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9-19 11: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給牠衣個家」募款活動
本期目錄
關於棒球新聞,你所不知道的是/張哲豪
這是為什麼你在臉書上得到「解除好友」關係的理由/許宜湘編譯
美加州州長簽署地震預警系統法案
關於棒球新聞,你所不知道的是/張哲豪

   日前哲學星期五舉辦了一場「有球必報-台灣體育新聞的問題與想像」的座談會,現場邀請到資深棒球專欄作家黃國洲先生、知名棒球文字工作者翁嘉銘老師與一群關心台灣體育的民眾們一同參與台灣體育新聞中報導的問題與未來展望。

健檢體育新聞


    主持人吳豐維開場便點出問題點,在台灣,容易受到勝利主義的影響,我們似乎只會關心運動員是否有為我們爭取到勝利、是否打贏對手。但卻很少去關心到運動員在背後辛苦練習的付出,以及精神、選秀背後的故事,這點是相當可惜。

    晚上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台灣的體育新聞困境,黃國洲表示,其實一開始對擔任棒球專欄寫稿這份工作,只是以「緣分」看待。他本身是念政治系,但對棒球有非常大的熱愛與興趣,剛好看到一篇棒球專欄時,發現內容錯誤,不久就開啟了專欄作家這條路。黃國洲先生認為,體育與運動是兩種不一樣的項目,體育是Physical Education,屬於教育的一環,卻又帶點休閒與娛樂的感覺在裡面,而運動是Sport,是競賽又帶點遊戲的感覺,因此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在現今的平面媒體中,對於體育版的內容也多少壓縮了,但關心體育新聞反倒人多了些,再加上網路資源的發達,不管事國內或是國外的體育新聞,我們都能夠掌握,所以體育記者在寫稿時,也難免會戰戰兢兢的。因為搜尋的內容多的,只要有個錯誤,不免受到指正,新聞的專業度也會下降。

    翁嘉銘則以棒球為例,認為一定要有相對關心與熱衷與熟悉棒球規則的人,才會了解棒球這樣的運動,而現在媒體對於台灣的體育新聞的認知,卻有很大的不同。翁嘉銘說自己認識體育系畢業的朋友,雖然可能本身的專業在籃球,但講到高爾夫球時,卻能講得頭頭是道而且觀念清楚又正確,就會讓聽的人感覺那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而且很有趣,像行家般的講解與說明,就會讓人覺得認識一樣運動是很美好的事情,而檯面上有些體育節目的評論,卻不免有些枯燥。

    而現在的體育新聞中,常常以運動明星的名字或是球隊名字當作是新聞的操作點,一直重複使用,原因也是為了要衝出關鍵字的點擊量,增加網站的瀏覽量也增加了與廣告商談廣告的籌碼;另外,體育新聞也容易因為被新聞壓縮,使得原有的分量減少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事。翁嘉銘認為,現在的觀眾會想跟隨著新聞話題而去搜尋,不去了解運動背後的意義,這點十分可惜,因此他建議,要改變看體育新聞的態度。

怎麼做好體育新聞


  黃國洲先生覺得,雖然棒球是號稱台灣國球,但走進書店時,關於棒球的書籍卻意外的少,籃球也是,這是十分可惜的,反觀國外,書籍卻是非常多,黃國洲現場也展示自己收集的棒球原文書,笑說有些運動的專業知識還是來自於漫畫書。

    而在媒體管理層面,黃國洲則舉例說明美國、日本與台灣間的差異,雖然媒體主管可能來自不同領域,但美、日的體育新聞卻會都涉略,相較之下,台灣則偏重某些部分,這也影響到了媒體報導的框架,也就是太以台灣為中心,不改變視角的報導方向,再加上蒐集的資料不夠完善,不免會報導不完全而顯得粗糙。因此他建議體育記者,與其抱怨自己不被重視,不如適時的改變方向,著重在資料蒐集與找尋原因和背後故事,更能報導出完整且令人深刻的故事。

    翁嘉銘也認為,現在是資訊管道多元的時代,我們可以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的報導者,不用一定需要參考外電,自己也能夠靠著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熱誠,讓自己成為一位出色的體育傳播者。若覺得媒體報導的體育新聞內容甚至是其他報導不喜歡,可以選擇不要看、不要罵,不要成為壯大它們聲勢的來源,讓自己保持在資料充足且知識完整的狀態。

    最後主持人吳豐維總結在現在個人傳播的時代,我們都可以成為傳播者,但也不用對台灣的媒體抱著悲觀態度,我們可以去改變,做好扎實的基礎功,是可以有改變台灣的未來。

這是為什麼你在臉書上得到「解除好友」關係的理由/許宜湘編譯

     自2010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生史伯納.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Sibona),執行一系列有關「解除好友」關係的研究。史伯納公認這個不完美的研究方法:他在推特(Twitter)上搜尋人們正在談論與其他人解除好友關係或正在解除好友關係的討論串,並寄出一個網址給他們、進行線上調查。

  這些年來,他得到數千人的回應,樣本可能不夠符合抽樣原則,但史伯納認為這項研究調查仍可以提供關於「解除好友關係」一些有趣的洞察觀點:如同史伯納最新發表的研究「在臉書上解除好友關係:情境崩解以及解除好友的行為」中(Unfriending on facebook: context collapse and unfriending behaviors),他有一些觀察。

1. 中學生最易於隨意解除好友關係。
  「對於許多首次使用臉書的使用者而言,將每位同學皆加為好友是一件正常的事。」

  史伯納最新的研究包含著1,077位回覆者,詢問有關於他們最近被解除好友關係及如何被解除的過程。當試圖組合這些類型資料,將會得到一個綜覽性的圖表分別為:中學(17.85%)、共同興趣喜好(11.4%)、工作(11%)、朋友的朋友(10.75%)、大學(9.72%)、浪漫伴侶(8.8%)、家庭成員(5.25%)、網路(4.32%)及其他(20.88%)。(Sibona, 2014)

  對於許多第一次使用臉書的用戶,當中學學生登錄網址過後不久,正常情況是,他們會把所有同學都加為好友。但隨著時間逝去,你與這些人的關係將逐漸衰退。如果他們貼出有些令人困擾或毫無相關的近況,那麼解除好友的衝動會更加強烈。其他大多數的分類並無特別地顯著,而且他們分佈情況或許在臉書朋友總數中佔有少數。但事實上,許多浪漫伴侶或是前浪漫伴侶在所有解除好友關係上佔有8.8%是不具意外性的。

2. 如果你不想被解除好友關係,請避開政治、寵物及任何商業(宣傳)活動。
  「你可以自由地發出有關你寵物的新髮型,但是你即將失去一些朋友。」
  在先前研究中,史伯納詢問1,137位受訪者,回答近期解除好友的原因,概略可區分為線上行為(如:臉書)和線下行為(如:真實生活)。

  線下原因並非都是基於某人的性格、行為而解除好友,而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些什麼,這普遍見到的因素。

相較之下,線上原因則相當有趣。這是基於我們都會在臉書上抱怨一連串事情。他們可大致歸為兩類,一組為不適合或兩極化文章(發文內容關於政治、宗教、性、髒話、性取向或宗教取向),以及另一組單純是不重要或是造成困擾的文章(發文內容關於你的工作或宣傳、你吃過的食物、你對伴侶或夥伴做過的事情、及你的小孩或小狗的圖片)。

  換句話說,你能夠自由地發出你的小孩或寵物同時在某天換了新造型,以及在某名人餐廳店吃了什麼、及在某天得到升職,但你將因此失去一些朋友群。臉書設立同時告訴我們什麼是成功的,什麼會造成失敗。我們喜歡找出關於親密朋友或家人的好友成員,我們也發現這些發文經常對於熟識之交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

  當然臉書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讓我們去創建不同名單的朋友們。但目前為止,並未真正被採納。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案是,當春季一年開始時清理朋友清單,動手移除一些你從未或不再看過的朋友們。

3.最初送出好友邀請者,更可能被解除好友關係。
  這項有趣的結論同樣來自於2011年史伯納的研究。有些回覆者並未想起他們原始誰送出好友邀請,但他們做過好友邀請者,有過解除好友關係的百分比卻具程度的銳減(31.8%)。

  雖然你並不認為臉書上朋友意謂著,就是你認識的那些人,換句話說,當人們對你送出好友邀請,可能是在第一時間想與你當朋友。

  但在多年後,當你不曾見過他們,而他們開始發出關於對於上帝的信仰及他們在辦公室糟透了的一天,你將很有可能解除跟他的好友關係。

 

美加州州長簽署地震預警系統法案


廖凱弘 | 明志科技大學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 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新聞報導


  美國加州州長傑瑞.布朗(Jerry Brown)簽署一項法案,宣布在2016年前,加州州政府地震服務局將募集資金、建置全州的地震預警系統,讓數百萬加州州民在強烈地震來臨前幾秒,可獲得立即應變警訊。

  此系統預計花費8千萬美金建造,使用年限5年。法案規定這項資金不得來自州政府經常預算,但未特別說明募款來源可否是聯邦政府總預算或私人機構。

  加州參議員艾力克斯.派迪拉(Alex Padilla)認為:「我們需要立即建置地震預警系統,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可否在下次大地震來臨前擁有它。」

  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是根據先偵測到的「快速移動震波(fast-moving shock wave)」,並計算地震可能的強度,在具破壞力的地震波抵達前,預先對民眾發出警告。地震預警訊息有讓疾駛火車立即煞車、車輛及時駛離公路、人們就近掩蔽等作用。然而,建置此類系統時效,美國已落後墨西哥、日本及其他易發生地震的國家。

  科學家解釋,地震預警系統並無法預測地震,對於位在震央的居民也不會有幫助,但對於震央周遭的居民,則能有所助益。

  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及引發的海嘯,數百萬名日本居民因為在地震波抵達前40至60秒,即透過手機與廣播接收到警示,立即做必要的疏散和走避,避免了傷亡發生。

  近年來,美國地質調查局不斷測試、發展出地震預警系統雛形,能夠發送出預警訊息給加州20多個團體,大部分是科學家。今年三月,該系統也在加州河濱郡發生芮氏規模4.7的地震前30秒,立即發出預警。

  一個完整的地震預警系統,將能提升目前的地震監測站功能。未來加州政府將在地震好發地區,如舊金山附近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南加州的聖哈辛托斷層,增加440個地震感應器。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是地震發生時震央會先傳遞出P波(初達波、縱波、本文中的「快速移動震波」),其波速每秒約6.5公里;隨後具破壞力、波速約每秒3.5公里造成地面震盪的S波(剪力波、橫波) 才傳遞到。科學家利用偵測器先測得地震P波,並快速分析解讀出地震震源、規模、震度,再通過電訊系統或網際網路將訊息傳遞給民眾及災難管理單位。

  依照運作方式,預警系統區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前端偵測式(front detection),又稱為區域型地震預警系統,利用地震儀偵測地震資訊,對於震央周邊區域即時預警,包括廣播、手機等速報。中央氣象局已在2004~2009年的「強地動觀測計畫」中,具備預警系統技術ML10,並且在全臺設置100多個強震儀(accelerograph),當鄰近震央的3~5個強震儀受到P波觸發、偵測到地震後,系統便會收到10秒震波資訊,18~20秒後電腦計算出震央和各地震度,再透過通訊設備傳遞預警給距震央50~70公里外的人及設施,發揮預警效果;

  第二類是現地偵測式(on-site warning),運用現地架設的強震儀來預警。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正在研發「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希望能夠做到根據震央地表測得的資訊直接預警,並快速提供震度訊息,協助民眾對建築物快速評估。此系統已與台北市芳和國中、宜蘭縣宜蘭國小、嘉義縣中正大學、嘉義市港坪國小及中興保全公司合作,建立應用示範站。((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來源:《Governor signs Calif. quake warning system bill》美聯社2013/09/24洛杉磯訊


延伸學習:
樂鍇‧祿璞崚岸(民102),南台灣微機電式地震預警子網的設置,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100-2119-M-006-027-MY2),台北。
何謂強震預警系統?
地震預警系統該上路了
地震預警科技。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臺灣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3/10/1/782.htm)

 

推薦訂閱
【活動訊息】10/4新書發表會─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搬家企業人物》日盛優質/周世迪:要做被人記住的第一名@【崔媽媽網路通訊】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