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24─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2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11-24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市場」與「國家」之外 |
金融危機日趨嚴酷,昔日歐美強權,今日一片哀鴻遍野。各國政府紛紛祭出紓困政策,力挽狂瀾。國家公然動用公權力介入經濟,不免讓人心生懸念:歷經30年市場至上的新自由主義信仰之後,這是不是「國家的回歸」? 「國家不是問題的解答,國家是問題之所在!」這是美國前總統雷根的名言。事實上,也正是這種「去國家化」的概念,開啟了1980年代以來所謂「保守主義革命」或「新自由主義」的浪潮,而雷根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柴契爾另有一句名言:「There is no alternative.」也就是除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其他皆不可能,沒有替代,沒有選擇! 新自由主義的核心信仰就是彌平貿易障礙,放任市場狂飆,減少國家干預。而今,卻是歐美國家帶頭,由政府編列巨額預算,對風暴核心的金融機構提供現金或融資紓困;甚至政府直接進場,收購不良資產。當局如此公然介入市場運作,是否就是宣告新自由主義的退場,國家回到主導的地位?這個世界是不是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點,逼迫我們重新思考政治/經濟、國家/市場的關係? 國家在金融危機中的角色,我們究竟要如何看待?國家主導地位的提升,有助於我們從消費至上、市場獨裁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嗎?就實質面來看,恐怕不能那麼樂觀。 目前各國面對金融危機的模式,所謂國家的回歸,其實是將國家體制窄化為市場的守門員,是經濟自由化的國家主義,以舉國之力企圖遏阻危機的惡性循環,維繫市場邏輯的運轉。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世界各地都有國家勢力抬頭的趨勢。這種國族主義的抬頭,其後果可能比金融危機更為恐怖。事實上,有些當權者很善於利用全球性危機來煽動國族意識並進而鞏固威權。因此,所謂國家的回歸,也可能是一個帶有法西斯色彩的陷阱,不能不慎。 當我們聚焦於「國家」和「市場」的二元對立關係時,不免忽略了現代社會的第三要素: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的概念,相對於國家,它是一種非國家的政治;相對於市場,它指向一切有別於市場消費邏輯的創意理念,抗拒市場對所有社會關係的吞噬。近20年來,有關「公平貿易」、「社會經濟」、「公民協會」或者另類貨幣等金融實驗,都在於試圖擺脫市場邏輯的糾纏,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可以創造出超越於商品和利益之上的價值。於今,南歐各國人民的街頭抗爭、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都是在國家和市場之外展現了公民社會的力量,也展現了人民以另類思維另謀出路的決心! |
(回目錄) |
左右看:從批判「經濟學」說起 |
左看:不僅反對你的經濟學
持續兩個月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上周遭到美國各地警察暴力驅趕,但只要大眾經濟生活的壓迫不解決,反抗就還在。以金融和主權債務危機所凸顯的資本主義金融寡占化,是今日大眾生活壓迫的總根源;它不是一時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不是地區性的而是全球性的。社會動盪和反抗的全球化,正尋求著資本主義變革的道路,也催生著思想的新範式。 新思潮早已湧現。2009年初,英國《金融時報》就刊登了〈資本主義的未來〉系列,深入展開了現代資本主義本質的檢討。這次哈佛大一新生拒絕上主流經濟學家曼昆的課,批評其經濟學十講「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助長且象徵美國日愈惡化的經濟不平等」。這出於美國最高學府新生之口的批判,不僅是對曼昆的批判,更是對作為合理化資本主義統治關係的西方經濟學的初步覺醒和質疑。這些學生說:今天走出你的課堂,不僅是反對你的經濟學,還要投身運動,去改變美國關於經濟不平等的話語。這些學生呼應了馬克思說的,不能「只是用詞句來反對詞句」,而是要「反對現實的現存世界」。 哈佛大學學生拒上曼昆的經濟學,批評他的經濟學有偏見,助長了經濟不平等。在台灣媒體只登了一角落,當作占領華爾街運動的軼聞趣事,大家無動於衷,是認同還是反對?其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不但是全球最暢銷的經濟書類之一,風行美國,也是台大、各大學的經濟學教科書,在大陸更是影響深遠。其影響正如學生的信中所指出的:深切擔憂這些偏見將影響到我們身處的整個社會……將會危及全球金融體系。 的確,它不只影響美國更影響台灣和大陸的公共政策領域。在大陸,經濟學全盤西化的現象愈來愈嚴重,這次就有一些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出來替曼昆辯護說:這本書沒錯,將責任都歸結於曼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曼昆只是背了弗里德曼和海耶克的黑鍋。陳平教授則建議大陸經濟學界和學生們讀一讀這封信,因為曼昆的教科書在中國的影響比美國大,對中國教育和決策的彎路留下深刻的影響。 看來,不但資本主義全球化,它的經濟學意識形態更徹底全球化,特別在非西方世界。 |
(回目錄) |
咄咄集:外部評鑑不可恃 |
■羅德水 按此邏輯,相關教育關係人異口同聲地指出,學校內的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以及縣市政府的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等,由於成員多數為教師,勢必「師師相護」,因此必須增加「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等外聘委員,方能進行專業審議;依循同樣脈絡,官方亦篤信唯有推動外部評鑑機制,方能有效強化教師專業知能、淘汰所謂不適任教師,並提升教育競爭力。 事實上,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官方早已磨刀霍霍準備修法降低專任教師在前揭各種委員會中的比例,並推動官版教師評鑑,而這些作為都是建立在所謂外聘委員、社會公正人士、外部學者專家具有專業性,而且可以獨立行使職權的假設上,值得討論的是,這樣的假設禁得起檢驗嗎? 觀諸近日越演越烈的學校營養午餐弊案,根據媒體報導,就有涉案校長以他校外聘委員名義跨校收賄,檢調甚至懷疑連午餐評鑑委員都有涉案可能,不得不讓人重新思考:外聘委員當真比較專業嗎?社會公正人士真的公正嗎?學者專家就能確保獨立行使職權嗎? 事實上,迷信外部評鑑與外聘專家能帶來專業把關者豈止教育體系?公部門各種委員會之組成、公共工程之發包、專案計畫之審核等,無不引進學者專家等外部委員,意在以所謂學者專家之名包裝、營造各種委員會的專業正當性,彷彿有了外聘委員就是防弊興利的保證,實則,多的是以專家學者、公正人士之名擔任外聘委員卻因收賄而遭法院判刑定讞者,至於曾經獲得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的校長、推動品德教育有功、友善校園評鑑績優之學校,此前亦曾陸續傳出不少校園弊案,足見所謂官版教育評鑑之不可恃。 無可諱言,社會輿論之所以會有外聘委員較為專業,以及同校教師容易「師師相護」的質疑,很大程度或許是部分學校對動見觀瞻之個案處理不符社會期待所致,要從根本扭轉這樣的偏見,教育工作者除應勇於戳破外聘委員較為專業的假面外,更應發揮專業自主與內部自律,無論是出席校務會議、擔任教師評審委員、教師成績考核委員、學校營養午餐委員等職務,均應秉持專業獨立行使職權,方能提升各界對教育內部評鑑的信心。 |
(回目錄) |
良食戰爭:美國牛吃的大豆安全嗎? |
■蘇偉碩 在此同時,台灣的美商組織日前邀請兩位總統參選人發表演說時,現任總統馬英九表達了希望兩造間有關投資及貿易架構協定的談判不要受到對美國牛肉部分限制的影響。他把責任推給台灣的民意,暗示只要民眾同意,政府就會對於目前以「科學證據」為理由的部分進口限制進一步解除,以達到美國出口商所要求的完全開放。這樣立場由一位總統口中說出來極為輕佻,與現服刑中的前總統陳水扁在當年在政府主管機關正式做出決策前,就在美商組織的年中晚宴宣告即將解除美國牛肉的進口禁令一樣。 兩位總統都公開的把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當成「政治決定」,不僅是對主管機關宣稱基於食品衛生安全的「科學專業決策」打了一個大耳光,也是對於台灣所自豪的「民主與法治」表現出最徹底的藐視,更令人遺憾與不齒的是,這兩位都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學的法律系的優等生,其中一位在大二即考取當時寥寥可數的律師資格,一位則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 美國牛肉的問題很多,除了狂牛症的風險連美國消費者與消費者團體都不放心,有錢人只好多花錢買有機牛肉外,還有添加瘦肉精的問題。至於其他使用荷爾蒙,飼料摻用抗生素等等問題,更是早已是與歐盟爭執不休的貿易爭端。這些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本來應該是「國家主權」存在的基礎,但是到了每天將保護主權完整的台灣,卻變成政客們套取利益的政治藉口。 主婦聯盟的調查與呼籲提醒了我及我們,美國牛肉宣稱沒有草腥味與有豐厚油花,乃是因為以美國大豆為主食所致,如果老鼠吃了基因改造的穀物會導致不孕和生殖器短小等問題,那麼吃了以基因改造大豆所養出來的美國牛肉會有什麼健康風險,是不是也該請美國農業部和出口商提一份有「科學證據」的報告給台灣呢? 哪一位總統候選人敢向美國提出來這樣的要求,我就當免費的助選員,我對天發誓,否則我就一輩子不吃美國牛肉!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