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時代巨輪】報紙終將成為「歷史」?(轉載)/張約翰
2016年才過去一個月,英、美幾家重量級報社紛紛傳出未來經營路線規劃的相關新聞。
衛報擬砍2成支出
1月26日,歷史近2百年、《危機解密》電影主角口中「神聖的」衛報,傳出將撙節20%支出(5千萬鎊,24.4億台幣)的消息,由衛報自己的媒體主任Jane Martinson執筆刊登在自家網站。理由是過去5年印刷版廣告下跌快過數位版廣告成長、在網路擴張版圖入不敷出,使得年報中支出上升23%的同時,收入成長只有10%。衛報總編輯Katharine Viner表示,將把目標放在以維持新聞水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建立以數位為中心的組織,來深耕讀者。
衛報近年在美國、澳洲開設據點,2014年建立衛報實驗室(Guardian Labs),努力發展數位內容,目前衛報實驗室貢獻的收入佔整體16%,它和美國版一起被寄望於未來3年能成為衛報成長的重心。衛報管理階層沒有說明撙節計劃是否包括裁員。
華爾街日報重組編輯部
第二天,Politico的媒體產業記者Kelsey Sutton報導,華爾街日報將重整組織。華爾街日報總編Gerard Baker發表公開信,將革新編輯部,目標是:為數位平台的讀者強化新聞與分析的速度品質,藉數位工具讓數位版不被印刷版的工作時間表與架構掣肘;朝向行動優先;該報強項產業報導完全數位化;編輯部重整成資訊單一輸入、新聞多端輸出的簡潔架構;至於印刷版,公開信表示仍是重要產品,要維持它的強大。
華郵貝佐斯開員工大會
然後是2月1日,2013年以2.5億美元買下華盛頓郵報的亞馬遜CEO貝佐斯,在華盛頓召開華郵員工大會。哈佛的新聞實驗室NiemanLab作者Joseph Lichterman,藉由即時追?與會華郵員工的推特,呈現出貝佐斯對華郵發展的想法。
貝佐斯很少到華盛頓,這場以鄉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形式進行的員工大會中,他也沒有提什麼具體的計畫。藉由華郵員工的推特即時轉播,可以歸納貝佐斯的想法:他對印刷版很有耐心,說印刷版仍然是華郵收入的重心,但最好是能夠從讀者身上多賺點錢,要怎麼把流量變成訂戶他沒有答案,但他保持樂觀。
報紙垮得快不快?
ProPublica總裁Richard Tofel,1月20日在Medium貼文「報紙垮下來比你想得快」。他以發行公信會(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2015年9月的美國報紙印刷版有費發行量排行數據分析:破10萬的22家,破25萬的6家,破50萬的2家、破百萬的只有華爾街日報。Tofel認為,這個數字比大眾的印象低許多,因此他質疑,目前印刷版的廣告價格合理嗎?
28日新聞專業網站Poynter的媒體產業分析員Rick Edmonds也寫了一篇「報紙滅亡沒你想得快」,認為目前仍有過半的報紙訂戶只看印刷版,忠誠度不易動搖;不過,經過與Tofel電郵溝通,Edmonds也承認,雖然Tofel的數據分析仍欠說服力,但印刷版讀者衰退是不爭的事實。
兩個人不管怎麼吵,標題仍然透露了共識:報紙有沒有垮下來已經不是問題,只是速度快慢看法不同而已。
參考資料:
Guardian News & Media to cut costs by 20%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reorganizes its newsroom
Jeff Bezos on The Washington Post’s digital strategy, the future of print, and sending Trump to space
The sky is falling on print newspapers faster than you think
Newspapers aren’t dying as fast as you think
本文原刊登於
T博客http://talk.tvbs.com.tw/blog/article/talk-0
重大災難新聞加強查證和自律以撫慰安定人心/呂一銘
這次「0206」南台6.4級規模強震發生在春節前的小年夜凌晨3:57am左右,幾使報紙和電視報導措手不及,反使網路瘋傳未經查證的即時訊息,造成諸多的混亂和缺失,易使罹難者及其家屬造成二次傷害(特別是兒童部分),在在有違社會公器的角色和療傷止痛功能;所幸有的主流媒體尚能及時跟上相關的新聞查證及自律規範,加上中央和地方、軍方的通力合作,不眠不休地救人、救災,展現的效率和作為,十分感人,方使傷害降低最低,值得慶幸和稱道。在歷經救援人員的連續180小時搜救,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罹難者高達114人(創下震災單一大樓傷亡最高紀錄),連同六日歸仁區的兩人罹難,總計死亡人數116人,令人痛悼。但為求全責備,精益求精,此番不論傳統或電視、網路媒體的表現種切,只能算「差強人意」,顯然有許多需要檢討和改進的空間。
重大災難新聞應謹守專業原則
事實上,重大災難新聞不是在作悲情報導競賽,而是須客觀公正,正確傳達資訊,撫慰人心,亦非以情緒性字眼造成民眾恐慌,引起不必要的負面效應;新聞人尤須發揮同理心和人文關懷及觀照,維護報導對象的尊嚴,尊重報導對象的權利,規避報導對象的隱私,這是媒體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再者,對受難者的經歷和苦痛要能「感同身受」,更須以文明的態度尊重罹難者,及撫慰傷者及家屬的悲痛,避免造成二度傷害(特別是女性和兒童),哀矜勿喜。不要為了滿足閱聽大眾的好奇心,巨細靡遺,淪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類如網路流出疑似「中天電視台」臉書粉絲團,轉貼寫道「台灣出了武則天,不只下雪還地震,現在只能祈求上天保佑台灣」,後經中天嚴正否認,指該臉書專業是假的,不排除會對假冒的人士提告。)諸此誤失,不一而足。
例如此次主要媒體不只是悲情標題充斥,像「搜救煎熬第六天!等到的 卻都是悲傷」、「母肉身護女身體被重壓對折 」等等,甚或有違相關新聞自律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與新聞傳播相關的重要條文)」等規範。像6日下午4點時有一名3歲女童被救出,網路上就傳出其於現場被截肢,對此警消澄清女童「意識清楚、沒有外傷」;還有,電視記者跑到醫院訪問受傷的婦人及兒童,這一家四口驚魂甫定,內心仍有餘悸,卻要傷者面對鏡頭,回憶當時情況,未免太殘忍。
資訊報導與隱私守護需兼具
儘管重大災難新聞報導,有其應遵循的規範(譬諸「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災難或意外事件處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重大災難新聞採訪及製播原則、「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乃至國際有關機構類如著名的荷蘭新聞自律組織」(Raad voor de journalistiek)等。然則,在台灣,一旦重大災難突發時刻,媒體似是「知易行難」,忽視應有的自律和查證,淪為「有聞必錄」,造成諸多困擾,勢須記取相關教訓檢討改進。
像獲救住醫院診治的11歲和與9歲的兩名女童,因與獲救的大學生黃洸偉三人受困時曾隔牆待救,大家劫後相見歡,然媒體仍一樣「見獵心喜」,蜂湧而至,忘了自律大肆報導。
類此已然涉及「記者對於個人隱私的侵犯不可逾越報導所需的程度」,若對於個人隱私的侵犯與社會公益無關,便是逾越了新聞專業應嚴格把守的防線;如果媒體並未取得許可即刊載照片,也無法證明刊登與公益的合理有關,則已是跨越新聞專業及社會觀感的標準;至於部分媒體在醫務人員疏失下訪談兒童,亦是一種觸犯兒童「選擇不被打擾的權利」(right to be left alone)。
災難消息的查證與澄清
至於這次震災查證部分,大致多能及時「更正」,是好的現象,否則以訛傳訛,後果堪虞。例如網路瘋傳「國道8號快速道路已經塌陷,新聞還沒報導,不要行駛」,經查證為誤傳;還有, 台南大內高爾夫球場地面出現一條大裂縫,有人懷疑是斷層線,經氣象局長辛在勤澄清說,這應是地質不平衡造成,不是斷層線。再如,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台南市府工務局即時澄清,說明在地震倒塌的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非921判定之危樓;又如,台南市長賴清德夜以繼日地指揮救災,連馬英九總統都表達不捨,卻有網路指賴市長在除夕夜偷溜回家吃年夜飯,還痛批「丟下大批的搜救人員自己回家吃飯,這樣的行為實在不可取」,立委王定宇10日特別在臉書貼出他與市長的「年夜飯」,證明他們各吃1碗滷麵,並反批「不幫忙救災就算了,還在想辦法抹黑」。
此外,有一篇署名「消防署特搜陳德皓教官」的訊息在網路傳播,內容是向台南地區師傅借調「洗孔或切割」機器,協助救災。但消防局指揮中心澄清,目前機具充足,且已經進入大面積開挖,用不到類似器材,也呼籲別再轉傳,以免因熱心過度反而影響救災。後據消防局了解,該名教官已經從消防署離職,依照電話回撥,則進入語音信箱,也無法得知是否確由陳姓教官發出。
新聞查證 確認真實為專業首要
台南的維冠大樓倒塌最嚴重,傷亡最多,經媒體不斷追蹤發現,與九二一多數大樓倒塌的情形不大一樣,維冠不只牆壁出現粉碎狀,連樑柱也到處斷裂,明顯是鋼筋扎綁不實,抗震壓力差一大截,混凝土黏著及堅硬度亦不足,顯見其結構設計和營造品質不良所致,現已由檢調及法院,查扣公司相關人員的財產,並予羈押。足見「人禍」因素,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之一。
在今天新媒體方興未艾的時代,利用Twitter和Facebook、Line等社交平台發布信息,使得「人人都是記者」。但此並不能減弱專業記者的重要性,反更有利主流媒體的查證工作進行。像過去的美國波士頓爆炸案中,國外的社交媒體也曾出現了謠言和假新聞,經主流媒體即分析過濾訊息,並進行核實,逐一澄清,維護了新聞專業的水準和公信力。
是以今天的主流媒體在結合網路的快速優勢之外,不能由網路越俎代庖主導,應強化查證和自律的功能,本諸全方位反映事實全貌的原則,秉持審慎的態度與專業,避免以偏概全,俾符合理性而專業的需求。同時,鑑於媒體的報導易引發受害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PTSD)」,新聞人須抱持同理心和人性關懷,尊重受難者及其家屬之感受,積極探究真相及防患未然。媒體更應加強在職教育,進行災難新聞採訪、拍攝、製播之專業教育訓練,協助媒體工作者了解受害人心理,減少傷害、誤解和衝突;亦須提供採訪記者事前以及事後之心理諮商或協助。
英國哲學家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說得好︰「人們特別喜歡看車禍、飛機失事、很多人喪生的新聞,是人們變態、有病嗎?」當然不是。他認為,「人們是想要藉由見證死亡,珍惜所擁有,更加看重生命價值和意義」。如果喚起大家心生「憐憫與恐懼」,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走上災難的邊緣,應該對那些悲劇人物感到憐憫,對自己則要戒慎恐懼,希望因此能避免下一個浩劫發生!
永續不永續?核電爭議聚焦
胡慕情(自由撰稿人)
廖凱弘(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新聞報導
過去擁核人士宣稱核電為乾淨能源的說法,近年不斷遭受挑戰。特別是日本福島核災之後,不僅影響範圍廣大,且除污工作困難重重又難以全面復原。國內環保團體因此呼籲,為了永續發展,台灣必須廢核。
美國夏威夷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Pacific Research Center)日前表示,加拿大受到福島核災海嘯後的海上垃圾威脅已經遠去,儘管如此,福島縣疏散圈內至少五十萬噸遭輻射污染的垃圾,迄今仍無處可去,成為福島縣的燙手山芋。
豔陽下,營建工人全副武裝拿著強力水柱沖洗距福島電廠六十公里遠的伊達市民宅的水管和地板。環境省福島環境再生事務所小笠原勝彥表示,由於輻射中的銫容易和土結合,除了清洗,營建工人還會去除房屋的表土、覆上五公分厚的新土。
核災發生後,輻射塵的擴散範圍遠至三百公里外的東京,不過日本政府的除污範圍初步只鎖定福島縣境內52個町市。除污範圍分為住宅、公共道路、水田、?地(旱田)、樹源地、牧草地以及森林。其中住宅有189379戶、公共設施有5429棟、道路是4500.7公里、水田為12863.4公頃、旱田為2975.2公頃、樹園5022.4公頃、牧草地2686.7公頃,森林則有4728.4公頃。由於除污範圍過大,日本政府進一步將除污範圍鎖定在輻射劑量每年累計超過一毫西弗的地區。
儘管如此,垃圾量仍相當龐大,目前福島縣內只有一座輻射垃圾貯存場。伊達市市民生活部放射能對策課副主幹梅津善幸表示,「至於其餘無處可去的垃圾,只能在民眾家後院挖洞埋起來,或租用土地來貯存。」
為了說服民眾接受輻射垃圾貯存場與人為伍沒有安全危害,日本政府以離地一公尺高、每年累積量不高於一微西弗的「空間限量」作為標準。小笠原勝彥解釋,一般民眾不會接觸地面、吸收高劑量輻射,且每人每年會接受平均2.4毫西弗的自然放射線暴露,如吸菸、食物攝取、照射X光等,「因此災後以每年不超過一毫西弗來當作除污背景值,符合規範。」
然而輻射完全消逝前,輻射塵還是會不斷沈降,「但考慮經費、規模等問題,只會進行一次人工除污,其他的,就靠時間來遞減」小笠原勝彥說。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一毫西弗的環境背景值依然超過沒有發生核災地區的十幾倍。且平均2.4毫西弗的自然放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如香蕉中含的鉀,和核電廠帶來的銫134、銫137的影響並不相同。
京都大學原子爐實驗所助理教授小出裕章指出,核災污染除因爐心熔燬,也與福島四號機貯放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的爆炸,導致輻射物質不斷外洩有關。他指出,四號機冷卻池「水池底部有大量的銫137。它所含帶的核廢料量是廣島原爆的五千顆的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警告,台灣三座電廠的用過燃料棒貯存方式與福島相同,最終貯存場又沒有著落,況且台灣多地震危機,有必要廢止核電政策。
環保團體也表示,核災一旦發生,將造成全面性的毀滅,他們呼應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四月間的絕食行動,呼籲執政黨停建核四、中止核一、二、三廠延役計劃,保全台灣的永續可能。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WNA )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共有434部運作中的核能機組,提供全世界2兆3460億千瓦小時的電量(2346 billion KWh) (2012年的數據);截至2014年4月1日為止,全世界共有72部正在興建的核能機組,計畫新建則有173部。若從全球環境的永續發展來檢視核能電廠的發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楬櫫核電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從經濟面、環境面,以及社會面等三方面來檢視其益處。核電對人類環境永續性的追求,與永續發展概念有所牴觸,包括:第一,從經濟面來說,縱然核電有助於一個國家提供電力科技及能源多樣化而促進能源系統產生更具效能與效率之消費端利益。然而,以臺灣的三座大型核電廠為例,在輸送電力時,因長距離輸送或電壓不平衡而浪費電力。據專家估計,台電公司因輸電及電壓不平衡所浪費的電力高達30%左右。
第二,從環境面來看,一方面,因應全球暖化問題,核能發電被視為是降低二氧化碳的乾淨能源,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問題。另一方面,核能發電在過程中所產生的核廢料,則是受到最多疑慮的部分。由於高輻射性核廢料長存於地球上,若清理、儲存不慎,恐造成嚴重生態破壞,相應的環境不正義和世代不平等問題也應運而生,如此便牴觸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從日本福島的核電廠輻射外洩所造成的全面性傷害,應當可做為借鏡。相較之下,再生性能源如風力或太陽能發電所產生廢棄物和汙染量較低,更符合期待的永續能源,然而目前面臨技術門檻、發電量仍然有限,尚無法取代核能發電輛是一個問題。
最後,從社會面來說,縱然核能發電是廿世紀的高科技產物,亦即是人類知識與資本結合的產物,在設計、建造與運作上,充分展現人類社會資本高度聚集的成就。然而,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CO)早已宣示,人們應注意到目前的科技發展對未來世代之影響,面對核能發電,是否核廢料能有效管理及符合成本效益?發展核電能否保護人類永續安全及大自然免於傷害?下一代會不會因核電而承受任何更大的威脅?這些都是應該深究的議題。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暨研究所)
新聞來源:記者胡慕情採訪報導
關鍵字:氣候變遷、永續發展、再生能源
延伸學習:
劉廣定(民97),談核分裂發電之不合永續原則,科學月刊,39(3),227。
陳隆志(民100),非核家園與永續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55,117。
陳立誠(民101),能源與氣候的迷思:2兆元的政策失誤,台北:高寶。
Is nuclear energy renewable?
http://www.world-nuclear.org/info/Energy-and-Environment/Sustainable-Energy/
台灣不應蓋核四廠-發電不合永續發展原則
http://life.fhl.net/Desert/990209/001.htm
抑制地球暖化新生力軍-核電功率提昇
http://www.aec.gov.tw/newsdetail/news/1859.html
各種發電方法的外部成本
http://www.gauss.com.tw/dyu/method.htm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