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3-0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0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0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美牛決戰仍在立法院

為了開放美牛,馬政府在兩年前不但折損了當時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且讓民進黨找到施力點,氣勢由衰轉盛,一路從五都選舉延伸到2012大選,才有所謂的「小英旋風」。如今,總統馬英九再次為了開放美牛焦頭爛額,兩度召開國安會議,但是沒有清楚的結論和方向,只宣示「國民健康是首要關心的原則,但也要兼顧國家全面發展」。

這樣的結論幾乎不會有人反對,四平八穩,一般民眾可能把它當成「說了等於沒說」的贅言,聽過就算了。不過政府官員絕對不能等閒視之,應該要落實國安會議的結論。目前政府官員以及支持開放萊克多巴胺和美牛的專家,千方百計的告訴我們:美牛很安全,即使內臟和絞肉也不例外;萊克多巴胺也沒問題,過去要求零驗出根本是錯誤政策,甚至誇張一點的說,吃了加萊克多巴胺的美牛才可以打NBA。就算這都是肺腑之言,專業見解,也只不過落實了「國民健康是首要關心的原則」一項結論而已,另一項「兼顧國家全面發展」,就一直語焉不詳,沒有人說明,赴美免簽證是不是開放美牛的利多?或者,開放美牛是不是可以在TIFA裡拿到什麼好處?和TPP有沒有什麼關聯?這是馬英九接連召開兩次國安會議的結論,竟然沒有一個政府官員把它當一回事,從未有人向民眾說明開放美牛和國家全面發展的關係。

猶記兩年前蘇起眼看立法院即將要修法禁止美牛內臟和絞肉,除了緊急召開府、院、黨高層會議,也一度要親自赴立法院壓陣,監督表決。蘇起當時也曾警告國人,若是修法禁止美牛,美國會展開貿易報復、會嚴重影響台美關係。然而,兩年過去了,美國的貿易報復何在?除了司徒文不時發發牢騷之外,台美關係也未見交惡。台灣消費美牛的數量,與歐盟相當,在商言商,美國不會因為萊克多巴胺而放棄這個市場,只會繼續透過政治施壓。

因此,美牛開放與否的決戰場,仍然是在立法院。依目前的輿論和氛圍,大概不會有立委願意跳出來擔任提案修法開放的提案人、乃至連署人,比較有可能的做法是由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透過程序委員會排入議程,再以突襲的方式快速通過,一旦木已成舟,民意壓力再大也難立刻再次修法。所以從此刻起,我們應緊盯立法院,不容民意機關悄悄逃過民意的監督。

(回目錄)




左右看:企業志工的新趨勢

左看:細膩的資本宰制

放眼望去,南投、花東、高屏等偏鄉或災區,凋零的程度非都市人所能想像。所以,當一車車的企業志工進駐時,對當地住民來說真是及時雨。然而住民除了需要這場短暫的交會外,更渴望一種深刻、像家人般持續、穩定而長期的互動關係。

但對於企業志工來說,雖然許多人主觀願意配合住民,但客觀條件卻不允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僅能成為彼此人生長流中的片刻交錯,而較難真正深刻的投入,甚至匯聚成為一股共同的力量?

事實上,資本主義的發展已進階到企業獲利需與環境、人性共存,所以企業為了維持其員工超越社會平均生產水平的競爭力,一方面需讓員工完全的休息,另方面期盼員工能有純樸的本質,對客戶、對企業本身維持良好誠信。

所以企業志工應運而生,它提供一種單純而深刻的人際互動,對於服務業的員工來說,恰非常需要透過這種付出愛心的過程,來暫離工作上複雜、你爭我奪的業務競爭。然後重新療癒自己,找尋那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卻極度渴望的真誠與心靈洗滌,最終又能重回職場打拚。

而這過程雖仍是勞動力再生產的應用,但卻更細緻的透過人性的光輝面來消弭勞資間的潛在矛盾。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下鄉鍛練服務

有一群人,他們總是開著麵包車,從台北出發,穿越崇山峻嶺,海濱懸崖的峭壁,一路到達台灣的鄉村、部落。下了車,他們卸下一台台電腦、童書、樹苗,為了偏鄉的小孩、老人帶來生活的滿足與笑容。

他們不是社工員,而是一群志工,更特別的是,他們來自台灣的各大企業,如IBM、中華電信、信義房屋、保德信人壽等著名企業。

這些大型企業成立志工服務社,不僅是為了表面的社會形象,更是樹立一種以服務作為企業倫理的企業社會責任新思維。

企業社會責任是反思追求利潤已不是唯一目標,否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將被時代、社會所淘汰。所以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衝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畢竟在一個成熟理性、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企業的長遠獲利不可能再如工業革命初期般赤裸裸的對人進行剝削,而是必須將資本的獲利融入人性的體察當中。

而前述在台灣的科技通訊業、房仲與保險業佔有龍頭地位的公司,不僅已看到這股對企業長期發展、獲利有益的契機,同時讓企業員工在服務的過程中,重新學習勞資雙方如何互信、擁有和諧關係、珍惜目前所有的深刻在職訓練。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回目錄)



看守台灣:勿忽視服務產業對環境之衝擊

■金心
在人們的生活中、在各種產業中,一般人常看到製造業、能源發電業等排放污染、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殊不知服務產業也是重大的排放來源,勿忽視其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系統的相互牽連、影響是複雜的,各種產業的相互關聯亦然;進出辦公室、身穿西裝的服務人員其對環境之威脅不一定較一個水泥廠工人為小。首先,商場、辦公場所需使用多量的「電力」,其即代表著相當的碳排放、污染排放、有害重金屬排放、燃料資源耗用。若是核能電廠的電,恐怕潛在的影響、代價更大。一個上班人員在上班過程,除使用電力外,尚有「辦公室建築物」營建過程及使用維護(如電梯、空調冷氣、照明)的環境影響負荷。去上班,也需搭乘各種類的交通工具;赴國外或長程出差,需搭乘飛機;大型輪船,載著消費品貨櫃進出港口、海上(遠洋航程)趴趴走,這些都是污染排放。

以餐飲業而論,若享用1公斤調理好、置放於餐桌上的食物,其在產地、廚房調理烹煮過程,或已丟棄掉5到10公斤的廢棄物(至少還可做廚餘吧)。當我們製造一桶垃圾,上游端便已製造70桶垃圾了。在產品生命週期前端的開採、製造、運送階段,已產生很多廢棄物、污染排放問題,並還有後段廢棄物問題。

你知道上網看網路新聞30分鐘,比讀一份實體報紙更多出兩成的碳排放量;在Google上每一次搜尋,就會造成7公克的碳排放量,15次搜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約等同於生產1份實體報紙(天下雜誌,第450期)。

宣稱「便利」的便利商店以24小時模式經營,並配置空調、冰凍、冷藏、照明設備,全國約有9千多家便利商店(每年還以150家速度增加),總用電量每年約15億度。依某便利超商公司資料,採取白天不開燈、採用省能變頻冰箱、冷凍櫃、省電燈泡等等,估計或可節約一成用電,但較之一般傳統的雜貨店(柑仔店),其使用的電力實在多很多。這些能源、污染的排放,就是便利的代價。

故我們對所有使用、享用、擁有的商品、服務及便利,以及炫耀與奢華、跟上潮流,甚至無端的浪費行為,都飽含著污染、物資/能源的消耗、環境的衝擊。整體環境的問題、地球的未來命運,就看我們如何在需求(need)、欲求(want)之間選擇取捨,而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子孫會是地球命運的最後身受者、承擔者。
(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大學之大(三)

■陳真
十多年前,在萬民擁扁聲中,在所謂「向上提昇」的主流氛圍下,在一種政治正確的鄉土狂熱中,我寫了不少文章表異議,有一篇叫「戴扁帽的醫生你怕不怕?」,反對醫界學界動輒集體為特定政治人物或政黨背書,傷害理應專業中立的臨床本質與醫病關係。文章一出,引來一片匿名撻伐抹黑,只差沒有人人得而誅之。

一年多前回到故鄉開業,遇到五都選舉,因不諳基層醫界與地方政治生態,在報上寫了篇措詞溫和的文章,反對醫師公會以公會集體名義支持特定候選人,並反對企圖「公佈不支持者醫師名單」等行為,結果引來更為直接的暴力對付與砸診所威脅。

約莫20年前,陳永興醫師競選立委,醫學會裡有人蘊釀提案支持,但我挺身反對。人們很納悶,陳永興是你向來高度推崇的老朋友,為何反對?因為醫學既然是一種專業,總該有點獨立性,不該以團體名義強迫大家一致背書,為任何特定黨派個人服務,況且當時已非白色恐怖時代,類似政治背書只是淪為一種選邊靠,缺乏內在公義。

大學也一樣。即便是義守大學創辦人林義守競選公職,義守大學也不該為他搖旗吶喊,因為這是一所大學,不是一家公司,更不是一所補習班。大學理應求其大,但我們的大學卻努力致其小,努力「補習班化」並沾沾自喜;比方說四處大紅布條高高掛,自己「狂賀」自己進入什麼百大或得了什麼獎、獲得什麼了不起的評鑑等等,實不知主其事者究竟把教育當成什麼?

最近在成功補習班,喔no,我是說成功大學啦,看到一塊離譜紅布條,吊掛在整個文學院大樓外,相當壯觀,上面寫著「恭賀本校外文系校友龍應台榮任文建會主委,恭賀本校中文系校友陳以真榮任青輔會主委」。更不可思議的是,署名竟寫著「成大文學院全體師生」。不過是當官嘛,有啥好賀?就算得諾貝爾獎也不該「全體師生恭賀」,要賀你自己私下去賀。

劍橋有個實驗室,據說曾產生26個諾貝爾獎得主,也從沒見過什麼狂賀布條。每年諾貝爾獎頒獎若有人得獎,校方系所也都毫無動靜,彷彿根本沒這回事,畢竟這裡是大學,不是公司,更不是補習班。對待諾貝爾獎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當官了。大學之大,理應隨時反思批判社會主流品味或既得利益階層,而不是反過來像個小李子一樣恭賀當官的,而且還「全體師生」呢。

也許你會說掛個布條不過小事一樁,但此事其實事關重大,它反映了一種大學精神的失落。大學越來越像個企業,像個補習班,像個職業訓練所,這樣一種「大」學只會把人越教越小。
(醫師)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0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