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11-2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臺北市中正萬華早療社區資源中心親職活動~繪本肢體遊戲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1-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1-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金馬獎爭議核心在影展籌資

金馬獎的獎項公布後,引發一陣口水戰,立委、民意認為台灣電影的表現不佳,電影人則說金馬影展要藉著公平性這一個優勢邁向國際化,國際化不必然就要獎項獨厚於台灣電影從業者。這堪稱是各自表述、越描越黑的經典範例。

民意的反應有現實的基礎,畢竟,近幾年鼓吹台灣電影前景一片樂觀的人,都是影視產業的大老、從業者。從4年前的《海角七號》熱賣以來,幾乎沒有聽過業內人士唱衰台灣電影,也罕見到檢討台灣電影的不足。結果今年的金馬獎卻等同於戳破一個大氣球。

業界人士都認為今年金馬獎為「公平性」立下里程碑,堪稱是華人電影圈的典範。這有點過譽。因為,獎項向來都有濃厚的產業政治脈絡,很難說去論斷公平性。奧斯卡獎(演藝學會獎)的得主,名不符實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把奧斯卡獎跟美國電影界的其他獎項,例如演員工會獎、艾美獎相比,就可看出不同的獎項有其審查偏好,有時候,演員工會的同儕互評,在專業性上比奧斯卡獎更值得注意。就連諾貝爾獎項,也常常都有遺珠之憾,甚至有獎項頒錯人的例子,何況是極度注重鎂光燈效應的影視產業?

這種情形,台灣的影視從業者一定知道。但是,在這幾天的討論中,卻眾口一致的專注在絲毫不存在的「公平性」議題,顯然是有不能說的秘密。

這屆金馬獎,堪稱是台灣影視產業轉型下的一個大膽嘗試。業內以及業外對於今年金馬獎觀感的落差,不在於公平性,也不是「台灣電影工作者在國際的評價如何」。影視業界看重影展的核心,不在於影展獎項,而是影展產業,以及影展所附帶來的資金匯集。

電影《海角七號》的熱賣,以及去年的《賽德克.巴萊》票房大賣,雖然振奮人心,電影圈、文化界、官方順勢說這是台灣電影復興的起點,業界也曾經想要藉著這一波熱潮,規劃以台灣電影的競爭力,作為進軍中國大陸、甚至整個華語市場的基礎。然而經過3、4年的發展下來,大陸,以及香港電影的表現逐漸走出一番局面,儘管近兩年中國大陸電影的平均表現,未完全超越台灣電影,但是幾部重量級電影,不論在跨國籌資方式、團隊運作、製作水準,都看得出有明顯的成長。

相對的,則是台灣電影在幾部國片熱賣之餘,已經呈現出製作團隊不足的窘境。台灣電影過於將運作的重心放在導演,有志從事影像工作者都想要做導演、演員,以至於籌資的製作、負責故事的編劇,以及美術、道具的人才均欠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台灣僅能拍攝特定類型的電影,以及片子的產出速度不足。《賽德克.巴萊》製作時,就幾乎將島內同業的歷史類道具、美術、梳化人才一掃而空,排擠了類似題材拍攝的可能性。

在體質不良的背景下,台灣要趕上大陸、香港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追,然而時間幾乎不站在台灣這邊。影展,就成為另一個發展的可能性。影展是資金匯集的場所,影展的紅地毯之外,常常是新電影拿著企畫書在籌資,還有即將完成的片子在尋找買主。影展所呈現給一般觀眾的,是明星、導演,但是在另一面,金主尋找投資標的、製片尋找拍片資金、成品尋找銷售管道,才是電影業界的真實面。

影展的國際化,有助於影視產業的國際化。坎城、威尼斯影展的經驗,所展現的就是,只要影展辦出國際性的知名度,影展所帶來的影展產業,跟在地的電影產業是可以脫鉤的。

台灣的電影也許在短時間內很難國際化,所拍的片子也未必能成為華語圈的典範。但是,將影展賦予某種國際化形象,是為了台灣電影爭取生存時間、空間,不得不採取的方法。

(回目錄)




左右看:旺中台塑入主蘋果 哽喉也要吃

左看:「新聞媒體」的「廣告化」危機

新聞與廣告,本質殊異,不應混為一談。「廣告」,是買主能完全掌控所欲傳遞的訊息內容;而「新聞媒體」的責任與存在的意義,則是追求真相、傳遞多元聲音。

兩日來,主流媒體對於低溫大雨中,行政院前大規模守夜行動的不理睬,正呈現「真相不重要,用廣告補腦」的新聞媒體廣告化危機。近年來,電子與平面媒體生態裡,未標明的置入性行銷與廣編新聞充斥,甚至「媒體交易手段」可以進行秋後算帳、獵洗異議聲音,現在從蘋果交易案看來,有錢就能買得到「清譽」。

行政院對於台塑旺中就要到口的蘋果,給了3點回應,包括「首先,行政院會恪遵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障。其次,政府會依法審查,不宜因當事人政治立場而介入或干預。最後,行政院不會對任何個案發表看法、或下指導棋,並會尊重獨立機關依法審議」。

但是以上回答的「首先」與「最後」呈現話語相互抵銷的作用,分明是推卸責任。行政院只敢允諾自己恪守言論自由,而不敢遵循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周(22日)通過8項臨時提案。剩下的實話只剩個案的依法審查。問題是,這根本不是審查買主個人政治立場的問題,而是審查「新聞媒體」公器私用化、能否尊重新聞自主、呈現多元聲音的問題。政商媒三棲,現代版帝王規格,夫復何求?
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期待「集體購買愚蠢」的未來

一個跨媒體交易案,引發各方爭執。商業利益在前,搗毀媒體第四權的政治動機伺機在後。媒體公器的私器化現象,就從先前旺中與壹傳媒間捉對廝殺,間或參入對於異議學者的集中攻擊。這樣一齣不惜浪費版面滿足報業老闆鬥爭的鬧劇,其實不過是被迫正式搬上檯面來的戲碼,抗議群眾未免過度反應。這些新聞若令人驚怪,那麼每日報紙都應該重新進行「識讀傳銷手法」才能看了。

事實上,這種「企業、財團老闆」追殺小民的操弄媒體之舉,橫跨旺中到蘋果,早就是各報一致的共識,無須比較誰比較高尚自潔。翻開報紙看看都是哪類廣告在買全頁版面,即可知了。每日隱性操作的地產經濟潛文化,早已成為主流文本,比起對地產霸主的全面低頭,任何主流媒體說穿了其實是半斤八兩。

台塑、旺中與中信聯合的媒體交易案之所以高度爭議,在於上述這種早已全面市場化的版圖,即將再度進行更集中化的版圖重整。這些買家認為買了媒體就保障日後「清白」;不過,靜心想想,這樣的邏輯,何錯之有?當我們的「新聞市場」產製流程早就許諾了「隱藏性宣傳」的合法性,一些大老闆想要藉由購買媒體,為自己訂一個傳媒,是現實之必然。這不過是「集體購買愚蠢」的「被洗腦習慣」日益普遍化罷了。
陸已興/國小教師

(回目錄)



衛報週評:被遺忘的剛果危機

節譯■葉興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顯然難以解決的衝突再度升高,然後又陷入另人不安的對峙。一如往常,全球領袖發表嚴厲的警告,外交官飛往中東,媒體也深入報導這個地區的混亂,以巴雙方又在互嗆空洞的衝突老調。這場為時8天的衝突,有近160人死亡。

根據英國衛報一篇評論指出,於此同時,在距離2千3百英哩的南方,另一場沒完沒了的區域戰爭,情勢顯然急遽惡化。這場戰爭也涉及到大屠殺的倖存者,決心不計任何代價要確保自己的未來,導致衝突更加血腥、更加殘忍、更具破壞性和毀滅性,卻未獲全球重視。

這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所陷入的絕望循環──大屠殺、集體強暴、兒童被迫從軍、民眾因為恐懼而逃亡等等,這些悲慘的事情很少登上媒體頭條。這似乎是一場錯綜複雜的衝突,源起於認同和種族等棘手問題,涉及到多個遭貪婪的外來者利用的好戰民兵團體。但想想這個簡單事實:這個地區可能爆發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致命的衝突。

一支規模1千5百人的反抗軍,上週二潛進剛果人口達1百萬人的戈瑪市(Goma),不僅羞辱了無用的剛果政府,也讓每年耗費10億美元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顏面盡失。有很多維和人員和發展機構駐紮在戈瑪,因此它已變成熱鬧繁榮的大城,非洲有些最昂貴的房產都在這裡。但這些人和機構顯然也是無能的。

這個名為M23的反抗軍領袖已宣布,他們的目標在於穿越剛果,最後占領首都金夏沙。由於M23獲得盧安達和烏干達支持,剛果躲不過這個威脅,上述兩國在1997年也派代理的民兵幹過同樣的事。度過政變、貪腐無能又恐懼的剛果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先前已削減軍方的力量,媒體報導,他已要求安哥拉派兵相救。

這是大非洲戰爭(Great African War)的慘澹回聲,儘管這場戰爭在2003年正式結束,卻拖了另一個5年。這場戰爭始於盧安達和烏干達1998年入侵剛果,總共有11個國家涉入,導致5百多萬人死亡,數百萬人遷徙。各國派遣軍隊強迫無辜百姓挖掘剛果可觀的礦藏,甚至引燃戰火,因此都犯了戰爭罪。

今年稍早由剛果圖西族叛變軍官成立的M23,真正目的很難理解,它可能希望金夏沙政府內爆,或希望在剛果東方成立獨立的國家。有件事卻很清楚:國際社會須採取嚴肅和緊急的行動,阻止這場化膿的疼痛,再度毒害一整片的非洲。

剛果最新的悲劇,西方須承擔部份責任,不僅是因為造成恐懼的種族劃分,是在比利時不當統治的年代所進行的,也不僅是因為西方大肆進口礦石,間接資助了軍閥,而是因為在這個規模如西歐大的國家,現在所爆發的戰亂,最恐怖幕後黑手就是盧安達,西方因在盧安達發生大屠殺時未曾採取行動,為了減輕罪惡感,對盧安達大筆捐輸。

英國和美國還將恐怖鎮壓內部和大舉入侵鄰國,造成數百萬剛果人死亡和流離失所的盧安達政權捧上了天,他們稱讚盧安達專制總統卡加米(Paul Kagame)的經濟發展,忽視盧安達的經濟成就部分是依賴掠奪鄰國的礦石而來的。早在2001年,一名剛果反抗軍領袖就坦承,掠奪礦石是盧安達的政策。西方也忽視了盧安達政權一再犯下的戰爭罪。

西方領導人稱讚卡加米為非洲現代化的典範,對該政權提供大筆援助,英國更直接資助鎮壓機構,促成盧安達加入大英國協。英國與盧安達的關係緊密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前首相布萊爾還擔任卡加米的治理顧問。

卡加米否認涉入剛果的戰亂,他總是否認,但證據明顯到無法忽視。聯合國調查員的報告引述5名獨立目擊者的證詞和情報,點名盧安達的軍官涉及剛果的戰亂,這些發現已獲得人權團體和記者背書。

在數週的推諉後,英國終於承認盧安達暗中支持M23。英國必須切斷對卡加米政權的援助,給予經濟制裁,並以戰爭罪起訴卡加米和其資深官員。聯合國也須評估其在剛果的維和任務。盧安達今年1月獲選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如今外界擔心,剛果東方可能成立一個親盧安達的魁儡政權。西方的另一個盟友烏干達,也與剛果最近的戰亂脫不了關係,烏干達總統之弟被控支持M23。

但盧安達是最大的禍根。現在是對盧安達說不的時刻。否則,剛果人的血要流到什麼時候?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1-2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