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6-1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側評鴻海股東會

擁有全球最大電子製造王國,也是知名企業家的郭台銘,舉手投足皆新聞。可惜,郭董近來鮮少接受台灣媒體採訪,長期坐鎮中國,唯一得見的場合僅剩年度股東會。

剛落幕的鴻海股東會果然吸引眾家目光,而郭董也不惜口,侃侃而談。從這場股東會裡頭,倒有兩個話題亮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其一,股東會民主。在股東會場內,郭台銘一度不悅地對某位小股東大發雷霆,揚言對方「只有5股」,他「不要這樣的股東」。大老闆有這樣的霸氣,或許是基於經營需要不得不然,但股東會是老闆與一般小股東溝通的場合,其反應並不適當。

須知,這些年來,國外的股東行動主義日益蓬勃,小蝦米(小股東)在股東會挑戰大鯨魚(CEO)的情形屢見不鮮,卻獲得各方讚揚,何故?理由即在,金融風暴已經顯示,掌握多數股權者未必是公司治理的最佳守門人,等而下之,監守自盜的掏空更有所聞,因此小股東的外部監督變得益發重要。

當然,一般人普遍信任郭台銘對鴻海的專注投入,但不可諱言,國內企業對於小股東權益向來輕忽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當面對外資法人時,國內企業往往高規格地舉辦小型法說會、閉門說明會等特殊規格,實在讓一般小股東情何以堪。

其二,郭董話匣子一開,也談到校園霸凌,並認為這種現象沒什麼了不起。這是有血有肉的個人現身說法,郭董提到自己是外省小孩在唸書時被本省同學圍毆,而這也讓他體認到「拳頭大的,說話比較大聲」這個現實。

這番兒時體驗,想必讓郭董對鴻海的經營有所啟發。規模經濟的殺氣,往往讓鴻海的對手不寒而慄,鴻海帝國的宏偉版圖也確實讓成年的郭董徹底擺脫了兒時的省籍弱勢。

但認為霸凌沒什麼了不起,想當然爾世界就是拳頭大的佔優勢,意味了什麼?在商場,強凌弱、大吃小,或許是常態,但人的生活畢竟不是每日拼搏的廝殺戰場,如果一個社會沒有祥和、合作、互助,則和煉獄無異,而這正是教育之所以被認為重要的原因。我們能夠理解外省小孩曾經遭遇過的弱勢處境,但經歷過的人難道不該更「反霸凌」?如果合理化這個現象,那麼更弱勢原住民(學生)豈不就該自己摸摸鼻子,只能怪自己投錯娘胎,一輩子認栽?

郭董或許是個一百分的企業經營者,但論公司治理、教育人生,恐怕還有很多值得學習,鴻海經驗,並非放諸各個領域皆準。

(回目錄)




左右看:公民資格單一化與認同多元化

左看:雙症齊發 民主前景堪慮

「國籍」這個19世紀的人類遺跡,每每在關鍵時刻發揮效用。君不見,謝長廷又在質疑馬英九是否具有「雙重國籍」,司法院大法關審查的公聽會中,國民黨籍的吳育昇立委也是拿國籍做為審查重點。

在當前仍具有高度國家身分焦慮感的台灣,大部分民眾仍傾向將「國籍」與「國家忠誠度」掛勾,也因此官員的國籍往往成為關注的對象,專業能力、行為操守都在假定的國家忠誠面前敗下陣來。但是,誰不知締造東亞第一民主共和國的孫文,壓根是個粵裔美人?土生土長且身繫囹圄的阿扁總統,又何曾簞飲過一瓢洋墨水?

的確,如同羅德里克(D. Rodrik)教授所言,在開放的國際環境下,小國易受國際經貿環境波動的影響而叢生受害者的態度,尚且台灣還存在國家身分認同焦慮感的問題,整體的國民性格簡直就是個被迫害妄想症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結合體,在20年來的政治發展中,無論是許信良具有新成吉思汗況味的新興民族還是不敵李登輝的戒急用忍,而諸多社運更只能在細小的夾縫中偷生而吝於、怯於提出大膽的未來想像,徒手把江山讓位給以上兩症的重度患者決定你我的命運。而國籍問題,不僅僅是再一次發病的症頭,而是20年來病入膏肓的縮影。
倪世傑/研究人員

右看:把認同還給人民

國籍問題一而再、再而三成為政治鬥爭的重點,使得全球化下的台灣,依然無法跳脫國族國家的囿限而放眼多元且平等的公民社會。

歐盟姑且不論,因為其內國家已近乎消滅了彼此侵略的一途,不妨看看東亞的韓國與日本。在韓國,年滿19歲以上且取得居留權3年以上的外籍人士可參與地方層級的選舉,但日本最高法院認定地方政府在地方選舉中,因會有涉及到美軍基地等會對國家的將來產生重大影響的問題的爭議,所以應不允許北韓政權和中共的介入。對賦予外國人地方參政權持否定態度。由此觀之,台灣馬政府的施政比日本更進步,這也是陸配團體為何擔憂蔡英文當選,因為國族認同帶來的國安思維差異,恐影響自身權益。

過去,無論是爭取終結萬年國會,國大、立委與總統開放民選,都是在爭取劃一且平整的個體權利,但民主過程的另一面,卻又是以統一替代多樣性的追求,

包裹在「無差異」外觀下的其實是各種要求劃一但不盡然屬於自身的認同。吾人如堅信「個人即政治的」、「柔性的力量」以及「黑色也是美麗的」背後的價值觀,就請政治人物就此對任何國籍問題歇手,因其背後隱藏的價值觀,臭不可聞。
林水秀/政治觀察人士

(回目錄)



聊以行國:馬國回教黨不是長一個樣子

■莊迪澎
在馬來西亞,「回教」一直是個重要的政治元素和論述。馬國7成人口是馬來人回教徒,主要執政黨「巫統」(UMNO)是馬來人政黨,其主要對手「回教黨」的政綱雖然訴諸「宗教」而非「族群」,凡回教徒皆可入黨,但也還是個馬來人占絕大多數的政黨。

由於彼此的群眾基礎都是以馬來人回教徒為主,在過去4分之1世紀的歲月裡,巫統經常以「我們比較回教」的姿態與回教黨較勁,以爭取馬來人回教徒的支持。然而,馬國是個多族群、多宗教社會,朝野政黨訴諸宗教競爭,會不會侵害其他宗教信徒之權益,疑慮極易牽動許多人的敏感神經。

矛盾且諷刺的是,面對非回教徒(尤其是華人)時,巫統的宣傳手段卻是淡化本身的回教色彩,同時借助鋪天蓋地的傳統媒體把回教黨描繪成洪水猛獸,將回教黨「建立回教國」之政綱簡化成「以斷肢法治國」。經年累月的恐嚇宣傳導致許多華人對回教黨懼怕三分,即便對巫統的不平等政策有再多的怨懟,投票時仍無奈地投選巫統或其盟黨。

然而,就如世界上許多政黨一樣,回教黨並非鐵板一塊,黨內派系之多元與複雜遠超人們所能想像;無論以「宗教司vs.專業人士」、「保守vs.開明」、「元老vs.少壯」,甚至「宗教vs.種族」等等,可能都無法詳盡地反映實際情況。話雖如此,一般印象是,除了較執著於回教教義的保守派宗教司之外,另一股勢力就是以中產階級專業人士為主的所謂「埃爾多安派」(Erdogan Faction)。

「埃爾多安派」意指路線類似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台譯艾爾段)領導的務實、中庸、開明的回教鬥爭路線,藉以和保守的、意識形態化的、教條主義的回教鬥爭路線區別。

雖然自1980年代打出「宗教司領導」的論述後,回教黨領導層一直是宗教司當道,晚近幾年卻有日益貼近世俗、淡化宗教訴求的跡象;例如在2008年全國大選,回教黨捨棄以「回教國」為競選宣言,改以「福利國」為訴求,並與另兩個在野黨結盟,大有斬獲。

尤有進者,在本月4日的黨選中,非宗教司背景的莫哈末沙布(Mohd Sabu)競選第二把交椅,打敗了宗教司背景的原任者和另一名參選人,打破30年慣例;「埃爾多安派」多名領袖也當選中央委員,18名新任中央委員中,僅有6人是宗教司。這個新變化,強化了回教黨正在「轉型」為「全民回教黨」的印象,對於提高它在非回教徒社群的支持率,有加分效果。
(馬來西亞評論人)

編按:馬來西亞習於稱伊斯蘭教為回教,穆斯林為回教徒,本文予以保留。

(回目錄)
另眼相看:無根的職場倫理

■洪致翔
台大校長李嗣涔在畢業典禮前,透過公開信向畢業生表達14項關於踏入社會工作的「叮嚀」,因其內容主張「不要太在乎薪資與工時」,引來學生與社會各界批評此番言論助長資方對勞方的剝削。李嗣涔此番言論的主觀目的或許並非要求學生容忍資方延長工時、苛扣工資,而只是希望提醒學生(尤其是特別容易招致「眼高手低」之譏的名校畢業生)重視工作態度與職場倫理,但筆者認為前所列舉之批評內容卻非全無道理,因為李嗣涔在以工作態度、職場倫理期勉青年之前,遺漏了一項相當重要的前提——怎樣的事業才值得不計工時與薪資地投入其中?

誠然,世間存在著無數重要、深具意義、影響遠大的事業或目標,值得青年們不計代價地投入;更進一步說,在人類文明史上任何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都不是靠「準時上下班、按規定領薪水」之類態度就能樹立起來的。但是,這些偉大事業的投入者,從革命家到藝術家、從慈善家到發明家,卻都有一項共同點:他們都透過具體歷程不一的探索與嘗試,逐漸瞭解並深信自己所作之事的意義為何,進而自主持續投入。同時,也正因為他們的投入奠基於自主思考與認同,才能不以為苦、終於與他們背後的無名英雄們共同創造歷史。

然而相對的,以及全國絕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從教師與家長身上看到、感受到的人生態度,乃至於商業媒體所形塑的社會氛圍提供給他們的生涯藍圖,幾乎全以追求功利、個人生活穩定為尚,即便出現「不計代價投身志業」的身教範例,也多半被詮釋為「少數異類」、不足為例。當青年們的前半生普遍在如此環境中浸潤薰陶、鮮有機會能嘗試探索自身志趣之所在,李嗣涔校長這番「不談尋志立志、只強調熱情投入」的期勉之語,實際上又怎能不產生「不計一切為雇主交辦的工作任務賣命」的效果?

更何況,當前教育體制從小就或明示或暗示地讓學生養成以功利角度看待學習行為、成績乃至於職涯出路的態度,不少畢業生或家長甚至可能認為:「好不容易拚得名校學歷,不就是為了換來更高更穩定的薪水?豈能不計較?」倘若台大對此類觀點絲毫不嘗試加以反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企圖鞏固這類意識型態,則期勉青年「別太在乎薪水、職位、升遷與準時上下班」的叮嚀不僅缺乏正當性,恐怕還會讓所謂的「工作態度與職場倫理」在毫無認同基礎的情況下成為另一種專制。
(文教工作者)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