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9-26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580青年志工團大募集
本期目錄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4.07~08/張約翰
Propublica如何用「報導食譜」鼓勵集體創作/Joseph Lichterman/陳品君編譯
聯合國氣候變遷最新報告顯示情勢緊迫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4.07~08/張約翰

重點:網友麻痹了。

  學術醜聞、空難、勞委會主委下台、前鎮氣爆、選舉口水、張顯耀案……通通叫不動社群讀者了。7月底沒寫、8月偷懶到今天才貼文,都是為此。

  從6月起,台灣的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粉絲成長數就陷入低迷。極端一點講,3月底太陽花學運前,大部分媒體將臉書專頁鋪就成重要內容平台,爭取曝光機會,3月學運粉絲數衝上高峰,讓新聞媒體對臉書專頁的重視程度推上戰略層面,然後,就像台灣各種「類鬱金香狂熱」的現象(遠如蛋塔,近如某黃金比例手搖飲品牌),玩殘了,讀者也就麻痹了。


  這個過程簡單來說是:
  某一非主流媒體因特定因素(議題、單篇報導)爆紅流量大增→主流媒體搶入(買粉絲、內容農場化)→讀者被騙累懶得互動

  主流新聞媒體重視數位管道,對媒體生態長遠生存發展來講是好事。問題在於搶短線的方法是不是與「新聞媒體」這個角色相合。當然我們可以從各自的立場(資本主義的、發展主義的、另類批判的)對「新聞媒體」有不同的想像,但發展社群讀者的手法是否能與這個想像相符?還是說,在數位閱讀的時代,流量才是硬道理?

  流量就像收視率,可以給廣告主看,但也有它的盲點──讀者點擊甚至分享某篇文章,不代表他持正面意見,有時負面意見也帶來高流量。歐陽妮妮口袋的兩百元就是一例,而我曾服務的媒體最近也有篇專頁貼文超過50則分享,當中沒有任何一則持正面意見。這樣的流量對媒體有多少好處,值得思考。

  一位朋友說,先不擇手段搶流量,等到變成內容網站大咖,再回頭認真作文章,也是一條好漢。主流媒體流量搶得快差不多了,什麼時候回頭當好漢?要知道,美國新聞界的主流媒體,可沒那麼無節操。

 

  分析:
1.凱絡的廣告量分析一出,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印刷媒體沒辦法再裝死了。目前印刷轉數位的過程,大概就像去郵局寄信變成寄email的過程。什麼文人的傳統、手寫的溫度、信紙千里相傳帶來的海潮山嵐氣味,統統比不上滑鼠一點、對方按F5就收到。紙媒的符號價值已經撐不住它功能落後被取代的程度。反映在專頁粉絲數與流量排名上,四大報原本流量居龍頭以致不重視社群的聯合報,粉絲成長比半年前略有起色,也只是「略」而已,流量排名已經快要被中時、蘋果、自由追上,但中時、自由的內容農場化現象,從經營策略到媒體責任,已經開始招來社群上的批評質疑。雜誌當中,壹週刊粉絲衝到第一,遠見也在高速成長;不過自從得知有龍頭雜誌買粉絲數後,雜誌類粉絲成長的解讀要稍微審慎保留,在高速成長後的表現才是關鍵。

2.雖然我的專長在印刷媒體數位化,但電視也是面臨數位科技變化快速而產生危機的產業。網路平台與行動載具結合,傳統的無線、有線、衛星觀眾流失並高齡化,這個現象美、日、中皆然,台灣當然不例外。三立、TVBS都開始投入新媒體,網站流量排名、專頁粉絲成長數都很明顯有成果出現。TVBS背後母集團又是行動載具大廠,內容+硬體,什麼時候出現自己的新媒體平台領先市場都不奇怪。udn TV則是聯合報系唯一專頁粉絲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

3.網路原生媒體分兩組:內容農場組和古典文青組(笑)。曾經的兩大農場,如今ETtoday一枝獨秀,NOWnews流量排名與粉絲成長數不斷退步;而古典文青組,指的是用傳統新聞典範辦網路媒體的風傳媒與民報,流量社群表現都還不錯,尤其流量排名成長可觀。兩組之間還有值得一提的關鍵評論網,經營策略靈活,連計程車上都看得到,而且還沒有農場化。

4.另類媒體則是讓人不忍心說什麼。無話可說。兩個月來沒有一家粉絲數成長超過1成的。台大新聞E論壇要變成新聞E論壇,至今不見開張;(如果也算另類的)新頭殼萎縮;破報停刊、立報(想要)市場化;剩下很苦的苦勞、影音雙P(PNN和PeoPo)和公庫、上下游維持一貫水平,還有什麼可以看?
 
  岔開話題:辦失業補助,每個月必需接受就業服務站的推介。我這個月被推介了一家倡議型組織的新聞網站總編輯職缺,月薪開3萬到4萬。我以為5萬2的副總編輯已經是下限了,原來還有3萬元的總編輯。大學畢業沒經驗的考進聯合報掛助理記者也有這價碼。非主流新聞工作者的待遇真是沒下限。我的履歷因此很老實的寫:希望待遇7萬以上。
  我已經不再是燃燒熱情的青年,已經他媽的被燒光丟掉了,不要再撿去燒了,會痛。
 
  最後,恭禧卓新社會公器獎得主環境資訊電子報粉絲破萬,祝發展無極限。
 
  大家月底見。

Propublica如何用「報導食譜」鼓勵集體創作/Joseph Lichterman/陳品君編譯

 Propublica正試圖與來自其他新聞組織的記者連結,以使他們對於學校如何限制學生行動的報導能更深入。

  Roger McKinney原本是在NPR聽到這個故事,根據聯邦資料顯示,公立學校裡有許多身心障礙學生,且在2011~2012年度,其肢體行動受限或被孤立者高達267,000次。

  「超過半數時間是由成人抓住或壓住這些孩子,而在7,600個案例中則有使用器械,例如皮帶或手銬」美國公民電台NPR的記者Joseph Shapiro在廣播節目中說道。「而實際上的數字更高,多數全國最大的學區號稱沒有隔離或行動限制等情事」。

  這份NPR與ProPublica共同發表的報導打動了McKinney,他是一位在密蘇里哥倫比亞論壇報從事K-12教育報導的記者。

  運用ProPublica在自家網站上所發佈的免費資料,McKinney找出其所在地學校及哥倫比亞周遭學校的故事。

  McKinney說,「ProPublica所發表的故事,不時能在生活周遭看見。如果他們先做好蒐集資料的工作,對我們就輕鬆多了,因為我們無法像他們一樣花時間來做調查。」

  ProPublica網站上有一個「報導食譜」(reporting recipe),讓其他記者可以按部就班地使用資料並撰寫故事。ProPublica將對於限制學生行動事件有興趣的新聞記者,與潛在的新聞來源相連結。

  雖然McKinney嘗試透過ProPublica用email and Twitter來解讀這些資料,但他實際上未使用ProPublica生產的語錄。事實上,有超過60人願意分享相關的故事,也確實試著和對該議題有興趣的記者取得聯繫。

  ProPublica的助理編輯Eric Umansky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故事的點閱率,而是凸顯這些議題、造成影響,並啟發討論」,「而最好的方式並非自己來說這些故事,而是提供工具給其它新聞組織,讓他們來寫他們自己的故事。」

  ProPublica長期致力於將資料公開化,今年2月甚至成立了「資料商店」(data store ),透過其獲取的資料來營利。這也不是ProPublica第一次創造報導食譜,或試圖與其他擁有消息來源的記者連上線。

  在2010年,ProPublica也為「護士紀律處分事件」( disciplinary action against nurses)創造報導食譜。同年,也為了「聯邦住房抵押貸款調整計畫」(federal mortgage modification program)協助記者與消息來源連上線。從這些事件透露了, ProPublica有資源、能力、時間來整合全國性的資料;地方記者則有能從這些資料中獲益的閱聽眾。而當兩者合而為一,即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這也是ProPublica最需要的,因為他們的使命就是「藉由不斷地找出錯處來激發重整」。

  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故事,集體堆疊出了這則新聞報導。像McKinney的地方記者可以修整資料後,提供自己的讀者會感興趣的故事。負責為ProPublica採訪限制學生行動事件的記者--Heather Vogell說,在6月刊她的第一篇報導後,出現了好些他希望能再進一步深入的後續故事,但她知道地方記者可以比她把故事說得更好。

  雖然ProPublica仍保留了一些資訊以做後續報導,但他們這種與其他新聞記者或消息來源共同合作的方式,對Vogell仍是一種改變。
   Vogell於今年2月離開工作了九年的亞特蘭大憲法報,加入ProPublica的工作團隊。

  她說:「這是一個心理上的大轉變,原本是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裡,像松鼠一般把所有知識與資訊藏起來,在報導刊出前不希望任何人找到;而現在則希望能將松果傳遞給越多人越好,努力讓故事更充實,然後看著原本的報導日益成長茁壯」。

  在過去,ProPublica將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彙整報導,但當Vogell開始採訪限制學生行動的故事時,Umansky認為如此的故事適用在地化報導方式,因此,ProPublica決定發表報導食譜,並鼓勵更多消息來源和記者加入。

  「當時我想,擇日不如撞日,我們剛好可以從頭開始規劃整個流程」Umansky說道,「我們希望可以鼓勵更多人加入報導,所以我們開始思考,如何盡可能地讓這件事變得簡單,以及有哪些工具可有利於進行。」

  Umansky說道,因為ProPublica一開始先與NPR共同發表,所以他允許NPR的會員電台接近並使用該則事件的資料與草稿,某些隸屬於NBC的地方電台也可以搶先看到。

  雖然一些像McKinney的記者自己挖掘到故事,ProPublica仍希望確保潛在資料來源,讓其他記者能知道他們的報導,以鼓勵更多人投入。
  ProPublica的社交編輯(engagement editor) Amanda Zamora,正積極從多方社交管道著手尋找消息來源。ProPublica 在網站上公布了一個需提交的表格,Zamora則將焦點對準在臉書分享Vogell報導的網友,並將觸角伸向不同的團體,希望能鼓動更多人參與。

  「越來越容易在臉書上尋找相關議題的社群,但那些你並不熟悉的團體或頁面,仍然很難接近」Zamora在email中告訴我。

  「所以我用SproutSocial來追蹤那些分享Heather的故事的頁面,並將那些貼文當作邀請讀者分享訣竅的起點。有一次,一位倡導者看到我的回應並將其貼載網頁中更醒目的位置,他的網站有許多關心特殊需求孩童的讀者。」

  Zamora也曾有幾次成功地和合適的subreddit「版主」接洽過,但多數聯外工作仍以email為主。

  「許多連結網絡的工作是透過email來進行,給予記者建議和相關文件,當他們有問題時進行追蹤,然後等待故事出爐。」Zamora在email中寫道,「我們看到至少有兩個故事因此被報導了。」

編譯自How ProPublica uses a “reporting recipe” to cook up collaboration(http://www.niemanlab.org/2014/08/how-propublica-uses-a-reporting-recipe-to-cook-up-collaboration/)

 

聯合國氣候變遷最新報告顯示情勢緊迫

張時健 |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傳播研究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所

 

新聞報導


  聯合國為了化解氣候變遷近年受到的質疑,在來自110個國家代表參與的期末審查會議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堅稱最新發表的評估報告內容絕對公正且可信。

  IPCC提交的這份報告,各界認為會比前四次報告交待更多證據,支持人為因素造成全球暖化的論點。

  關於氣候正發生的變化,該份報告預計會提供更新的觀察預測,包括北極海冰融解,及海洋酸化等議題。

  負責撰寫此份報告的小組共同主席湯瑪斯.史塔克(Thomas Stocker)表示,該份報告正在接受審查,作者們的評註意見超過五萬條。報告的最終版本預計在本週IPCC委員會會議結束前會通過。史塔克說:「我沒看過被這樣仔細審閱的文件,這報告絕對是氣候變遷文獻中最可信且不可或缺的材料。」

  史塔克認為此份報告是「對當前氣候系統的公正觀察,是史無前例的」,因為針對土地、海洋、空氣或從外太空的監測達上百萬次。

  IPCC的工作旨在促進全球對氣候變遷的理解,2007年該組織和高爾(Al Gore)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因稍早發佈的氣候評估報告出現重大錯誤,指喜馬拉雅山的冰河將於2035年融化殆盡,這個預測比其他評估報告早了好幾百年,讓小組頗遭質疑。

  聯合國氣候會議為此展開獨立查核,指IPCC雖然運作良善,但主席需要常態輪替,並加強研究審查且納入對立者的觀點。

  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卓里(Rajendra Pachauri)曾對記者表示,他希望此次的審查有助重建各界對委員會的信任。「委員會的工作健全且有效」他說,「但我們已在此職二十幾年,是該採納改善建議的時候。」

  在斯德哥爾摩完成的這份報告,主要針對氣候體系展開科學評估。全球暖化評估涉及的層面甚廣,這是四大項工作中的第一項。

  稍早時,Pachauri告訴來到斯德哥爾摩的氣候變遷委員會代表,這份最新的報告是「認識氣候變遷的里程碑。」

  Pachauri表示,IPCC這份報告作者有60%是新加入的專家,「這表示委員會是包容與開放的,意味著IPCC接受新知識、新專家的意見、觀點與方法。」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IPCC主要研究與評估氣候變遷現象以及帶來的可能危害,小組成員分為三組,第一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I,WG1)負責檢視氣候變遷及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證據;第二工作小組(WG2)研究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和人類的調適方案;第三工作小組(WG3)研究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IPCC由194個國家、政府代表組成,每5~7年提出一份氣候變遷綜合評估報告。2013年9月底發表的最新報告《2013氣候變遷:物理科學基礎》是第五版(Assessment Report 5,AR5)的第一冊,由來自39個國家的209位主要作者撰寫,並加入50位編審者綜合全球1000多位氣候研究者的成果。

  這份最新報告裏,專家增強對雲與懸浮微粒、空氣汙染、模擬尺度等關鍵科學問題探究。報告內容揭露人類使用化石燃料與開墾土地排放的溫室氣體的累積,已使地球1880年至今增溫0.85℃。此外,依據最新氣候模式(CMIP5) 推估,若是人類對溫室氣體仍無管制措施,至2100年全球均溫的升溫上限恐達到4.8℃,而海平面的上升幅度上限可達到82公分。對應於臺灣,海拔1公尺以下的面積共數百平方公里。根據中興工程顧問社的研究報告,約1300平方公里的沿海土地會被影響,是臺灣總面積的3%。

  根據台灣國科會2011年的報告,當全球升溫3℃,會造成臺灣顯著降雨集中問題,冬季平均雨量減幅恐高達22%,夏季平均雨量最多會增加26%,使水資源調度面臨挑戰。(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 葉欣誠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新聞來源:《UN climate experts stress solidity of new report》美聯社2013/09/23斯德哥爾摩訊/記者Karl Ritter


延伸學習:

IPCC (2013).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許晃雄、陳正達、盧孟明、陳永明、周佳、吳宜昭等(民100),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臺北。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10/1/783.htm)

推薦訂閱
絮語:大鮕鮘(1)@【人‧耕‧食 共同體】
悽苦的美好@【嬉遊文字】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