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黑潮電子報
報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4-11-22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7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黑潮電子報報
黑潮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黑潮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5-25 05:00:00 / 報主:黑潮電子報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本期主題:海人誌】 文 / 黑編亮
 【本期主題:海人誌】                                            文 / 黑編亮    


   「誌」,在《說文解字》裡釋義為「誌,記誌也」;除了「記錄」之外,「誌」這個字還含有記憶、標志的意思。而對我們而言,這個字恰好是一個動詞,用來形容我們正在做的事──在田野中,聆聽、記錄。我們紀錄的對象是「海人」,這個詞所含涉的對象,在維基百科裡寫明是「在日本近海以潛水方式捕漁及採集鮑魚、珍珠等為生的人。」放在臺灣的脈絡裡,指的也就是漁民──又稱為「討海人」。

     為什麼要記錄討海人? 因為越來越少人在討海了。
     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在討海了呢? 因為魚越來越少了,討海不容易過生活。
   
那麼吃魚的人有變少嗎?盤子裡的魚從哪裡來? 
     那麼討海人呢?漁村呢?他們還在嗎?
     每天飯桌上一定少不了海鮮的人們,難道從來沒有這些疑問嗎?

 

     為了追索這些問題,我們從飯桌上起立,拿起紙筆帶著一顆虔敬與謙卑的心,走向海邊,尋找討海人的身影;為了將這些漁民朋友、老討海人的形象與故事記錄下來,我們藉由長期駐點與田野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漁村特有的社會結構與分工,甚至是以發現漁村問題的角度,暴露出討海人生活艱苦的面向與特有的生命韌性。
 
     這一期的黑潮電子報,我們以「記錄日益蝕損的漁村及漸漸消失的海人」為主題,呈現台灣漁村文化急速凋零的問題。除了向跑遍台灣漁村調查的資深民俗學家劉還月先生邀稿,討論漁村的現況以及紀錄的方法之外,也說明今年本會召募志工,邀請大家一同參與花蓮漁村耆老、漁民口述生命經驗的調查與研究計畫的急切性。

      在今年年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展開志工召募計畫之後,許多朋友都對於「海人誌」計畫表示高度的興趣,並陸續參與黑潮的「漁村口述歷史調查計畫志工培訓工作坊」、海人誌讀書會…等前行活動,進入漁村學習口述歷史的記錄方法,準備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工作。這些來自各方的熱情參與,顯示出大家對於漁村經驗的陌生與好奇,以及搶救弱勢文化的關懷及努力。在進行田野工作的同時,我們在聆聽他人的生命故事中得到啟發,同時也豐盛了自我的生命能量。為此,本期電子報也邀請了參與「漁村口述歷史調查計畫志工培訓工作坊」的本會資深志工──姿樂現身說法,與首度聽說這個計畫的朋友們分享。
 
      未來,我們將記錄更多的海人故事,許多平凡卻動人的、幽默有趣的、深刻遺憾的故事,就在海與人之間,不斷地搬演著…
 


  特別介紹 
刊頭圖: 攝影-金磊、設計-張卉君
刊頭字: 王坤煌-高雄六龜在地素人藝術家   特別贈字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封面人物: 漁民伯伯 江清溪 先生,老討海人,人稱「溪伯」。

                         



【 黑潮觀點 】小島生活。 文/王緒昂




【 黑潮觀點 】小島生活。            文/王緒昂
   攝影:王緒昂  



     1.

    忽然發現,如果不用回憶的方式,我甚至不知該如何開啟話題,書寫一段關於這個小島的故事!第一次來到島嶼,是在十五年前。之後,因為旅行、調查工作的原因,數度來到這個早期因蝴蝶蘭而聞名的小島上,繼續著與她的關聯。

    我喜歡坐船往訪小島,因為沒有乘載重量的限制,可以多帶些生活物資給島上的友人。而所有的行李、裝備都可以隨身攜帶,可以就近取用、整理,也免除了機場通關時的緊張氣氛。此外,在沒有時間壓力下,那是比較省錢的方式,更何況是在實驗室經費並不充裕的條件下。

    今年春天,當天候尚未穩定,且處於島上交通船班不頻繁的觀光淡季時,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計劃這趟旅行。此行我必須搭乘飛機前往,實驗室的同仁也以為是因為害怕坐飛機,因而造成明顯的情緒起伏。這莫名的不安情緒,在無法抑制狀況下持續成長,直到四月十九日出發前,已經發展到近乎焦躁的狀態。只有當我坐定豐年機場候機室的哪一刻,我才清楚發現那複雜的感受都是源自於那種要踏上這東南外海土地上的不確定性而來。

    甚麼時候出發?可否順利出發?可否到達?天氣狀況如何?是否能達成使命?何時回航?是否能順利回航?許許多多的疑惑,一段不到一周的小島生活,卻有太多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當然,其中也或多或少參雜著對於一個國家,卻每每以營利思維來看待自己領土內交通建設的態度,一種感到不可思議的情緒。
 

      2.

    因感冒再加上昨日降落過程壓力改變而導致的劇烈頭痛依舊,即使是陽光已經照得我雙腿發熱,我卻仍然在涼台上靜靜的躺著,不願起身。直到朋友走上屋頂,放下了一盤早餐,我才站立了起來。「朋友給的,想吃就吃吧!冰箱有牛奶,可隨意取用!不想吃,部落也有早餐店!」。「謝謝!」簡短的回應後,我這才看到了由幾片餅、一個包子構成的一頓早餐。我喜歡這種感覺,有甚麼?吃甚麼!

    去年,我第一次住進朗島,和世偉不算熟,但卻很高興有他的協助,能借用他家的屋頂涼台,並且能夠自在的在部落中進出。這是一棟位在國民住宅後方的水泥房,我可以在屋頂上看到尚未被前方房舍遮蔽的海面,清楚知道每一刻的海況變化,也可以倚靠在路旁,看著樓下偶爾往來的路人,和樓下辛苦以水泥刀整理車庫門前的鄰居。

    騎機車去農會買了些雜貨,又在郵局寄了幾張明信片,於是,就順道繞了島一圈,這後來被我稱作Morning ride的例行性活動。一路上已經不再見行走路旁的達悟老者,當然也就不再有那一張張回報以燦爛微笑的面孔。島嶼在改變,水泥房競相成長以期望遠眺大海,卻也遮住了後方來不及長高房舍的視線。不僅沿著坡地而建的傳統屋相形勢弱,那原本從山坡爬向大海的建築也不再層次分明。只是,這逐漸多樣的建物、愈來愈奔放的外牆色彩,似乎都指向共通的目標─觀光!

    從環島公路上消逝的達悟長者,轉換為以倍數成長的遊客。在虎頭坡的駁坎旁邊,達悟嚮導領著臺灣來的觀光客,興高采烈的和牆面上訴說著蘭嶼及達悟的裝飾合照,但達悟的過去、蘭嶼的未來,在觀光客的眼中卻似乎並不那麼重要。就像椰油村身著戎裝,卻開心拿著漁獲的突兀雕塑,合不合事實、符不符傳統,也沒人在乎了!

    回到部落,看到門上貼著「在田裡!」的便利貼,幾番尋尋覓覓的來到世偉的田裡。當年輕的達悟紛紛放棄耕作的習慣,世偉這個漢人反而走近傳統,開始在土地上耕作。除草、土質改良、引水…看他在借來的小小土地上,展開一個他並不熟悉,卻興致勃勃的試驗…


      3.
   
    中午,我回到住處,簡單的煮了包麵,坐在門前用餐。鄰居依舊頂著烈日,在車庫前攪拌著沙與水泥,這對許多人而言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對我來說卻極具美感,彷彿是誘惑,讓我終於忍不住的走向前去:「我可以做些甚麼嗎?」。一雙眼睛,打量了幾秒:「好啊!」。蹲下去,拿起一把木製水泥刀,開始把門前的水泥抹平,就像在整理自家院子般。「你在臺灣,是做水泥的嗎?」。突然的問話,到讓我停頓了一會兒:「不!只是平常愛亂弄弄,作好玩的!」

    我在下面工作,世偉倒玩起了相機,在屋頂拍了些影像紀錄。兩個人,四隻手,終究快了許多,讓鄰居少曬了些太陽。

    不知是不是消息在部落中傳開來了,世偉也熱心的帶著我和族人見面、交談。這個不會游泳,在部落中無用的漢人,多少還存在著「水泥工」的價值,第三天拆板模、第四天做小工!進入部落、一同工作,也接受了屋主的午餐招待,這或許也勉強算是實踐了夏曼藍波安所言以勞動換取自身存活的說法。

【 黑潮觀點 】小島生活。            文/王緒昂
    4.
   
     我喜歡島上為了避風而半藏匿於地下的傳統屋!當然,那違背環境需求與材料取得邏輯的水泥房,就應該算是一群力量強大的競爭者。它們可能由地下屋的現址重建而來,也可能是部落旁新生土地上建設而成。縱然不毀滅部落的傳統屋,當那一幢幢灰色外表的高大建物升起時,就已經產生了毀滅性的力量,無論在視覺上、還是空氣的氣味上。

    初來到蘭嶼,彷彿屋舍也講究輩分,號稱「國民住宅」的水泥房還不敢造次,只能低調的站在部落後方。爾後,水泥房已經不知算不肖子孫,還是該被視作敵人,囂張跋扈的在小島上橫行,在長者面前!以往我常常讚嘆他人的美好,也經常慨歎他人並沒能從別人的眼中,發現自己的長才、看見自身的優勢。就像傳統屋,許多臺灣的朋友都很喜愛,在文化、藝術上也都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只是,在這達悟傳統屋生成的海島環境裡,她的美反而沒被族人重視,似乎就像如同沒入地下的建築形式般,只能等待外人來挖掘!

    可是,真的只有達悟人如此嗎?在我居住的東岸城市,許多人只夢想有更便捷的交通、更繁榮的街景。即使自然環境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卻不知道他們長久期待的建設、發展,是和乾淨溪流、美麗峽谷景觀、渾然天成的地景地貌衝突的。若擴大到整個臺灣來看,縱然長久生活在這個國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見自身的美好呢?

    我從未想到,有一天,我在小島會站上二樓工地的位置,協助水泥房的建築。用我的手,協助朋友蓋起他心愛的家,也改變了我心愛的島。眼神穿過前方建物間縫隙的偷窺海洋,也回望部落後方山頂上的十字架,這一切,困擾著心中滿是矛盾的我!


     5.
    
    在Maran家吃完晚飯,雖然Kaminan一再提醒晚上不要到海邊,但這是來蘭嶼的目的,我還是得騎著機車往東南方走,於夜間的潮間帶進行動物相調查。一路上,珊瑚礁緣外面總有著燈火的漂移,小船?還是潛水人?只是我們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條在海裡面,沿著珊瑚礁的外緣浗泳;我在珊瑚礁上靠公路側行走。百來公尺的距離,他們在水中的勇氣與優雅,與這頭我的恐懼與慌亂,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連續幾個晚上,不知在外頭的他們,於燈火旁的收穫如何?只是,我每次出來時,燈火已經在海上;而我離去時,燈火依舊在那頭漂。我總比他們晚出,又總比他們早歸,在海的那端,沒有道理不是豐收的!


    6.
   
    第五天,我沒有在早上進行例行的Morning ride! 朋友請我協助開車,把百來張模板送進倉庫。而在工作過程,腦中思索的,盡是這個星期的部落遭遇,一堆有趣的觀察與問題!在這幾天的小島生活中,身邊的人幾乎腦中都想著海,三兩句話就談到魚!「是甚麼樣的力量,造成了這樣的一群人,產生了與海如此親密的關係?」「他們從小就在海裡!」世偉淡淡的說著。

    對海洋的陌生,導致我們生活的大島上(臺灣)一個奇異的現象,只要稍微親近海洋的人們,就很容易動輒冠上「海洋之子」之類的頭銜。是我們面對大洋時太過驕傲?還是達悟面對大海的謙遜過於低調?我無從判斷。但我是喜歡達悟在面向大海時的姿態的!那使得陸地上的生命,能夠從生活中謹記環境的力量與自身的渺小。


    7.
  
     猛烈的風浪,教我無法在坐位上坐穩,不斷的變化身體、四肢位置,只想在動盪的環境中,能取得些許平衡。密閉的船艙,使我開始暈眩,回想在碼頭邊面對售票員時的驕傲回應:「我不會暈船!」。這是不夠謙遜的報應?還是惡靈給的教訓?腦中想著過去在航行中夥伴暈船的景況,已然明白自己也暈了。當緊緊抱著登山背包時,不斷告知要去面對自己即將崩潰的事實,這才逐漸進入淺淺的睡眠中。一個多小時候,是大海平靜下來?或是當我低頭後,惡靈才選擇了寬恕?我得以恢復意識的向船外張望。原來,來時壓力改變引起的頭痛,只是這趟旅行的序曲。或許,真是乘船時我的驕傲姿態招惹了惡靈,在海上,這我自以為日漸熟悉的環境中,折磨了我近兩個小時。

    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力的衰退,生命中的許多狀態也正在漸漸改變。小島害怕我忘記這回旅行,想藉著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加深我的記憶!當事情過去,記憶,總會變美好的。只是,在尚未成為記憶前,有些改變,卻總教人感到心頭酸酸的!小島!下回見!

 

作者簡介:
王緒昂,人稱"土匪"。師大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及研究助理、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顧問、執行長及資深解說員、自由文字工作者,涂大方自然體驗營講師,著有<在鯨的國度悠遊>一書。




   專欄介紹       

【黑潮觀點】專欄,是由結合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董事會、工作人員、資深解說員、資深志工等各個領域的夥伴所組成的"黑潮寫作群"所執筆。黑潮觀點的關懷領域遍及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層面,書寫出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蔚然而成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
 





 

【黑潮綠沙龍】你見過鯨?或者「海翁」? ──台灣漁村流傳的海洋傳說。 文 / 劉還月

             攝影:金磊     配圖:編輯室   

                                                      
       台灣,相信許多人都曾經在政治語言上,聽到過「台灣是個海洋國家…」的說法,但是我們有多少機會見證台灣的海洋關係呢?
 
許多年前,我在拍攝《台灣地平線》的記錄片時,在台南喜樹的小漁村,碰到一位老漁人,他驕傲的告訴我:「阮討海人才不會吃海翁,伊是帶咱的祖先來台灣的呢…!不信,你去看鄭成功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教科書上遇見過的鄭成功,只知道他是政治辭令中的「民族英雄」,但在古老的台南市區,許多老人會告訴你的是,台灣古稱為「鯤島」,這個名字卻是源自於鄭成功為「東海長鯨化身」的神話:「…成功距金廈,震動濱海,有問黃蘗寺隱元禪師曰:『成功是何星宿投胎?』,元曰:『東海長鯨也』,再問:『何時得滅?』,元曰『歸東即逝』。辛丑,成功攻台,紅毛望見一人峨冠博帶,騎鯨魚從鹿耳門游漾而入。後功諸船果從是港進。癸卯年四月,功未病時,有副將楊明夢成功冠帶騎鯨魚,由鯤身之東出於外海。覺而大異,與人述之。不數日,而成功卒。正符隱元『歸東即逝』之言」。
  • 子孫皆鯨種也?
歷史文獻中,當然也記有類似的神話,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就清楚記載著這個故事,且在最後還多出了一個有趣的結尾:「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則其子若孫皆鯨種也。」,可見把鄭成功創造成東海長鯨的化身,不只美化了他的死而已,更把鄭成功短暫的一生,巧妙地和台灣結合在一起,彷彿他的職責,就只是要把大家引到台灣來而已!
就因為這樣的神話,使得鯨彷彿也成了台灣的表徵,許多人稱台灣為鯤島,鯤指的就是鯨,但一般人還是稱鯨為海翁,周鍾瑄的《諸羅縣志》說:「海翁:即海鰌,大能吞舟,浮於水面,黑如牛背,俗謂海翁現,則大風將作。」   
  • 鯨的古老傳說
早期的台灣人,大多以「神物」的態度來看鯨,《赤崁集》說:「海翁魚,有言如小山,草木生之;樵者誤登其背,須臾轉陡,不知所之;此無可考。」世界上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大的鯨呢?幸好作者在文末加上了「此無可考」,說明了這只是傳說罷了!
古人們也相當重視鯨,認為牠是珍貴的魚,所產尤以「龍涎香」最為重要:「漁人云:『大者約三、四千觔,小者亦千餘觔,皮生沙石,入箭不入。』,有自僵者,人從口中入,割取其油以代膏火;肉粗不可食。口中噴涎常自為吞吐,有遺於海邊者,黑色、淺黃色不等。或云,即龍涎,番每取之以賈利,真膺莫辨也。」  
  • 鯨的口水有多奇妙?
早期的龍涎香,不只是可治百病的「神物」,更出現過許多仿冒品,把市場搞得亂七八糟,《赤崁集》說:「龍涎香也,聞上淡水有之,云可止心痛,助精氣,欲辨真膺,研入水攪之,浮水面如膏,以口沫撚成丸,擲案有聲,噙(音ㄑㄧㄣˊ,東西含有口中之意)之通宵,不耗分毫者為真。每兩值數十金,艷其名者每於台是徵,然此地實罕有,仍購諸洋估所販者;無益之物之為累如此!」
原來鯨的口水,可以有這麼多神奇的功效?就因為是這麼「神妙」的東西,當然「奇貨可居」,於是才會出現仿冒品,還刻意說成是產自台灣的上好品,可見當時就有詐騙集團橫行於台海之間!  
  • 鯨是什麼動物?
不管鄭成功是不是鯨神的化身,「東海長鯨」神話的出現,起碼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於這海上巨大的生物,有了起碼的觀察與認識,鯨本是大洋之物,比較少會出現在中國的沿海地區,而台灣東部沿海,才是鯨出沒之地,「歸東即逝」其實也指出,鯨在台灣附近海域出沒之意!  
  • 鯨可能演化的過程?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鯨是哺乳類動物,這是因為一般的生物學家都認為,鯨豚類可能是由長有皮毛,長有四足的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這種動物可能是陸生的,也可能是兩棲類,這種動物雖然生活在水中,卻是恆溫性的動物,而且必須用肺來呼吸空氣,生產的方式更是胎生,以哺乳的方式哺育幼鯨,因此跟人類的親緣關係,是相當親密且類似的,至於跟同樣生活在水中的魚類,反而顯然較為疏遠。  
  • 關於海浪由來的神話
鯨跟人類,除了親密的親緣關係,更有許多相當親密的神話,分佈在東海岸阿美族人,他們的始祖傳說中,就有一個騎鯨而來的神話。相傳在幾千年前,他們祖先居住在南洋中的一個小島,有一次不幸火山爆發,只剩下一對兄妹逃到海上,眼看就要死了,卻幸運的被一頭大鯨救了起來,這頭鯨把口中的魚,給他們當食物,把口水給他們飲用,並且載著他們來到東海岸,兄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並且繁衍了許多子孫。
鯨要和人們告別時,相當的捨不得,於是不斷用尾鰭拍打海岸,掀動了海水,自此以後,大海裡才出現了海浪! 
  • 永遠回不了陸地的鯨
歐洲古老的神話中,認為鯨原本跟人類一樣,都是生活在陸地上,人類卻趁著冰河融化之際,被鯨推入大海之中,並且下了詛咒,把四肢全都變成鰭,從此以後,就只能和魚類生活在一起。
鯨雖然被逼到大海裡,卻從來沒忘記自己曾經也是陸地上的動物,因此世世代代地交待著子孫,一定要重新回到陸地上,卻一直無法如願,最後他們只能在臨死之前,勇敢地衝回岸上,以控訴人類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殘忍待遇!
  • 不敢探問的海洋故事
東海岸民族的海浪神話,是我在海岸漁村中,遇見過最淒美的鯨魚傳說,除了這種現存在地球上最大哺乳動物的傳說,還有多少魚與漁人的故事,這不該是我們渴望成為海洋的國家,卻又不敢探問的真相呢!




作者簡介
 劉還月,田野工作者、民俗學家,曾走訪全台灣漁村進行紀錄。先後擔任過台原出版社創社總編輯、社長;台灣省政府《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及〈民俗篇〉召集人;台灣常民文化學會理事長;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創辦人等職務。除了用文字和攝影記錄台灣民間文化,也投入記錄片的製作,策劃了《我們的台灣》、《台灣地平線》、《台灣鄉鎮文化誌》紀錄片系列節目。獲獎無數,重要的獎項包括王育德紀念研究獎、教育部文藝獎、台灣之美攝影金牌獎、梁實秋散文獎、第十四屆吳三連獎等;著作包括《台灣土地傳》、《台灣鄉土誌》、《台灣客家風土誌》、《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等。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活動紀實 - 特稿 】記漁村田野調查志工培訓工作坊。 文/何姿樂

     
 攝影:張卉君   配圖:編輯室   


     
411424、25日參加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漁村田野調查志工培訓工作坊,基金會的主要目的在於加強志工田野調查的能力與知識,從中學習如何達到未來實際操作時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而兩位老師帶給我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超豐富的),兩位老師不同的表現風格都內含濃濃的人文關懷與溫暖的對話。七星潭社區的實地走訪,游煌明先生的說明,也讓我更清楚目前七星潭的發展情況。
   
    七星潭是我常去的美麗海灣,我愛七星潭,我希望她不要變成某些人的七星潭,而還是大家的七星潭。

 

u    陳阿月老師──
  說自己的故事

         

u        劉還月老師──
田野調查的熱情與專注

    陳阿月老師,一位擁有舊時代印象名字的人,訴說著自己成長的漁村故事,當一切都來得及開始記錄時,卻來不及幫自己父親多留下一些珍貴記憶與技藝,

    人生總是會有遺憾,開始記錄身邊人的故事,卻可以減少遺憾留下珍貴的資產。

    以前總聽說人生如戲,今日聽完陳阿月老師的說故事人生,每個人的一生或生命階段都是一個故事,是真實的歷史印記;每一段歷史都是一齣真實的戲,偉人英雄總有後人前仆後繼的忙著記錄或穿鑿附會、加油添醋的歷史事跡。而平凡如我們,平凡如身邊的父母、朋友,總覺得我們太過平凡而不值得留下任何一抹記憶,而我也不曾仔細回想自己的故事,也不曾對自己的父母長輩的過往感到好奇,小時候總覺得他們說的事情離我太遙遠,而且年代不同,我又不能再回到過去去生活,你們說這些做甚麼?現在想想,他們只是在訴說他們經歷的歷史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那個我來不及參與的年代卻活生生在我父母長輩生命中烙下重要印記的歷史。

  我的家庭很平凡,父母祖先也很平凡,家族人口工作也很平凡,就像大多數家庭一樣的平凡,所以,沒有特別的故事。」、我只是一個討海人,有什麼可以講的,不就是每天靠海吃飯、靠老天幫忙一家老小可以溫飽。」 台灣人真可愛,樸實純真又謙虛的個性,總覺得自己是渺小的,沒啥值得驕傲的事跡,也因為習慣於平凡,習慣長期的不被重視,台灣漁村的故事鮮少被記錄,更遑論每天與大海搏鬥出生入死的漁民了。我知道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發起「海人誌」──記錄討海人的故事的原由,我也曾親身到大海上體會大自然的威力與變化無常,深深了解到許多關於大海的知識與常識,並非書本上說得如此簡單與無聊,很多經驗更不是書上可以教給我的,更體會到每個討海人嚴肅的外表下,崇敬自然、

    謙虛樸實的內在,只要願意起個頭,許多記憶便從討海人腦中升起,說起大海上的故事…陸地上的人準備接好自己的口水喲!

     聽完陳阿月老師的課程,最大的收穫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記錄,即使平凡如你我的故事都是 ──獨一無二的。

 

     劉老師的課程緊湊而豐富,讓人不得不佩服老師果然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好像所有問題都難不倒他,很感謝他願意慷慨的付出,毫不藏私,傾囊相授,相信繼續追隨他的學生們必定可以得他的真傳,在人生學習的路上通行無阻。

     我從劉老師的授課中得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建立系統。為想要了解的事物建立一套系統,深入核心並提綱挈領,當然,這是在為做田野訪談的所下的基本功,對訪談對象的相關事物及背景有基本的認識之後,才不至於問錯方向,或言不及意。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戶外課程,夜訪奇萊鼻舺角,聽燈塔的故事,伴隨海浪的聲音,所有的故事都顯得好聽多了,最後在幾許螢光陪伴下結束這晚的聚會。

     第二天,真是好運到不行,老師聲聲催促我們趕緊到嘉豐漁場,難得碰上定置漁場在收網清理。海灘上男女老少快速搶收漁網上的海瓜子,彷彿趕著採收結實累累的瓜果,一幅豐收與滿足的畫面真實呈現於眼前。看收網清理的每一個動作,著實了解定置漁場所需耗費多大人力物力成本了。若非親眼看見這景像,如何了解定置漁場的生態呢!接著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後,到漁村的巡禮,看到漁人的陸地上的工作,彷彿一輩子都有做不完的工作。遇到幾位老伯伯在涼亭休息,老師當場示範如何與他們對話及拉近距離,簡單幾句話就讓他們話說當年囉!真佩服!(師父請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啊!)

     一趟豐富的旅程結束了,看到了老師對研究的專注與熱情,也影響了許多參與的學員,如果往後的田野訪談得以成功,對研究的專注與熱情的態度必定為成功奠下深厚的基礎。



   編輯室小記     

漁村口述歷史調查志工培訓工作坊兩場講座已於四月底圓滿落幕。本活動乃是針對參與"海人誌"計畫、即將進入田野調查的志工做課程培訓,並開放一般民眾報名參加。工作坊課程特別邀請了陳阿月與劉還月兩位講師,並帶領大家到七星潭、崇德漁村做實地的田野訪查,為即將展開的"海人誌"田野工作做暖身。

【黑潮報報】2010/5-2010/6,黑潮大小事。

 

  • 各位關心黑潮的朋友們,想知道最近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舉辦了什麼活動、還有什麼新鮮事兒嗎?  照過來就對了!!
  人事異動        

2010年5月中,新的工作夥伴---何姿樂 小姐 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工作行列中,擔任基金會的執行秘書一職。
新夥伴的加入,相信能讓黑潮以更穩健的力量,繼續為台灣、為海洋、為鯨豚保育與環境解說工作服務喔!!


  活動快訊          

活動名稱 活動日期 對象 報名截止日
    藍洋風起     
2010海上觀察與解說研習營
2010年7月
針對年滿18歲且喜愛海洋的民眾為招收對象,在夏季炙熱豔陽與海風的洗練下,培育沾滿海洋氣味的鯨豚解說員。
2010年5月31日
  工作假期      
鯨豚戶政事務所
2010714728811
轉寄『【黑潮電子報第58期】向大海下的戰帖,用命來搏!』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