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黑潮電子報
報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4-11-22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7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黑潮電子報報
黑潮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黑潮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8-29 16:00:00 / 報主:黑潮電子報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本期主題:海的臉孔,鏡頭的記憶。】 文 / 黑編亮

    在人類有限的陸封視野之外,有些人早已跳出了陸地之外,著迷於地圖繪製不到的風景。他們將身體下潛到海平面之下,企圖解答大藍海洋的秘密。在人類視野器及不了的世界,神秘安靜時而憤怒激動的藍色水體之下,究竟潛藏了多少人類無法想像的生物?水底下的世界又是如何運行?陸地上的景致和水平面下的起伏究竟有什麼樣的延續?
    沒有畫面,人們難以想像。大海的面貌,便始終以一片深深淺淺的湛藍,甜美而夢
幻地出現在陸地上的人類疲倦的夢中。海面以下則是另一個人們無能為力的世界,如同一張難以購得的門票,必得要具備某些條件的人們才能從容入場。幸好,這些人們願意將他們在海面之下的驚奇視界,辛苦地以鏡頭攝取,然後懷抱著那些珍貴畫面---如同前線倖存的戰士風塵僕僕帶回的桂冠---將海底的秘密公諸於世。於是人們開始著迷於海底的美麗、同時也看見海面之下洶湧的傷口,開始思索:我們可以為海洋做些甚麼?除了以各種方式記錄大海的面容與故事之外,我們有沒有可能更有力量一些?
    在消費海洋之外,我們是不是有可能用影像的力量,保護海洋?在長期從事海上生態解說之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拍攝的鯨豚紀錄片"海豚的圈圈",便是用鏡頭開始記錄海洋的一種方法。這一期的黑潮電子報,試圖呈現海洋紀錄片工作者背後對海洋的思考,由"海豚的圈圈"紀錄片導演之一:資深黑友徐子恆先生,撰文說明拍攝這部"台灣第一部鯨豚紀錄片"的創作概念與想法;除此之外,也向國內海洋紀錄片的第一把交椅、長期關心海洋生態記錄的柯金源導演邀稿,談他對於海洋的另一種觀察。另外持續進行的[看啥小魚可以吃]海鮮專欄則繼續向黑電讀者們介紹海鮮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在每日的飲食選擇之中,能夠繼續朝著"友善海洋"的方向,做一個驕傲的海島子民!


 
 特別介紹 

刊頭圖: 攝影-Barachi 、設計-張卉君
刊頭字: 廖大慶--南方澳在地文史工作者,特別贈字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封面故事: "海豚的圈圈" 導演之一 : 黑潮資深解說員金磊,為了模擬海豚在海中的視野,下水拍攝。





 

【 黑潮觀點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 文 / 徐子恆
    【 黑潮觀點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  文 / 徐子恆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製作的鯨豚生態紀錄片終於在今年(2010年)發行上市了。從送出DVD母片的那一刻起,我終於把心中的「作者」謀殺了,讓自己的身份轉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讀者,從較為客觀的角度來觀看這部二十三分鐘的短片,並冷靜地去評論它的優缺點。
   「海豚的圈圈」從一開始的概念發想,就幾乎已經確定不會用一般的影像語言和敍事方式去訴說它。簡單地說,「海豚的圈圈」製作的概念是一部給已識字年齡層以上觀賞的「影像繪本」。我們不希望用大量的旁白來交代花蓮外海常見鯨豚們生活的環境,和有關牠們的種種身家資料,而因此剝奪了觀眾們直接感受鯨豚浮游在大山旁、大海中的悠然,和在船邊衝刺、濺起水花的力與美。然而在電影工業發達到足以呈現逼真想像世界的3D影像,同時述說故事的能力也已經進步到可以牽動每一個觀影者最細微感受的今日,我們很在意觀眾是不是能接受這樣一部「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
    對於第一次看「海豚的圈圈」的朋友來說,應該會有很不同於觀看其他生態紀錄片的觀影經驗。因為「海豚的圈圈」旁白很少、音樂很多,而且節奏不快。因此在發行前,我們曾經在小學、賞鯨前的行前解說和其他的一些場合試映,並認真的觀察觀眾們的反應,也聽取觀眾們直接的回饋。大多數觀眾在看到大群飛旋海豚衝刺、飛旋海豚寶寶半調子的跳躍動作和抹香鯨舉起巨大的尾鰭潛下深海時,都會發出驚呼聲,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觀眾很直接的告訴我︰「你們拍的畫面很美是沒錯,但是沒什麼主題啊!影片要有主題才行!」
    
【 黑潮觀點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  文 / 徐子恆


    因為這位觀眾的直接而寶貴的意見,我們每天都在想著如何用更好的方式,來介紹這些生活在台灣東部海洋裡的鯨豚們。一直到成品完成了之後,我把到手的DVD塞入電腦中,從頭到尾以一個觀眾的心情再看一遍,卻有了如下的感想︰如果說作品呈現的是創作者的意志,那麼「海豚的圈圈」為了呈現黑友們集體創作的集合意志,它就非得是現在這個面貌不可了。
   
    黑潮基金會一直以來都以「推廣海洋教育」為一個重要的工作重點,但是卻很少明確的告訴別人「我們應該怎麼樣愛海洋和保護海洋」,反而比較鼓勵大家對海洋「各自表述」。黑潮基金會成立十二年來,有許多不同背景的志工加入,有些人學的是自然科學,便傾向於以科學精神,來認識和詮釋海洋,另外有些人學的是文學,便以文學的眼,來認識和詮釋海洋。還有學美術的,便以手中的畫筆,來描繪海洋。不同專長的人在此受了彼此的影響,讓學自然科學的人可以寫出平易近人、充滿文采和情感的文章,讓學藝術的人對海洋認識得更多,增加創作的面向與能量。
   
    黑潮基金會所認為的「愛海」,並不是只有一種選項。你可以為了愛海去讀研究所、學潛水、划獨木舟、出海賞鯨,也可以寫詩、寫歌、畫圖、攝影來表現你心中的海,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就是坐在沙灘上、聽海潮、在農曆十五月出時看月光灑在海上,不管是什麼方式,都是感受海的方式。
    
    這樣的精神反映在「海豚的圈圈」這部影片上,便造就了這種「繪本」式的、影像先行於文字和故事的風格。讀繪本時因為文字的敍述很少,許多的細節都蘊涵在圖片之中。「海豚的圈圈」也是一樣,有許多我們出海時,在賞鯨船上感受到的海洋,也蘊涵在這些畫面之中。例如︰出海時悠閒的氣氛、飛旋海豚和花紋海豚兩種不同的氣質與個性、平靜的海面、海豚在海面上活動時造成的粼粼波光,和海豚換氣呼吸的噴氣聲,都是影片中我們想要表現的重點,也是我們希望觀眾在觀看兩次到三次後,可以體會到的感受。
   
    許多黑友們喜歡搭船和出海,在賞鯨船上解說時,也都很努力地想把出海的快樂心情帶給遊客們。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我們會鼓勵遊客們脫去鞋襪去接觸海水、去看海上的潮水和天氣的變化、去感受船在海上起伏的感覺和欣賞除了鯨豚外的其他生物。台灣雖然是座島嶼,但台灣人卻是陸封型的島嶼民族,所以在一生中寥寥可數的出海機會裡,我們努力的把海洋介紹給參與的朋友,希望在離開碼頭到回到碼頭的這段時間裡,能讓大家感受到在海上不同的經驗,能夠喜歡海洋,之後才能夠關心海洋,進而想認識海洋和保護海洋。
  
   「海豚的圈圈」同樣繼承了這股精神,挑選出來的畫面都是我們認為在海上最精華的片段時刻,像果凍一般平靜的海面、令人摒息的中央山脈、海風、飛魚飛掠海面⋯幾乎是把一整個夏天賞鯨船上的最美好時刻都集結在一起了。我們把航行中的感受,想辦法複製到影片中。雖然少了海水的氣味,但我們另外請了知名的阿美族音樂家量身訂做了配樂,用聽覺來補足嗅覺的不足。在這一方面,我認為是成功的,而且音樂反而成了影片最重要的一項元素。如果沒有這樣精準的配樂,「海豚的圈圈」將會非常乾癟而無生氣。
 
    大多數的黑友們都因著一些可以解釋和不能解釋的原因喜愛著鯨豚,對這些人來說,能夠看著鯨豚在台灣的海岸邊悠游就是最大的快樂。還記得當我們第一次拍到飛旋海豚在船頭「飆船」的畫面時,看著電腦上播放著飛旋海豚精瘦的身軀,那流線型的身影中掩飾不住的強健肌肉線條,那麼快速地破開水花,頭頂的呼吸孔一開一闔地換著氣,看得都傻了,一次又一次不停地播放。於是我們也嘗試把整段具速度感的飛旋海豚飆船畫面放進影片中,希望觀眾也可以感受到海豚在海中快速游動、轉身時,那種暢快、自由與生命力。
雖然,在有限的經費和自然環境的限制下,許多夢想中的鏡頭都還無法拍攝到(例如︰空拍、水面下、生產等畫面),而且在攝影和剪接的技術上都還有很多生嫰之處,但是在呈現黑友眼中的海洋與鯨豚這方面,我想「海豚的圈圈」算是有達到要求了。而對於剛接觸台灣海洋和鯨豚的朋友們,「海豚的圈圈」是一個引子,希望能引發更多人的興趣,跨出陸地和海洋的邊界,走進更寬廣、神秘的內太空裡。
 
註︰「黑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志工與工作人員對彼此的暱稱。



【 黑潮觀點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  文 / 徐子恆


作者簡介:

徐子恆,在黑潮別名「蜥蜴」。從2000年持續參與黑潮大小活動,並擔任海上鯨豚解說員;除了紀錄片導演之外,同時也是黑潮「海廢樂團」團長暨首席吉他手、翻譯高手,屬「全能系」解說員。


   專欄介紹       

【黑潮觀點】專欄,是由結合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董事會、工作人員、資深解說員、資深志工等各個領域的夥伴所組成的"黑潮寫作群"所執筆。黑潮觀點的關懷領域遍及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層面,書寫出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蔚然而成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





【黑潮綠沙龍】海洋台灣的真性情。 文/柯金源
    
【黑潮綠沙龍】海洋台灣的真性情。 文/柯金源

     台灣的領海版圖,雖然比陸域轄區大三倍,而經濟海域更是陸域面積的十五倍大,但廣裘豐富的海洋資源,卻被一般人所忽略了。而大部份人認識海洋的途徑,大多借助於少數海水浴場的活動,著實辜負了台灣島四面環海的天然優勢。其實,台灣島上的住民先輩們,大部份是經由水路登島的。後來受到執政者的箝制,除了蘭嶼島達悟族人與漁民,比較了解海洋,並以海營生之外,大部分住民,幾乎成為陸封的動物。
 
    污染的海岸線

    近二十年來,當人們獲得較大的親海空間時,卻同時也發現,海岸地帶已滿目瘡痍,重污染的工業區、過量的港灣、不當的海堤消波塊工程、大小垃圾廢土場林立,而西部綿延數十公里的泥灘潮間帶,部份更受到廢水的污染,已成為重金屬污染區。近十餘年來,海岸更緊跟著平原及山坡地開發的腳步,成為財團聚金的工具,像新市鎮開發區、濱海工業區、發電廠、工業港等等。以雲林縣海線居民為例,他們經常向西遠眺的海洋地平線,已經被一根根高聳的煙囪所取代。
   
    自海岸逐步解嚴以後,海岸及海洋的環境問題也逐漸受到矚目,而近幾年來,海域活動看似已慢慢的活絡與多元發展,譬如海上鯨豚觀賞、珊瑚礁海岸浮潛、藍色公路觀光、水域技術活動等等。但因為缺乏海洋教育的累積與海洋文化的沉澱,海洋環境知識就無法根植。因此,目前的海岸環境還是面臨著危機,海域活動還是傾向速食消費,就連官方舉辦的活動,也喜好嘉年華似的活動,稍嫌流於浮誇。

    海洋立國、海洋國家、海洋文化,是台灣近二十年來,經常聽見的口號,但實質的內涵,還是有待建立。為甚麼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朝四方輻射出海,但大部分人對於台灣的海洋國度,還是那麼的疏離與陌生。
    
   建構優質的海洋環境

    要落實海洋民族的目標,其先決條件,必須建構一個優質的海洋環境,才能吸引眾人的眼光,也才具備海洋立國、海洋文化發展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必須仰賴紮實的常民海洋環境教育、海洋資源調查、發展規劃等等。
   
    台灣的疆域,包含台灣島及周邊十三座小島、澎湖有九十幾座島、金馬地區有三十三座島嶼,南中國海有五座,約一百四十餘座至一百六十座大小島礁。除了少數幾個觀光交通較為便利的島嶼以外,像太平島、東沙環礁、烏坵、北方三島、馬祖、金門週邊等諸島,目前仍彷彿覆蓋著一層神秘的薄紗,一般人還是無法盡窺其全貌,以東沙環礁與太平島為例,許多人聽過這個名字,卻很少人知道她在那裡?這座環礁又是如何的模樣?而目前部份小島因人口外移,大部份的公共設施幾乎閒置,其實可以更有效積極的應用,譬如澎湖縣東吉島現有常住居民只有二、三十人,島上的碼頭、通訊、基礎生活資源皆可支應,可以發展成為台灣海峽的海洋教育園區,再如東沙島的環礁生態,也是一處難得的海洋教育及南海的研究基地。
   
    另外根據了解,台灣的海洋與海岸環境基礎調查資料,相當缺乏,就因為基礎資料不足,導致人們還來不及了解、認識當地環境生態資源之前,環境已被破壞掉了。 譬如﹔桃園觀音大潭海岸,有一處很特別的藻礁生長地,但大部份的海岸地質文獻資料中,大多以沙丘或珊瑚礁岩地質輕輕帶過。當台大海洋系戴昌鳳教授,於1998年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提出現生藻礁及其外沿海底,還有柳珊瑚、造礁珊瑚生長情形時,外界才赫然警覺,原來在綿延數十公里的沙丘地形裡,還珍藏著另類生物礁的奧秘。
      
    
但是,目前這一片砂岸地形中的瑰寶,一般人已快無緣相見,因為牠已被規劃為桃園的黃金海岸開發區。目前,大潭天然火力發電廠已正式運轉,天然氣接收管也完成海岸工程,沿線的藻礁及海岸生態環境已遭受嚴重衝擊。
    
   
據桃園保育人士表示,他們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家鄉就有這麼一處寶地,當珍寶被發現之後,也等於宣告海洋精靈消失的訊息,他們想要親眼目睹或進一步搶救,已來不及了。據學者的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各地區的珊瑚礁,均面臨人為破壞與經濟發展的壓力,大部分珊瑚礁區更遭受到泥沙覆蓋與水污染的危害,而珊瑚礁魚類則因為濫捕的因素,其族群量已減少了一大半。像屏東墾丁地區就是較明顯的例子,當地旅遊、餐飲業者,為了滿足每年高達600萬遊客人次的食宿需求,山坡地開發、違建四處可見,目前所累積的違建案,可能超過千件。加上近幾年遊客開始迷上珊瑚礁魚類及潮間帶的螺貝類、海膽之美味,目前南台灣海域的生物,再度面臨捕撈的壓力。
     
     海洋視野,海洋公民
    
    海洋的視野是無限延伸,但其包容的內力是有限度的,短視近利的豪奪性格,已讓島民嚐到苦果。海洋公民的養成,需要教育與文化內涵的累積,環境資源的價值觀也必須重新確立。

    如果,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那水陸交界的海岸地帶,定是生物蛻變的舞台,萬物在這廣裘的海岸上、爭奇鬥豔尋找出路,千萬年來、潮來潮往、寒暑更替,眾生在這一地帶上獲得生命的滋養,人類更需要細心呵護它,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台灣,不管是美麗或醜陋的土地,都是我們生長的地方,不管是快樂或悲傷,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不管你喜不喜歡,台灣一切好與壞的現況都歸我們所有。


【黑潮綠沙龍】海洋台灣的真性情。 文/柯金源




作者簡介

柯金源導演,在紀錄片界人人敬稱「柯師傅」,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1962年出生在彰化伸港鄉,讓他學習了父祖先輩們的生命韌性,不畏困頓、環境惡劣,正向面對種種的歷練與挑戰。從1980年起,柯師傅選擇一條與同學們不同的人生道路。帶著相機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持續紀錄報導台灣的自然風貌、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1987年,進入平面媒體擔任攝影記者,1993年開始企劃拍攝製作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分別擔任新聞專題之企劃、製作、採訪、攝影、編導,以及社會組召集人與編採組長等行政工作。曾先後參與『我們的島』環境新聞雜誌之「再見海洋系列」,『公視新聞深度報導』節目之海岸破壞、山林保育、環境公害等新聞專題。近三年來,也為了記錄氣候變遷下的環境問題,分別前往北極圈、南極洲、珠穆郎瑪峰山區,拍攝冰川消融之現況。目前擔任「紀錄觀點」節目之環境議題紀錄片製作人。自1993年至2006年,持續十二年,每個月同時於政經、生態類雜誌開闢專欄,前後已累積了二十幾萬張環境記錄圖像、四百多篇專題深入報導,與三本著作專書,以及約二十萬字有關台灣田野調查文字檔案。而電子媒體的作品,則包含人文紀實節目、環境新聞深度報導、紀錄片等等。另外,也為了環境教育與推廣環境紀錄工作,每年約接受二十場的專題演講邀約,如大專院校與各級學校、社區大學、非政府組織等等。自1997年起,他也曾先後獲得與入圍國內外70餘個重要獎項,包括【電視攝影金鐘獎】、【教育文化獎】、【金鼎獎】、【台灣永續報導攝影首獎】、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台北電影節【紀錄片首獎】、【韓國綠色影展】、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最佳電視節目獎】與【最佳觀點獎】等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以及美國【CINE金鷹獎】等等,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海洋、生態紀錄片導演。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看啥小魚可以吃】 飛魚卵面面觀 文 / 陳雅芬
     
        7月8日,漁業署規定的飛魚卵採捕期提早結束,原因是限捕量300公噸已超額至320餘公噸,導致較晚至東北角採捕飛魚卵的澎湖漁民血本無歸,群起抗議。
  自2008年起,漁業署規定限期限量採捕飛魚卵,限於每年5月至7月(去年至7/15、今年原訂至7/31)採捕300公噸;並於去年起,要求捕飛魚卵漁船必須插上橘色旗子,並在報關出港前簽署切結書。種種作為無非是保護繁殖期的飛魚,基於「有卵才有魚」的理念,保育飛魚卵就是保育飛魚族群數。
 
【看啥小魚可以吃】 飛魚卵面面觀    文 / 陳雅芬

 
「海上黃金」飛魚卵
 
  台灣迄今對於飛魚的研究並不深入,依據中研院邵廣昭研究員主持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網路版資訊,目前全世界紀錄到的飛魚共有81種,而在台灣就發現了26種,佔三成二,有四翼的、雙翼的,成魚有身長近一尺的、也有小到不足半尺的;但對於不同種飛魚的行為、分佈時空等資料,尚處於半知半解的階段。據漁民觀察,有許多族群會聚集到東北角至彭佳嶼、龜山島海域產卵、也有許多族群據推測是遠離島嶼到大洋中產卵。漁民多以魚體大小來分類,蘭嶼和花蓮的原住民捕捉的是大型飛魚,而會到東北角海域產卵者絕大多數則為小型飛魚,後者因為體型小又多刺,因此東北角只有飛魚卵產業,而不捕飛魚。
  目前全世界的飛魚卵三大產地包括台灣、印尼、秘魯;其中,台灣的飛魚卵因保存及加工技術佳,品質為世界第一,口感和色澤超越其它產區,素有「黃金卵」美譽,絕大多數外銷日本、部份有生產履歷者則銷往歐盟,豐收的年頭,單一收購公司一年就外銷40貨櫃。
  台灣最大的飛魚卵卸貨點是基隆八斗子漁港,其它依規定可讓飛魚卵漁船進出的港口包括野柳、深澳、梧棲、澎湖。其中,八斗子是採捕飛魚卵最具傳統的漁港,至少從40年前開始已有經濟行為,漁民以「撈」馬尾藻的方式,把飛魚最喜歡的「產房」馬尾藻撈上船,賣給收購飛魚卵的商人。但由於飛魚卵汛期同樣是小管汛期,因此八斗子現在幾乎沒有漁船專捕飛魚卵,自大約30年前,由來自澎湖的漁船逐漸取而代之,今年到東北角捕飛魚卵的澎湖漁船就有189艘,他們訂作特製的「草包」,串連漂浮在海上,模仿馬尾藻在海面隨浪起伏的特性,引誘母飛魚前來產卵,再回收草包收成成團的魚卵。
  澎湖漁民呂先生表示,五、六月份,澎湖海域的魚種不論是高價位的鯛魚、石斑或是低價位的鰹魚和雜魚,大多處於產卵期,放棍(延繩釣)牠們不愛吃餌、放流刺網牠們也不觸網,漁民捕不到魚,迫於生計,才群起航行二百多浬到東北角捕飛魚卵。
 
「捕飛魚卵是仁慈的」
 
  呂先生說,母飛魚不像許多魚種一樣,產卵後即死亡;她們在一地產卵後,會到別處繼續產卵,「我們只採卵、不抓魚,難道不是保護飛魚的方法?!」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陳永松證實了漁民所觀察到母飛魚會一再產卵的情形,他的研究顯示,母飛魚產卵後生殖線會恢復發育,待下次成熟後再度產卵。
  飛魚卵加工業者薛先生也強調,「這種捕撈方式是最仁慈的,因為我們不抓母魚;比起其它漁業抓整尾成魚,讓魚連產卵的機會都沒有,這也許是飛魚卵產業能永續經營這麼多年的原因。」薛先生也透露,在恆春、台東、宜蘭,有少數漁民在飛魚卵成熟到八分左右時,即捕捉母飛魚剖腹取卵,這才是不給飛魚生養機會的粗殘作法。
  捕飛魚卵已有十六、七年的呂先生,以及一家兩代從事飛魚卵收購生意的薛先生都表示,如果東北角海域的潮流、水溫適合,兩個月的飛魚卵產期就能捕到上千噸的卵,原料產值近2億元;若是海水環境較差、端午節前後的雨水不多,平均也有六百噸左右的收獲--除了少2006年不知為何,收獲不到二百噸。
  因此,對於漁業署於2008年訂出年捕300公噸的限量政策,他們都質疑:評估基礎何在?為什麼是300噸而非500噸或100噸?飛魚族群量的調查資料是否足夠?捕飛魚卵對於飛魚繁殖的影響究竟到達什麼程度?為什麼其它國家都不管制飛魚卵產業,唯獨台灣要嚴格管制?
  由於飛魚卵產業從業者「拜託」飛魚產卵都來不及了,自然不願意見到飛魚族群數減少,因此他們異口同聲表示「願意接受管理,但是要合理」。
  呂先生認為,政府如果要保護飛魚數量,更應該管制捕捉量,但必須和飛魚卵收購商協調提高收購價,以顧及漁民的生計。
  此外,呂先生也指出,近8年來大陸漁船在兩岸的重疊海域、甚至越界採捕飛魚卵的情形非常嚴重;雖然5至7月是中國沿海省份的禁海期,但有許多未接受政府補助的木製小船、或只接受少量補助的小型鐵殼船,蜂擁前來台灣東北角海域搶捕飛魚卵這種「海上黃金」,今年有二百多艘中國漁船,往年更有上千艘的紀錄。如今台灣年限捕量300公噸,但飛魚卵的產量遠不僅此,其它的等於拱手送給中國漁船,漁民咸認這樣的管制措施不啻於「資匪」。
  薛先生則依多年經驗提出「恐怖平衡」的經濟行為理論:漁民看天候和潮流就知道出海能否豐收,如果飛魚卵量不夠,出海一趟不但花時間更要花油錢、草包錢,入不敷出,他們出海意願就不高;而若漁民觀察出海能夠豐收,則會大量採捕飛魚卵,即使量多價賤,也能以數量彌補價錢,直到收購商降價到底線,漁民已無利可圖,自然就會停止採捕。薛先生認為這不妨視為一種以經濟理性促使飛魚卵產業永續經營之道。

【看啥小魚可以吃】 飛魚卵面面觀    文 / 陳雅芬

 
要不要吃飛魚卵?
 
  目前飛魚卵除了外銷,國內也有業者研發出飛魚卵創意食品,例如飛魚卵香腸、飛魚卵冰品。八斗子的海鮮創意食品開創者「蝦冰蟹醬」負責人薛麗妮表示,靠海吃海,當人們知道海產可以吃出這麼多花樣時,才會去珍惜海洋資源,進而去保護海洋動物的棲地。
  陳永松教授表示,可透過產官學合作,運用「標本船」來蒐集飛魚族群量與飛魚卵捕捉量之間的關聯性資料,因為「現在最迫切的是要取得較正確的科學數據以建立資源管理模式」。
  針對飛魚卵產業是否明確導致飛魚產量減少的問題,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張水鍇教授也指出,由於飛魚的分布與環境因子有顯著相關性,異常產量的幅度與聖嬰現象的強度似乎有正相關:1997年聖嬰現象較強,2004年較弱,飛魚產量也呈相同關係。因此飛魚產量的變動,除了和漁捕壓力有關外,也可能受到環境變動的顯著影響;不過,目前我國在飛魚時空分布資料的蒐集及與環境因子相關性研究上還相當缺乏,所以無法有比較明確的結論。
  飛魚以浮游生物為主食,有時也吃小魚,牠們是海洋食物鏈裡的低階物種,是鬼頭刀、鮪魚及部份鯨豚的食物。當我們在享用口感Q彈、咬下去「卡滋卡滋」還會「爆漿」的一顆顆飛魚卵時,也應該思考:我們是不是吃掉了飛魚繁衍的機會?是否正在與海洋生物「搶食」而可能導致食物鏈斷層?人類身為食物鏈最高階掠食者,理論上什麼都可以吃,實際上是否需要什麼都吃?
所謂「經濟理性」,是在商言商、「真理性」或「作伙死」──大量採捕導致漁民和收購商都無利可圖、飛魚卵也沒有孵化的機會?另一方面,當大家品嚐海鮮冰淇淋、飛魚卵香腸、淋上飛魚卵醬的果凍等另類海產加工食品時,我們只是用味覺去讚賞食品的創意且想要一吃再吃、還是會因此產生更多友善海洋的思考──例如:透過創意食品提高海產附加價值及原料產值,以提高漁民收入進而減少捕捉量,讓海洋生物有休養生息的機會;或者,因此了解海洋原本可以提供這麼多樣的生物資源,但卻可能被人類利用消耗完,從而懂得珍惜海洋資源……



作者簡介:
陳雅芬,別名「仙女」,莫名其妙從西部大城遷居花蓮的流亡份子。喜歡與海相關的一切,痛恨破壞與海相關的一干事務。在本會早期草莽年代曾擔任會務人員、顧問,現為志工,也是「黑潮書寫」專欄撰稿人。


       專欄介紹        
【看啥小魚可以吃】專欄從黑電60期開始增設,每月刊載。專欄的立意是為了讓大眾更了解如何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提醒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盤子裡的食物,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地球日電子報NO.13》補貼不公核電三點全漏 相約2014地球日在相見@【地球日電子報】
本期目錄
【本期主題:海的臉孔,鏡頭的記憶。】 文 / 黑編亮
【 黑潮觀點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 文 / 徐子恆
【黑潮綠沙龍】海洋台灣的真性情。 文/柯金源
【看啥小魚可以吃】 飛魚卵面面觀 文 / 陳雅芬
【黑潮活動快訊】

各位好!
最近的天氣漸漸炎熱,有冬眠習性的黑潮在這時候漸漸甦醒,為夏天的來臨暖身預備,一連串的活動都即將展開!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 PHOTO ID募款計畫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 

用愛,給我名字吧!
然後,記得用你給我的名字來想念我……

在過去兩個365天的日子裡
黑潮「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Photo ID募款計畫」
讓200隻野生的花紋海豚成為有名字的海豚

200個名字是200個故事
200個名字是200個希望的可能
更多希望的更多可能將從第201個名字開始延伸
更多名字的故事將會繼續擺盪在海洋與陸地之間

以愛命名,不是禁錮的認養,而是自由的祝福

2013年,等待名字的花紋海豚已經排隊等待
來吧,陸地上長腳的人們
用愛,給牠名字
然後,記得用你給牠的名字來想念牠……

*贊助捐款方式:請詳見【2013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專用捐款單】

完成捐款手續、填妥〔2013認養你的第一隻海豚專用捐款單〕,請郵寄或傳真捐款單至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本會確認後,將依據捐款順序以e-mail方式告知鯨豚認養號碼,捐款收據及賞鯨券以郵寄方式寄出。

 

 

  •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  

為協助推動台灣『研究生從事海洋生態、海洋文化與海洋教育等相關研究』、『大學生與高中生科展等方式』、『社團及民眾推廣海洋保育相關活動』、『社會大眾以各類型創作突顯海洋保育重要性』等四大主題,由吳鄭秀玉女士每年提出100,000元成立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以鼓勵研究所、大專及高中學生、社團及民眾參與海洋相關研究及海洋環境保育活動。 *參加辦法

 

 

 

 




黑潮出版品

想要擁有黑潮出版的相關產品嗎?想要可愛的鯨豚身影陪你度過安靜的閱讀時光嗎?想要鯨豚朋友陪你藍洋洋一整年嗎?擁有更多獨家的黑潮出版品(刊物、繪本、書籤、明信片、筆記本...)
好心動~~我也要買


 {{ 黑潮商品實體寄賣點 }}                       

>>花蓮市  

 @時光二手書店

花蓮市建國路8號
03-8358312

@舊書舖子
花蓮市光復街57號
03-8344586

@O'rip 有禮門市
花蓮市 節約街27號
03-8332429
時間:11:00-20:00

@多羅滿海上娛樂公司
花蓮市民權路37號
03-8333821

@七星潭遊客藝文中心
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79巷5號
03-8221592

@飲冰室書店
花蓮市博愛街154號
03-8344292

 

【在地,美好實踐齊步走】

 o’rip 

O’rip部落格  

http://www.orip.com.tw/
03-833-2429
orip.trip@gmail.com
--------------------------


 花蓮好事集 
 
【友善耕作的農夫市集】
日期:每個星期六
地點:鐵道文化園區二館 時間: 9:00~13:00

好事集   
http://hualienfm.blogspot.com/
花蓮福建街與福町街的交叉口



-------------------------

  樸門  
P20121221@gmail.com
http://hualien-permaculture.blogspot.com/

 

-------------------------

【黑潮編輯室註】 美好生活,不是一個人、一個組織的實踐而已。而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一群人、分別從多個層面與生活面向去實踐、相互連結而成的生活網絡。生活在東岸,俯仰於花蓮的大山大海之間,許多人們共組了這樣的生活願景。這是東部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也與黑電讀者們分享花蓮在地的好活動、好訊息。本編欄為定期式編欄,也歡迎其他團體有好活動一同託播!
託播訊息請寄到黑編亮信箱: chiaur333@gmail.com  




 

【黑電編輯室】

     感謝黑潮電子報讀者對黑電長期以來的支持與收看,黑潮電子報發行至今,已達到78期,其中累積了許多的議題和觀點,都是黑潮想要與諸位讀者們分享的;而我們自己也希望藉著一次次主題規劃的方式,更加細緻、深刻地關心和舖展我們長期關注的生態主題。議題的關注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參與和累積,因此從今年初開始,黑潮電子報從月報改為雙月報,但每一期的專欄幅度和討論主題卻是雙倍的,以期在多一點時間的醞釀之下,可以更專注在當期的主題之中深化議題的面向。此外,要向諸位讀者報告的是,由於負責<有漁>專欄執筆的黑潮夥伴律清於幾個月前逝世,因此,從本期電子報開始,<有漁>專欄暫停刊登,請有興趣的讀者暫且稍候,後續黑潮電子報會再規劃其他專欄的發展,敬請諸位讀者見諒。

 

        許多黑潮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黑潮一直扮演著「花蓮破報(pots)點」的角色!從2006年開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為花蓮地區唯一的「《破周報》寄送點,寄送量從剛開始的50份,到2009年增加到100份的派報量,每週再由黑潮志工們擔任「派報生」的角色,將100份《破周報》分別發送到花蓮縣文化局、樸石咖啡館、時光二手書店、舊書鋪子書店、瓊林書店、松園別館、39號招待所、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方舟咖啡館……等花蓮在地的文化點,便於花蓮地區的讀者們索取;2009年開始,除了《破周報》之外,黑潮也同時為另一份優良民間刊物《犇報(月刊)》做為東部地區的發送點,每個月與《破周報》同時派送到上述各點,期待在花蓮地區扮演著「文化窗口」的角色,讓花東地區與台灣各地(西部、北部)在文化資訊與閱讀版圖能夠「同步、零時差」!想要免費索取《破周報》、《犇報》的黑電讀者,也歡迎到黑潮基金會索取喔!



                                      

【2013年7~8月捐款感謝名單】


【2013年7~8月捐款感謝名單】


2013年7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蔡閔傑、蔡中岳

300元/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林芝因、何昀

310元/陳至瑩

500元/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徐子恒、陳麗珠

600元/邱靖閔

1000元/陳慧書、林明憲、郭睿軒、曾永平、潘恒梅、吳志浩、詹嘉慧

1500元/林美芬

2000元/蔡榮華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300元/陳俐璇、朱米靜

355元/賴玟錦

500元/Zubine、陳品如

1000元/黃愷文、匿名者(葉先生)、匿名者(賴小姐)

1500元/吳紫棻

定期捐款  

1600元/黃菁瑩  



單筆捐款 

200元/鍾良瑾、許靜雪

轉寄『【黑潮電子報第61期】海的臉孔,鏡頭的記憶』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