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黑潮電子報
報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4-11-22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7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黑潮電子報報
黑潮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黑潮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4-17 05:00:00 / 報主:黑潮電子報
[公益聯播]歡迎加入傑瑞粉絲團
【本期主題】 潮界的過渡中,我們來去。 文/黑編亮
過渡,形容一種狀態──中間的、流動的,從此岸到彼岸之間的「介於」(in-between)狀態──這種暧昧不明、非此非彼的時刻,如同等待即將天明的凌晨,破曉雞啼之前的朦朧狀態,充滿著各種可能。
沉寂許久的醞釀是為了即將清明的那一刻,堅定的發聲。
 
2010年的黑潮,不論是對內或對外,都正處於一個過渡的狀態。
內部的人事方面,我們有了一些調整;幾位持續在基金會裡面努力的夥伴暫時離開、而一些舊的工作夥伴離開過又回來了、同時,出現了一些新的面孔。這批重新成軍的黑潮工作團隊,對於未來的一年,分別許下了承諾,我們要陪著12歲的基金會,走過這一年過渡的狀態,作為黑潮「轉大人」過程中成長所需的養分與動力。「轉骨」的過渡中,舊與新的價值觀不斷在對話。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黑潮持續努力也不斷學習,一直調整自己在環境組織裡的位置。站在一個分水嶺的界線上,我們反視過去也向未來探問,究竟環境NGO的下一個十年應該朝什麼樣的方向去發展?如何才能有一個永續的經營方式?我們持續尋找答案。
 
這一期的黑潮電子報,我們訪問了本會執行長張泰迪,請他談談黑潮的過去、現在、以及對於未來的期待;另外,我們也特別向地球公民協會的執行長李根政先生邀稿,談談他對於環境NGO未來十年發展方向的看法。
 
對於這種過渡的流動狀態,海洋中潮流相接的區域──潮界線,恰好可以比擬。
潮界線上,兩股相異特質的洋流互相滲逆,如同新與舊的對話,在這個過渡的空間中──從此岸,慢慢抵達了彼岸。


  特別介紹 
刊頭圖: 攝影-張泰迪、設計-張卉君
刊頭字: 王坤煌-高雄六龜在地素人藝術家   特別贈字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人物誌】關於離開與回返的。 文/張泰迪


 

        【黑潮人物誌】關於離開與回返的。   文/張泰迪

        

        負責電子報的夥伴卉君說要做一個黑潮人物的專欄,於是煞有其事的拿著錄音筆要給我做專訪;以前對外發言面對記者的時候,我總是硬著頭皮、鼓起勇氣,腦袋空白的擠出一些彆扭、不像從自己口中講出的話,但現在面對辦公室裡同進同出的夥伴,卻連場面話都忘得一乾二淨…。

       
      這好像是黑潮人的共同特性,我們努力開心地在海洋這個領域裡做著有趣到不行的事,但卻不擅長包裝推銷,寧願自己默默的做,也不好意思對外募款。因為這樣的組織文化,讓聽過黑潮但沒有接觸過的朋友們,總覺得在花蓮的這個基金會好像很龐大、有點神秘,但黑潮到底做了什麼,卻說不上來。七年前的我,就是懷抱著這樣的好奇與對生活在花蓮的期待踏進黑潮。


        基於對非營利組織工作的憧憬,退伍後頂著個光頭到處投履歷,但因為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加上學歷是水利工程科系,開始的時候相當不順利,就在臨界放棄之際,前執行長saga像摩西一樣,帶領我走進黑潮。這個還相當年輕的基金會,只有少少的資金、小小的辦公室,卻有熙來攘往的志工夥伴,和一整個倉庫的鯨豚調查幻燈片和研究資料。工作上沒問題,在花蓮的生活更愜意,但唯一讓我覺得受騙的是,黑潮夥伴裡會游泳潛水的竟然屈指可數,我那整天泡在海水裡變成黝黑精瘦的健身夢就此破滅。


        在年輕的黑潮工作,一切充滿可能性,組織運作也非常彈性,很容易就可以做調整改變;但就像一體的兩面,這樣的不確定性也缺乏大組織該有的穩定與延續性。

       我很幸運地能在黑潮工作了將近四年(時間之久,目前仍在黑潮名人堂的前三名),這段期間,跟來自台灣各地的黑潮夥伴們完成許多充滿回憶的工作,我們參加部落的豐年祭與海祭、跟老人家上山砍竹子做竹筏、在寒風中醉倒在台十一線路邊;我們撿遍全台灣海邊的垃圾,像偵探一樣找尋垃圾的來源,並喜孜孜地載滿一車又一車的(垃圾)戰利品回家收藏;我們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與公聽會,透過媒體麥克風,為不能發聲的生態環境奮戰,;我們在風平浪靜的海上撿石斑魚檢白帶魚、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故作鎮定,一邊強嚥已到喉頭的酸液,一邊跟船上的遊客說『放輕鬆、放輕鬆,記得要看遠方喔!』。這些美好的經驗著時讓我個人成長許多,但不可諱言的,我更深切期待長大的黑潮能夠在海洋這個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自己似乎沒有那樣的能量與力氣,於是我在2007年離開黑潮,轉換行業轉換角色,尋找新的契機。

        在我離開之前,黑潮的浩董跟我說:『你在黑潮遇到的困境,得在黑潮才有辦法解決。』
       
        2009年底,十一歲的黑潮,依舊維持著年輕充滿熱情的模樣,隱身幕後的董事會和我,對於組織轉型仍然有相當高的期待,我們希望工作團隊能夠擴充到一定的規模,以發揮更大的力量,我們希望往後的工作目標與計畫方向能夠更清楚,以尋求更多社會的認同和支持,我們更希望在環境議題上面,能夠促成以公民的力量,真正做到關心環境與永續。對於這樣真切卻沉重的期待,也許困難重重,但卻是每個黑潮夥伴必須面對的問題。於是在黑潮培養我四年之後,我對於組織轉型的工作責無旁貸,於是我又拉了先前的夥伴威任、韶雯、卉君下海,希望透過組織的再造,能夠讓黑潮為社會貢獻更多力量。
                                 
         感謝黑潮,若沒有黑潮,很多人不會知道海的模樣!
         感謝黑潮夥伴,若沒有大家的齊心努力,黑潮不會如此精采有趣!



作者簡介:
張泰迪,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在黑潮的工作資歷甚長,任期內推動"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成績斐然,人稱"海廢王子",對於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有著千絲萬縷說不清的複雜情感!



   專欄介紹       
 【黑潮人物誌】為黑潮電子報新成立的專欄,在這個專欄裏面,我們將會介紹"黑潮人"的故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至今十二年了,這個組織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長,一路上許許多多的"人"因為理念、情感、關懷...等因素陸續投入了這個團體,在組織裡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其中有許多黑潮人之間的故事,不論是溫暖感動的、新奇搞笑的、熱血澎湃的,都希望可以藉由這個專欄與黑電的讀者分享。

黑潮,一個關心海洋的環境NGO組織,它不僅是環保團體而已,更是一個容納了各式各樣生命樣態的流動空間。在這裡,交會的不僅是人與鯨豚、陸地與海洋,還匯流了各種迥然互異的生命故事。

 

 

【黑潮綠沙龍】台灣環境NGO的下一個十年* 文/李根政
【黑潮綠沙龍】台灣環境NGO的下一個十年*    文/李根政
 攝影 / 金磊、 配圖/ 編輯室  
 
        

        台灣充滿活力,無畏權勢的環保運動者,儘管在資源困頓的情況下,仍扮演了這個社會的良心者、防腐劑,讓這個幽暗的社會看到亮光。然而,在經歷了1980年代社運和政治運動緊密結合期,2000年政黨輪替十年的重整期之後,普遍上,台灣的環境NGO都面臨了經營的困境。
       我曾向幾位環運幹部提出三個基本的問題:
       貴會的宗旨和目標是什麼?過去實踐了多少?現在組織的運作模式,能不能實現當初的宗旨和目標?
       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大都是否定的。
       顯然,也許目標的設定大而無當,也許組織運作出了問題,或許二個都有問題。
 
  • ˙ 群眾、資金、人才  
        想要抗衡政府和財團這種專業的破壞者、掠奪者,打遊擊式的點狀突破,或許是資源有限不得不然的形式,但是想要撼動整個體制,專業的組織還是比較有勝算。
        環境問題是世世代代都要面對的課題,唯有重視人才的培養,知識和經驗的傳承,才有可能壯大改變的力量。而這同樣要有實力、有效能的組織支撐。
        建立一個專業環境組織,不外乎是「人」和「錢」的問題。
        目前許多環保團體的運作是仰賴政府的委託案,從中節省開支勉力支撐。但是,經驗告訴我們:靠政府的補助,既無益於公民社會的發展,也消耗了有志之士的熱情,使得人才總是留不住,經驗也很難累積,陷入了極糟的惡性循環。這樣的環保團體,或許偶爾可以虛張聲勢,但無法發揮持續的影響力。
        以台灣的經濟力及廣大的中產階級,想支撐更多專業的環保團體來為人民和土地代言應非難事。唯有擺脫接政府專案維生,擺脫顧問公司和監督團體的雙重角色,直接面對社會、群眾,在持續的溝通對話中爭取經費和行動的支持,才能壯大民間社會的力量,產生政治影響力,改變政策和制度。
        一份捐款代表一份力量,爭取群眾捐款給環保團體是最重要的運動;有組織、有群眾的環保運動,才能讓多元人才發揮理想,成為培養國家棟樑之材的搖籃。
  • 目標、績效、組織
        績效是募款的基礎,環境NGO的績效未必是議題的成敗,但其有形無形的價值要讓社會看得到。
        台灣的環境NGO往往只有一、二位專職,但由於環境的破壞往往很急、很大、很多,著急的運動者常常提出包山包海的工作目標,如果都要認真執行,恐怕得千軍萬馬才行。在整個社會都沈默的時候,有人願意出來發聲,當然是有聲勝無聲;明知其不可為的精神誠然可貴,但是,當每個議題,環保團體的處理模式都是虎頭蛇尾,在媒體短暫曝光後,就無力繼續追蹤,這不只讓對手「看破腳手」,更不利建立公眾的信賴感,對於長期的組織經營不見得是好事。
       台灣的環保團體已自然形成議題上的專業分工,例如森林、工業污染、農業、廢棄物、海洋、法律等…,這種多元化的發展,正是台灣環運的一大進展,如果我們能在既有的議題上深耕,務實的界定工作範疇,腳踏實地的推動,必能爭取社會的支持和長期的信賴。
        一個個強健專業的環境NGO,其合作互補將更為堅實,不僅能構成守護台灣的綿密網絡,甚至能開始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關懷全球的課題。
        台灣不乏理想遠大的環保運動者,議題也不缺乏媒體曝光,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元的人才,能夠堅守岡位,踏實的從事行政、募款、宣傳、教育、議題研究與行動、組織經營。
  • 環境運動者
        一位同事曾經分享:來到協會工作以後,就很少跟以前的死黨聚會,即使聚會了,也不知道談些什麼,一開口談環境,大家就都避之唯恐不及。說著說著,眼眶泛紅掉下淚來。
        這位同事心裡的苦,並非單獨的存在。
        我進入環境運動的領域至今已有15年,猶記1995年剛入門時,黃文龍醫師─柴山會的經驗,讓我對非營利組織改變世界的力量充滿響往,就好比佛門用語「一燈點亮千年暗」;猶記1998年,接受陳玉峰教授對台灣山林、土地認同的啟發後,所生出的使命感;猶記這十幾年走過美好的山川田野,或者是傷痕累累的大地;領受鄉野中滿滿的人情和草根智慧,看盡受污染迫害的人們的臉孔,還有扭曲的人性…。15年來,身心裡刻劃著土地和人民的點滴,猶如出生後的再次銘印,同時也交織著理想實踐和現實落差的痛苦。
        環境運動者大都具有無私的「社會人格」,對於環境的破壞、社會的不公不義,比多數人敏感。當我們日復一日的接收有生命、無生命的萬物之苦;當我們不斷付出又得不到甜美的果實時,如何從中找到正面的力量,這不只需要熱情,更需要一個柔軟成熟的心智,尤其在我們實踐理想的時候,不要忘了,要讓家人、朋友、社會感受到你的愛,這是我十幾年來不斷學習的功課。
        關於環境運動所需要的人才,我有一個簡單的體悟:喜歡這個工作,比使命感更重要,天使負載過重,很容易折翼受傷。
       最近,在騎單車到辦公室途中,我就常問我自己,為什麼喜歡這個工作?
       內心裡最常浮現的答案是:因為這是份充滿創造性,讓生命更豐富的工作。
       套句生意人說的行話,環境運動處處是待開拓的「藍海」,試煉著自己生命的寬廣度和縱深。我常常在想著:如何提昇視野,開拓心胸,展現自己真實自然的一面,讓更多的人認同、支持我們的工作?如何產生改變的力量?這個議題要如何開展?

      行動是力量的根源,每天只要有一些進展,每天只要得到一點回饋,我就覺得「今天真好」,由於從事環境運動,讓我們連結到各種善緣,感受生命的美好,更是一種幸福。
      
      有心從事守護大地海洋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生命的美好!
  

*應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邀稿,寫了這篇沒有歷史回顧,不談議題只談組織和人的環運文章,內容大都是我的主觀經驗。台灣環境NGO該怎麼往下走,是現有環運伙伴、關懷者的集體命題,藉此拋磚引玉。


作者簡介

李根政,靜宜大學生態學碩士,現任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1998年至今,長期投入生態保護與教育運動,參與或主導的議題計有搶救棲蘭檜木林─催生馬告國家公園運動、反全民造林運動、反吉洋人工湖,反湖山水庫,反吉貝嶼BOT案、關切有害事業廢棄物、保護柴山、經濟動物等。長期撰寫環境專文,散見於刊物、報章,曾出版《一人一信救森林保家園》運動教育手冊、《我們為什麼反對吉洋人工湖》,著有《誰把河川擰乾了.一個不安全、不經濟、掠奪生態的湖山水庫開發案》一書。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
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黑潮報報】2010/3-2010/4,黑潮大小事。

【黑潮報報】2010/3-2010/4,黑潮大小事。各位
關心黑潮的朋友們,想知道最近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舉辦了什麼活動、還有什麼新鮮事兒嗎?  照過來就對了!!


  人事異動        


2010年3月,基金會新的工作夥伴全部到職,目前我們的工作團隊共計有5人,分別是: 張泰迪/執行長、賴威任/辦公室主任、何繐安(兔兔)/海洋教育專員、張卉君(洪亮)/海洋文化部專案經理、蔡韶雯/資訊出版部專案經理;原執行長金磊因為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暫時離開基金會的工作,目前為基金會的業務顧問、救火解說員,不定期在辦公室需要緊急幫忙的時刻現身。

 
今後,也請大家繼續支持並且多多幫忙喔!!!
(基金會全體同仁一鞠躬~~)




  活動訊息          
  • 2010 /4/24 - 4/25  ----[漁村田野調查志工培訓工作坊] 系列課程第二場,邀請文史工作者劉還月先生前來授課,帶我們用人文、文化的角度走入漁村,因為講師邀請機會難得,工作坊課程開放歡迎大家報名參加喔!! 詳情請洽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網站: http://www.kuroshio.org.tw/
  • 2010/4/24  ----[fun ocean] 黑潮電影讀書會,將於晚間7:00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二樓放映影片<魚線的盡頭>,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 2010 /4/25 ----[討海人v.s鬼頭刀]活動,為黑潮海洋大學系列活動之一,本活動與青輔會合辦,於4-6月份共舉辦三梯次,欲報名參加的朋友起洽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網站說明,或直接撥打基金會辦公室電話 :(03)8578418、(03)8578148洽詢!!


【黑潮編輯室】徵黑電編輯&下回預告

 徵專欄執編

黑潮電子報,誠徵編輯群。
我們需要能夠協助電子報採訪、撰文、專欄編輯的志工朋友,加入黑潮電子報的編輯團隊!!親愛的黑友們,如果您對於本期的專欄或是編輯感興趣,歡迎來信黑潮:kuroshio@seed.net.tw ,找黑編洪亮討論喔~~


黑電下期預告

下一期的黑潮電子報,我們將以漁業、漁村文化的凋零為主題,討論目前急需記錄的台灣漁民與漁業文化。

除此之外,黑潮電子報將增加由黑潮寫作群執筆的【黑潮觀點】及與環境資訊中心合作刊載海洋相關消息的【海洋聯播台】兩個專欄,並不定期刊載海洋相關特稿,精采可期,歡迎繼續訂閱收看喔!!

推薦訂閱
2013月圓蝠團圓@【蝙蝠報報】
【ACTION! 走讀社區開麥拉】 屏東社區深度旅遊體驗暨短片徵選活動開鑼了!@【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本期目錄
【本期主題】 潮界的過渡中,我們來去。 文/黑編亮
【黑潮人物誌】關於離開與回返的。 文/張泰迪
【黑潮綠沙龍】台灣環境NGO的下一個十年* 文/李根政
【黑潮報報】2010/3-2010/4,黑潮大小事。
【黑潮編輯室】徵黑電編輯&下回預告
【黑潮活動快訊】

各位好!
最近的天氣漸漸炎熱,有冬眠習性的黑潮在這時候漸漸甦醒,為夏天的來臨暖身預備,一連串的活動都即將展開!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 PHOTO ID募款計畫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 

用愛,給我名字吧!
然後,記得用你給我的名字來想念我……

在過去兩個365天的日子裡
黑潮「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Photo ID募款計畫」
讓200隻野生的花紋海豚成為有名字的海豚

200個名字是200個故事
200個名字是200個希望的可能
更多希望的更多可能將從第201個名字開始延伸
更多名字的故事將會繼續擺盪在海洋與陸地之間

以愛命名,不是禁錮的認養,而是自由的祝福

2013年,等待名字的花紋海豚已經排隊等待
來吧,陸地上長腳的人們
用愛,給牠名字
然後,記得用你給牠的名字來想念牠……

*贊助捐款方式:請詳見【2013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專用捐款單】

完成捐款手續、填妥〔2013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專用捐款單〕,請郵寄或傳真捐款單至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本會確認後,將依據捐款順序以e-mail方式告知鯨豚認養號碼,捐款收據及賞鯨券以郵寄方式寄出。

 

 

  •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  

為協助推動台灣『研究生從事海洋生態、海洋文化與海洋教育等相關研究』、『大學生與高中生科展等方式』、『社團及民眾推廣海洋保育相關活動』、『社會大眾以各類型創作突顯海洋保育重要性』等四大主題,由吳鄭秀玉女士每年提出100,000元成立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以鼓勵研究所、大專及高中學生、社團及民眾參與海洋相關研究及海洋環境保育活動。 *參加辦法

 

 

 

 




黑潮出版品

想要擁有黑潮出版的相關產品嗎?想要可愛的鯨豚身影陪你度過安靜的閱讀時光嗎?想要鯨豚朋友陪你藍洋洋一整年嗎?擁有更多獨家的黑潮出版品(刊物、繪本、書籤、明信片、筆記本...)
好心動~~我也要買


 {{ 黑潮商品實體寄賣點 }}                       

>>花蓮市  

 @時光二手書店

花蓮市建國路8號
03-8358312

@舊書舖子
花蓮市光復街57號
03-8344586

@O'rip 有禮門市
花蓮市 節約街27號
03-8332429
時間:11:00-20:00

@多羅滿海上娛樂公司
花蓮市民權路37號
03-8333821

@七星潭遊客藝文中心
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79巷5號
03-8221592

@飲冰室書店
花蓮市博愛街154號
03-8344292

 

【在地,美好實踐齊步走】

 o’rip 

O’rip部落格  

http://www.orip.com.tw/
03-833-2429
orip.trip@gmail.com
--------------------------


 花蓮好事集 
 
【友善耕作的農夫市集】
日期:每個星期六
地點:鐵道文化園區二館 時間: 9:00~13:00

好事集   
http://hualienfm.blogspot.com/
花蓮福建街與福町街的交叉口



-------------------------

  樸門  
P20121221@gmail.com
http://hualien-permaculture.blogspot.com/

 

-------------------------

【黑潮編輯室註】 美好生活,不是一個人、一個組織的實踐而已。而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一群人、分別從多個層面與生活面向去實踐、相互連結而成的生活網絡。生活在東岸,俯仰於花蓮的大山大海之間,許多人們共組了這樣的生活願景。這是東部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也與黑電讀者們分享花蓮在地的好活動、好訊息。本編欄為定期式編欄,也歡迎其他團體有好活動一同託播!
託播訊息請寄到黑編亮信箱: chiaur333@gmail.com  




 

【黑電編輯室】

     感謝黑潮電子報讀者對黑電長期以來的支持與收看,黑潮電子報發行至今,已達到78期,其中累積了許多的議題和觀點,都是黑潮想要與諸位讀者們分享的;而我們自己也希望藉著一次次主題規劃的方式,更加細緻、深刻地關心和舖展我們長期關注的生態主題。議題的關注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參與和累積,因此從今年初開始,黑潮電子報從月報改為雙月報,但每一期的專欄幅度和討論主題卻是雙倍的,以期在多一點時間的醞釀之下,可以更專注在當期的主題之中深化議題的面向。此外,要向諸位讀者報告的是,由於負責<有漁>專欄執筆的黑潮夥伴律清於幾個月前逝世,因此,從本期電子報開始,<有漁>專欄暫停刊登,請有興趣的讀者暫且稍候,後續黑潮電子報會再規劃其他專欄的發展,敬請諸位讀者見諒。

 

        許多黑潮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黑潮一直扮演著「花蓮破報(pots)點」的角色!從2006年開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為花蓮地區唯一的「《破周報》寄送點,寄送量從剛開始的50份,到2009年增加到100份的派報量,每週再由黑潮志工們擔任「派報生」的角色,將100份《破周報》分別發送到花蓮縣文化局、樸石咖啡館、時光二手書店、舊書鋪子書店、瓊林書店、松園別館、39號招待所、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方舟咖啡館……等花蓮在地的文化點,便於花蓮地區的讀者們索取;2009年開始,除了《破周報》之外,黑潮也同時為另一份優良民間刊物《犇報(月刊)》做為東部地區的發送點,每個月與《破周報》同時派送到上述各點,期待在花蓮地區扮演著「文化窗口」的角色,讓花東地區與台灣各地(西部、北部)在文化資訊與閱讀版圖能夠「同步、零時差」!想要免費索取《破周報》、《犇報》的黑電讀者,也歡迎到黑潮基金會索取喔!



                                      

【2013年7~8月捐款感謝名單】


【2013年7~8月捐款感謝名單】


2013年7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蔡閔傑、蔡中岳

300元/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林芝因、何昀

310元/陳至瑩

500元/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徐子恒、陳麗珠

600元/邱靖閔

1000元/陳慧書、林明憲、郭睿軒、曾永平、潘恒梅、吳志浩、詹嘉慧

1500元/林美芬

2000元/蔡榮華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300元/陳俐璇、朱米靜

355元/賴玟錦

500元/Zubine、陳品如

1000元/黃愷文、匿名者(葉先生)、匿名者(賴小姐)

1500元/吳紫棻

定期捐款  

1600元/黃菁瑩  



單筆捐款 

200元/鍾良瑾、許靜雪

1000元/蕭聰男

2000元/鄭芷昀

1010元/徐玉琥

8000元/ 林佳慧

 

PHOTO ID花紋海豚個體辨識研究計畫專案捐款

2000元/吳宜蓉、莊棨州、賴玟錦、蘇美如+林瑞興、張雲涵、錢明毅、陳孟珠、陸文楨、蔡南益、嚴賽芳

4000元/林長寬

12000元/李育欣

 

講師費回捐

750元/金磊、張信儒、張乃悅

1600元/陳麗美、邱聖凱

4650元/魏瑞昌

4800元/何姿樂

7840元/林東良

22400元/張永州

 

 

 

2013年8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蔡閔傑、蔡中岳

300元 /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林芝因、何昀

500元 /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徐子恒、陳麗珠

600元/邱靖閔

1000元/陳慧書、林明憲、郭睿軒、潘恒梅、詹嘉慧

1500元/林美芬

2000元/蔡榮華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300元/ 陳俐璇、朱米靜、鄭宇軒 

555元/ 賴玟錦

500元/ Zubine、陳品如

1000元/ 黃愷文、匿名者(葉先生)、匿名者(賴小姐)

1500元/ 吳紫棻  

 

定期捐款  

1600元/ 黃菁瑩   



單筆捐款 

200元/林東良

300元/朱米靜

370元/孫若晏

400元/李育欣

500元/蘇儀紋

1200元/徐子恆

2000元/蔡懿馨

 

PHOTO ID花紋海豚個體辨識研究計畫專案捐款

2000元/許惠如、鄭文玲、劉靜宜、周逸文、賴宜渟、朱汶偵、張育誠、孫若晏、葉紹文、劉書妙、古佳艷、黃瀞頤、張寧夏、劉正國、謝函伃、鍾淑華

6000元/曾淑雯

 

講師費回捐

600元/劉崇鳳

2000元/林于凱

2400元/葉祥溪

9600元/賴威任




*感謝以上捐款人,以實際行動支持黑潮,讓海洋環境教育及海洋保育推廣工作得以做得更久、更穩、更多。*

* 最新消息!!網路捐款更便利~
 【2013支持黑潮 守護海洋!】
   黑潮新增 線上捐款 方式

【黑潮好苦力.7~8月熱血志工感謝名單】

【黑潮好苦力.7~8月熱血志工感謝名單】


 到過黑潮辦公室或一些長年支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朋友們,往往會問一個問題:你們基金會有幾個工作人員啊?環顧四週眼下只見辦公室兩枚中流砥柱的黑潮菁英:威任跟東良,大事小事、裡面外面四隻手包辦,今年暑假過後,加入了一位生力軍--文儀,擔任辦公室重要的執秘工作。最艱難的時候,辦公室曾經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支撐整個基金會的運作。但即便多麼微弱的能量,基金會的火苗,始終沒有停止努力發出光亮。"那你們做了那麼多活動、講座、展覽、調查...人都從哪裡來啊?" 大多數朋友對於這間小小辦公室的"鬼影人力",感到非常好奇。這時候我們通常會驕傲地說:黑潮雖然只有一點點的工作人員,背後卻隱藏著無以計數的志工,隨時願意在黑潮需要人力時,捲起袖子、兩肋插刀、隋摳隨到,運用自己的專業來協助黑潮正在進行的工作。這是我們的幸運,也是大眾對於我們的肯定。這些年來,就是有許多熱血相挺的志工伙伴們,協助我們一同執行了許多活動與計畫,和黑潮一同成長,也在參與的過程之中看見了另一種生命的答案,進而以相同的理念交互結合,這是NGO組織裡最珍貴的無形資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個人用自己當下能夠付出的力量串連同一個理念,如同火焰的接力,讓這盞希望之光有能量燃燒下去,謝謝你們,親愛的"黑潮好苦力"。


在此,我們要深深地感謝在黑潮工作上持續協助我們的夥伴--

 

2013年7月  志工名單

特殊教育學生海洋學習活動志工:

卓如吟、張信儒、徐子雯、黃菁瑩、黃柏堯、張乃悅、金磊、邱聖凱、陳麗美、周家宇、何繐安、陳盈竹、楊若榆、何姿樂

 

協助防颱(蘇力)-綁船:

徐啟俊、陳盈州、楊若榆、黃文儀、鄭文玲、黃柏勳、蔡南益、高雅、吳金龍、黃柏堯、曹琇惠、黃菁瑩

 

黑潮圖書室整理:

鄭佩馨、凱莉、高雅、卓如吟、黃依婷、陳盈州、鄭文玲、王緒昂

 

 

轉寄『【黑潮電子報第57期】潮界的過渡中,我們來去。』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