠商為求利潤進而採取壓低成本,透過非法通路進口便宜食材、或使用食品添加物卻包裝標示不明。「米粉沒有米」的調查報導立足點有兩項關懷,一為食物應該要回歸本質,二為農地休耕比例增加及國人飲食西化的影響造成農夫採割稻米放進糧倉擱置三年,最後當作飼料來消化,造成食物浪費。現今米粉加入玉米添加物,然米的含量卻一成不到。食品工業的加工技術發達,讓國人對於並非吃到真的食物沒有能力可分辨。食品工業與農業生產儼然嚴重脫鉤。汪文豪希望透過調查、追蹤性報導,能夠監督政府從源頭開始管理、喚起消費者對於食安的關懷意識。唯有透過媒體監督、公民力量,才能讓相關業者有股前進改革的力量,汪更期盼,政府不該無治而為,需要更有魄力導正市場秩序,勿讓劣幣逐良幣的影響加劇。
林中英:食安問題就是國安問題
毒物專家林中英博士則說,食安問題就是國安問題。台灣目前肝病、洗腎十分盛行的王國,追究患者原因,無論是遺傳性先天上造成、或該疾病本身的發生率,台灣患者的比例多半為食品添加物所造成的問題。舉例來說,加拿大牛肉進口需回到美國牛身上重新檢視,從2011年進口美國牛開始,台灣所制定來客多巴安殘留最高為不得超過10ppb,透過圖表很清楚看見美國牛肝腎殘留竟高達90ppb。國際醫學期刊也証實餵食具有萊克多巴胺的飼料的牛隻,較易暴怒、生殖系統也較易萎縮。然國內相關主管單位卻宣稱對人體無直接傷害,大量進口美國牛肉。
林博士贊揚媒體揭發台埂九號的米混著越南米的調查速度,比政府還快,政府獲得媒體告知,竟先通知廠商改善,而非第一時間告知民眾應如何應變,林向政府呼籲,要有擔當向民眾與廠商之間進行協調,而非將媒體當成亂源,敬而遠之。
正確、透明的資訊 才能改善食安問題
最後,報導過無數食品安全新聞的資深記者汪文豪提出幾項建言,給媒體、業者、政府三方來參考。第一,政府態度躲避。以萊克多巴胺為例,只要自行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就能發現許多負面影響,然國內官員對於專業添加物的名稱不仔細分辨,更不了解當地的農畜業情況,無法對人民把關。政府常把風險管理當作危機管理,經常在事件發生後,才進行危機處理,卻不在食品最源頭進行管制與風險控管,然現實是政府資訊公開的程度不明,讓記者與人民對政府臆測,建議政府要開誠佈公;第二,媒體自我要求。透過記者的專業,兩面並陳,把記者找到延伸資料給讀者參考,讓讀者自行判斷。記者在進行調查報導同時,需要長期經營,並且不時提升該領域的專業,替人民守門正確且深入的資訊。
另外,商業性的媒體競爭,「賽馬式的報導」,造成媒體必須以腥羶色的報導刺激銷售量或收視率;第三,跨領域知識。食品安全新聞往往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舉例來說,基改黃豆,科學家在實驗室研究的基改食品走到人類社會,常無法預知將會產生何種效應,這中間牽涉的社會議題,社會信任關係錯綜複雜,社會面的負面效果無法透過科技面來詮釋。「上下游新聞市集」網路新聞的好處就是即時讓不同專業的讀者提出多元的回應。
此外,汪文豪觀察政府每每推動優質廠商認定的專案時,由於誘因不足,無法獲得多數廠商響應,即便優質廠商帶來的高成本的食材,也無法獲得市場機制的認同。如何下定決心、設定計劃性的目標,全面性的落實推動,才是重拾人民對於食安信心的道路。
阿里山發展觀光 崩塌問題難解
胡慕情 | 獨立環境記者
林怡伶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交通部公路總局日前宣佈,受莫拉克颱風重創的臺21線新中橫公路南投信義至阿里山塔塔加段,已經修復完工;配合臺18線阿里山公路復建,可望提升交通品質、促進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發展。但環保團體及學者擔憂,繼續發展觀光,恐將為阿里山帶來更多災害。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系在1996年調查報告指出,新中橫沿線依地形特性大致可區分為兩段,其中從水里到神木附近沿著河岸走,公路直接受河流沖蝕,經常發生路基流失的現象,而邊坡不穩定所造成的滑動,土石方也經常直接滑到河道中。報告中坦言,新中橫的興建不但造成沿線邊坡及景觀上的破壞,棄土方更引致土石流。雖然這些新中橫開闢後的不良影響,經過工程補強使大部分邊坡一度趨向穩定,但1999年921震災後,中部地質劇變,對阿里山造成更巨大衝擊。
臺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阿里山在921地震後,陳有蘭溪集水區的崩塌率約為3.7%,2004年敏督利颱風來襲,崩塌暴增到9%。由此可見,颱風和地震對阿里山持續帶來衝擊。後來的莫拉克颱風中,二萬坪車站果然崩塌劇烈、導致阿里山森鐵的地基幾乎掏空。
莫拉克災後,政府召開重建會議,臺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洪如江多次疾呼:「山上開路最危險!只要山上開路,會比自然坍方多上100倍!」前交通部政務次長賀陳旦也呼籲,「新中橫不該修建」。但為了觀光需求,新中橫依舊貫通。
臺南社區大學理事長黃煥彰痛心表示,阿里山地質危險且脆弱,先有日本人砍伐檜木、後有山葵農墾殖,現在觀光上山之後,更是摧枯拉朽。他以阿里山森鐵的二萬坪車站為例,「林務局自己的探勘報告也指出,鑽探深達5公尺都還看不到岩盤!」
森林學者陳玉峰指出,1912年森鐵開通之後,二萬坪就開始崩塌,「一直到1941年間,平均1年崩塌33公分。」1941年之後,日本人在那裡打了兩口井。只要水到一個程度就趕快抽掉,二萬坪進入穩定時期。現在救國團活動中心後方的凹陷地,也有滯洪功能。然而目前抽水工作不但荒廢,有滯洪功能的凹地還變成遊客的停車場。
每年櫻花季阿里山遊客都破萬,為了觀光,交通單位至少花費2,700萬重建聯外道路,但投入的修復工程遲滯不前。臺南社大研究員吳仁邦指出,為了克服崩塌,工程單位造橋已跳過崩塌面,「但橋墩兩端還是要打地樁,打到40米深度,因為這個地方都是破碎帶,還打不到岩盤。」吳仁邦估計,未來不需要有莫拉克一樣的豪雨,這些崩塌就會再次釀災。2009年,崩解的阿里山在二萬坪製造了130公頃、130萬立方米的土石。這些土石沿著坡向流向阿里山溪,再往下衝擊5公里遠的來吉部落,讓部落幾乎滅村。目前嘉義市政府還希望開發阿里山纜車,讓來吉部落的住民相當擔憂。
雖然內政部在莫拉克災後表示要力推「國土復育條例」,但迄今毫無下落。來吉村長陳有福擔憂,政府再不重新檢討整體觀光政策,阿里山將沒有未來。陳玉峰建議政府重新擬定阿里山以及嘉義地區廣大山坡地的保育政策,「否則山體全面潰堤,肉(山林)都爛掉了,皮(觀光)要附在哪裡?」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平均抬升速率為每年5到7毫米;而且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大部分是颱風夾帶來的高強度降雨,這兩個因素導致臺灣山崩的年平均侵蝕率約3到6毫米。根據統計,20世紀全世界37個最大的山崩事件(體積介於20~2,000×106立方公尺),臺灣就囊括了5件。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約274平方公里的山崩,其中深層崩塌就有22處,以小林村崩塌最受矚目,面積達248公頃。
除了颱風、地震、人為因素,邊坡的穩定性(包括層面、結理系統、摺皺、斷層等)也與地質結構有直接或間接關係。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的黃筱婷等人研究阿里山公路,發現引發大型山崩的地質構造有4類:(1) 熨斗狀地形受層面與節理控制之岩楔破壞;(2) 褶皺軸部通過、地層破碎而重複發生之岩屑崩移;(3) 緊密褶皺、層面呈曲面狀而滑動規模受限之非典型順向坡滑動;(4) 向斜與背斜構造間受褶皺軸傾沒方向與傾角控制之平面型滑動。因此,未來政府在開發公路前,除了調查地形之外,也必須評估地質結構。(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 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審校:劉昌德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暨研究所
來源:記者胡慕情採訪報導
延伸學習:
黃筱婷、楊哲銘、曹孟真、董家鈞、劉家男、王泰典、李維峰、謝有忠(民100),地質構造與大型崩塌之關係-以阿里山公路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2(4),279-290。
原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3/10/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