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延續大海的饗宴】 文 / 黑編亮
小小餐桌大學問!!
隨著近年日漸發燒的海鮮議題,不知道愛吃海鮮的您在觀察餐桌"盤中魚"的肉質是否鮮甜、價格起伏如何之外,是否曾經進一步思考:這些魚從哪裡來?一碗粥裡面吃了多少的魚苗?一口香酥炸魚蛋是幾千幾百億個來不及孵化的小生命?愛吃海鮮的你我,戒不掉海味的鮮美與渴望,難道不曾擔心過"如果再也吃不到了怎麼辦"的問題嗎?愛吃海鮮有罪嗎?要怎樣吃才不會有"破壞生態平衡"的擔心與罪惡感?究竟要怎麼挑海鮮呢?
這一期黑潮電子報,以"海鮮"為主題,特別邀請了魚類專家陳永松老師來告訴我們"如何挑海鮮",而辦公室主任賴威任也以各縣市大肆舉辦"海鮮祭"的流弊為文,提醒海鮮炒作背後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掏錢的消費者! 看來,海鮮的議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談得完的,畢竟民以食為天,談到吃,可是一籮筐可說的呢!!
為了更完整地討論海鮮議題,從這一期開始黑潮電子報新增了一個【看啥小魚可以吃】專欄,日後將連續刊載海鮮田野調查計劃中陸續發掘的海鮮故事。本期 "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一文,乃是執行長泰迪的開篇之作,文中精確地點出了國人對於選擇海鮮的盲點與不熟悉,而這更是我們需要對"盤中魚"盡力去討論與了解的部分。
精彩美味的黑電60,邀請您細細品嘗。
特別介紹
刊頭圖: 攝影-Lemin、設計-張卉君
刊頭字: 王坤煌-高雄六龜在地素人藝術家 特別贈字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封面故事: 從花蓮港出海回來的路上,經過亮晃晃的魚市場,海鮮攤位前的水族箱裡氣泡波波地冒著,挑逗著饕客們渴望海味的味蕾....【看啥小魚可以吃】專欄預告!! 文/張泰迪
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如果你問討海人:「什麼東西最好吃?」,他會說:「自己抓的魚最好吃。」
如果你問農人:「什麼東西最好吃?」,他會說:「自己種的東西最好吃。」
如果你問我:「什麼東西最好吃?」,我說:「自己煮的菜最好吃。」
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我們甚至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演化,是以食物為核心。傳統部落裡獵人享有崇高的地位,因為他們提供族人蛋白質的來源;世界幾個古文明的發源地,因為農業提供穩定的食物生產,而發展成龐大的帝國;同樣的也有許多文明,因連年飢荒而滅絕。『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食物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人類學會直立以來,每天辛勤勞動只為求三餐溫飽,採集、漁獵、畜牧、農耕,人們生產自己所需的食物,與老天爭一口飯吃。獵人們小心翼翼保護獵場,農人們細心照顧土地,並用崇敬的心感謝上天賜與食物,絲毫不敢浪費。
工業革命後,許多人離開獵場離開土地湧入城市,人們不再直接生產食物,而是用勞力換取金錢,再購買食物。當金錢展現它的無所不能後,獵人們發現獵物也可以換成錢,然後購買先進的獵具,更有效率的打獵;在綠色革命後,農人們也發現金錢換來的肥料與農藥,大大增加產量,改變了以往看老天爺臉色的苦日子。於是獵場不再被保護,土地也沒人照顧,金錢換到的不只是食物,還有更好的生活。
食物與人類的關係悄悄改變了。
我們學會如何在迷宮般的大賣場找到販售蔬果的貨架,卻對於這些蔬果是長在樹上或土裡一無所知,更別說是在哪裡?由誰?以及如何被種植出來的?空蕩蕩的獵場,獵物絕種後,獵人也跟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業化養殖場,用極不自然的方式畜養動物,再毫無尊嚴地將他們屠宰。
食物不再是上天的恩賜,而是一門生意。
於是,我們對於吃下肚的東西越來越陌生…
我們吃下工業化種植的蔬果,讓土壤鹽化、自然棲地消失。
我們吃下工業化畜養的動物,破壞雨林、賠上健康。
我們吃下許多化工產品的食物添加物。
我們吃下一件又一件的黑心食品。
終於,人們開始反省自己與食物的關係。
我們是不是該對自己所吃的食物負責,而不是由食品製造商決定我們該吃什麼。我們更不應該只貪圖便利、便宜而任由批發商從中剝削農民,間接傷害了土地。因此,當我們承諾要重拾和食物的依存關係時,表示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力氣,去購買(或生產)食物,就像有人推行有機農業運動、建立農產品產銷履歷,或成立共同購買合作社等方式,鼓勵大家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重新建立對食物的尊重。
很快的這一股風潮不但席捲全世界,也從陸地吹向海洋。
不同於幾乎被破壞殆盡的陸域,廣闊的海洋環境因範圍廣大、航行漁撈技術的限制,直到晚近才受到人類活動影響。但就像貪婪的獵人將獵物趕盡殺絕一樣,人類數十年來對於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加上沿海環境受污染等因素,海洋生態已經岌岌可危,更有科學家警告到2048年人類將無魚可吃,面對這樣的警訊,先進國家已開始推動「海鮮選擇指引」(Seafood Guide),透過食用對海洋比較友善的海鮮種類,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生產者(漁民),以維護海洋生態的永續。但事情真有那麼容易嗎?
與挑選海鮮比較起來,挑選蔬菜容易多了。
選擇蔬菜時,我們會考慮在哪裡種的?碳足跡越少越好。用什麼方法種的?越接近有機農法越好。誰種的?有生產履歷或認證標章比較好。但挑選海鮮時,需要考量的複雜度遠超過我們想像。若是野外捕撈的海鮮,得考量捕撈方法對環境有沒有傷害?有沒有過度捕撈和混獲的情形?族群數量多寡與大小?性成熟年齡長或短?是不是珊瑚礁魚類?是不是生態金字塔頂端的高階物種?有沒有良好的漁業管理?若是養殖的海鮮,則要問是否為完全養殖?吃哪一種飼料?對環境有沒有影響?養殖用水來源?會不會影響到野生的族群?
看到以上這些問題,不禁讓人後退三步,我們該如何在研究所般的高深題目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呢?還是乾脆就完全照著專家提出的「海鮮指引手冊」就好啦!
不過我們終究得要為自己的食物負責,完全聽信別人(不論是專家或者食品商)的意見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其實問題似乎出在我們對於海洋的不了解。
我們對海洋生物不夠了解,所以不知道他們的族群量、性成熟年齡、在生態系中的地位;我們對於漁民不夠了解,所以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辛苦的把魚捕上來,也不知道不同的漁撈方式究竟怎麼一回事;我們對於海洋環境也不夠了解,所以無法判斷哪些棲地該受到保護,又哪些物種對於生態系至為重要。
在眾多的不確定中,漁民、專家學者各界唯一有的共識,是人類確實對海洋資源造成明顯的影響,打破了海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想像。漁民的漁獲量越來越少,收入不如以往,市場上的魚,體型也越來越小;學者專家更是頻頻提出海洋生態即將崩潰的警告。
人類身為食物鍊的一份子,必須倚靠海洋生物才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為了不重蹈陸域獵場消失的覆轍,我們都應該及時行動,建立真正永續的海鮮文化,希望維持海洋生態的平衡。除了「海鮮指引手冊」提供消費的參考外,我們更需要積極的認識、了解海洋生物和環境,光知道挑選海鮮的原則並不足夠,因為有原則就有例外,況且對於好與壞的評斷,通常是比較得來的,標準也許會因地因時而改變。例如依照「底食原則」,不要只吃金字塔頂端的魚類(如黑鮪魚、鯊魚),因為他們種類多、數量少、生命週期長,而建議食用食物鏈底層的魚類(如鯖魚、沙丁魚),因為他們種類少、數量多、生命週期短,但這個原則卻不適用於「魩仔魚」,因為捕撈魩仔魚的漁法同時會捕到其他仔稚魚,產生嚴重的混獲,影響生態甚鉅。
到底怎麼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呢?也許沒有不變的答案,但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的食物。為了讓大眾更了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闢了「看啥小魚可以吃」專欄,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誠摯地邀請大家跟我們一起踏上這場冒險旅程,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
作者簡介:
張泰迪,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在黑潮的工作資歷甚長,任期內推動"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成績斐然,人稱"海廢王子",對於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有著千絲萬縷說不清的複雜情感!
[黑潮編輯室]
【看啥小魚可以吃】專欄將於下一期黑潮電子報之後開始連載,介紹更多海鮮相關的故事,喜歡黑電也喜歡吃海鮮的讀者們敬情期待喔!!!
延伸閱讀 : 1.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全民挑海鮮』網站
2. 廖鴻基,< 拒吃魩仔魚>
【 黑潮觀點 】一口300元之後 ! 文/賴威任
自2001年開始,屏東縣政府首次舉辦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將這進行多年的漁業行為重新包裝,成功地將傳統黑鮪魚產值大大提升,進而帶動屏東整體觀光發展,也造成一口黑鮪魚價值300元的奇特景象。
根據漁業署每年所發佈的「漁業統計年報」,屏東在尚未舉辦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之前,黑鮪魚的價格在1999年是每公斤226元、2000年是265元;而在2001年首次舉辦活動後,黑鮪魚價格較前一年漲幅將近五成,每公斤價格為396元,將近400元;2002年,價格則首次飆破500元而來到503元,往後幾年的價格從此居高不下:2004年為566元、2005年為568元、2006年為533元、2007年為稍降的485元、2008年為574元…在短短幾年間,確實創造了「黑金」傳奇,提升漁民的經濟收入,帶動地方觀光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然而短短幾年之中價格呈現倍數漲幅是否合理、是否讓食用黑鮪魚也有了階層及地位象徵──則是另一個可討論的觀點。
除了黑鮪魚價格越來越貴,另一個數字的呈現則不免令人擔憂。在2001年舉辦活動的當年,屏東黑鮪魚的漁獲噸數為1567公噸,隨著活動年年舉辦,黑鮪魚捕獲的噸數卻是呈現下滑現象,在2006年首次跌破1000公噸而來到991公噸; 2008年甚至僅有764公噸。研判捕捉漁獲的減少恐怕不是漁民因擔心日後捕捉不到黑鮪魚而少捉一些,而是大海當中的黑鮪魚真的減少了!
每當有人質疑,黑鮪魚捕捉數量因活動舉辦而捕捉過多時,政治人物總在媒體前宣稱:黑鮪魚捕捉的尾數都維持一定,並未因活動而增加。但對照此說法,漁業署發佈的訊息呈現捕獲噸數卻越來越低──可想而知,要不是漁業署發佈的資訊錯誤就是政治人物在說謊;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即是補獲的黑鮪魚體型越來越小。目前正在舉辦的2010年活動,媒體的報導更證實了這樣的推論,根據2010年5月26日的工商時報指出,截至當時為止,拍賣漁獲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六成,僅有292尾。東港區漁會表示數量不及往年的原因,包括了長年捕捉、魚源大減。黑鮪魚數量少,供需市場失衡的情況下,市場拍賣價格每公斤售價在1,200至1,500元之間。至此海中的黑鮪魚數量可說是越來越少、體型越來越小、只有售價越來越高。
然而這樣的結果,起因卻是一場由政府帶頭的生態殺戮。當總統、行政院長、屏東縣長…等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傾國家之力或是運用媒體將黑鮪魚塑造成觀光主角,硬是將海鮮文化的殺戮包裝成觀光政策,更加速了黑鮪魚的滅絕。當海鮮美味變成一種觀光導向,經由炒作而讓價格維持在一個高檔,「海鮮文化」最後凌駕了「海洋文化」,帶來的就是更大的殺戮!而未來可預見的會是惡性循環,黑鮪魚數量愈少、價格愈高、漁民就捕得愈凶,炒作起來就更有價值。想想黑鮪魚何其無辜,因為這場政府帶頭鼓勵、媒體大肆報導誘使人民選擇單一物種的奢侈豪華大餐,最後的結果讓牠的數量急劇減少。
儘管以活動來促銷地方產業和經濟發展是重要的,然而類似的活動難道不能以推廣「海洋文化」的角度來考慮嗎?台灣四面環海,從基隆鎖管季、桃園竹圍魚鑫節、石門活魚節、新竹烏魚節、台中梧棲西濱藍帶嘉年華、嘉義東石蚵貝藝術節、高雄永安石斑魚節、彌陀虱目魚節、梓官烏魚節、茄定烏魚節、屏東東港黑鲔季、恆春飛魚季、宜蘭頭城鑫節、南方澳鯖魚節、花蓮曼波魚季、台東成功旗魚季、澎湖風帆海鱺節、菊島海鮮節、金門海灘花蛤季…等各類型觀光海鮮節,大概除了不靠海的南投之外,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從本島到離島,都可以見到政府無不卯足全力,推出各類型美其名讓民眾來體驗漁業文化、實則變相鼓勵民眾不分青紅皂白狂吃海鮮的觀光活動。試著回想,有多少是您曾經參加過、並因此深刻瞭解各個魚種及其生長環境的生態活動?亦或只是到了現場花了大錢滿足口腹之慾而已!上述的這些活動為何就只能停留在低層次的使用漁類資源、消耗自然資源的方法,而不能是強調漁業體驗、讓資源永久延續的活動呢?且若真非得要從海洋生物當中挑選特定物種做為主角,請不要選擇野生的動物,或是食物鏈中屬於較高階的;筆者認為較可行的方式是挑選人工養殖、或是食物鏈中較底層的生物,如此對於生物族群的數量及繁衍所帶來的衝擊也相對較低。
政府真的應該避免再用這種造勢的方式迫害海洋生物!據悉已經有政治人物提到要將台中梧棲塑造成「白鯧魚」的故鄉──根據漁業統計年報的資料,其實白鯧魚漁獲最多的地方是在新竹,並非在台中;而本來就屬高價位的白鯧魚,在經過活動的大力宣傳後,價格會呈現多大比例的漲幅,同樣也值得做後續的觀察。
所以,白鯧魚,祝你好運,也希望我媽下次在攤販前選擇購買你的時候,不會哀嚎怎麼貴得那麼離譜!!!
(上圖攝影:金磊、下圖攝影/陳雅芬;配圖:編輯室)
作者簡介:
賴威任,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資深解說員,曾任多羅滿賞鯨公司專案企劃、台灣觀光學院兼任講師、花蓮縣政府旅遊服務中心專案經理。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辦公室主任。
專欄介紹
【黑潮觀點】專欄,是由結合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董事會、工作人員、資深解說員、資深志工等各個領域的夥伴所組成的"黑潮寫作群"所執筆。黑潮觀點的關懷領域遍及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層面,書寫出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蔚然而成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
【黑潮綠沙龍】消費者如何挑海鮮。 文/ 陳永松
報上說今(2010)年東港黑鮪魚的捕獲量創歷史新低,數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若往後還是如此,不用說遲早將列入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的保育名單,這也告訴我們海中珍饈是是禁不起人類無止盡的消費,未來如何捕對魚、吃對魚將是基本的公民素養。
又前陣子(6月間)在99年度全國模範漁民舉辦頒獎活動致詞時,幾位模範漁民不約而同說出越來越捕不到魚的心聲,尤其捕「魩仔魚」讓其他更多的漁民陷入困境。而往年也有宜蘭地區的漁民抗議其他縣市漁船越界捕撈魩仔魚的問題。所謂「魩仔魚」據研究其魚種組成有日本鯷、刺公鯷及異葉公鯷等出生在1-3個月內呈透明狀之鮆科稚魚為主,又因其以細網目的雙拖漁法作業在特定時期可能會誤捕到其他一兩百種魚類的幼苗,所以捕撈「魩仔魚」並不是一種好的漁業資源利用方式。但漁政單位為照顧少部分漁民的生活及所謂對傳統作業漁法的尊重,遂規定在魩仔出現最多的每年5月1日到9月15日間,各縣市可選擇3個月為禁捕期。以宜蘭縣為例,6-8月此三個月期間禁捕魩仔魚,然而此地漁民抱怨說到9月開放捕魩仔時已減少許多,屆時已無捕撈誘因了。然而為何此時(7月)仍是禁漁期,但到頭城大溪漁港仍有現撈的魩仔可買?據說在禁漁期時漁民的變通之計,就是凌晨出海在不得使用拖網的近岸地區作業幾小時,然後在清晨管制較鬆時回港卸貨。因此,即使自民國98年起魩仔魚有逐年降低容許總量的漁業管理規定,但在執行面仍有待落實。
逐年降低捕獲魩仔魚的容許總量或許是目前台灣在盱衡漁民生計與資源保育兩相拔河下,不得不然的妥協作法。但在國外環保較先進的國家如個人較熟知的英國,非但不會利用這種竭澤而漁的手段,恐還會招致環保團體大動作的抵制,讓供應者及主要銷售通路的業者(如超市)列入黑名單而拒絕消費,在群起圍攻與抵制購買下,最後不得不改弦更張尊重主流民意。而推動這種永續利用最力的兩個環保團體,其一就是環保界的龍頭大哥--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其二是海洋保育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但兩者的友善名單與黑名單不盡相同,雖稍有差異,但基本精神倒是相近的。
綠色和平組織認可的「永續海鮮(sustainable seafood)」必須經由良善的漁業利用方式而來,這種方式不會造成目標魚種的族群數目下降,且不會對同在生態系裡的其他生物種造成傷害,這些傷害包括食物短缺、誤殺、或者是對環境本身,這種定義其實是太廣泛且含糊的。故後續工作須把永續海鮮的名單清楚列出,而最早的友善名單只包括延繩釣的鯖科魚類、海鱸鯛科魚類、養殖的貽貝(淡菜)、鯡魚和延繩釣的鮪魚,現已列入更多的選項。不論如何列出名單,對於漁業界並不討喜,尤其綠色和平組織直接將養殖的鮭魚和蝦類列為「非永續」海鮮。而要落實「永續海鮮」名單的策略除了訴諸消費者教育和道德認同外,最重要的是給予掌握通路的大超市業者道德壓力,因在英國七成以上海鮮的購買是透過超市進行,故若在超市這個源頭就開始落實永續海鮮來源的策略,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除了最早加入的馬莎超市(Marks& Spencer)符合綠色和平組織的政策外,目前其他的大超市在持續幾年的壓力下幾乎都已跟進,這是靠綠色和平組織也訴諸消費者給予超市的間接壓力所致,如鼓勵消費者填寫「鰈魚卡」再回寄給大超市,在多方壓力下,這些大超市才陸續跟進,果真落實消費可以改變世界的理念。接下來綠色和平組織要讓一些餐館及大廚也響應此運動,主要是大廚洞見觀瞻足以影響顧客的消費行為,如推出「透過海鮮看見生命(Seafood See Life) 」的活動。藉此台灣的一些名廚是否也要盡些社會責任以落實永續海鮮的觀念呢?
而對永續漁業認驗證最具公信力的團體--MSC,其甚努力推動環保標章(Eco-label)的魚類,但其中的有些魚類並未獲得綠色和平組織的永續認同。然而綠色和平組織也順應其他環保團體或水族(博物)館所訂定的類似建議購買名單,黑名單包括養殖與捕撈的暖水性蝦類,主要考量是底拖漁業對混獲生物的傷害和紅樹林的砍伐衝擊,養殖鮭魚列入則是因為可能造成魚病傳播和以野生捕撈魚類做魚粉不資源利用效益的疑慮。
綠色和平組織有全球280萬會員,光在英國就有22萬人,另MSC也有500名加入會員(團體),這些積極的環保團體長期以全體的努力持續予大超市採購壓力,終於讓這些大超市做出改變,是以長期的施加環保壓力還是有效的。台灣前幾年也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推出挑海鮮名單,個人也參與評審,但因是第一次試辦,故當時委員會在資料不足下並未將一些敏感的名單列入,殊為可惜。現今若有團體或單位能儘快地審時度勢,依照台灣漁業的產業特性及科學數據,定出一般性可多食用或建議可食用的名單,如此也可讓魩仔魚不會年年成為民怨的主角。
消費者如何挑海鮮攸關海洋的未來,我們要告訴餐館及漁民不吃哪些數量少且有爭議的魚類,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將來漁民捕不到我們喜歡的大魚,而大魚又依賴如由魩仔魚組成基礎食物鏈的聯結網絡,所以我們還能繼續吃魩仔魚這個海鮮源頭嗎?
作者簡介
陳永松,英國史特林大學水產養殖/水域環境管理博士。現為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海洋生態學、生態學、箱網養殖、水域環境模式化分析...等,擔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全民挑海鮮計畫」諮詢委員,推動永續海鮮的概念。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