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1─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假中帶真的核電議題 |
核四議題的討論至今已經形成膠著,核四的正反意見,實際上是假議題,在僵持不下時,電業自由化的真議題已經逐漸浮現出來。 因為,贊成核電與反對核電的兩方陣營,儘管各有論述,但是力道不足以說服對方,而且,只要稍微回顧以往對於核四、核電的正反意見,例如核四的地質問題、核四有沒有替代方案、核電的成本、核四廠的施工品質,就會發現許多論點已經被重複提起,甚至是對方早已回應過。這種論點的缺失、對資料的誤讀,不只存在於贊成核四續建的一方,反核陣營也有不少,雙方顯然已經逐漸偏離對話的軌道,而呈現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狀態。 在此狀況下,各種對於核電的討論,看似在陳述己見,實際上只是透過重溫資訊、論述的過程,而凝聚共識與認同。反核電的陣營認為核電不安全,停用核電的電力缺口可以用再生能源加以替代,在邏輯上,這是肯定科技在人的操作下仍有改善的潛力,然而,反核陣營的邏輯不對等之處是,再生能源的技術有成長空間,核能安全的技術卻似乎沒有改善空間。贊成核電的陣營認為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高,短期內難以做為穩定的基載電源,這是在邏輯上否定管理的發展潛力,然而,在面對核安的議題時,贊成核電的一方卻又認為核電界的管理能力有成長空間,可以從車諾比、福島等核災事件中汲取教訓。 這類的前後矛盾的思路頗多,顯示了贊成核電與反對核電陣營之間的對話討論過程,並沒有對於反核方與擁核方的邏輯產生任何辯證、改變,而只影響了辯論的技巧、引用的數據資料。這顯示台灣的核電議題已經逐漸脫離理性的範圍,而變成訴諸感性。當理性陷入僵局時,隱藏在核電議題背後的商業議題才會真正浮現。 因為,真正影響台灣使用核電的結構性因素,是近10年內完全沒有任何一座新的電廠規劃案,台灣歷經民進黨上台執政,再交棒給國民黨的過程,奠定未來10年電力吃緊的基礎,台灣在到目前為止的最後一座電廠建設案,是李登輝在總統任內所通過。而在這段時間內的台灣電力成長,幾乎都是靠著擴充、提升、更新舊有機組發電能力的方式來達成。因此,依照電廠興建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來估計,再加上電廠固定的除役計畫,未來10年內,台灣的電力供應狀況、供應結構將會非常悽慘,這一點只要翻看能源局對於電力的規劃即可明白。在此狀況下,不斷延遲建廠時程的核四,反倒成了新電廠荒漠中的甘泉。 這才是真議題,也是贊成續建核四與反對核能陣營,以及政治人物都說不出口的秘密,更是資本家們對於核電議題焦慮之所在。對於資本家而言,綠能(再生能源)不論從技術或是電力管理的角度來看,都不是停建核四的電力缺口解決方案,而眼前能擔當得起電力救世主角色的,唯有開放民營電廠。而要解決這種焦慮,則是透過討論核四的過程,讓「電業自由化」的議題正當性逐步浮現出來。 在上周由媒體舉辦的辯論,以及民間團體所舉行的記者會當中,已經看到正在醞釀中的氣氛。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各種對於核電存廢的討論中,「電業自由化」將會從亂軍中殺出,而佔有一席之地,至於由資本家建設的電廠類型,主角會是傳統的火力、天然氣等發電方式,再搭配「二氧化碳捕捉」等處於發展中的先進技術,而成為取代核能發電的候選人。 電業自由化,才是躲在各種核電相關討論背後的真正主角。 |
(回目錄) |
左右看:憲政主義的普遍淪喪 |
左看:一種國家恐怖主義的醞釀
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後,美國警方與福斯新聞網即聯手釋放消息,初步判定此係「恐怖攻擊」,且與中東恐怖主義有關。此後,這種屬於「種族貌相(racial profiling)」的過程中,造成不少無辜民眾平白承受「恐怖份子」的攻擊,在現場的一位受傷的馬拉松跑者,由於其國籍與族裔,被大肆宣傳為恐怖份子、嫌疑犯。 警媒聯手辦案的手法,激發了全美各地的反伊斯蘭情緒。這是國家恐怖主義醞釀的開始。相對地,在台灣,近來警察權於陳情抗議現場的擴大,實質上也是種國家恐怖主義氣氛的營造,漸進地將非暴力抗爭者直接連結上「暴力」、「犯罪」。 以近來華光社區強拆案與苗栗苑裡反風車案為例,這兩案中,警察無法指出依哪條法令行政、長時間拘禁、直接對現場抗議民眾上銬,其過當執法甚至造成不少非暴力抗爭者身體傷害,就算要依法論法,也都已超出警察職權行使法範圍。 這種預設陳情抗議民眾為恐怖份子,其實已顯現執法機關的判斷失準,法律淪為保護執政者遂行其意志的工具,過往作為人民保姆的警察卻淪為「人民清道夫」。負責追查重大經濟與刑事罪犯組織的調查局,亦將其監聽業務從潛在犯罪者,移向公民團體組織者。這與美國備受詬病的「種族貌相」並命名所有擋其路者為「恐怖份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憲政主義(或稱立憲主義),係指政府的治理行為應受一定程度拘束,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免於因政府濫權而遭受不法侵害。在13世紀的英國,憲政主義透過英皇簽署「大憲章(Great Charter)」,而確立其「限制皇權,保障民權」之必要性。 總統馬英九上週末在其臉書專頁上發表:為何「政府效能排名第五、企業效能第四,成績不俗,我國的優勢並沒有衰退」,但如果優勢不減,民怨卻持續延燒不退?馬總統又說道:台灣的隱性面向,「要鑽進巷弄中才體會得到,也是最真實的那一面」。那讓我們鑽進媒體報導背後的真實面,無論是台北市政府以「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詮釋都更條例部分違憲、苗栗縣苑裡反風車、台東縣美麗灣事件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全國關廠工人抗爭等案中,政府效能看起來僅透過選擇性的依法行政,犧牲人民權益以達成數字上的「效能排名」。 「皇權擴張,限縮民權」反而淪為如今政府施政之寫照。吾人認為,在追求發展效率之同時,發展是否促成了公平,更是重要的施政指標。憲政主義裡,絕不容許警察權淪為政府濫權、或保障廠商濫權的保護傘。唯有聆聽民情,並確實反映於施政,才不至於讓台灣在民主的歷史進程中,持續倒退。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約旦正面臨敘利亞難民危機 |
節譯■葉興台
聯合國上個月警告,除非給敘利亞難民的援款迅速到位,急需援助的難民可能無法得到緊急協助,目前提供薩泰利難民營援助的很多機構,最後可能被迫撤出。外界預估,今年底約旦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將增至120萬人,為約旦總人口的近1/5,任何國家都很難處理這種突然湧進的人流,何況是經濟和政治情況都相當脆弱的約旦。約旦急需更多援款,且占難民人數最多婦女和兒童,優先需要援助。 在全球各地的難民營中,賣淫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就像英國外向海格日前宣示,要打擊衝突地區的性暴力。居住了逾20萬敘利亞人、目前為約旦最大的薩泰利難民營,性虐待和剝削的情況日益升高,缺乏維安體系的難民營根本無法處理。很多暴行遭到忽視,因約旦官方當務之急是遏阻難民營內的犯罪,不讓其溢散到情況越來越危急的約旦其他地區。 要穿越薩泰利難民營主要入口,按規定得經過約旦官方批准,但難民營周圍並無圍牆,附近的男性可以從其他路徑進入難民營,帶走單身婦女並強迫他們結婚。外界形容薩泰利難民營像貧民窟,暴力和暴動事件絕大部分是憤怒和挫折的年輕男性所為,這對單身婦女和兒童構成巨大的威脅。 最近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提供經費,在約旦札爾卡市(Zarqa)成立的胡德(Mrajeed al-Fhood)難民營,就不收容單身男性。儘管這有助於降低難民營的暴力,卻無法解決如何安置這些湧進約旦邊界的單身男性這個問題。若設立另一個難民營來安置單身男性,可能會使緊張情勢升高,因為這些單身男性有很多是來自於敵對陣營。這樣的計畫最近已宣告失敗。 目前,薩泰利難民營並無適當運作的維安系統。在約旦人日益不滿下,約旦官方為了遏阻難民營內的犯罪,將難民營與約旦其他地方隔離,面臨極大的壓力。約旦在精神和經濟上已山窮水盡,已高度依賴外援,這些外援卻很少轉送到難民手中(包括數千名2011年以前就流離至此的巴勒斯坦人和伊拉克人)。 薩泰利難民營遭到隔離,意味了很難融入約旦社會。為了合法離開難民營,難民需找到一個約旦保證人,但約旦官方可能選擇不批准。若難民可以離開,並融入約旦都會生活,他們很可能在工作時遭到剝削。目前,逾16萬敘利亞人在約旦就業,儘管很多人都是非法工作,每月薪資有時不到約旦人的一半,且工時更長。約旦北方城市的房租已漲了1倍,越來越多約旦人抱怨敘利亞人搶了他們的工作,推高房價,使用他們已經耗盡的資源。 約旦沒有太多選擇餘地,只能坐待更多援款。約旦面臨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波斯灣國家極大的壓力,要該國向敘利亞反抗軍提供武器。約旦對美國派遣2百名軍人駐紮北方邊境,或是否維持邊境開放,都沒有置啄的空間,但敘利亞政府認為,這些都是公然挑釁的行為。阿塞德政府知道約旦正在提供反抗軍支援,設法讓約旦明白這麼做的政治後果。阿塞德本月宣布:「我們邊界的戰火不會停止,舉世都知道約旦像敘利亞一樣易受攻擊。」 對於是否提供武器給敘利亞反抗軍,也許國際社會會有「異」見,但約旦急需援款來減輕人道負擔,國際社會應該看法一致。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