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2015-12-18 05:00:00/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弱勢家庭子女課後服務~服務介紹
本期目錄
報紙網站流量十月份普遍下跌/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讓兒童與青少年使用電視-奧地利「質疑論壇」經驗/周傳久
治水不力 泰國問題仰賴區域協作治理
報紙網站流量十月份普遍下跌/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據英國發行量公信會(ABC)統計,英國大多數報紙網站十月份流量一般比上個月下降。
  若跟去年同期比較,《衛報》(The Guardian)則表現不俗,按年上升31%,而《快報》網站(The Express)流量按年更大升53%。
  《太陽報》(The Sun)由十一月底開始,網站內容恢復全免費,也是僅有的幾家全國性報紙網站按月讀者有所增加。
  在地方性報紙網站方面,三一鏡報集團的地區性報紙表現良佳,旗下的《曼城晚報》(Manchester Evening News)及《利物浦迴響報》(Manchester Evening News)網站都在領先,比較在倫敦的《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有更多網上讀者。
  《郵報網站》(MailOnline)目前仍然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報紙網站,每日平均有全球讀者1千3百20萬捧場。

(英圖)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most-national-press-websites-lose-traffic-month-month-octob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15-11-13&utm_source=Press+Gazette+-+Weekly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

讓兒童與青少年使用電視-奧地利「質疑論壇」經驗/周傳久

在台灣的電視新聞或電視論壇,似乎很少有兒童與青少年表達的機會。有人說,兒童與青少年都不看電視都再用網路。這是對的,但並不代表電視就不需要提供這個族群參與公共政策討論的機會,而且正因世代差異,電視可以提供不同背景族群彼此了解的機會。

  奧地利公共電視的分台,每隔幾週就會到中小學錄製論壇。這種「質疑論壇」(Redhaus: Gangige Meinungen hinterfragen),並不是電視台設計創造而來。而是中小學本身每周有這樣的學習活動機制,目的是幫助學生針對社會現況表達意見和疑問,彼此交流澄清和找尋共善之道。

  以最近奧地利西部Tirol地區公視(簡稱)ORF-T分台的「今日」節目例子來看(請參見http://tvthek.orf.at/program/Tirol-heute/70023/Tirol-heute/11009375)
,學校論壇的主題是「難民」。因為奧地利許多村落接受難民,同學也都看到住家附近的新面孔和他們的生活。有同學在論壇表示,自己只有一個手機,卻看到政府要提撥納稅人的錢去救助的難民,居然有難民因此有六個手機。學校老師與電視台都協助了解,同學也設法進一步了解。結果真相是,那拿六支手機的難民,其實有五支都是壞掉的。

  當店是將這個論壇播出的時候,這位原先誤會難民的同學也表示,他誤解別人了。透過這種節目,平息社會緊張,也讓大家看到年輕國民的成長,以及電視媒體是可以聯絡社會彼此,增進相互了解的好載具。

  科技在變,但這種效應不就是早年傳播理論所說的媒體社會功能之一嗎?又如後來的新聞學所說的「媒體接近使用權」,這不是就是青少年的「媒體接近使用權」之一嗎?

  又如當巴黎的恐怖攻擊發生,也有奧地利小孩擔心會不會發生在自家附近?電視也播出大家悼念活動,訪問參加的小朋友的看法。訪問一位伊斯蘭背景帶頭巾的同學,她覺得不只應為巴黎和法國人祈禱,也應想到黎巴嫩等其他地方一樣也有恐怖活動受害者。這些內容降低關係緊張,回應實際存在的疑慮,為未來共同找出路。

  還有同學在討論會中質疑政府對無家可歸的人和新難民的社福補助相差一倍(參閱http://tirol.orf.at/tv/stories/2741517/)。老師查證說明,其實表面的數字不能代表實際兩種人的待遇,因為奧地利民眾流浪漢還有其它的補助。

  透過這種質疑與澄清,幼年國民了解的不只一個事實,還有制度的意涵以及表面事實與真相可能不同,要理性而不是只有情緒性的評論應對。筆者二十年前曾在ORF實習,那時ORF就非常重視把不同年齡的人都當成人一樣尊重,也認為這就是培養公民負責和人人平等有權表達的實際學習經驗。如今網路發達,ORF當年的公視價值依然不變,只是呈現方式和觸角比自製兒童節目和主動設定議題的報導兒童事務之外更為精盡落實。

  想想台灣各媒體每天有多少論壇和新聞節目,兒童與青少年表達看法的機會以及議題自主性有多少?這又會對國民公民素養養成有什麼影響?電視業者說流失年輕族群收視率,可曾重視過發展更多的方式重視年輕族群?除了綜藝節目、菁英考試成就、犯罪抗爭以外。

治水不力 泰國問題仰賴區域協作治理

余佳璋 | 公共電視新聞部
馬綺韓 | 中央社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新聞報導

來自二十個研究環境議題的組織與學者代表,出席2013年11月22至23日在越南河內召開的「湄公夥伴會議」(WEL Mekong Meeting),討論區域治水行動方向。其中有關泰國政府新推出、預計耗資3500億泰銖的全國防洪整治方案,以及越南代表前往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Province)考察編號第五號模組(Moudle#5)的治水計畫觀察報告,廣受各國出席者關注。泰國長期面臨季節性旱、澇災損,2011年洪災過後的治水改善進度緩慢,再加上當前政治紛擾,各種因素都都阻礙了泰國治水行動的進展。

研究者指出,泰國年均雨量約1300毫米,但降雨時間與降雨區域分布相當不平均。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乾季時東北部缺水嚴重,改種作物亦難減農損,7月份雨季經常延後,甚至接續9至10月的南亞季風(monsoon)影響,洪水經常性發生而釀災。儘管部分專家認為,短暫的洪水氾濫有助於調節農地土壤,帶來養分,在東南亞仰賴農耕的農民也多能接受,但也有專家認為,2011年泰國中北部及大曼谷地區水患,當時曾造成884人喪生,數百萬居民被迫撤離或無家可歸,泰國75個府(省份)有65個地區受到影響,範圍與程度嚴重為近十年之最,負面影響遠高於土壤調節的需求。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資料,泰國在洪水中遭受經濟損失約達美金457億元,名列近代全球自然災害損失的前5名,治水必要性仍不能忽視。

2011年洪災原因的事後分析,普遍認為是當時逢7月雨季與接連出現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s)併同發生,導致大量且長時間降雨,泰國氣象單位報告也顯示,2011年的總雨量超過30年平均值,特別是雨季時的降雨量過於龐大,致使昭披耶河( Chao Phraya)流域盆地防洪功能失效,大曼谷地區老舊排水系統亦無法承受由北而南直下的洪水。

本次討論會議,事實上不僅關注泰國國內的治水問題,更唯恐泰國政府若不加快徹底解決水患,恐怕將來會影響泰國與東南亞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根據怡安奔福再保險集團(AON Benfit)在2012年3月所發表的「2011年泰國洪水事件整理與影響展望報告」指出,2011年11月25日洪水影響最劇時,共有10個工業區受創,事後調查發現,許多工業區與城鎮的防洪設備簡陋,甚至聊備一格或者毫無規畫,河川溝圳旁臨時加高堆疊的土堤也不堪一擊。

朱拉隆功大學的帝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教授,當時亦在英國媒體「衛報」評論指出,大曼谷地區佔泰國40%左右經濟產值,歷任政府治水目標經常只在保障曼谷不淹水,而未做城鄉治水整體通盤考量,昭披耶河上游各水庫管理,缺乏在雨季時做出適切反應,調節水位。

2011年7月,新當選的盈拉總理(Yingluck Shinawatra),一上任就面臨洪災應變考驗,相關部門與幕僚缺乏協調聯繫,各吹各的調,盈拉處理經驗不足,錯失決策時機點,加上曼谷市長蘇庫邦(Sukhumbhand Paribatra)與盈拉的黨派立場相左,與新政府在防洪處理優先順序看法分歧,互相牽制而抵銷了救災防災效果。部分媒體報導也質疑,泰國政治氣氛的不確定,政府相關管理單位態度觀望,訊息資料不夠充分確實,都是治水管理上的漏洞。

此外,2013年泰國原本要在美翁河(Mae Wong River)擴建美翁水庫,納入西北部治水管理一環,解決當地旱澇問題,不過因水庫位於國家公園區域內,保育團體與反水庫興建的群眾多次上街抗議,表達水庫將影響當地環境與老虎等野生動物生存的立場,泰國政府在9月被迫宣布暫緩計畫重新再議,治水時效與環境優先問題更添複雜度。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經濟過度開發、水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無論是缺水或洪澇,因水而起的爭端越來越常上演,甚至有人稱,21世紀將是水的世紀,足以顯現水的議題已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頻繁涉入的長期問題。

事實上,從水資源的政治經濟學來看,水作為一種維繫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卻又無法恣意使用時,在處理水的過程中,往往會觸及水權「分配」與「治理」概念,亦即以人為方式來干預「誰可以使用水」、「誰有資格管理水」等問題,於此,水的議題界定了「權力關係」,許多利益也牽涉其中,甚至水的控制與分配本身就是一種權力展現與利益爭奪。

通常,水的治理決策與操控權大多掌握在國家政府手中,如為避免旱災之苦、維繫用水,政府可能會決議是否要在適合的集水區建立水庫或安排季節性、區分對象的限水政策;或者,某地氾濫頻繁時,政府則會推行防洪工程與河川整治。然而,當政府在形塑這些政策時,評估因素常涵括政治、經濟的考量,例如,在容易面臨缺水問題的台灣,當政府為求經濟發展作為政績與尋求財團支持時,往往將有限的水資源分配較多給經濟產值較高卻會造成汙染的產業,進而忽略、犧牲農業的用水權,讓農民被迫承受缺水危機與環境汙染的風險。

因此,透過上述例子便可得知,在許多時候,水資源、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探討水的問題必須從更廣泛的社會、政治、經濟網絡切入,才能瞭解箇中關鍵所在。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楊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學習:
殷莞之(民90),流動的希望/災難?基隆河防洪整治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民87),水的政治學─宋楚瑜與台灣水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https://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7/10/1/1589.htm)

推薦訂閱
@【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
@【【山達基公益電子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