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這些記者應該知道的事-記者需要的能力/柯幸宜
做一名記者,需要知道哪些事情?
念了四年的新聞學,該具備的能力又有哪些?
如果你是新聞相關科技畢業的學生,有哪些事情是你需要知道的?
-------------------------------------------------------------
在現今數位發展快速的時代,上述這些問題似乎比以前更為重要,早在大約在三十年前,美國著名的傳媒教育機構、新媒體研究重鎮波因特學院(Poynter Institute)就曾發起對話討論,指出究竟記者需要學習那些事物。
根據Tom Rosenstiel和 Bill Kovash所著的《九項新聞原則》(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一書中提到,這項進程為1977年關注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所發起,他們用兩年的時間舉辦多達21場公共論壇,吸引三千多名觀眾,並且讓300多名記者參與試驗。
波因特學院透過論壇討論,得出究竟如何成為一位有競爭力的記者,這也是今天我們這篇文章想談到的,又稱為新聞競爭力的金字塔。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金字塔分為十個部分,最底下的基石為新聞判斷(News judgement)、報導(reporting),至於在上一層則是語言(language)及分析(analysis); 中層結構為科技(Technology)、影音(Audio-visual)以及計算能力(Numeracy);再上一層是公民(civic)及文化素養(Cultural),最上一層則是新聞倫理(ethics)。
(圖一)
回溯這個新聞能力金字塔的歷史,是從具有公信力的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協會(AEJMC)而來,當時任教於印第安納大學的院長Trevor Brown期待透過這個金字塔,教導新聞傳播相關科系的學生如何學習新聞教育。
但隨著這幾年新聞產製的模式不斷變革,新媒體的興起、媒體商業模式被改寫,關於記者的養成也需重新被定義,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期待重新列舉出十項新聞記者所需的技能,它們的定義為何,以及可以透過研修哪些課程增進這些知識。
不難發現,最近幾年”策展”(curation)、”視覺化圖表”(data visualization)等名詞成為新聞學中的熱門議題,當然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我們還有幾項議題待解,究竟一名記者到底需要具備幾項新聞專業能力? 這些能力是有可能被綜合運用的嗎?
我想暫時還沒有個定論,只能說多功能性、整合是近幾年新聞學很重視的課題,也就是強調「通才」,記者並不用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一定要能和同儕分工合作,並且學會如何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21世紀新聞能力的金字塔,到底具備那些要素以及我們要如何努力,才能攀爬到頂端。
原文出處: http://www.poynter.org/how-tos/journalism-education/251048/the-pyramid-of-journalism-competence-what-journalists-need-to-know/
我國大選電視辯論應成慣例或以法定之/楊楚光
每屆美國總統大選,必有其黨內初選及最後兩黨候選人的多場電視辯論會,選民可透過這些多場的辯論,瞭解候選人的主要政見及未施政政策,或解決國內外難題的看法、作法。不少候選人就因在辯論中失言、失態,或對國內政事國際情勢的不甚瞭解,而導致其聲望及民調下落,而不得不退出大選。這是傳媒維護選民「知的權利」,作出的貢獻和安排,是很好的慣例。但在台灣今年的大選活動中的辯論,經多次協調而遭到莫須有刁難,至今無法成事,真是美中不足。
大選辯論是滿足人民的知情權
台灣傳媒近年來的表現,讓大部份的閱聽人都覺得不滿意,但每逢大選所作的辯論,能獲得全民的重視及正面評價,可見在繁忙的工商社會中,選民藉電視辯論瞭解各黨的主張,改革、發展、兩岸等重要主張,以及候選人的人格特質,面臨挑戰的反應,對策作為,都可在短時間內作透澈的認識及瞭解,從而決定手中的選票,支持某黨或特定的總統候選人。
歷屆中選會都舉辦政見發表會,因係演講性質,沒有辯論,沒有電視轉播,所以候選人大多缺席,選民也沒參與的興趣,只是徒具形式而已。選務單位應朝修法方向去作研究,或可以法定電視辯論會的方式,來促使候選人參加,擴大選民「知的權利」及參與的興趣,才能達到「選賢與能」的更大效果。在現今傳媒發達時代,不能只以舊的辦法和思想來應付新的局面。
隨我國總統大選的靠近,國人都不想看每天沒有內容的口水戰,而想看到及聽到一場正式又有政見、政策的大選辯論會。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總部,始終不肯參加由公視及四報ㄧ社主辦的辯論會,理由是公視不公正,堅持只肯參加由三立電視主辦的辯論。所以選民期待的這場頗具參考之投票評斷的盛會,至今無法落實,而其理由很令人失望。
媒體的公正 社會本有公斷
蔡總部所持的理由是:公視並不客觀公正,而三立電視則較中立。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因為長期收看並評比上述兩台的觀眾,可能的印象並非如此。媒體有政治立場並不為過,所以三立電視的綠色傾向,無可厚非,但硬要說公視比三立更不公正與中立,則可能是睜眼胡說,而且沒有具體的根據。反正這問題是可受全民公評的,何苦為此而剝奪了全民知的權利呢?
其實,總統大選的辯論會由那一媒體主辦,並不重要,如質疑公視不中立公正,大可在事前的協調會中,指定外界公正人士擔任主持人,公視成為一個純粹提供場地及電視轉播的技術服務單位。反之,同樣標準作業也可由三立電視來作主辦方。但因公視已結合了四大報社及中央通訊社共同主辦,而且公視必須提供電視訊號,供其他各電視台共同轉播之用,所以其他兩組候選人,才同意由公視及四報依社來主辦。就三組候選人而言,亦當同意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進黨的蔡英文似可放棄已見,而同意多數意見的安排。
候選人應積極爭取說清政策和看法
近七、八年來,許多偏藍的社會人士都以蔡英文說得多而作得少,給了她一個空心蔡的外號,這個外號對她的殺傷力很大。很多淺藍或淺綠的選民也都希望看到她在辯論中的表現,證明她是真正具有真知灼見的領袖人物,而不是在斤斤計較的辯論主辦單位,而駐足不前,反而讓人覺得她有怯戰的可能。這次大選其他兩位候選人,都有豐富的地方首長的治理及行政、協調等經驗,唯有蔡過去只有國際談判的幕僚及行政院部會首長的背景。所以選民也可藉辯論會,進一步瞭解她對國家未來的規劃,及執行的可能性,這些都須蔡英文自已作清楚的說明,她的政見及可行的步驟及方法,其他兩位候選人亦同。所以這場辯論會對三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尤其對蔡更是重要,怎麼還能藉故推拖呢?
最近「馬習會」後,兩岸進入一個新的里程,蔡也不能再用先前模糊式的「維持現狀」而一筆帶過,她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深化兩岸的持續交流,如果不能告訴全民她的原則和不失立場的作法,那麼「維持現狀」將陷入空談,而原來領先的民調及光環將會面臨考驗。
總之,這場大選辯論會將無法迴避,應及時實行,如果對主辨媒體的公正性存疑,大可各自推介主持人選及提問的記者和其他人士,再用枝枝節節的技術閃躲,將會無法自圓其說,而引起更多沒必要的質疑,那可是得不償失的作法。
由這次的事情經過,使傳媒界應認真的考慮,使這類選舉辯論程序如何可成為一個公平的慣例,用輪流制、值月制,甚或抽籤制,或舉辦多場,都是可以討論的。另外,也可在選舉法規中作硬性規定,候選人有義務參加辯論,從而彰顯選民知的權利!
中國與緬甸的油氣管政治
林雅雯 | 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馬綺韓 | 中央社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能源供給對於世界各國而言極其重要,因為它將同時牽動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的步調以及國內民生社會的穩定。有不少國家為了確保國內能源供給的穩定,試著與周邊鄰國合作,透過在鄰國領土內搭建能源管線的方式,引進遠處的原油與天然氣。這種搭建管線的跨國合作,近年來逐漸成為國際能源政治的焦點。
中國與緬甸的原油和天然氣管線在2010年相繼開工。此一天然氣管線引進緬甸西南方孟加拉灣的天然氣,在緬甸境內建立了長達793公里的管線,管線進入雲南省之後經由貴州到達廣西,在中國境內形成了長1,727公里的重要基礎建設,並在2013年10月20日宣布建成投產。中國與緬甸的原油管道在緬甸境內長771公里,進入雲南省之後經由貴州到達重慶,在中國境內也長達1,631公里,並且預計在2014年達到年輸送2,200萬噸原油的要求。
這兩組管線不僅是緬甸與中國的合作,更牽涉到印度、韓國能源公司的多方參與;在此之中,中國所佔的合作股份超過50%。儘管由這兩座管線所運送的原油和天然氣管線佔中國能源需求的比例並不算高,但對於中國西南省份而言,原油和天然氣管線不只解決缺乏石油和天然氣的困境,還帶動了配合管線的一連串基礎建設和石化相關項目的建設。
當然,對於在國土內為他國設置的油氣管線的緬甸來說,此一管線對於緬國政府的經濟發展也多有助益。譬如,根據中-緬雙方的合約,緬甸不僅每年可以從管線分流200萬噸原油和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解決若開邦(Rakhine)能源供給不足的問題;而緬甸政府更可以因而獲得管線過境費、權利金和稅金,以及中國向其購買天然氣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為了使管線發揮其最大效用,管線的周邊即將興建許多對應的基礎設施,譬如,2010年簽訂的《昆明─皎漂高速公路建設協議》和2011年的《昆明─皎漂鐵路建設協議》致力於讓中-緬能源管線沿線成為交通便利且繁榮發展的經濟走廊。另外,緬甸能源部也將在曼德勒(Mandalay)附近建造一座每日可處理兩萬噸原油的煉油廠,處理從原油管線運來的原油,而中、緬官方皆認為這些因管線而生的建設將促進管線沿線當地的開發和經濟發展。
國際能源的穩定供需不只影響單一國家的當前生存問題,它將反映出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因能源合作所產生的政治親近性與經濟收益。諸如中-緬油氣管政治的發展,其實超溢了合作方(官方或能源公司)之間的協定,當能源管線深入民間社會,必然深受國內政局與地方情勢的影響,包括地方反政府勢力的挑戰、以及民間環保團體與組織對於油氣管行經路線的環境監督等,譬如,最著名的便是瑞區天然氣運動團體(Shwe Gas Movement)更是在緬甸與全球各地發起抗爭活動,這些因素都將使得跨國能源政治的實際操作更顯複雜。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隨著能源在經濟活動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國際間為了爭奪有限能源展開激烈爭奪,使之成為一種戰略物資。當國家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影響力,以獲取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能源自主,對外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如制定能源戰略與能源政策、其他與外來往的政治、經貿等,都可稱為「能源外交」。
1990年代以前,中國強調能源自給自足,甚至將本國自產的石油大量出口。然而,隨著經濟開發、能源內需大增,中國能源供需面臨嚴重失衡,迫使政府放棄長久以來自給自足的能源戰略,轉而向外從事能源外交,加大中國對於進口能源的依賴。因此,如何確保海外能源穩定供應、尋求能源的多元來源便成了中國能源外交的重要任務。
既有研究指出,中國能源外交的戰略包含幾個個面向:第一是確保能源供給的穩定:中國與具能源輸出重要戰略的國家(如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或具開發潛力的地區(如巴西、委內瑞拉、非洲等)保持友好,透過政治出訪、經貿往來、簽署協議、共同開採油氣、建立管線等方式加強雙方能源合作關係與良好基礎;
第二是為了擺脫「麻六甲困境」,亦即中國對於麻六甲航道運送能源的依賴,中國積極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如印度、泰國、緬甸等)來往,簽署經貿協議與加強能源合作或建立跨國油氣管線,以增加能源輸入的多元路徑;
第三,為了增加石油供應來源與握有能源利益,中國亦將石油開發重心移往富含油氣資源的海洋區域。近來,中國向外宣示東海、南海主權動作頻頻,除了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外,甚至在南海海域架設鑽油平台,促使中國與該區其他國家緊張情勢升溫。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楊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學習:
莊?澍(民102),中共推動能源外交之背景與政策分析,全球政治評論,42,92-112。
王道和 (民96),中共當前的能源戰略及其對外交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雯 (民103),中-緬能源開發合作的安全化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緬甸能源管線安全問題》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21/10/1/1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