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7-21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本期目錄
當設計結合報導:Propublica的設計總監Sleight的創新/柯幸宜
新聞自主的發聲位置:台港的獨立媒體發展/許宜湘
獨立媒體生態系的匯聚與茁壯(轉引)/陳順孝
當設計結合報導:Propublica的設計總監Sleight的創新/柯幸宜

當設計結合報導:Propublica的設計總監Sleight的創新/柯幸宜

  Propublica是一間在紐約的非營利組織,為公眾利益進行調查報導。他們曾發表一篇關於美國學校出現種族隔離情形的文章,長達九千字,記者尼克(Nikole Hannah- Jones)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深入報導,不少觀眾也發現Propublica在網站上的呈現方式和以往不同,相較於以往純文字的形式,他們改採用沉浸式設計 (immersive design)[註1],使得報導更注重美學體驗,並能讓人深入故事內容情境。

  讓調查報導結合設計,對非營利媒體組織來說是一大突破,推測主要也和Propublica上個月雇用第一位設計總監David Sleight有關,Sleight最早是在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做互動設計,也在紐約的Stuntbox等設計公司任職過,在回歸新聞領域之後,他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一些看法:

「現今智慧型載具的發展成熟,並結合互動式網頁設計,使得新聞除了傳統說故事之外,更延伸到藝術設計領域,再加上資料新聞學(data journalism)的興起,是時候將這些領域重整。」

  Sleight表示,這次針對報導形式所做的改變,他期待能和其他媒體機構有更多合作,開創一種共用資源分享工具,因為Propublica的定位就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參與新聞的產製,我們也聊了很多關於如何將設計應用在網頁上,並且結合現今的新聞產業,以下是摘錄的內容:

問:是什麼決定讓你重返新聞業,並且Propublica是何種原因吸引你想來這裡工作?

David Sleight:我當初離開新聞工作的時候,已經有一些人開始做互動設計,但當時還並未非常盛行,一直到近幾年才又開始流行起來。而Propublica一直以來都是發展資料新聞學還有社區新聞的重要推手,所以我想說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時間到了,所以有我這個職位的出現。

問:你提到說近幾年新聞業有很多的改變和實驗性的成果,那麼究竟是那些?

David Sleight:幾年前,新聞業積極發展商業模式,以尋找財源和廣告收入,但是近一、兩年的轉向卻是發展解釋性新聞報導(Explanatory Journalism),對讀者提供更詳細的事件發生原因與背景資料,協助讀者了解新聞事件的真正意義,因此在報導形式上更重視整合的能力。

問:所以你認為, Propublica為何需要尋找可以擔任設計總監的人,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全新的職位對吧?

David Sleight:其實Propublica目前在調查報導和資料新聞學兩方面,已經發展非常完整,但是我們知道如果要產製更有條理、清楚的新聞,就不得不重視視覺設計這部分。

當初我們想要開始做這塊的時候,只是想要建立和閱聽人之間的連結,我們擁有這些精采的調查報導,但是要如何精準的傳遞給讀者,這時設計就很重要,再來就是整合的能力,調查報導中常有很多很龐大的新聞資訊,有時讀者可能無法單單透過文字消化,他們就會選擇忽略那些看起來很生硬的議題,所以將設計結合報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大眾覺得這些內容就是與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會想看。

問:自從紐約時報2012年發表第一篇互動式報導作品《大雪》後,就有許多關於這類設計的討論,但卻不是每篇報導都適合用這樣的方式,所以我想,互動式設計是不是有什麼方法,能讓頭條新聞變得更重要,並且找到方法使得每日新聞也能夠更加吸引人?

David Sleight:的確,《大雪》[註2]的突破使我們發現互動式新聞的可能性,但早期我們還沒有工具可以做同樣的嘗試,直到最近有越來越多人都開始做,發現我們也可以讓每則新聞都長得不一樣,對比過去我在編輯室的經驗是,每則新聞都必須用同樣的版型,但現在的情形是可以有越來越多不同的樣子。

問:說得好像都比做得容易,回歸到技術面,這是否和現在的網頁內容管理系統(CMS)越來越強大有關?

David Sleight:最早我們使用網路的時候,靠的是修改HTML或是內建CSS,但後來才有更複雜的CMS出現[註3],加上現在網路發達,要取得一些技術性的知識並不難,其就拿過去我在商周的經驗來說,我們有我們內部的CMS,但是同時我們也有經營部落格,有許多網路工具是我們容易取用的,你可以提供給讀者同樣的內容,只是在多種不同的平台上,CMS也還蠻容易越獄的,所以如果看到一些不錯的Idea,其實很簡單就能模仿並做出來。

問:Propublica目前首頁上就是用很棒的互動式設計呈現,但我想知道是否有辦法針對不同用戶,提供他們更個人化的內容呢?

David Sleight:我們也有在想這個問題,因為絕對有必要針對用戶需求,提供不同的內容和選單,因為大家一定都有特定關注的主題,所以雖然目前有許多媒體機構並不是那麼想要做這些,但是我們有在嘗試。因為這表示有人想看你的內容,而且我們也不希望讀者覺得我們都提供他們不感興趣的。

問:你前陣子在網站上宣布你的新職位,並且歡迎每個人都參與Propublica的調查報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和你的工作又有什麼關係?

David Sleight:在我過去的編輯經驗中,我擔任過新聞的美編或創意總監,大多時候都是記者或是編輯告訴我該做什麼設計,或者記者也會針對自己的新聞有一些設計想法。但是後來我就在想,一個好的設計應該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會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或者是我所設計的這些資訊、圖表,可以使整篇報導更讓人清楚了解內容,因此從我到Propublica後,我就開始試著做這些,更重視故事和設計的結合,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新聞編輯。

  Sleight認為,要做好設計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問問題,這能夠使一篇新聞報導更加聚焦,所以如果在編輯會議中大家對某項資訊提出疑問,這樣記者就可以回去針對問題再做修改,因此在公司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所貢獻,此外他也表示,Propublica和許多不同的媒體機構合作報導,所以現在他們也致力在發展建立一個開放式的新聞社群,互相分享資源。

  David Sleight對自己的未來展望非常有信心,不可否認,發展互動式新聞報導,結合設計絕對會是未來新聞業的走向之一。

*本文編譯自Nieman Journalism Lab(http://www.niemanlab.org/2014/05/what-does-a-design-director-at-propublica-do-david-sleight-on-what-happens-when-you-engage-design-with-reporting/)

註1:使用者投入感(Mind engagement)與沉浸式設計(Immersive Design)的關聯思維(http://seanchiu.wordpress.com/2014/03/30/使用者投入感mind-engagement與沉浸式設計immersive-design的關聯思維/)

註2:Snow fall請參閱網站 http://www.nytimes.com/projects/2012/snow-fall/#/?part=tunnel-creek

註3: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的簡寫,簡單的說:CMS是一個內容管理系統,把一個網站的內容(文字,圖片,等等)與網站的組件分離開來,可以將各個頁面連接到一起,可以控制頁面的顯示。



 

新聞自主的發聲位置:台港的獨立媒體發展/許宜湘

台灣與香港在許多地方都很相似,例如繁體字使用、對於新聞自由的重視程度、同樣地,台港都受到中國大陸近期經濟崛起的影響。新聞自由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是因為今日的新聞是明日的歷史,同時也會左右社會輿論與人民視聽,進而影響閱聽人作出正確的判斷。

專制政權無一不把控制媒體權為首要任務之一。台灣媒體早期為黨政軍的傳聲筒,自1987年起戒嚴令解除後,台灣媒體滿地開花,成為眾聲傳唱的年代,然歷經時代變遷,新聞媒體成為商業交易行為下的大宗商品。2008年,中時媒體集團號稱以204億元天價,轉手兩家電視台及兩報一刊;2012年,壹傳媒計畫以175億元,交易旗下的報紙雜誌及電視台。台灣的主要報紙,可能納入金融業、石化業、地產業及食品業大亨的集團版圖,而報老闆在台海兩岸的政治利益與商業利益,無可避免變成一面篩子,過濾閱聽人每日吸收消化的早餐資訊。電視台三大系統商掌握全台灣的有線電視通路,如同超商控制餅乾泡麵,他們控制哪些頻道能上架、哪些不能。扭曲的市場結構,壟斷了500萬收視戶的客廳螢幕。

翻開香港的媒體發展史,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後,新聞自由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左右,受到各界關注。傳統上香港媒體可分廣播事業、印刷媒體及電影。早期受到政府控制,無論無線廣播或有線電視,尤其有線電視月費對當時大眾來說頗為昂貴,接觸到的閱聽眾有限。1959年,才有第一家商營的無線廣播電台出現,即「商業電台」。至於電視廣播方面, 1967 年成立的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靠著本地節目壟斷香港電視市場,延續至今。

在另類媒體上獨立

獨立媒體成立與蓬勃的重要性,要從媒體公有化的意涵說起,香港關鍵發展時期是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之後,遊行發生背景是九七回歸以來的經濟不景氣及政策失誤,再加上「非典型肺炎」(SARS)橫行、社會所累積的不滿,大眾於是藉著有關國家安全立法的爭議,表達諸多情緒帶上街頭。由於這次立法中,有關「煽動」、「顛覆」國家安全的條文,嚴重威脅香港的新聞工作和言論自由,主流媒體工作者均持批判態度。

遊行事件後,促成「香港獨立媒體網」於2004年成立,其他也有以社會時事討論或公民報導的網站,則多以個人或小集體網誌形成經營。「民間記者」(Citizen Reporter)的推動,至於網路上獨立製作電視廣播,議題多元,例如2008年由女同學社成立「G點電視」,內容以同志文化或相關議題為主;或由網友為諷刺官方的回歸10周年歌曲《香港始終有你》,而製作《福佳始終有你》,兩周內超過30萬人觀看,引起香港傳媒與公眾關注。
相較於香港,台灣近年來獨立媒體的風氣興起,關鍵事件在於2012年九一遊行,其訴求源自於旺旺中時集團併購中嘉案(簡稱旺中案),將引起媒體壟斷、以及戕害新聞自由疑慮的後續影響,對於向來將民主自由視為珍稀的寶島台灣,無疑是一場指標性的諷刺。台灣人民希望許多聲音能被媒體聽見,進行對話,而不會淪為商業集團的行銷管道。

因此,台灣在獨立媒體經營方面,採取分進合擊,有個人為單位,如朱淑娟、李惠仁、黃哲斌,透過個人資深的媒體資歷與觀察,持續關注環境、生態、媒體等多元議題。也有以團隊為單位,如生命力新聞、新頭殼、上下游、四方報、苦勞網等以優質新聞為訴求,並且深入報導關於新住民、農業、勞工等主題,希冀帶給閱聽眾有別於主流媒體「放煙花」式的新聞報導即不同視野。

綜觀台港的獨立媒體近年發展,雖然香港腳步起得早,但台灣在近年來由於獨立媒體表現優異,2013年Peopo公民新聞平台獲得卓新獎「社會公器獎」肯定。這個由公共電視於2007年成立的公民新聞平台,是繼山城週刊、環境資訊電子報、苦勞網、四方報後,第五個由獨立/公民媒體獲得獎項,然而這個獎項從來沒有一家主流媒體得過。面對強大的商業集團財力,台港兩地的獨立媒體必須繼續思考著幾項問題,包含新聞製作預算的控管,經營媒體經費來源透明公開,新聞工作者生涯規劃及專業考量,最重要的是,公有媒體是為民眾接收訊息的基本權利而存在,如何有效地善盡監督政府職責,又能適當為弱勢團體發聲,定期提供針砭時事的觀點,才是對抗媒體日益集團化與壟斷化的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葉蔭聰(2009)。新政治力量:香港獨立媒體的發展。新聞學研究。221-239。
管中祥:支持獨立媒體,改變社會的開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849
【關於獨媒】打造一個眾聲輪唱的獨立媒體時代
http://www.indiemedia.tw/aboutus
獨立媒體的發展與挑戰
http://www.slideshare.net/chen328/ss-16575353

獨立媒體生態系的匯聚與茁壯(轉引)/陳順孝

台灣的獨立媒體蓬勃發展,豪傑輩出、分進合擊,正在加速形成相互連結、共同創造和分享價值的生態系(ecosystem)。

  獨立媒體——又稱公民媒體、另類媒體——是獨立於政府、政黨、財團之外,為基層民眾發聲的媒介。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當大眾媒體迎合政經權貴、漠視民眾權益,就會有人運用當時當地的簡便工具,打造獨立媒體、發送草根訊息,來對抗大眾媒體、爭取民主人權。

  台灣民眾在網路普及前用異議雜誌、社運影帶、地下電台來揭露真相;網路普及後,用BBS、部落格、Facebook等社交網站、YouTube等影音平台來傳播訊息和觀點。這些媒介都是獨立媒體。


四類獨媒 百家爭鳴

  獨立媒體依其成員是個人還是團隊、側重採寫還是編輯,可分成四類:

一、團隊採寫:例如報導社運的《苦勞網》、深耕生態的《環境資訊中心》、服務移民移工的《四方報》、 監督災後重建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聚焦農業的《上下游新聞市集》、重視媒體改革的《新頭殼》、關注社會議題的《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二、個人採寫:例如專注環保的朱淑娟、關懷弱勢的江一豪、調查疫情的李惠仁、探討教育的彭明輝、反對置入性行銷的黃哲斌、深耕韓國新聞的楊虔豪。

三、團隊編輯:例如匯集和詮釋網民觀點的《全球之聲》、導讀新聞議題的《關鍵評論網》、讓人架站發稿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導覽政府預算等公開資訊的《零時政府》。

四、個人編輯:例如選刊好文的《懶人時報》、以資訊圖表解讀新聞的《台灣社會事件信息圖表》和《Baagic 咩即可 -消費者熱線》。


局部有成 總體不足

  四類獨立媒體各展所長,並且合力監督、補充、引導大眾媒體。二○○七年搶救樂生院、一○年反對強徵大埔農地、反對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一一年反對國光石化設廠、揭發政府掩蓋禽流感疫情、一二年反對強拆拒絕都更的民宅,都是獨立媒體率先探討,激起網民熱議、民怨沸騰,大眾媒體才跟進報導、政府才正視異議。

  二○○七年起,《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四方報》、朱淑娟、李惠仁先後贏得卓越新聞獎,證明獨立媒體的報導質量不輸大眾媒體;二○一一年大法官會議第六八九號解釋文宣示:「新聞自由所保障之新聞採訪自由,並非僅保障隸屬於新聞機構之新聞記者之採訪行為;亦保障一般人為提供具新聞價值之資訊於眾、或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之新聞採訪行為 。」更確立了獨立記者報導的正當性。

  然而,獨立媒體儘管日受重視,但總體發展還不夠健全。首先,欠缺教育訓練,獨立記者很難有系統地進修 ; 其次,欠缺經費福利,難以支撐獨立記者長期奮鬥,甚至連基本的勞健保都成問題; 第三,領域不夠全面,在環境、農業、人權領域表現傑出,但對政治、經濟、醫藥、影視等領域還缺乏耕耘;第四,缺少對話、整合,難以互補有無、分工合作。


自主培力 共同成長

  所幸,越來越多獨立媒體團隊著手推動自主培力,積極進行教育訓練、權益保障、創業育成和社群對話。

  在教育訓練方面,二○○七年創立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長期在台灣各地舉辦工作坊,並在網站上提供入門教材;二○一二年成立的獨立媒體學院則已開設三期共十二門課程,每門課以六堂入門課搭配三個月師徒制實習,提供獨立記者進階訓練。此外,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優質新聞協會weReport團隊也都舉辦相關的獨立記者培育營隊。

  在權益保障方面,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在二○一二年成立姊妹組織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獨立媒體學院預定在今年十一月成立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都可以提供獨立記者勞健保投保服務,並將協助獨立記者爭取勞動權益,包括薪酬、合約、版權等。

  在創業育成方面, 二○一一年底成立的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讓獨立記者可以擬定報導計畫,藉此平台向公眾募資,取得所需經費;今年十月起更將募資範圍從採訪報導擴及創辦媒體,亦即,公民若要成立新的獨立媒體,也可以藉由weReport來募款。此外,獨立媒體學院也計畫在今年底前推出創新育成計畫,公開徵案,補助新辦獨立媒體,並給予創業指導。

  在社群對話方面,獨立媒體學院網站持續訪談各個獨立媒體、舉辦媒體人對談會、籌辦獨媒高峰會,積極促進獨立媒體工作者相互了解、共商未來、協力合作。

  總之,獨立媒體生態系已漸成形,它讓獨立記者、獨立媒體不需再單打獨鬥,而可以借助群體智慧、集體力量來共同成長、共創價值;但這個生態系還在發展初期,需要更多專業努力、更多新血加入、更多社會支持,才能逐步成熟,才能更強有力地制衡大眾媒體、發出草根聲音。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獨立媒體學院共同發起人、weReport執行委員)

本文轉引自媒體觀察電子報第五期(http://mediawatch.org.tw/node/4624)

推薦訂閱
【女書活動電子報】混種性別,再演化──2014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課程。送書到偏鄉中小學計劃。@【女書電子報】
<數位之牆>投資初創公司的一點點心得@【數位之牆】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