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相濡以沫到眾志成城──調查報導工作坊的願景/胡元輝(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
調查報導工作坊今年邁入第三年,有些人或許好奇,為何要年年舉辦?關心調查報導的人數有這麼多嗎?我的答案不但是肯定的,而且相當確定與堅定。
我之所以如此肯定,其原因不只在於參加工作坊的人數逐年增加,亦不僅在於調查報導所具有的理論價值,更在於每年都可以看到許多驚心動魄的調查報導,既揭露不為人知的社會真相,亦促成政策與社會的變革。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些耗盡心力,甚至賠上性命的報導,人間社會的陰暗面會有多麼黯沉。
致力提升調查報導品質的美國非營利組織─「調查記者與編輯人」(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 IRE),每年都會在美國選定一個城市召開大型會議,提供100個以上的論壇、實用課程,以及針對各類專門議題的演講,讓有心進行調查報導的各界人士得以進行交流與討論。會議的最終目的則是希望與會者「帶著在你的社區處理重要新聞所需的知識、工具與竅門一起離開」。
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人」組織成立於1975年,長期致力於調查報導的推動,因為它們相信調查報導乃自由社會不可或缺之物,必須持續提供各種資源與支持。該組織在全美國透過各種會議與訓練尋求調查報導品質的提升,更建立一個資源中心,蒐集了25000則以上的調查報導,以及3500份以上的報導技巧資料,成為此一領域極具實用價值的研究圖書館。而每年的大型會議多在六月舉行,例如今年的會議地點選在舊金山,時間是6月26至29日。
對比美國的「調查記者與編輯人」組織,我們的調查報導工作坊可謂尚在起步階段,不過猶未晚也。只要有心,獨木終能成林。研究美國調查報導發展史的學者奧科(James L. Aucoin)指出,「調查記者與編輯人」組織成立的最大效益乃是調查記者社群的開創,在此之前,美國從事調查報導的記者鮮有機會聚在一起,分享技巧,論辯標準。
或許,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等三個組織合作推動的調查報導工作坊,亦可以調查報導社群的建立為出發點,從相濡以沫到眾志成城,循序邁向提升台灣調查報導品質的宏遠願景。
調查報導是民主社會專業新聞的核心/黃榮村(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很高興能在今年七月十九與二十兩天,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及台大新聞研究所共同舉辦「2014年調查報導工作坊」活動,今年的主題是「調查報導與選舉」,剛好今年年底就要舉辦一次重大的選舉,希望這個兩天的工作坊課程,能對我們優秀的新聞專業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在國際上已被視為新聞專業核心與民主支柱的調查報導,近年來逐漸在台灣受到關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從2011年開始頒發調查報導獎,共設置了電視類及平面類兩個獎,對調查報導的文類可謂特別重視。
美國的水門案報導一向被視為是選舉相關調查報導的經典。過去台灣選舉買票的傳聞與事實,一直是使台灣在國際上自由民主形象不佳又難以自清的notorious案例,也是國人過去如芒刺在背的恥辱與憤怒,但經揭露或證實的案件,大都來自檢調單位主動調查或選舉對手相互檢舉所致,而非以新聞媒體揭發為主,希望台灣新聞媒體今後對於選舉的陰暗與不法面,可以比以往更能善盡揭露真相的義務。但揭露重大不法或醜聞,必須要有周全的調查與犀利但準確的認定,以我們新聞專業從業人員的優良素質,只要有心並經過必要的訓練,一定是可以做到國際一流水準的。本次工作坊的內容包括了調查報導技巧以及國內外調查報導實例之解說,皆由卓富經驗的講者參與研討,應該能提供給大家進一步的討論之用。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年七月,剛獎助出版了獨立記者朱淑娟的「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一書,描述水庫旁小村莊的一群老農夫,如何創造了一場感人而且奏效的公民行動。本書全面且生動的報導了一場長達十年的小村莊反掩埋場革命,也可說是台灣環境史上最感人的公民行動之一。這樣一個全面且成功的調查報導,不會只是一本報告或只是一本書而已,它一定會為未來的環境保護運動或公民運動設定標竿,進而提升這類行動的水準與正面成果。希望台灣能有更多這類優秀的調查報導,以在此關鍵時刻協助提升台灣公民社會的體質,促使其更加深化並日趨成熟。
調查報導揭米粉亂象 關注農業奠基/宋小海
今年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調查報導工作坊」邀請「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汪文豪、林慧貞進行「調查報導技巧暨案例討論」。去年兩人共同以〈揭開偽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獲得卓新獎調查報導獎肯定。
上下游新聞市集是在2011年9月3日成立的網路獨立媒體,報導著重農業、食物以及環境議題,網站除了進行專題報導,也有開放公民新聞平台供民眾發表,另外網站亦開發小農產品,以農產的營收支持新聞網站維護營運,目前有三位專職記者。
歷任聯合報、天下雜誌記者的汪文豪表示,跑新聞近十年才到上下游,現在仍經常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做調查報導,除了發掘背後結構問題,也要對報導者懷著同理心,以及思考如何讓報導具有真正價值。
釐清問題意識 關注農業發掘「米粉無米」
汪文豪認為,進行調查報導要先釐清問題意識,他以「米粉無米」報導為例,許多米粉業者強調米粉的製程文化面向,內含多少米不是重點,而上下游的調查報導則著重食品安全及農業,以此設定訪問專家及資料,找出明確的核心宗旨。
汪文豪指出,當時他與林慧貞採訪米粉加工業者支持有機米耕種,後續聊天時業者感慨說市面上大部分的米粉都是用「玉米澱粉」製造,聽完後判斷可以繼續發展。當時深入追查後發現不只是標示爭議,更包括飲食健康問題,最終關懷是希望台灣農業與食品加工能夠結合,而台灣稻米生產過剩,但台灣公糧庫存卻將近一年稻米產量而消化不完;米粉也是米食多元化的產物,但業者卻打著米的名號,使用卻是進口廉價玉米澱粉。
在上下游擔任記者近兩年的林慧貞表示,在上下游陸續接觸思考不同的農業議題,例如政府推行禁宰活禽政策,但除了一般人對於電宰比較乾淨的想像,這些政策對於雞販、行口商的生計影響是什麼,因此她便跟著雞販進入環南市場電宰廠,發現其中管控、防疫不如政府宣稱的安全衛生,而屠宰集中在大型電宰廠也會影響民眾生計販賣時間,而有些報導觀察仍須親身經歷才能發現。
林慧貞說,進行調查報導常多從人際關係中慢慢發展,但要如何把內幕用完整線索串起來,相較主流媒體時間壓縮緊迫,可能每一兩個小時就要寫報導,在上下游新聞市集報導,較有時間努力與受訪者建立關係、發現線索,才有辦法發掘米粉議題。
揭露廉價玉米澱粉問題 修法功敗垂成
汪文豪表示當時買了市面上52種品牌的米粉,專家指出可從營養標示觀察蛋白質推算含米量,若蛋白質過少,米的含量相對也低,經食品檢驗後,標榜純米或超過九成的米粉,卻幾乎沒有米。報導以圖表分析這些業者所加「玉米澱粉」,並非玉米磨成粉,而是在玉米採收後泡藥劑軟化分離,各部份做不同運用,最後最無價值的即是玉米澱粉,僅有醣份。為了讓玉米澱粉可久放,又添加其他化學藥劑修飾。
汪文豪說,經歷去年食安風暴,以及針對米粉系列報導,原促成食管署修法重訂標準,然而今年七月法令落實之前,米粉業者與立法委員在媒體上打烏賊戰,其中還操作中國山寨新竹米粉恐將取代台灣,造成政策翻盤,目前也只能繼續追查。
瘦肉精藥名多 搜尋善用交叉比對
汪文豪另談到關於瘦肉精的調查報導,是因政府希望談判TIFA,而準備開放帶有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當時政府指稱萊克多巴胺的瘦肉精,與其他的瘦肉精不同,是較為安全。但他透過關鍵字搜尋,發現在美國的相關討論不像台灣這麼單一,其中並找到美國獨立記者關於食品安全的報導,即提及萊克多巴胺的申請成為飼料添加劑的實驗過程,以及獸醫與養殖戶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反應出現動物副作用,因此他自己再進FDA找了萊克多巴胺的相關資料,整理〈瘦肉精為何讓人不放心?〉的系列文章報導呈現正反意見。
汪文豪分享如何善用關鍵字交互運用,例如他在找瘦肉精相關資料時,也會用瘦肉精專業名稱「乙型受體素」搜尋,此外「乙型受體素」包括人用藥至少用超過四十五種以上,效能強弱不同,而萊克多巴胺是影響效能比較低,才開放為飼料添加劑。瘦肉精名字複雜,有時連官方也搞不清楚,還曾表示開放「萊克多巴胺-培林」,但他以「培林」搜尋,找到農委會與中央畜產會考察美國養牛業者資料,其中官員問美國牛使用培林情形,對方卻答幾乎很少。他再找國外資料,才發現萊克多巴胺是藥品名,牛飼料則稱「歐多福斯(Optaflexx),豬飼料是「培林(Paylean)」,官員到美國養牛場詢問使用豬飼料情形,當然得到很少的答案。後來報導解釋後,官方也才解釋萊克多巴胺不同的商品名稱。
對於如何搜尋資料,汪文豪表示搜尋資料不只可用Google,若議題與中國相關使用「百度」,兩者排序結果就很不同,因此搜尋引擎只是幫忙判斷參考。此外國科會有「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網站,把所有官方研究報告可檢索,另可善用學校訂閱的資料庫。
引註中找資料 閱讀小心陷阱
汪文豪並指出,可多從資料引註中再找資料線索,以去年台灣發現鼬獾患狂犬病為例,因為台灣超過四十年未發現狂犬病,國內相關研究報告很少,相對中國仍是疫區,因此不乏相關研究,查找資料即從引註內發現「鼬獾」字眼,進而找到浙江省也有患有狂犬病毒的鼬獾傷人情形,便將該省歷年狀況進行整理報導,亦有相當高的網路點閱率。
汪文豪也提醒,有時查找論文資料只有摘要,但若只看摘要即判斷撰寫報導,就有非常大的危險,例如去年疾管局發現民眾感染台灣H6N1禽流感病毒,但此類病毒尚未在人身上發現過,當時卻有報導引用家畜衛生實驗所研究員論文,其中摘要內容提及台灣H6N1有跨物種傳染風險,由於論文發表時間早於發現時間,因此報導批評政府早就知道H6N1有傳染人的風險,卻未防疫作為。但他個人找出論文後,發現該實驗研究的H6N1有不同的情境設計,並將病毒增強,當然就會「跨物種傳染風險」,但在一般狀況其實毒力並不強。
汪文豪也自我檢討過去他曾進行的「生質能源」報導,當時歐美各國使用玉米、向日葵等做為生產原料,農委會也試辦計畫種植能源作物,因此他就認為報導該往此方向進行,而支持人士則多為環工、能源領域,但隔年國際發生糧荒、台灣能源作物收成也不好、成本高,台大農藝系即抨擊該政策,除了台灣面積小,向日葵等作物多為溫帶作物,不適合台灣多雨高溫環境,若發展應種植甘薯、甘蔗提煉生質酒精,汪文豪認為當時太天真流於「文青式的想像」,回頭也反省報導應有多一點不同的面向觀察。
「每次做調查報導對我而言都是知識的大啟發。」汪文豪認為,調查報導不該只針對當前看到的現象,還要去看到背後的結構,記者要避免報導陷入公式或刻板化,而保持探索事物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