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8-0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用「愛」點亮「礙」的成長能量~「十方」需要您伸出愛的雙手,扶持慢飛天使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馬英九的冷戰思維

在《中日和約》締結60週年之際,總統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主張擱置主權爭議,合作開發東海資源。東海海域,特別是釣魚台附近地區,從1970年美國宣佈要將它隨著琉球群島送交日本,就成為台、日間爭議的焦點。1971年台灣與海外留學生發起一場規模宏大的學生運動,就是要反抗日本佔領我們的釣魚台列嶼及其附近海域。次年中日建交,但是在建交談判,中國總理周恩來擱置了釣魚台的爭議。這雖然有利於中國大陸與日本順利建交,利用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要訪問中國引起震撼的機會,以免日本右翼反華分子的阻擾;但是卻也留下一個尾巴,造成40多年來日本繼續佔領釣魚台海域的事實,並為東亞的衝突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60年前的《中日和約》完全是冷戰產物。美國為了孤立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壟斷二戰後對侵略者日本的處置,片面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這個和約不僅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連中華民國也未能參加。可以說,日本侵略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全面被摒除在外。在中華民國政府積極爭取下,台灣另外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和約》。這個和約雖然明白表示日本放棄對台灣以及附屬島嶼,但是並未提及釣魚台列嶼。觀察日後日本的作為,顯然對於《中日和約》未曾白紙黑字聲明的釣魚台列嶼,日本並不承認屬於中華民國。

此外,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就片面毀棄1952年的《中日和約》。這當然應中國的要求,但是也可以看到日本對於《中日和約》並不怎麼尊重,隨時都可以撕毀。日本很清楚,所謂《中日和約》不過是冷戰時期因應美國要求的產物。美國既然開始與中國來往,這個產物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對於一個冷戰時期產物、而且自始就不受尊重的和約,卻煞有介事地大做文章,反映出馬英九並未從冷戰的框架中解脫出來。

此外,「東海和平倡議」中拋出「東海行為準則」,似乎仿效中國與東盟國家簽訂的「南海各方行為準則」。主流媒體為此大聲喝彩。但是,東海與南海不同。東海主要問題只有日本,而日本戰後始終未能真正反省當年侵略罪行,甚至在經濟復興後,又重燃侵略的野心。東盟各國過去並未如日本的對外侵略,中國與東盟的摩擦是歷史的結果,此與日本帝國主義的行徑基本不同。事實上,中國與東盟都同樣受到日本與歐美帝國主義的欺負,只因為受到美國的挑撥,才引起摩擦。兩者情形有根本差異。馬英九東施效顰,只說明他對這段冷戰歷史缺乏瞭解。

(回目錄)




左右看:職訓體系的神鬼迷航

左看:「以上皆非」的職訓

終於,終於有立委對台灣殘破不堪的職訓體系開了第一槍。但台灣的職訓體系究竟是什麼,不妨先看看歐美國家的經驗。

西方國家在加速失業者進入職場的政策通常不外兩種模式,其一是推動工作福利,也就是降低失業給付,有工作能力的失業者必須找份工作才能領取補助,減少國家對失業者的照顧義務,主張大市場的新右派政黨多採取此類方案;其二則是主張給予失業者充分的就業輔導、職業介紹與技能提升,因為在全球化下個人的就業能力與生活處遇直接相關,只有不斷地透過職訓,提升個人能力,才得以使個體有足夠的技能因應變遷中的就業環境,是社會民主政黨較偏好的政策。

當然,將就業責任個體化確實也是新自由主義的信條,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畢竟要比直接在勞動力市場放生的工作福利模式更注重勞動者勞動能力的培訓,不只積極地幫助勞動者在資本主義體制下討生活,而且還要討更好的生活品質 。

台灣的職訓制度不屬於這兩個體系而完全自成一格,是對勞動者施行救濟性質、低現金給付的假職訓。職訓因此走到今天成為消化預算、而對真正促進就業沒多大用途的政府單位。為節省公帑,職訓局還是立刻關門大吉為宜。
慕禕辰/教育工作者

右看:偽職訓的島嶼沉淪記

立委吳育仁上週揭露勞委會職訓局開設課程內容浮濫,時尚、手工藝相關課程職訓課程預算占總預算62.38%,培訓人數占53.3%。而屬於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培育人才僅占總培育人數3.27%,編列預算占總課程經費3.36%。

吳育仁的調查與一般人對職訓的印象相去不遠。台灣的職訓制度走到今天,早已經失去職訓該有的意義與目的。在「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制度下,「職訓」成為另類加發6個月、每月1.1萬元的「延長型失業保險」。整個制度走到今天荒腔走板的原因,在於國家政策中對職訓的慣習性的忽視,這未必僅僅是一句態度輕忽可以帶過。

台灣的勞動力市場屬於完全放任型,政府僅在基本工資以及外勞引進上有花比較多的心思,其目的在抑制勞動力價格而非其他。對本國勞工的就業劃歸個人責任的範疇,廣設大學與研究所的目的也在於此:自行投資、自負盈虧。而時常抱怨人力素質不足、短缺的企業主,其目的在於開放白領勞工市場,或是藉此繼續向政府需索各類就業補貼,而不願增加內部培訓的成本。「撿來就用」的思維,與台企投資行為上充滿短期性、投機性如出一轍。

在充滿競爭的國際環境中,職訓單位與企業的思維卻仍停留在1970年代,注定了這島嶼在全球化浪潮中滅頂的終極命運。
林水秀/社會觀察人士

(回目錄)



心跳的聲音:盛夏倫敦上演的光影奧運

■張義東
2012年7月27日。盛夏。倫敦。

看著豆豆先生海灘跑步的畫面,你想到了什麼?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段2012倫敦奧運開幕式的片段,其實展現了帝國首都的顧影自憐。那沙灘、那音樂,屬於「運動電影」中的巔峰之作,1981年修.哈德遜執導的《火戰車》。其中,英國賽跑選手為榮譽、為國族、尤其為了榮耀上帝,奮力的在一格格的慢動作與舒緩重覆卻充滿張力的音樂中奔跑,為即將謝幕的大英帝國畫出一道榮光。

精巧的電影數位科技,無痕縫接了豆豆與火戰車,引導我們跑進如今影像化與商業化齊飛、藝術共流行一色的運動世界。開幕式植滿英國性格的文化符碼,誘引著全球數以億計的觀眾,投入一場召喚國魂的儀式。但,被召喚的何只英倫。我們早被植入自動啟動程式,連國族榮光與運動賽事為一體。比較習焉不察的,倒不在這樣的一種文明化過程中,國際間身體暴力與身體競技二者間的辯證,反而是運動與視覺文化的麻吉狀態,如何轉變運動經驗對我們的意義。不直接以身體及所有的感官去從事運動,而以面對視聽嚮宴佳肴之姿,消費透過媒體傳送的運動視覺影像,已經不只是坐而看不如起而運動那麼簡單了。

一如1984年洛杉磯奧運奠定商業奧運模式以來,城市發展自19世紀末即已形成的「慶典化」終於邁向又一個高峰。奧運已深深鑲嵌入城市、媒體與商業的全球化複雜共構之中。人人精心計算公私部門的投入與產出,其中雄心壯志者包括如本次倫敦奧運的東倫敦都市再生計畫,且又順勢辦個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的慶典年,包括用37種語言搬演莎士比亞37部戲,顯一顯日不落國的全球多元。其他城市則至不濟也會數數觀光客人數,甜甜幻夢著城市人氣指數的狂飆。

但運動賽事如奧運這般全球慶典,卻不單是城市政治與行銷而已,它見證且促進了自19世紀末以來國族與運動的結合,以及資本主義「奇觀社會」最企盼的驚異事件。今日,英雄與勵志依然是運動影像最核心的價值,影像科技成為許多賽事爭議的最後裁判,奇觀與驚異結合了商品化邏輯。回顧蘭妮.萊芬斯坦1936年的《奧林匹亞》,那是運動影像的一種極致表現,結合英雄美學與納粹強者崇拜,備受爭議。今日內爆的數位商品,又是如何定義運動這件事呢?
(德國馬堡菲利浦大學社會學系博士)

(回目錄)
迷走地圖:以私有化、財團化改革官僚化的迷思(一)

■向紅岩
國內推動民營化(私有化)政策如火如荼;總統選後,台電、中鋼、中華電信接連中箭。國際上西方工業強國繼續透過世銀、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金融、經援組織,要求受援國接受經濟自由化、進口開放、國營事業私有化等結構調整計畫。

5月馬政府宣布國內電價調漲,台電經營虧損黑幕引起眾怒,輿論要求拆解綜合電業推動電業自由化、台電民營化不絕於耳。

6月林益世收賄案曝光,讓中鋼背後的政商關係現形,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解釋中鋼民營化後猶存21%的官股係導致政治黑手仍得以介入的原因,主張政府零持股、徹底民營化才能讓國營事業重生。

7月行政院政委張善政對NCC下指導棋,25日通過《電信法修正草案》將中華電信拆解分割,開放用戶迴路「最後一哩路」,台哥大、遠傳股票過去連2月逆勢悄漲謎底揭曉。

8月希臘總理薩瑪拉斯為獲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認可,繼續提供希臘迫切需要之1,300億歐元紓困貸款,宣布決定推動大規模民營化計畫。

台灣自1987年解嚴後,推動政治民主化和社會多元化發展之餘,要求國家進行經濟自由化、減少經濟干預的呼聲也甚囂塵上。斷絕國民黨黨庫通國庫的政治運作、實行全面性的私有化乃民進黨一貫的政治主張。當時國民黨內以李登輝為首的新權力中心急需與舊勢力以外的不同利益團體結盟,包括地方派系、本土大企業、財團及在野的民進黨,來強化本身在黨內的勢力。故在符合中央與地方政治、經濟菁英與在野黨政治主張的狀況下,私有化終成為「朝」「野」的共識。

國際上,在蘇聯、中歐及東歐社會主義集團解體被解釋為資本主義全勝後,經濟自由化成為進步經濟體制的代名詞,效率成為衡量事業存在價值的唯一標準,社會公平不再是一可欲的治國目標。多數支持公營事業民營化的經濟論述,皆強調所有權私有化的意義,而非公有民營或公營事業公司化等僅釋放經營權的做法。現實中,英國、後社會主義國家和台灣所採取的亦是以切割、移轉或出售所有權為主的民營化政策。

自由化經濟邏輯的迷思為私有化提供神聖的正當性,此後除國營事業工會極力反對外,即使後來政策結果發生黨產化、財團化和大量裁員而受質疑時,執政者和輿論也只是歸咎為執行手段的錯誤,而不願檢討私有化做為政策方向的根本問題。然,私有化後事業經營效率是否真的提升,過去的研究其實未有一致的結論;且私有化是否真是全球性的潮流亦需再檢證;而以私有化解決國營事業官僚化導致的現實後果更有待全面檢討。
(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