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09─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09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09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得獎與產業發展瓶頸 |
「得獎」的相關議題,最近幾年在本地頗為熱門。數學、物理等奧林匹亞競賽,被炒作成新生代知識能力的指標;設計師參加iF、紅點的獲獎數目,國人參與國際發明獎的成果,則被視為是創新能力的標竿;數週前金鐘獎相關爭議的微言大義,更讓人感受到獎項的重要性。對於本地人而言,獎項,是專業能力的指標,不過,更多的時候,是被看成形象、行銷的一環。 過於重視獎項,其實是不正常的狀態,它顯現了產業發展已經進入瓶頸。 獎項的得主向來與常人的一般水準有很大落差。最明顯的是奧運等體育獎項,幾個受過專精訓練的「特種部隊」表現,與一般不怎麼運動的國民體育能力完全不相干,百米賽跑的世界記錄向9秒挺近,每年均有進展,但是一般人的跑步能力,百年內幾乎原地踏步。 說穿了,獎項就是形象、宣傳的一環。國家用體育、智力等競賽項目宣揚國威,甚至把它當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較勁的場域。企業用品牌排名、5百大企業,作為企業形象宣傳的基礎。設計師、發明家則是靠著設計獎、發明獎,做為個人行銷的起點。 這種狀況看似合理,其實顯現產業、發展的危機。因為,產業競爭力、個人能力的展現,原本應該靠著日常表現而廣泛累積。以產業的運作能言,銷售出去的商品,自然會讓消費者、上下游客戶看到產品的水平;設計師只要不斷的有成果發表,特別是透過業界的產品,自然可以呈現設計師的能力;導演、演員的實力,只要有作品持續完成,就有一定的能見度。 但是,台灣目前的狀態卻完全反其道而行。產業在同業間的能見度,主要的依靠似乎是特定媒體主辦的獎項,而不是日常的商業運作,商業界跟消費者的直接接觸,不是透過產品,而是間接透過獎項。設計師的設計創意,無法與業界結合,只能藉由國外的獎項肯定後,再挾著外人的加持,來承接本地產業的委託設計案。它所顯示的狀態是,訊息流通的管道幾乎被窄化、限縮到特定獎項,業界接觸設計師、消費者接觸產業,幾乎無法依靠,也不信任實際的體驗,而要依附某種權威的肯定。這是產業、文化發展的警訊。 近日的金鐘獎爭議,更顯示其中的危機。金鐘獎的爭議其實來自於本地影視產品行銷,以及藝人赴外,特別是前往中國就業的困境。得獎與否,成為藝人、製作團隊在台灣以外地區能見度的關鍵指標。它背後所顯示的意義是,在本地以外的同業,要採購台灣的影集、雇用本地的製作人才、演藝人員,其訊息的獲得管道主要是依賴少數的幾個獎項。也就是在此背景下,得不得獎、由誰評審的議題,其矛盾才會顯的如此尖銳。 這種狀態卻與國外的狀況完全不對等。本地廠商所接觸的國外設計師,其資訊來源不是獎項,而是相關的商展,甚至是從既有的發表作品中去進行評估。本地代理商在引進國外品牌商品時,依據的不是商業媒體的評比、排名,而是該品牌在國外市場的一般表現。本地影視業者在採購國外影集、電影時,評估依據不是影展得獎名單,而是影展所延伸的作品交易平台。 台灣理解國外同行、同業的管道,很廣泛、很多元,然而,場景一更換,狀態完全不一樣。台灣的產業、人才能讓人理解的資訊管道,立刻壓縮到只剩幾個特定的管道。這讓台灣對於獎項顯得很飢渴,擠破了頭就是要以得獎為要務,甚至在相關領域內,還形成了某種「國外得獎、再行銷島內」的「國際獎項學」。表面上,看似一種對於自身位置、自我形象認同的焦慮,其實,內在的動力是來自於發展的困境。 |
(回目錄) |
左右看:占領運動在哈佛 |
左看:經濟學的思與不思
11月2日,美國哈佛大學約有70位學生從曼昆教授的經濟學導論課堂集體出走。學生們發表公開信批評曼昆課程內容偏頗,間接促成社會不平等與金融危機,隨後並前往波士頓的佔領運動現場聲援。 曼昆過去擔任小布希的總統經濟顧問,目前也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的顧問,成為運動批評的對象並不令人意外。有趣的是,曼昆回應他也談所得不平等,而且他教的主流經濟學並不帶任何政治預設。然而,關鍵在於怎麼談所得不平等,而主流經濟學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信仰,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了。 另一方面,一些支持佔領運動的主流經濟學家,例如克魯曼與史迪格利茲等學者對於佔領運動態度較為正面,為文強調資本主義運作失靈才導致金融泡沫、貧富不均等等問題,呼籲政府適當監管。但這種提法與曼昆其實只有幾步的距離。他們同樣不願承認,這些問題正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運作的必然結果。 「九個經濟學家有十種意見」,此一說法純屬誤解。除了少數總體經濟政策領域之外,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在基本理論上高度一致。要把佔領運動的火種帶進校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濟學處理經濟事務,而經濟事務人人有經驗,於是人人都有意見,經濟學專業便常橫遭莫名誤解與指責。11月2日,有近70位支持「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哈佛學生,在曼昆(Gregory Mankiw)教授的經濟學導論課集體離席,並發表公開信指責曼昆的授課內容偏頗。 在經濟學界無人不知的哈佛教授曼昆固有其黨派立場;他曾是小布希的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目前也擔任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姆尼的顧問。然而,指認他的黨派立場是一回事,批評他的教學內容則是另外一回事。學生的公開信中除了反覆使用偏頗、侷限等字眼之外,並沒有具體指出曼昆授課內容的問題。諷刺的是,這些學生離席的當天,曼昆講課的主題正好是收入不平等,包括佔領運動關心的1%與99%之間的鴻溝。公開信還批評曼昆偏重亞當斯密,而忽略凱因斯理論,殊不知,各派在個體經濟學領域早已高度一致,而在總體部分,曼昆本人在學界其實被歸類為新凱因斯主義者。 雖然這些學生關心公共事務而不僅僅是個人前途的熱情值得讚許,但從學生的言論來看,恐怕還是多念點書再來批評比較好。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歐洲菁英應勇於面對歐洲模式失敗 |
節譯■葉興台 在法國坎城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德國總理梅克爾痛斥巴本德里歐這種不顧後果的忘恩負義行為。歐盟高峰會10月26日通過的紓困方案,內容包括向希臘提供第二輪紓困1,300億歐元,銀行業主動將希臘債務減記50%,以防止希臘危機擴散至其他歐元區國家,但希臘得大幅削減支出和進行民營化,對希臘造成的衝擊顯而易見。 在先前失敗的撙節措施,引發希臘民眾連續幾個月上街頭示威,導致希臘社會幾近崩潰下,巴本德里歐訴諸公投做最後一搏,希望拯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他的政府可能下台,公投絕對無法舉行,即便公投舉行,希臘人將飽受各種威脅和恫嚇。 但這個爭議直指歐洲民主的問題。這不僅是擔心歐盟延後對希臘紓困,可能重創已經動盪不安的債券市場,更是擔心希臘人投票時投錯方向。投票不是歐盟做事的方式,當一國與人民商量事情時,通常會讓人民先投票,最後才讓他們搞清楚事情。 這個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已倒轉為民主危機。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了保護借錢給希臘的銀行業,不讓菁英份子增加稅務負擔,已系統性地剝奪希臘的主權,持續監督希臘部會草擬預算,設定政策到期日期,建議加稅和催促希臘政府販賣國產等。 難怪希臘民族主義份子的忿怒持續高漲。這一切將引發削減支出和加稅的惡性循環,使希臘陷入更深的不景氣和負債。因此根本沒有道理。 除非這個紓困方案的目的不是為了拯救希臘,而是拯救對希臘曝險的歐洲和美國銀行業。為了拯救這些銀行業者,避免他們的倒閉波及歐洲的信用系統,希臘已採取已開發國家史上最嚴厲的財政緊縮措施,卻因該國加入歐元區,而無法進行補償性的貨幣刺激或貶值。 因此,希臘經濟正在崩盤,負債節節升高。巴本德里歐的工頭提議至少應會引發是否有替代方案的問題。若希臘未獲得疏困,任何有序違約將導致債權人慘賠,該國將面臨數十年的經濟停滯。在這些情況下,阿根廷式的違約和退出歐元區似乎是更好的選項。 但希臘只是歐元區危機的最末端。歐元區的另兩個會員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已被嚴格的紓困條件降等為受歐盟、德國和美國保護國家,帶來可怕的經濟和社會後果。 如今希臘債務危機可能波及義大利,歐元區的危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再度陷入衰退。10月26日通過的紓困方案已被視為失敗,歐盟領導人已尋求中國挹注資金,國際勞工組織警告,全球可能爆發失業潮和社會不安。 但就像在英國,歐元區債務和經濟停滯危機並非因為政府揮霍,主要是因為2008年銀行業從事高風險槓桿操作,引爆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再吞嗜銀行業,造成全球衰退,所導致的稅收減少。民間投資已經崩盤,在歐元區政府開始挹注實體經濟而非銀行業,以公共投資刺激成長前,所有紓困方案都不會成功。 但這需要歐元區核心國家的政治出現激進轉變,目前看不到半點跡象。因此,歐元區面臨潛在的解體危機,極不可能以目前的形式存活。對左、右派評論家而言,歐元區的危機和瑕疵打從一開始就顯而易見。 為了綁住歐元區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大不相同的17個國家,卻不進行大規模的稅收和支出移轉,並用沒有獲得完全貨幣政策權力的歐洲央行或任何可信賴的民主控制,來支撐這個單一貨幣聯盟,發生災難是遲早的事情。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