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1─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商品化的迷思 |
健保改革的導火線在於健保的虧損。自1995年台灣開始實施全民健保以來,支出不斷增加,從1996年的2千3百多億元到2008年的4千2百多億元。短短13年,健保耗費幾乎增加一倍,平均每年增長率高達8%,造成台灣全民健保體系巨額的虧損,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楊署長是當年台灣建立全民健保體系的主要規劃者,對於台灣全民健保的財務罩門知之甚深。這是衛生署楊署長一上任就表示要改革健保收費方式,以解決健保的財務危機的緣故。楊署長勇於任事,在健保財務還沒有全面崩盤前就主動推動健保改革,值得讚許。但是,我們認為,目前的改革並不能根本解決健保的虧損。 健保的虧損,根本問題在於支出年增長率高達8%。年增長率是類如複利的指數函數增長速率,連本帶利式的滾動,長期而言這是個十分驚人的增長率,遠超過台灣經濟成長率,更別說政府的稅收增長率以及家庭收入增長率了。這種高增長率如果不能大幅度削減,任何增加費率或加稅的措施都只能具有短期的作用。不解決節流只考慮開源,以如此龐大的支出總額,不僅政府的財政難以負擔,甚至會拖累經濟的成長。要之,台灣的總體經濟成長根本不能負荷如此嚴重的健保支出年增長率。 台灣健保的支出增長率為什麼這麼驚人?原因當然複雜多端,但是根本因素在於健保被視為一種營利事業。各種健保相關單位,特別是醫院與藥商,在追求利潤的驅動下,各種昂貴的設備,藥品,不管對疾病有無必要,總是盡量使用或處方,以創造醫療或藥品企業的營收。如此,大量可以避免的開支就此冒出來了。同時,預防性的措施促進民眾健康,顯然有悖於更多民眾就醫,亦即更多顧客上門的機會。 在營利的指導原則下,預防措施、公共衛生與健康教育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民眾既缺乏足夠的預防保健、健康知識又不足,不僅亂逛醫院、亂吃藥,增添許多健保開支;而且往往醫壞身體,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病人,也帶來不必要的健保開支。所有這些現象的根源,都是基於醫療事業營利化。 營利化的基礎是商品化。人類社會的活動,有一些不宜商品化,包括文化,教育,保健等等。例如,教育常被要求具有愛心,但是愛心如果有價格的話,就不算愛心了。可見並非所有人類活動都適於商品化。我們認為,保護民眾健康的活動也不適於商品化。如果醫生視病人為營利來源,還能視病如親嗎?盲目將醫療活動商品化,不僅把人物化,更促成健保支出的無底洞。這是台灣目前健保問題的根源,衛生署不要只見短期財務的平衡而忽略根本的問題。 |
(回目錄) |
左右看:面板業是台灣民族產業? |
左看:企業這時候需要民族主義
果然,郭董因奇美被罰、怒飆政府後一週,30億美元的友達登陸案立刻通過了,這是中大型面板廠登陸投資的首例,奇美也表示要跟進。這一切,像是安排好的戲碼,也再次驗證政府的「親資」本質。 這起事件引發不少台灣人同仇敵愾,有人以公平交易法第14條的例外規定第四項,為台灣廠商辯護。公平法第7條明訂企業不得從事「聯合行為」(壟斷定價等),但在第14條又開了後門,但前提是「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經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許可者。」這4家台商和韓商聯合訂價,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了嗎?他們組成「面板業卡特爾」,除了符合自身利益,哪一點「有益於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呢? 卡特爾、托拉斯等壟斷集團的成立,原本就是企業為了避免生產過剩、利潤降低,目的在獲取超額利潤。台韓卡特爾破局後,各自登陸大舉擴張產能,已被分析師警告將出現供過於求的問題,結果就是流血競爭,而民族主義將是商人最好的利用工具。 然而,政府一手用納稅人的錢補貼這個「兆元產業」,一手又無視企業操縱定價,人民等於被剝兩層皮。這樣打造出來的「民族品牌」,是謊話也是笑話。 台韓6家LCD廠搞壟斷被歐盟罰款一事,在國際媒體眼裡,簡直是場鬧劇。 《華爾街日報》評論諷刺說,這6家公司組成的面板業卡特爾,壟斷定價的手法相當拙劣,「沒有取行動代號、也不是在半夜密會,」而是在光天化日下相約在台灣飯店,6年來每個月見面協議。《彭博社》報導也指出,「證據證明,這些參與者很清楚他們幹的是違法勾當。」 這起由郭董成功轉移焦點、令不少台灣人義憤填膺的事件,其實不是「新」聞,早在4年前,美、歐和日韓的公平貿易委員會,就向韓、日、台等多家面板廠發出反壟斷調查,也都被陸續定罪。 注意,韓國公平會也調查自家企業是否違反「商道」。而台灣呢?4年來就這次聽到官員亂起鬨,要韓國「走著瞧」,居然沒有跟著調查台灣面板廠是否也在台操控價格,簡直不把消費者權益放眼裡。相反的,韓國公平會就曾調查三星、微軟、英特爾、高通等大企業是否違反自由競爭原則,並處以罰款。 這也是為何這6家企業選擇在台灣碰頭,而不是在全球前兩大面板廠商的國家韓國密會。因為他們深知即使罪證確鑿,台灣的公平交易委員會不會、也不敢拿大企業開刀。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全球資本與台灣南北差距 |
■姚欣進 這在一個地理區域相對封閉(海島)、交通相對便利(高雄至台北的高鐵約兩小時)、人口流動相對開放(台北市至少有1/5就業人口是外縣市)的台灣社會來說,南北地區各方面的差異化,顯然值得我們深入檢討。這現象恐怕不會是單一因素所造成,我們大可從台灣社會的歷史演變、政治潮流趨勢等來分析這問題。但我們或許也可從全球資本的運作方式來解釋這奇特的現象。 過去十餘年來的全球化社會科學研究論述中,有一個頗為悲觀的論點。即,由於網絡科技的發展與全球各地政府在制度面的全力配合,使得全球資本的運作(包括資金週轉、生產與銷售面的全球連結),發展出史無前例的金流、物流的快捷性與靈活性。資本透過這種全球舞台上全方位、令人眩目的循環運作,重新吸納、匯流與整合新的資本連結與運作迴路。 換言之,由於這全球資本網絡是高度排斥性、高度選擇性,所以全球資本固然已成功地在全球範圍中重新建構全球資本運作的網絡,使得過去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傳統的各地經濟體能重新調整內外區隔,跨越這些重重障礙而在這全球資本網絡中結合。 另一方面,凡是全球資本不到位、跳躍的地區,就意味著該地區不在全球資本迴路之中。他們一旦被排斥在外,或不在全球資本蜂擁而入的焦點網絡之中,則這些被漠視、被忽略的地區經濟將一蹶不振、永難翻身。 更嚴酷的是,過去在一個政治體制下的經濟體,理所當然地被視之為一個經濟整合體,只要這社會整體經濟是繁榮發展,這社經體的各地區,即使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差異,但總體來說應相去不遠,各地都能共同發展。 在當前全球資本運作下,各地整體性的經濟體卻被迫在其內部切割,依各地區的細微差異被全球資本嚴密挑選、吸納與整合。一旦這經濟體的某些地區被全球資本排斥在外,即使經濟體還在繁榮發展,特定區域卻往往被全球資本遺棄而拉大與其他地區的差距,長此以往,就遠遠落後了。 以此來看,在台灣與全球資本運作上,南部一直與北部有明顯差距,而且持續擴大,正反映了資本邏輯的嚴酷性與客觀性。 |
(回目錄) |
蠹魚的旅行日記:12月25日,你在哪裡? |
■邱士杰 北京展覽館原名蘇聯展覽館,在中蘇友好期間模仿俄國式建築(如克林姆林宮)而建成。著名的俄國餐館「莫斯科餐廳」就設在館內。後來,由於中蘇交惡,才改名北京展覽館。雖然改名,但建築上的紅星始終沒有改變,因為中國也是一個與蘇聯相同的社會主義國家。 雖然這顆紅星在70年代末期的改革開放之後依舊不動,它卻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劇烈變遷。80年代,展覽館從一個事業單位轉型成為了企業單位;當蘇聯在1991年徹底解體,曾經是中蘇友好象徵的展覽館的那顆紅星卻依然存在。這座留存在社會主義中國的蘇聯建築彷彿映射著20世紀國際社會主義實踐的兩種去向:蘇東在1989年底的柏林圍牆倒塌之後迅速瓦解了,中國卻在事先經歷了同年初的學運震盪之後撐了下來,並加速展開了市場經濟「改革」。 就這樣,紅星乃至紅星之下的社會主義建築在形式保存的條件下發生了實質變化。姑且先不論北京展覽館走向商業化。以展覽館同區域的友誼賓館為例,最近也擺出一顆紅星,但紅星下的卻是聖誕樹。在以社會主義為社會理想的國家裡,代表社會主義理想的紅星,奇妙地嫁接上基督教信仰的象徵物。即便是不信仰基督教的人,即便現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許多青年人也不加辨別地稱之為「聖誕節」,而不採取更為中性的稱呼:「耶誕節」。 即將臨近的12月25日其實恰恰是一個蘊含許多20世紀轉折的節日。首先,那是一個曾經以行憲紀念日包裝起來的日子,但還沒等到《中華民國憲法》實施於全國,便已全國易幟。其次,曾經叱吒世界數十年、把整個地球刷紅一半的蘇維埃聯盟,正是在葉爾欽強力取締共產黨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告獨立的形勢下,在這個基督的節日裡,彈指之間瓦解。 這天辭去蘇聯總統的戈巴契夫也許並非刻意擇日,但對歡騰慶祝「聖誕」節的今日「社會主義」中國來說,卻該是個重大警惕。12月25日,許多人抱著歡慶的心情迎接它;但我們也可站在20世紀社會主義實踐遺下的荒原上,回望這一天,總結其教訓,團結、再前進!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