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商業媒體的調查報導:時間金錢與議題的互相角力/游家榕
2016年調查報導工作坊16、17日於台大新聞所舉行,邀請《商業週刊》、《天下雜誌》與中天電視台的調查報導團隊,分享寶貴的調查報導經驗。
台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教授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致詞時說道,調查報導是新聞中最具挑戰性的新聞文類,但我們身邊無處不是材料。作為調查報導記者,要懂得發掘議題,也要懂得調查的方法。為期兩天的調查報導工作坊,除了分享新聞工作者的調查報導經驗,也談論調查報導可能的未來。
調查與商業的角力
「政府荒謬KPI全揭露」是《商業週刊》去年五月刊登的專題報導,由田習如與張?文攜手合作,披露政府KPI的荒謬之處。田習如說,好奇心是最大的動力,偶然發現政府也使用企業化管理,她便好奇政府做KPI的成效。之所以決定成題,田習如直言,「因為KPI的報告像有字天書,而且有些條目太瞎了,『內政部深化民主改革:補助殯葬業者修補18處』,有很多像這樣的不合理之處」。
左起張瀞文、田習如
田習如也說,這篇調查報導的目的是要凸顯荒謬性,激發讀者的注意,促使大家重視,不要再做出沒有意義的KPI。
如何將生硬的題材軟化成讀者能吸收的資訊,田習如分享,最重要的是「精簡但不失真」。在雜誌最後的呈現上,除了特地放上專有名詞解釋外,也以圖表、漫畫的形式精簡政府公文中艱深的文字,親近讀者。
張瀞文也補充,資金、時間、人力與出刊時間,都是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商業週刊》是營利媒體,需要考慮成效,但也要謹守調查報導的本份。除了謹慎平衡報導外,也要學習專業知識,並且一再確認,她說,「我們檢驗政府,讀者檢驗我們,所以我們走得每一步都要很小心。」
與談人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表示,「在商業媒體服務,必須要考慮到每位工作者的產值是多少」,商業媒體的調查報導,考驗的不只是記者的調查功力,有時也要考驗與長官的溝通能力,動輒花費數個月的時間與勞力,也不一定會有成果。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
至於如何與商業媒體的長官溝通?田習如也分享,商業媒體在判斷題目的成本效益時,還是會設想一個範圍,去推估人力與時間能產生多少效益,要得到長官的支持,做重要的是讓他看見讀者對議題的興趣。以商業週刊這期KPI的專題來看,商周的讀者很重視預算、錢怎麼花,找到這個關聯性,說服長官的機率也較高。此外兩人也強調,出刊日期也會影響效果,《商周》選擇在五月出刊,正是看中五月報稅季時,預算議題容易吸引民眾的注意力,讓商業媒體得到更多的關注,也能讓議題發酵。
資料新聞學 投入大量資源,未必能回收
《天下雜誌》受邀參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境外金融解密專案,是華文地區唯一參與的媒體。時任《天下雜誌》記者陳煒林,負責此次資料的爬梳。他表示,透過資料新聞學來解讀文件、梳理資料,「是有數據與科技有系統地找故事,而不是隨機碰運氣」。
左起陳一姍、杜易寰、陳煒林
過去的調查報導透過訪談,或尋找資訊來源,但這樣耗時龐大,且缺乏系統性。此次巴拿馬文件的案子完全不適用過去的調查方式,除了難以追問當事人外,這次資訊量過大,也不是人工能處理的。
陳煒林從近2.6TB的文件中仔細逐一篩檢,最終只找到 2725 間離岸公司,其中只有九十人確定為台灣人。《天下雜誌》副總編陳一姍表示,整個過程中,的確找到企業界的人,但開設境外公司並不違法,因為沒有足夠可疑的犯罪,《天下雜誌》選擇不主動公布。她也表示,身為副總編,她有責任要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也額外雇人重新審視一遍,確定後才將文章上線。
《天下雜誌》團隊花了相當多的精力追查,但沒有爆炸性的結果,她強調,「只有懷疑,而沒有充足證據的時候,還是要小心翼翼地求證。」許多人都認為他們隱藏調查結果,但他喊冤,「真的什麼都沒找到」,資源投入很多,但不一定能回收。
模糊的戰場 處處皆陷阱
食安危機後,中天電視台曾報導「不能吃的秘密」,調查台灣廢棄用油的去向。因為商業電視台的特性,崔企川、陳文政與蕭志光三人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限時作答」,在最有限的資源下,深入調查廢油事件。
左起蕭至光、崔企川、陳文政
TVBS新聞部經理崔企川表示,電視台相當不願意花費時間在調查報導上,一個月內要完成調查、寫稿與後製,時間相當緊湊。他以當時的製作經驗分享,要在短短一個小時的節目清楚呈現議題,可以透過起承轉合的方式,讓觀眾意識到議題,在點出問題所在,最後給出想法。
「不能吃的秘密」首先跟隨收購廢油的車「小蜜蜂」,發現收購廢油的價格遠高於合法做成升質柴油的市價,藉此點出「收購的廢油被拿去非法使用」的事實。第二部短片探討廢油做成升質柴油,這是目前台灣唯一合法的途徑,但生質柴油卻面臨滯銷,苦無銷路。最後,調查團隊遠至日本,以台日兩者制度上的比較,提供民眾與決策者更多思考的空間。
崔企川表示,這些衝擊可以帶來影響,尤其電視節目的畫面性充足,更可以給觀眾最直接的視覺震撼,達到節目的訴求。
而電視新聞調查報導的篇幅和產製時間不斷縮短,是否會造成調查報導的困境或影響品質?電視報導未來的走向如何,崔企川直言,電視新聞的調查報導處境一向不好,這樣的類目一直很少,「沒有好過所以不會更壞。」
提到做調查報導的經驗,崔企川說「在調查的路上處處是陷阱」。他強調,聽到消息不能見獵心喜,必須要多方查證,才能確保消息來源的可信度。當然,調查報導失敗的例子也很多,「倒題」也稀鬆平常,找不到證據也不能硬做,「自我檢證的過程重要」。
崔企川認為,調查報導是相當複雜與模糊的戰場,每個瞬間都要不斷做出判斷,也常陷入兩難與掙扎,但也正是調查報導最迷人地方。
非營利媒體調查報導:網路賦予更多空間、自由/游家榕
調查報導工作坊的第二天邀請《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與獨立記者朱淑娟分享非營利網路媒體與獨立記者,如何製作調查報導。
走一條不同的路
《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在工作坊中分享成立非營利調查報導的經驗,他表示,台灣新聞工作者關心新聞自由的脈絡一直都在,從1994年的自立晚報事件,到2000年媒體公共化運動,都提供著調查報導的養分,而《報導者》也只是何榮幸在這條搖搖晃晃的調查報導路上,嘗試找到新的一條路。
報導者創辦人、總編輯何榮幸
何榮幸說,創辦《報導者》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持續與閱聽眾溝通。他表示,好記者、好新聞是需要高成本的。媒體要生存、競爭,想要擺脫現在的困境,仍然需要社會的支持。
何榮幸將二十幾年的心血化成今日的《報導者》,朱淑娟的獨立記者路卻是偶然。朱淑娟長期關注環境議題,離開報社的隔一天,還是習慣性地去跑新聞,跑出來的新聞沒地方放,才決定架設部落格《環境報導》。獨立記者的路,一走便走了七年。朱淑娟自信的分享,「當獨立記者以來寫的一千多篇文章,沒有一篇是不想寫的,也沒有一篇不認同。」
報社出身的朱淑娟,與談時也分析了現在傳統媒體的制度問題。她表示,台灣的記者並沒有問題,而是使用記者的方式出了問題。她點出,記者換線方式毫無邏輯,且大多時候都在應付繁瑣的內部公文,花在新聞的時間微乎其微。她開玩笑的表示,離開報社後,除了薪水沒匯進來之外,最大的改變就是嚐到的自由的滋味。
知名獨立記者朱淑娟
產製模式轉變
何榮幸強調團隊的重要,不同於過去文字掛帥的調查報導方向,《報導者》在新聞產製的過程中,攝影、美編、文字等部門會共同討論呈現方式,將複雜的文字在行動裝置上化繁為簡,但又能同時保有批判性。透過多媒體團隊的協作,讓調查報導得以發揮網路特長,也讓資訊新聞和攝影不再淪為配角。他表示,「協調過程很漫長、辛苦,但要怎麼讓數位的敘事方式和多媒體的協作替新聞報導注入新的想法,才是新媒體要努力的方向。」
《報導者》也在網路上嘗試新的可能:新聞遊戲。去年八仙塵暴後,醫師過勞議題再度成為焦點,《報導者》便花費三個月做出「如果我是急診室醫生」的新聞遊戲,讓網路讀者可以深入體驗急診室醫生的心境。
何榮幸表示,遊戲的每一個環節都和採訪得來的素材一樣,希望透過符合使用者體驗的遊戲介面,讓讀者更願意去閱讀相關的深度報導。尤其針對不喜歡嚴肅的公共議題或長文章的年輕世代,讓他們更願意參與正在發生的議題,成為深度報導的另一種可能。
現場觀眾提問,目前《報導者》的題材大多與公共政策相關,很少觸及政治人物或政治新聞。未來《報導者》會不會選擇相關的議題報導,以增加在網站的影響力?
何榮幸回應時提到,雖然《報導者》有心報導傳統的政經新聞,但比例還是很低。《報導者》記者群的年紀偏低,年輕記者在這類議題的經驗也不足。《報導者》未來也希望透過專職或特約的合作,加強這塊資深經驗與專業不足的部分,以增加正經要聞的比重。
如何營生?募款、與主流媒體合作
目前《報導者》主要透過募款維持營運,未來也希望能增加小額捐款,或落實會員制穩定資金來源,也讓記者的報導不受金主影響。何榮幸強調,《報導者》現階段不放入廣告,也不提供記者點閱數字,讓記者不會受點閱率影響,也維持報導的自主性。
與傳統媒體的合作,是減輕非營利媒體資金壓力的方法之一。何榮幸舉例,《報導者》曾做過一篇亞洲森林浩劫的調查報導,便是與今周刊合作,共同分擔採訪經費,而文章也會在兩個媒體刊登,影響更多讀者。他表示,這樣同步刊登的模式,不但可以讓資源互享,也可以透過不同媒體屬性的影響力,影響社群與決策者。
朱淑娟也表示,許多媒體也會找上門,希望有合作的可能,這也是獨立記者的新出路。對她來說,合作的案子也都是在追蹤案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出現的,「當你長期追蹤自己有興趣的議題,總有一天會被看見,其他媒體也會尋找和你合作的可能」。但朱淑娟強調,即便與主流媒體合作,她仍堅持要掌握報導的自主權,每個刊出的內容都要經過朱淑娟同意。
未來,朱淑娟希望可以強化獨立記者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關係,也希望發展出獨立記者的聯合報導平台,讓獨立記者可以無後顧之憂,將心力花在調查報導上。
新聞形式轉變 評論與新聞界限模糊
何榮幸認為新聞形式正在轉變,評論與新聞的界線在社群媒體出現後逐漸模糊。而一個記者要如何掌握好兩者之間的不同?與會者羅世宏認為,部落格與臉書出現,讓新聞回到媒體剛創辦在沙龍裡的樣貌,所有新聞都是對話的,而且都有主觀。因此如果證據充足,新聞寫作夾敘夾議是可行的,羅世宏說,「最重要的還是信任,新聞都帶有觀點,只要我們盡量尋找事實,不刻意扭曲,新聞其實有許多可能。」
朱淑娟也表示,網路的出現給獨立調查報導很大的機會,獨立記者不必倚靠媒體,可以透過個人部落格或自設網站發表文章,投資不高、進入門檻也較低。他也鼓勵她鼓勵有心想成為調查報導記者的學生,報導的風格與忠實讀者都要慢慢累積,要過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作品風格。朱淑娟也鼓勵深耕議題,他表示,調查報導不只是對事件的影響力,對記者來說也是重要的訓練,透過議題追蹤去建構自己對事件的專業知識與價值觀,進而用整體知識去推進社會改革。
脫歐公投前後,報紙線上線下讀者大增/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據英國發行量公信會發表的最新數據,英國6月23日脫歐公投前後,英國全國性報紙不論印刷版或網站都見讀者大增。
《郵報網站》每日讀者人數高創15.1百萬,按年上升10.4%,每日瀏覽頁數平均207百萬,每日視頻播放量達4百萬。
其他全國性大報亦屢見刷新本身紀錄,《衛報網站》每日讀者人數高創10.3百萬,而《鏡報網站》亦破5百萬,《獨立報網站》達4.4百萬。
全國性大報印刷版紛紛見好,銷量比5月時都有增多。
在各大報中,唯獨《鏡報》印刷版6月份銷紙不見增多,分析指出,這是由於風格接近的《每日星報》啟動減價戰,每份只賣20便士。後者減價促銷,銷量果然急增。
《泰晤士報》及同系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實行額外免費批量派報,發行量遂見按年增多。《星期日泰晤士報》按年上升5.5%(其中6萬份屬加碼批量派報),而《泰晤士報》則見上升15.3%(其中5萬份屬加碼批量派報)。兩報訂戶共有413,600,升3.4%。只訂網上版的訂戶為數182,500,按年多了10,500.
《i報》印刷版發行量按年上升7.2%,達294,233戶。
據報販代理Newsworks指出,除上述大報外,其他全國性報紙6月比5月另共每日多售約90,000份,換言之,其餘報紙全月也銷售多了約2.7百萬份。
英國發行量公會統計表: 2016年6月報紙網站情況
英國發行量公會統計表:2016年6月全國性報紙印刷版發行量
可參閱報導: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