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11─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1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1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把握歷史機遇 |
謝長廷在北京見到的最高層級黨政要人是中國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戴秉國何許人也?前立委林濁水說:謝長廷當過黨主席、行政院長,現任民進黨中常委;對岸的戴秉國則「只是第四級的中央委員,位階差很大」。果真如此嗎?林濁水長期以來被尊稱為「台獨理論大師」,是講究知識學問之人,然則他對戴秉國的評價,實顯現綠營對中共了解之草率與粗略。 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官場秩序,中共主政以來,以一個政黨面對全世界,在涉外事務上尤其考究細緻,每一個人物的出場,每一個事件的回應,自有其內在邏輯,絕不會是偶然,更很少是碰巧。 要論戴秉國這號人物在謝長廷的「開展之旅」中的意義,或許可以借用美國「知中派」首席季辛吉的話來做說明。季辛吉最近的著作就叫做《論中國》(On China),最後一章有很大的篇幅提到戴秉國。季辛吉用心摘引戴的文章來闡釋中國高層的世界觀。戴秉國大致上是這樣說的:中國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對外堅持採取和諧合作政策,不僅僅是道義追求,更是「最符合自己和別國利益的政策」。 就職務上而言,戴秉國現任國務委員,同時主掌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是中共外交事務高層決策者,地位甚至高於外交部長。更重要的是,戴本身有相當強的政策論述能力,可以說是鄧小平自1990年代以來「和平發展」主軸的最佳繼承者與闡釋者。 在季辛吉書中,戴秉國是一位「富有創見、負責任的領導人」,兩人曾經多次共處,根據這位美國前國務卿的說法:「戴秉國的陳述雄辯有力,我不懷疑他的真誠和意圖。」 謝長廷與戴秉國會談時,我們不確定這位北京的外交老臣是否還一樣「雄辯有力」,是否也讓來自台灣的客人感受到其「真誠」。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戴秉國在中共中央向來是「和平發展」政策的掌旗者,在釣魚台風雲詭譎、兩岸陷入主權糾葛的此刻,由他出面接待謝長廷,其實已經意在言外。 謝長廷這次「開展之旅」一開始即遭遇民進黨內的質疑和嘲諷,他辯解道:中國和美國即使在冷戰時代,也要交往,爭取互相了解。而要論1970年代的中美破冰,先鋒人物非季辛吉莫屬,季辛吉論中國,有其秘辛層級的可信和深入。謝長廷也許對季辛吉「心嚮往之」,但是,綠營對現代中國的研究,至少得像季辛吉一樣用心。 中共一方面講究官場秩序,另一方面也重視歷史機遇。戴秉國說過,中國若不能正確分析形勢,「很好地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係」,就可能喪失當前的戰略機遇。對台灣,對民進黨而言,如何把握當前的歷史機遇,恐怕也是迫切的課題。 |
(回目錄) |
左右看:以釣島風雲為鏡 |
左看:吾輩青年之無感
青年參與抗爭,常以統治者的對立面現身,我是他非的黑白對立,打抱不平的扶弱精神,是其特色。熱血固然難得,只是吾輩的各種反抗,某些時候竟與讓人邊譙邊看的台版新聞一樣,是對巷弄鄰里社會新聞的不同剪輯與即時評論。這些抗爭無涉於世界的紛擾時局,也沒有歷史的縱深複雜。 這或許是釣島風雲激不起此岸青年熱情的一種因素,此類「在地實踐」,以釣島風雲為鏡,竟映照出時局冷感與帝國盲。我們太容易將此岸保釣視為「偏激的」、「國族的」、「聯共賣台」、「怎不也反中國的帝國主義」等等,又對大陸數十城市的反日遊行多所批評,先責「打砸搶」,再批此舉是國家授意藉以轉移矛盾。 這些批評並非沒有基礎,卻常是放大刻板印象而有的立即反應,在貌似冷靜理性的言詞裡,以為無涉已身,恥笑被害者的激情,卻不提加害者的猙獰:日本右傾與再次脫亞、美日韓軍事同盟的相互競逐與再強化、美國針對中國而來的新冷戰結構的重新整隊。 看不到帝國進逼,難認清戰火將至,冷眼旁觀訕笑他人,不知自身已成幫凶,實為我們這代青年的共同病徵。 釣魚台風雲像是逐漸落幕的肥皂劇。中國持續爭議,日本正找台階,都是作個樣子表個態,誰也知道戰爭底牌決不能掀。只是民族情感一被喚起,總能驅動數億恩仇,下回會不會真搞出戰火,誰也說不準。 仇外的民族主義總能團結人民於國家之下,讓人難以認清事情的本質與全局,也忘了自身所處的困境所在。如同中國民眾對外抗日的暴力激情,不過是發洩自身在社會難以存活的妒恨,將仇意轉嫁到抗日的歷史敵意,本應對抗國家爭取權益的人們,用反日仇恨獲取短暫療癒。 不能不說,中日台三方相較,台灣的應對算是理性務實。我們口說爭主權,實際卻只爭漁權。雖是嚴正「召回」領事,但只要對方有些表示,哪怕是私下的非官方的曖昧的,我們也能遣使節立馬返日。就連洗船用的水柱,也能充當驅艦水槍。唯有不拘泥於名稱形式,才能爭取到實質利益。 只是這時局有些迷亂。沒想到是由馬英九繼承並發揚鄧小平對釣魚台的指示,而民進黨凡馬必反的口水,一度變成最為激進的保釣政黨。還有40年後的今日,不只保釣再現,連孤影都有人扮,只有黨報換人幹。 |
(回目錄) |
瞭望台:誰的和平?誰的理性? |
■曾健民 「理性和平」跟「民主自由」的主張一樣,沒有人會反對;問題在,是怎樣的權力關係下怎樣的狀況下的「理性和平」。忽略或避開搶與被搶的真實關係,夸夸而談「理性和平」,這不是昧於事實,更容易陷入了強盜的邏輯。在釣魚台緊張局勢中,美國軍方不是說要「和平理性」嗎?事實上,卻航母、軍演、QE3不斷,更放寬了韓國導彈的航程涵蓋大陸。日本的野田政府不是說要和平理性嗎?實際上,在釣魚台海域上的艦艇飛機從不放鬆,台灣漁船去了照抓,美國「魚鷹」運輸機照樣進駐琉球(雖然琉球從縣長、議會到全體居民都堅決反對),自衛隊進行奪島軍演。 因此,不存在普世的理性和平;所謂的「理性和平」,要看是誰的理性是誰的和平。 面對釣魚台劍拔弩張的局面,憂慮中日爆發武力衝突的一些日本知識菁英於9月28日發動了〈日本市民的主張〉連署運動。接著,大陸的一些自由派菁英回應了日本的「主張」,也於10月4日發動了〈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的連署。再接著,台灣的「東亞民間論壇」也回應日本於10月6日的集會上發動了〈面對歷史.解決爭議.面向和平〉的連署。 這三份連署書雖然在主張上各有不一樣的重點,但也呈現了共同的問題。即便在一同呼籲增進民間交流、促進理解上有值得肯定之處,但是在大問題上卻共同呈現了空洞的自由主義心態。它們都避開了釣魚台問題的本質──美日軍事同盟對中國的挑釁,也迴避了直接對野田政府侵犯釣魚台行動的譴責,卻都同聲批判兩岸的保釣民族主義,要政府抑制民族主義反對暴力,特別是大陸的「聲明」更強烈批判示威的民族主義,譴責「打砸燒」。在這樣基調上,這些連署書的共同重點在同聲呼籲和平、理性;大陸的「聲明」,要大家「理性」,急切要求恢復中日間的全面交往。 連署都強調要「歷史反省」,但卻流於口號。日本對外侵略歷史的最大「結算書」和最確實的反省,不就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戰後「新日本國」的和平憲法嗎?只要回到這原點,才會有真正的「理性和平」。在這個時候,迴避這一點,一味主張理性和平,就很難避免在強盜邏輯下的瓜田李下之嫌。 |
(回目錄) |
蠹魚的上崗日記:宣統104年10月10日 |
■邱士杰 台灣最常見的歷史認識,是以國民黨與國民政府史解消北洋政府,並藉此形成一套以前者為中心的中華民國史。但在「獨台」(中華民國=台灣)終因民進黨執政失敗而吸納台獨群眾並成為多數人共識的條件下──國民黨也藉此共識重新執政──前述歷史認識愈發怪異。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史」,說到底還是國民黨以前宣傳的那套最主流,1949年之後的「中華民國史」卻鑲嵌在「一中一台」的對立架構中。與此同時,作為學科的台灣史在「中華民國史」之外另行發展並取得霸權地位,但這僅有部分交集的兩個歷史卻是當前台灣敘述「本國史」時不得不並存的兩條主線。 總的來說,當前台灣的「中華民國史」是一個沒有辦法把各時段界定「中華民國」的標準移用於其他時段的存在。或者,界定「中華民國」的一致標準也是存在的,但只能把「中華民國」理解成某種可以在失去社會基礎的條件下仍然存在的可移動集團,並必須接受這個集團把別人的歷史編織於自身的可能。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正是國軍?」──誠然如此!在國軍不再自稱具有黨軍意味的「國民革命軍」並改稱「中華民國國軍」的當下,「國民革命軍」與「中華民國」的「和解」,說不定正是「中華民國史」終於徹底成為某種流亡集團史的信號。 對於多數台灣民眾以及許多渴求「民國」救贖的某些大陸民眾來說,就算不是10月10日,「民國101年」也仍具意義。但這樣的意義究竟指涉著怎樣的歷史認識與現實認同?「宣統104年10月10日」肯定為眾人所嗤笑。但「民國101年」在什麼意義上不同於「宣統104年」?這或許是雙十之日亦可反思的問題。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